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网络环境下的企业反竞争情报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1.1企业行为于网络的竞争情报
企业出于对自身形象宣传、产品及服务销售、人才招聘等目的,会通过企业主页、博客以及行业协会网站、网络商业数据库、招聘网站等公开各种信息,如果情报意识不强,一不小心就会将企业重要的竞争情报外泄。企业主页是网络环境下企业对外的主窗口,是竞争对手获取竞争情报的重要来源。通过长期监测企业主页,可以了解企业经营的业务范围及其变化、企业的促销及公关活动等各种信息,由此可能推断出企业的战略计划、市场策略、产品研发动态等重要的内部信息。有的企业在主页上将主要客户及战略联盟的信息也进行了具体详细的介绍,从而造成关键信息的泄露。竞争对手还可以通过对企业主页中公布的邮箱地址、MSN、QQ号码等进行跟踪监测,了解企业重要人物的言论和动向,从而拓展其情报资料。企业为了招揽人才,通过企业主页及招聘中介网站所的人才招聘信息,可能暴露企业内部管理及人员变动情况、技术研发方向及战略发展动向等信息。
1.2员工个人行为于网络的竞争情报
某些企业因内部数据库或信息系统访问权限界定不合理或者管理不当,加上部分员工竞争情报意识淡薄,可能将内部访问到的关于企业发展规划、经营状况、战略重点等机密信息通过论坛、个人博客、QQ空间等公开到网络上。员工通过QQ、MSN、电子邮件等网络工具与他人交流或者在一些专业、行业论坛开展讨论活动的过程中也可能涉及在企业的工作情况甚至企业的关键、敏感信息,从而无意间泄露了企业的商业秘密[2]。有的员工因对公司不满而通过网络论坛等渠道揭露企业秘密信息,或者被竞争对手收买及其他原因而泄露企业内部系统登录口令密码等信息,也可能将企业内部信息系统中的重要情报通过电子邮件、QQ等方式恶意泄露出去。此外,员工个人公开发表的科研、学术文献等可能包含了企业技术、经营等重要的竞争情报,这些文献信息大部分都可以被竞争对手通过网络上的电子期刊、数据库查阅到。
1.3第三方机构于网络的竞争情报
第三方机构是指除企业和竞争对手之外,与企业发生关联的机构,具体可以分为2类:第一类是供应商、经销商、客户、企业战略联盟、合作伙伴等相关利益主体。供应商、经销商及客户属于企业的营销渠道成员,由于与企业有直接的业务联系,这些营销渠道成员往往可以直接登陆企业的电子商务平台及相关数据库,有可能获得企业生产资料的进货渠道、数量及价格,产品的出厂价格、交易数据,以及未来市场规划等敏感信息。如果没有相关的保密协议,这些渠道成员可能在自身主页中的“产品介绍”“主要商务伙伴”“成功案例展示”等信息栏公布这些信息,或者将这些信息直接提供给竞争对手,从而造成竞争情报的泄露。企业的战略联盟及合作伙伴由于与企业之间有频繁的业务往来,往往建立了内部信息共享平台,他们可以频繁地利用专用网访问企业内部信息系统及相关数据库,如果访问权限控制不当,他们可能会接触到本企业的核心技术、生产流程、新产品研发、企业规模及岗位设计等核心商业秘密,这为企业竞争情报安全带来巨大的隐患,一旦信息外泄,后果会非常严重。当联盟或合作关系结束或破裂之后,他们凭借掌握的本企业竞争情报,将成为本企业的强大竞争对手,对本企业的经营造成直接的威胁。第二类是媒体、银行、调研咨询公司、政府主管部门、科研机构、会计师事务所等辅助机构。一些新闻媒体通过对企业调查采访,在网络上报道的企业信息未经企业的审核把关,可能包含企业产品供求、市场行情、面临的危机、发展动态等重要竞争情报。地方网络媒体为宣传地方企业经济,可能对一些企业进行连续、全面、系统的报道,通过对这些新闻报道的综合收集整理,很容易形成企业“全景图”。企业通过自身的ERP系统与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在线系统互联,从而办理贷款申请、税费及员工工资支付、进行在线投资等活动;通过政府海关门户网站进行进出口相关业务的在线办理……在这些活动过程中,与企业发生关联的机构可以通过网络平台访问到企业的内部系统及数据库,如果对这些机构的信息管理控制不当,就可能会造成重要情报的外泄。在与调研咨询公司、会计师事务所、资产评估机构、科研机构等第三方机构的合作过程中,企业需要提供一定内部信息,这些信息中很可能涉及到企业的商业秘密,如果信息管理约束不当,这些机构可能将与企业的业务合作作为成功案例在自身网站上进行宣传、披露,或者将企业信息出卖给竞争对手,从而导致竞争情报的泄露。政府主管部门对所辖企业信息数据的公开与服务也是竞争对手获取本企业竞争情报的渠道之一。例如企业在工商、税务、信息产业部门登记注册的信息,向专利局申请的专利信息等等,竞争对手可以通过相关政府机构网站以免费或付费方式来获取。
1.4受病毒破坏及黑客攻击导致企业内网竞争情报被窃取
(1)企业使用网络的过程中受到木马病毒、后门病毒等计算机病毒的破坏,可能导致企业内网信息被竞争对手所窃取。病毒还会通过各种办公设备、移动存储设备在企业内外网进行传播,导致信息外泄。例如企业员工将U盘、移动硬盘、手机等移动存储介质在企业内网、外网中交叉混用,就很可能因感染病毒而导致内部网络中重要情报的外泄。
(2)企业还可能受到黑客的攻击,导致企业内部重要信息的流失、外泄。近年来,电脑黑客的攻击频繁不断,他们通常是通过电子邮件攻击、获取口令等技术途径侵占、使用企业内部信息资源,或恶意破坏企业网站、管理系统及数据文件。这些被窃取的信息如果在网络上公开或者卖给竞争对手,将给企业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
2网络环境下企业反竞争情报的措施
在网络环境下,企业反竞争情报的关键是要从内部加强信息的控制管理,防止关键信息的外泄。根据上述竞争情报泄露的主要渠道,企业应分别采取相应的措施,具体如下:
2.1对企业网络信息的控制措施
企业自身在网络上的各种信息是竞争对手获取竞争情报的重要渠道,这一渠道的信息扩散速度快,影响范围广,如稍有不慎就会造成重要信息的泄露,从而给企业经营带来负面影响。对此,企业应建立并完善信息内审制度,对网络的信息进行审查把关,对信息流程、时间、内容等方面加以合理的控制。目前,大多数企业在自身主页及各种专门网站公开的信息量远远超过了法律所要求的,因此,企业应在满足信息目的、符合规定的前提下,提供“最少必要信息”,对关键信息要注意隐藏。例如在网络上产品广告和招聘信息时,要注意对语言的斟酌和掂量,对采用的图片信息也要仔细审核,对重要、敏感的数据信息进行必要的修改、删减。另外,可以在法律和道德允许的范围内实施虚假信息策略。企业可以根据情况向竞争对手传递虚假情报,并及时跟踪监测竞争对手的反应,调整实施虚假信息的计划,从而迷惑竞争对手,使其做出错误的判断。例如,企业通过网络监测,发现有可疑竞争对手经常访问本企业新产品新技术的研发方向、计划等相关信息,可以向对方传递本企业研发重点的一些虚假信息,从而使对方转移出本企业真正的研发重点。
2.2对员工个人网络信息的控制措施
一是加强对员工的保密教育,让员工明白哪些信息不宜在外网传递、和交流,通过网络进行日常经营活动中应当注意回避哪些信息,不断提高员工的反竞争情报意识。二是对员工上网行为进行必要的监控,防止重要信息通过网络传输后造成的外泄。三是缩小重要信息的知悉者范围。关键信息知悉者越少越有利于防止泄密事件的发生。企业应将内部信息按机密程度划分不同的保护级别,限定不同信息的知悉者范围。像内部系统及数据库的信息,应按级别对各类员工的访问权限加以控制。四是与员工签订保密协议。尤其是企业中高层领导和技术研发等关键岗位的工作人员,他们掌握大量重要情报,应签订相应的保密协议,规定其保密的责任和义务,以及违规后的处理办法。五是对员工发表论著的行为也应进行必要的管理,在公开发表前要求员工提交复印件,由专门的人员对其内容加以审核把关。
2.3对第三方机构网络信息的控制措施
对于第三方机构,企业首先应加强对这些机构的调查了解,搞清楚他们的背景、诚信度、与企业进行业务合作的目的、他们与竞争对手的关系等等,在调查了解的基础上,权衡利弊,决定与其合作关系的紧密程度及信息沟通的宽度、深度及频率。其次,完善第三方机构对内部系统及数据库的登陆权限和登录身份识别机制,在对企业信息分级的基础上,设置不同机构的访问权限。在与某些机构的业务及合作关系终止后,应对其访问权限及时终止,注销其登陆账号。再次,与第三方机构也应签订必要的保密合同,就网络环境下的企业信息安全问题对第三方机构进行约束,这样,如果对方泄露了重要的企业信息就可以依合同规定追究其责任[6]。此外,企业还应利用网络跟踪监测技术及网站访问信息统计分析技术等及时了解并分析第三方机构的信息访问情况,及时了解第三方机构的异常行为,做好反竞争情报的预警。
2.4对网络窃密的防护措施
为了保护企业内部信息的安全,防止竞争对手的网络窃密,企业应建立健全内部网络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将相应的技术、设备、人员真正管理起来,并进行严格的、不间断的检查,使各项规章制度落到实处,从而确保内部网络数据信息的安全。具体而言,企业应着重做好以下2个方面:一方面要加强技术防护。网络信息安全的主要技术包括防火墙技术、数据加密技术、信息认证技术、防病毒技术、入侵监测技术、系统日志分析技术以及内外网的物理隔离技术等。企业应对各种技术进行有机整合,使信息安全功能实现最大化。另一方面要加强对各种现代化办公设备使用的管理。包括对企业内网计算机的USB接口及光驱加以控制,防止其使用未经授权的U盘、移动硬盘等存储介质,防止其连接手机、数码相机等非涉密载体;不能私接无线设备及具有打印、扫描、传真、复印等多种功能的一体机;内外网不能共用一台打印机等等。
3结束语
目前,我国许多企业的管理层对竞争情报重视程度不够,对网络环境下的反竞争情报意识还较为淡薄。国内外对网络环境下的反竞争情报研究也处于初级阶段。但随着国内外市场竞争的加剧,情报战成为企业竞争获胜的关键所在,而网络已成为情报战的主战场,因此,企业开展网络环境下的反竞争情报工作迫在眉睫。本文对网络环境下企业竞争情报泄露的主要渠道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反竞争情报措施,但缺乏从企业竞争战略角度提出系统的反竞争情报模型,对此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作者:吴琼单位:湖南涉外经济学院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