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雾霾污染防控与健康促进对策浅谈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雾霾污染防控与健康促进对策浅谈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雾霾污染防控与健康促进对策浅谈

摘要:通过梳理雾霾污染的发生,分析了雾霾污染对个体生理、心理健康的危害和影响。提出在经济社会发展领域防控雾霾污染的同时,积极开展环境认知行为干预,并在疾病预防与控制能力建设、健康保险保障、健康保健产业发展等与环境性疾病相关的公共卫生服务领域提出了若干建议。

关键词:雾霾;防控;健康促进对策

1雾霾的发生

地球大气是由干洁大气(即干空气)、水汽和悬浮在大气中的固液态杂质等三个部分组成的[1]。固液态杂质以微粒状态悬浮在大气中,包括气溶胶粒子和污染物质,其中污染物质主要集中在3千米以下的低层大气中,污染物质由自然过程和人为过程造成。雾霾是人类活动过程中大气污染物质和内部构成发生变化而出现的气象现象,能见度低于10千米的空气普遍浑浊现象被称为雾霾天气[2]。雾霾发生范围与强度受气候、地理、大气污染物排放等多重因素影响。大气污染物排放是雾霾形成和发生的主要因素。雾霾天气的出现主要原因是PM2.5浓度上升,PM2.5又称“可入肺颗粒物”,是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细颗粒物的总称[3]。烟(粉)尘是PM2.5的主要来源。2014年我国工业烟(粉)尘排放量为1456.1万吨,占全社会烟(尘)排放总量的83.6%[4]。在遭遇雾霾时,有害物质的垂直高度可从地面延升到空中几千米[5]。高怡等分析了重雾霾过程沙尘气溶胶传输变化[6],认为冬季华北地区出现的雾霾污染是高空西北气流传输的沙尘(较沙尘暴小很多)与较高背景浓度的人为污染物快速混合的结果,当遇到近地面的南向风或东向风传输的水汽后,重雾霾过程随之出现。另外,王咏梅等采用Kendall-tau和相关分析法研究山西雾霾日数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子,认为气候变暖对霾和烟幕天气的影响不容置疑[7]。

2雾霾对健康的影响

2.1雾霾对生理健康的影响

英国在1925年发生了一次非常严重的雾霾,前后两个月共造成1.2万人死亡[8];20世纪50年代,洛杉矶多次发生光化学烟雾,很多居民因此罹患疾病[9]。吸附在PM2.5上的重金属元素和有毒有机物是PM2.5毒性的主要来源[10],也影响人体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免疫系统乃至神经系统等,同时与肺癌的发生也有关系。近期研究结果[11]证实了大颗粒物质(PM)暴露可增加哮喘、慢阻肺和肺癌等呼吸道疾病的致病机理,同时在全球范围内首次证实细胞自噬行为与雾霾导致的气道疾病之间的关系。流行病学研究表明,颗粒物的浓度水平与人的呼吸系统和心肺疾病的发病率、死亡率存在着正相关关系,特别是对易感人群、儿童和老人。PM2.5浓度水平每增加10微克/米3,引起缺血性心脏病、慢性阻塞性肺病发病率和肺炎死亡率分别增加2%、3%和4%[12]。PM2.5高浓度暴露对人群急性支气管和哮喘的患病率影响较大,高浓度颗粒物暴露对儿童呼吸系统疾病如哮喘和支气管炎影响与内科门诊尤为严重[13]。邢麟等[14]通过分析冬季受雾霾天气影响呼吸系统及心血管疾病老年住院患者流行病学特征,认为空气污染的长期刺激严重时可引起肺心病和心血管疾病,老年群体受雾霾污染的空气在含氧量、气压等均呈下降趋势,容易引起心肌细胞萎缩、心脏泵效率下降,进而导致血管痉挛、心肌负荷加重和心肌供血不足[15]。雾霾污染范围、程度、毒性物质化学成分构成等诸多因素是急慢性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系统疾病发生和加重的主要原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肺癌、大气污染是由慢性炎症牵连起来的一个疾病三角关系[16],而气溶胶中硫酸盐、黑炭等颗粒物本身就是致癌物质,同时在颗粒物的表面还能吸附大量的重金属,对健康危害很大[17]。PM暴露与机体免疫性疾病有关,影响免疫细胞功能的正常发挥和改变细胞反应机制[18]。

2.2雾霾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源于人口增长、工业发展、资源能源过度消耗等引发的资源禀赋能力下降、环境承载力减弱等可持续发展问题,以及气候变暖、水污染、大气污染等生态环境问题,空气质量成为环境心理学研究的重点和热点。雾霾污染在内的大气污染,影响着个体和群体的健康问题,包括心理、精神等方面的健康状态。环境心理学研究认为,个体或者群体对空气污染的知觉主要由生理和心理因素决定,同时受压力、烦躁、焦虑等因素的影响;应激事件的回忆常常与污染知觉联系在一起,压力感越强的人,越可能因为污染而急躁,症状表现在情绪困扰与心理健康方面[19]。空气污染将造成脑的功能下降,自然会影响到人的心理活动、社会行为和对他人的感觉;流行病学研究也显示出空气污染等级与精神病院入院标准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20]。空气污染还会增加人们的挫折感,会诱发抑郁、愤怒、焦虑等症状发生,甚至出现精神紊乱。按照中医理论的解释,人的情绪变化直接影响肝疏泄气机的功能,气机不通畅又会影响脾胃功能,所以导致人们出现胸部、肋部饱满胀痛,没有食欲,或者进食后总不消化等感觉[21]。雾霾可被视为一种持续性影响公众身心健康及工作、生活的应激源。人的心理应激反应表现为情绪、情感和行为困扰,如焦虑、忧郁、急躁、易怒、无价值感、解决问题的能力下降等。因此,雾霾应对既涉及生态环境的治理,又涉及公众心理行为的干预。

3雾霾污染防控策略

3.1经济社会发展领域干预策略

越来越多的研究和案例表明,雾霾是影响生态环境、危及人类身体健康的主要根源。治理雾霾是一场持久战,必须将科学、技术、社会管理联合起来共同应对[22]。为应对雾霾等大气环境污染严峻形势,我国通过经济、行政、法律和生态建设等策略治理大气污染,同时积极参与国际大气保护行动,同世界各国一道共同维护全球大气环境安全。

(1)经济社会领域,采取改革、调控、优化和引导等综合措施。

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经济发展质量的同时,发挥经济领域维系生态环境安全屏障的基础作用和主体作用,以及社会责任和社会行为。积极促进工业向绿色低碳方向发展,提高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23],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国制造2025》国家战略规划,发展“互联网+”新业态,推动高新技术、服务业、环保等产业领域快速发展。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合理布局城镇化,推进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完善资源税制改革,优化能源生产和消费结构,降低煤炭消费量、提高天然气等可再生能源、电力等清洁能源的消费比例,改善城市能源清洁化率等[24]。全面推广居民用水、气、电阶梯价格等领域改革,大力发展公共交通运输服务体系,倡导绿色出行、绿色消费方式,推动全民节能减排。

(2)法制环境领域,完善法律、法规、质量和标准等环保法律体系。

2012年2月,国务院新修订了《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增加了细颗粒物(PM2.5)监测指标,首次将PM2.5纳入空气质量标准。2013年9月,国务院《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新修订的《环境保护法》已于2015年生效实施,新修订的《大气污染防治法》于2016年实施,以环境保护法律体系建设为保障,依法依规打击大气污染等环境破坏的违法行为,遏制大气污染加剧的趋势。

(3)生态建设领域,建设生态文明社会,构建生态安全体系。

学者何爱平等通过“利益—行为—制度—激励”的理论框架分析提出在经济主体行为转变、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构建生态文明建设激励机制、协调生态利益与经济利益等四个方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25]。2015年4月,国家印发了《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把保障人体健康作为环境管理体系建设的核心,落实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逐渐消除重污染天气,切实改善大气环境质量,同时积极应对气候变化。

(4)国际合作方面,采取行动共同维护全球大气生态安全。

我国积极履行《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同世界各国一道共同开展全球大气治理与保护行动,发挥重要角色促成第21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全球气候变化巴黎大会,2015)参会国达成了《巴黎协定》。稳步推进清洁发展机制(CleanDevelopmentMechanism,CDM)合作项目,即由发达国家缔约方提供额外的资金和技术,在发展中国家缔约方实施项目,获得温室气体核证排减量(certificatedemissionreductions,简称CERS)来抵减量化减排指标的机制[26]。通过国际多边谈判与合作,旨在提高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例、实施二氧化碳排放峰值控制等行动,保护大气生态安全,维护人们身体健康,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3.2公共卫生服务领域干预策略

雾霾污染是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不可避免的规律性现象。从国外主要发达国家治理雾霾的成功经验和我国实施治理雾霾污染及大气保护行动策略看,治理雾霾必将收到预期效果。雾霾污染预期在未来十数年内仍会不同程度地在中国发生,因而如何从公共卫生的角度应对雾霾天气显得尤为重要[27]。在医疗卫生体系由治疗为主向预防为主转变的时期,要在开展雾霾的“认知—行为”干预的同时,从疾病预防与控制、健康保险保障、健康保健产业等三方面同步开展雾霾污染等相关环境性疾病的健康促进工作。

3.2.1公众应对雾霾的“认知—行为”干预

环境应激理论认为,控制感是一个重要的应激调节变量。如果公众能够把握更多有关雾霾的信息,就可以帮助我们预测和有效应对将要发生的情况,这种控制感能够减轻雾霾带给人们的应激反应。而应激评估与应对的过程包括初级评价与次级评价。对应激源的评价属于初级评价,对应对策略的评价属于次级评价,增强应对策略也是减轻应激反应的有效方法。因此,公众雾霾应对的策略为:获知更多的与雾霾有关的知识与信息,掌握雾霾应对的可行的策略,增强控制感及应对能力。人们是否会改变行为来避免污染的影响取决于他们对空气污染的性质及危险性的看法以及在健康方面的看法[28]。通过“认知—行为”干预,促进社会组织,以及个体、群体健康行为改善,弥补环境健康陷阱,即:不能因为雾霾污染而在认知与行为上被适应,而忽视或轻视环境性疾病的发生风险。环境教育,是使个体或群体、企业等知晓雾霾污染的实质问题是什么,造成的严重后果是什么,通过做出什么态度和行为可以增强身体素质抵御雾霾污染伤害,以及遏制污染程度的加重趋势,因此需进行环境健康促进教育。提倡人们开展适度体育锻炼、保证充分睡眠、合理膳食、减少吸烟及酗酒等不良行为等,提高健康素质;通过心理素质教育,使得人们具备正确认知雾霾污染的态度,做出积极的社会行为响应。如:实施集中供暖、燃气供暖、机动车辆油改气、油电混合动力汽车、电动汽车、垃圾回收利用等,除改善人们生活方式外,对大气环境的保护和消减雾霾污染也很有必要。提倡人们出行以步行、乘坐公共交通为首选,尽量减少私家车的使用频率,为雾霾污染治理和大气保护尽一份力。提倡人们节约利用生活物品,如使用环保购物袋、自带购物袋等,在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改变上,直接或者间接地为防控雾霾污染和大气保护做贡献,进而减少大气污染对健康危害的程度。在行为干预方面,还可以借鉴生态环境心理学中的先行策略与后继策略。先行策略如在公共场所做环保宣传、通过有说服力的消息来改变公众对环境的态度、通过提示牌、大众传媒等让公众明白如何做可以是支持环保的;后继策略如通过奖励支持有益行为,通过惩罚增加行为代价来减少有害行为、通过对能源消耗的反馈,有效降低能源的消耗等。

3.2.2社会健康保健体系的构建

3.2.2.1重视疾病预防与控制能力建设

围绕“预防为主”的大卫生格局建设,发挥疾病预防与控制体系在环境性疾病医疗卫生管理工作当中的基础性功能。从加强人类活动造成严重环境污染引起的区域性疾病预防与控制能力考虑,适时修订《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建设标准》(建标127—2009),加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大气污染病实验室建设和检验检测仪器设备的政府投入力度,增加环境疾病预防工作性经费预算支出,在硬件设施和经费保障上更好地开展环境疾病预防与控制工作,提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和实验室检测检验能力。从重视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系统、免疫系统、神经系统和肺癌等疾病相关的生态学、环境学、心理学和医学等学科综合研究与技术运用考虑,加强与科研院所、医院等机构的合作,设置环境污染类相关检验检疫、疾病预防研究等技术岗位,增加人力资本投入,从技术力量和人员保障上有效地开展环境疾病预防与控制工作,提高技术管理与应用研究指导水平。完善疫情及健康相关因素信息管理系统建设,推进人口健康信息化平台建设,进行综合人口健康管理,统筹疾病预防控制、综合监督等管理,实现人口健康信息数据挖掘和综合分析[29],为健康危害因素监测与干预提供基础性信息源、可靠性数据库和有效性载体,进而构建与雾霾污染相关的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体系。

3.2.2.2完善健康保险保障政策

我国现行的医疗保险体系以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等三大基本医疗保障构成为主,且保障范围主要集中到疾病治疗领域,缺乏疾病预防、健康保健等方面的保险保障,应研究将雾霾等环境污染健康教育与促进、健康保健等纳入政策性保险目录的可行性与现实必要性。同时,加快发展商业性专业化健康保险业,尝试第三方购买服务,通过政府、市场、社会等各方互相竞争、监督,协同提升环境性疾病医疗服务质量和效率。研究制定环境污染对人造成的健康危害的经济与非经济补偿机制,例如:提高因环境污染而引起疾病的医疗报销比例,实行严重雾霾污染天休假或户外工作健康津贴等。

3.2.2.3积极发展健康保健产业

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建设、独资建设和经营雾霾污染等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业务活动,引导“互联网+”雾霾污染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新业态的出现,引导市场化的健康服务业、产业集群出现,优先发展使得人们更健康、健美并延缓衰老或防患疾病于未然的保健产业[30]。在环境性疾病高端医疗服务领域,探索专业化商业健康保险公司同公共医疗卫生机构、私人医疗卫生机构的合作新机制,加快形成公共医疗服务体系为主导,市场化生理与心理服务多维度的健康保健产业发展格局。现阶段,我国从维系生态环境安全、维护人们身体健康出发,坚持绿色发展道路,大力推进包括雾霾污染在内的大气污染治理进程。今后,应继续完善疾病预防与控制能力建设、健康保健保险、健康保健产业发展等领域的政策机制,发挥公共卫生领域在应对环境性疾病方面的健康促进能力。

参考文献

[1]包云轩.气象学:南方本[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12.

[2]杨准.雾霾现象成因初步探讨[J].科技创新导报,2014,34:21.

[3]李金岚.论雾霾天气的成因危害及防治措施[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3,10:146.

[4]环境保护部.全国环境统计公报(2014年)[EB/OL].

[5]包振虎,刘涛,骆继花,等.我国环境空气质量时空分布特征分析[J].地理信息世界,2014,21(6):17-21.

[6]高怡,张美根.2013年1月华北地区重雾霾过程及其成因的模拟分析[J].气候与环境研究,2014,19(2):140-152.

[7]王咏梅,武捷,红瑞,等.1961-2012年山西雾霾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子[J].环境科学与技术,2014,37(10):1-8.

[8]马国顺,赵倩.雾霾现象产生及治理的演化博弈分析[J].生态经济,2014,30(8):169-172.

[9]王腾飞,苏布达,姜彤.气候变化背景下的雾霾变化趋势与对策[J].环境影响评价,2014,1:15-17.

[10]孙志豪,崔燕平.PM2.5对人体健康影响研究概述[J].环境科学,2013,26(4):75-78.

[11]新华网.我国科学家发表雾霾致病机理研究成果[EB/OL].

[12]周广强,陈敏,彭丽.雾霆科学监测及其健康影响[J].科学,2013,65(4):56-59.

[13]谢元博,陈娟,李巍.雾霾重污染期间北京居民对高浓度PM2.5持续暴露的健康风险及其损害价值评估[J].环境科学,2014,35(1):1-8.

[14]邢麟,王巍,余洋,等.雾霾天气对老年呼吸系统及心血管疾病的影响[J].职业与健康,2014,300(16):2277-2279.

[15]洪新如,郑铃,孙庆华.大气污染对心血管疾病影响的研究进展[J].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2008,12(6):459-462.

[16]王广发.大气污染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癌[J].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2014,6(2):1-2.

[17]杨福林,高菲.浅谈雾霾天气的环境毒理效应[J].安徽农学通报,203,19(16):98-99.

[18]赵璨,廖纪萍,王广发.免疫调节在颗粒物质诱导气道炎性反应中的作用[J].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2014,6(2):29-33.

[19](美)保罗•贝尔等.环境心理学[M].朱建军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231.

[20]朱建军,吴建平.生态环境心理研究[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9.153-155.

作者:糟艳丽 阎小娟 马健 单位:天水师范学院/教师教育学院 兰州大学第二医院 甘肃省天水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