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大城市人口规模与经济规模关系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大城市人口规模与经济规模关系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大城市人口规模与经济规模关系

1北京的经济增长与人口增长

1.1北京人口增长的特点和态势

北京作为中国的首都,是一个资源集聚型城市,它对资金、技术和人才的吸引力都是其他地方无法比拟的。目前,北京户籍人口的自然增长率很低,人口增长主要是外来人口的迁入造成的。当前,北京人口增长呈现以下特点:

1.1.1户籍人口自然增长慢,增长主要来自机械增长从2004年到2009年,北京户籍人口从1162.9万人增长到1245.8万人,5年时间仅增长了82.9万人,年均增长16.6万人,与流动人口的增长相比非常小,即使是这个增幅,也主要是由人口迁入而带来的机械增长。从图1可以看出,在户籍人口的增长中,自然增长的幅度远小于机械增长的幅度。特别是在2003年,户籍人口的自然增长是负增长,当年人口自然减少12973人,2004年以后,户籍人口的自然增长率才缓慢提高。户籍人口的增长主要是人口迁入而增长的,2004年到2009年,人口迁入而带来的人口增长年均达13万多人。

1.1.2外来暂住人口增长快根据北京统计年鉴户籍人口和暂住人口的统计,2004年以来,北京的户籍人口增长幅度不大,暂住人口的增长幅度则较大,从2004年的341.5万人增长到2009年的874.9万人,年均增长106.7万人(图2)。

1.1.3常住人口增长中90%以上来自外来人口增长由于户籍人口自然增长慢,户籍人口的增长也主要来自机械增长,所以从实质上来说,北京人口的增长主要来自外来人口迁入,包括工作调入(户籍迁入)和外来人口流入。这两者占北京人口增长的90%以上,下表是2005年以来北京常住人口增长中户籍人口的自然增长所占比重以及外地户籍迁入和非户籍迁入所占比重,2005年户籍人口的自然增长只占常住人口增长的1%,见表1。北京常住人口的变动态势见图3,可以看出,北京常住人口1990年代以来增长幅度很大,但是户籍人口的增幅却比较小。

1.2北京的经济增长与人口规模的关系

北京到底能容纳多少人,人口规模达到多少才能停止增长。这个问题准确预测非常难,但世界城市发展的一般规律仍然可以给我们一些启示。北京作为一个资源集聚型的城市,在就业机会、生活环境等各方面来说都是个高地,吸引着全国各地的人进入。北京的就业机会和生活环境是吸引人口不断涌入的一个最重要原因。人口迁移是基于个体理性而做出的选择,对于个人来说,只要这里有就业机会,纵向比较略有改善,哪怕条件再艰苦,人们还是愿意来,这是劳动力市场化条件下的一个最基本的逻辑。如果说人口规模与经济规模是高度相关的话,根据前述经济规模与人口规模的关系,我们可以看一看北京的经济规模与人口规模的关系。数据见表2:下面是根据表2计算的1978年以来北京经济规模与人口规模的散点图(图4)。从图4来看,北京GDP占全国GDP的比重与北京人口占全国人口的比重基本上是同方向变动的,即随着GDP比重的增加,人口比重也在增加。对二者进行相关分析,其相关系数是R=0.810,相关性很强,二者也存在显著的线性关系,二者的回归分析结果如下:城市经济比重=-0.598+3.461×城市人口比重(R2=0.656)从二者的回归分析结果看,当人口比重变动1个单位时,GDP比重变动达到3.46个单位。从这一点来说,北京单位人口增长带动的GDP增长是高于OECD国家78个城市的平均水平的。

考虑到改革开放初期我国的人口迁移政策还非常严格,随着改革开放进一步推进,我国人口迁移政策逐渐宽松,1990年以来人口流动速度加快。我们以1992年为界,进一步分析人口规模与经济规模的关系,散点图见图5。对二者进行相关分析,其相关系数是R=0.862,相关性增强,二者也存在显著的线性关系,二者的回归分析结果如下:城市经济比重=-1.504+4.239×城市人口比重(R2=0.744)从二者的回归分析结果看,二者的相关性更强了,但是,当人口比重变动1个单位时,GDP比重变动的幅度更大了,达到4.46个单位。因此,从北京经济规模与人口规模的关系看,其关系不如OECD国家城市经济规模与人口规模的相关性强,北京每单位人口增长带来的GDP增长比OECD国家的城市要更多,或者说,单位GDP增长吸纳的人口要少一些。这说明北京人口控制还是颇有成效的。如果按照OECD城市经济规模与人口规模的规律来测算,北京的GDP比重应该容纳的人口将达到3000万多人。这也说明了我国区域之间、特别是大城市与乡村经济发展的极度不平衡。当然,由于我国还处于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之中,城市化率还比较低,所以还不能简单地与OECD国家相比,因为他们已经完成了城市化,已经过了城市人口迅速增长的阶段。但是从另一个方面来说,正因为我国还处于城市化的进程当中,还有大量的人口要进城,将来随着城市化的快速推进,人口向城市聚集是一个必然的趋势。发达国家城市经济规模与人口规模的这种规律性很可能也将是中国大城市发展的规律。

2结论与建议

2.1结论从以上分析看,一个城市的人口规模,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个城市的经济规模,更进一步说取决于这个城市的经济规模在全国经济规模中的比重,取决于经济发展所创造的就业机会有多少。这里有两个决定性因素:一是城市的经济规模将有多大;二是其经济规模在全国的份额。这两个因素共同决定了大城市对人口的拉力大小。我国大城市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其发展仍将继续,但是,如果大城市经济发展的同时,其他二三四线城市的经济能够更快地增长,区域均衡发展,就能够疏解大城市的人口压力。具体来说:

2.1.1大城市人口膨胀与经济规模庞大有直接关系我国经济发展及其不平等,农业的产值只占GDP的13%左右,所以农村落后,将近50%的人口分享着这部分GDP,而GDP在80%以上的二三产业主要集中在城市。城市的发展也很不平衡,北、上、广、深等大城市人口迅速膨胀主要还是由于其经济规模的迅速扩大。经济规模扩大了,就业机会增多了,必然吸引人口流入,这是一个最基本的规律。既想发展经济,又想限制人口流入,这种忽视城市发展必然规律的政策很难实现。

2.1.2随着城市经济规模继续扩大,人口增长是个必然趋势,行政手段很难达到人口控制的目的如果大城市一枝独秀,城乡、区域不能均衡发展,那么大城市人口流入的压力大是必然的。如北京,其经济还在迅速发展,从现在各区县十二五经济发展规划、产业发展规划看,发展前景很广阔,但是,产业的发展必然意味着人口增加。按照北京各区县产业发展规划,可以预见,在北京与周边发展差距巨大的情况下,人口流入还将继续。

2.1.3政府过度追求经济发展、忽视社会建设是造成严重城市病的重要根源当前,大城市各种公共资源紧张,交通拥挤、教育、医疗资源不足、住房困难等。这些问题当然与人口快速膨胀有最直接的关系。但是其背后的根源却是政府过度追求经济增长、忽视社会建设的结果。长期以来,各级政府都非常重视经济建设,而社会建设严重不足,学校、医院以及其他各种公共服务都欠账太多。而且,城市政府在发展经济时,一直试图排斥人口流入、在城市发展规划上较少考虑外来人口的需求。城市的各种公共服务、公共设施都是按照户籍人口和计划达到的常住人口设计的,人口计划赶不上变化也就意味着各种设施的短缺。中国的城市人口有户籍人口、常住人口、流动人口、暂住人口等各种说法,每一个名词背后的含义都不一样,但有一点是相同的,即除了户籍人口,其他人口都无法完全平等地享受城市市民的正常待遇。因此,忽视外来人口的社会需求很大程度上加剧了城市病。

2.1.4大城市人口问题背后是一个利益问题和区域协调发展问题人口是资源还是负担?外来人口问题为什么成为大城市这么头痛的问题?当谈及经济增长时,人口肯定是资源,没有劳动力,也就没有财富创造的可能性,但是当谈及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时,人口则变成了负担,这是很多城市政府在制定社会政策时的普遍问题。从各地方政府来说,经济发展意味着GDP、税收和财政收入,所以发展经济是有很强的内在动力的。大城市有各种其他得天独厚的条件,吸纳资源的力量强,所以在区域发展中,大城市是有竞争优势的,这也决定了大城市的人口优势。经济发展需要人口,但是既要马儿跑,又要马儿不吃草是很难的。人不单纯是个劳动力,还是一个需要履行家庭和社会责任的社会性动物,所以劳动力再生产的社会需求也是需要满足的。否则,人来了,问题也就来了。因此,归根结底,大城市人口问题还是一个利益问题和区域协调发展的问题。要控制人口,就必须合理发展,建立共享式发展的机制。

2.2建议

2.2.1大城市要有明确的发展定位,不能追求大而全的发展模式人口的聚集和产业发展、就业机会有非常密切的关系,像北京这样的大城市,既是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又是产业中心,不仅发展要高端服务业,还要发展制造业。产业发展带来GDP总量不断扩大的同时,必然会带来更多的就业机会,并吸引更多的人口。因此,要控制人口,必须要给城市发展进行准确定位。

2.2.2要建立大城市发展的区域分享机制,避免资源过度集中大城市与周边区域要互惠发展,注重区域合作,建立利益分享机制,改变大城市和周边发展差距过大、区域之间发展差距过大的不均衡的状况,增加中小城市对人口的吸引力,这是改变大城市人口压力过大的长效机制。

2.2.3要变行政手段为市场手段来调控人口当前,在城乡协调发展、包容性增长、权利平等新的发展理念下,靠行政手段控制人口越来越受到抵制。事实证明,用行政手段如户籍准入制来调控人口规模也根本达不到目的。因此,大城市必须改变人口调控的方式,由行政手段转向市场调控。通过产业政策、就业政策等来引导人口流动。目前,北京一些地方的行政调控手段带来了一定效果,如“顺义模式”,但是这些调控成本高,与我们所倡导的公平公正理念也有距离,长期效果还有待观察。

作者:赵卫华单位:北京工业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

文档上传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