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网络环境下高校考试改革研究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网络环境下高校考试改革研究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网络环境下高校考试改革研究

引言

在高校教学中,考试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一方面,考试能够对学生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进行评估,另一方面,考试能够评估大学生分析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自恢复高考以来,我国各级各类高校的考试设置、考试方式和考试内容基本没有变化,很多的传统题型如名词解决、简答题等纯记忆性题型仍占据了很大的比例。而在网络环境下,这些问题学生可以迅速的从网络里获得答案。这样的考核无法真实的反映出学生对知识的真实掌握水平。另外,现行的考试制度过于注重对知识的记忆,缺乏对学生理解知识、应用知识的考核标准和考核方式,故高校考试改革势在必行。

一、现行高校考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高校考试制度是对大学生完成大学阶段知识学习、修完学分从而达到毕业要求而普遍采用的一种制度;既是高校对大学生在大学某个阶段“学”的一个评判,也是高校对老师在这个阶段“教”的评判;考试的结果还是管理部门奖惩学生的主要依据。然而,提倡素质教育多年的大背景下,高校考试仍然普遍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一)考试复习过于依赖划重点、答案过于依赖网络

因为大学生课程成绩绝大部分取决于这门课程的期末考试成绩,所以当这门课程结束前,学生总会要求任课教师指定考试范围或出复习考试题便于学生复习迎考从而增加学生的过关率,加上现在对老师的评估很大的一块来自于学生对老师的评估,如果学生考试成绩差了,那学生可能会对老师差评,影响老师的绩效,为此,有些教师为了提高学生的期末成绩,有意无意地给学生透露考试的相关题目与题型。这种行为会给学生造成一种惰性和取巧心理,平时不用认真学习,只需要在期末复习阶段按老师划的范围认真记忆即可,严重的影响了平时教学和学习的质量。而且由于考试题型单一,期末试卷尤其是基础理论试卷考试中几乎千篇一律的五到六大项:填空题、单选题(多选题、判断题)、名词解释、简答题、问答题、案例题等。题型固定、僵化呆板,死扣教材,重记忆、轻能力;检验学生能力的题目很少甚至没有。学生在考前复习时甚至不需要翻找课本,网络上就有现成的五花八门的标准答案。学生只需要“百度一下”再将答案记住。有的同学甚至都懒得记忆,直接把答案微缩后作弊。这样的考试方式与考试内容既不能正确的评估学生的水平和能力,也不能选拔出优秀人才。

(二)考试目的错位,学风、考风异化

目前,由于所学书本知识与社会所需知识与技能的背离,多数学生的考试的目的就是为了分数,为了通过,为了拿奖学金,考试结束之后就将书本扔之一边;而多数任课教师也只注重学生对课本知识的掌握,只要求学生掌握自己上课所讲授的内容,而忽视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如何应对社会的、应对未来工作能力的培养,教学内容数十年不变,与社会与现实脱节严重,使学生产生了学习无用论的心理。加上考前老师大力渲染考试重要的作用,触发了学生对考试的抵触情绪。造成了很多学生为了考试,不择手段,抄袭等作弊现象时有发生。

(三)考试后分析、总结与反馈不够

考试是一种评估,评估就应发现学生的不足并要求学生改正,评估也要求老师发现自己在教学中的不足,然后在以后的教学中加以调整、改进。但在大学中,考试对于学生来说就是要一个成绩,要一个通过,考试过后基本没有学生会向老师要求看试卷的反馈,知道自己错在哪里,如何改进。而对于老师来说,改完试卷,交过成绩和考试分析以后就意味着一个任务的完成。而且,大学考试一般都安排在各学期的期末最后一周,考试结束后就是假期,为了保证学生能够早日知道自己的学习成绩,教务部门一般要求教师在正式放假前在网上登渌学生考试成绩,便于学生及时查询。如果不能及时上报成绩,算老师的教学事故,所以,为及时在网上登录学生考试成绩,教师只是匆忙改卷、累分、上交、登录,对于试卷分析,仅仅统计及格率、优秀率、均分以及各分数段成绩的分布,学院、系(室)也很难组织教师和学生对试卷科学地分析。所以,考试对教学的评估和对老师以及学生的反馈也无从谈起。因此,考试改革势在必行!

二、网络环境下大学考试改革策略

(一)明确考试目的

考试的目的促进教与学,也就是说,考试的目的是让教师根据课程的特点和学生的特点更有针对性的、更负责任的去教学。让学生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根据自己的要求更努力的学。师生在教学中互相交流、互相探讨,教学相长,使学生能够达到自我挑战、自我调节、自我超越、自我创新。让每个学生都能够把自己的特点和优势充分发挥、最大程度的完成自己的学习目标。所以,我们要把考试的目标定位于检查教学效果是否达到、教学目的是否实现,是否真正促进了学生创新思维及创新能力的全面提升。而不应把考试单纯视为一种总结性评价,把掌握知识的多少作为区分学生的手段。

(二)构建灵活多样的考核方式

为了规避仅仅通过网络资源的获取就能考好的现象。高校考试制度的改革要从实际出发,根据学科、课程的特点,针对性的采取不同的考核方式,以利于引导学生向着创新思维培养和创新能力的锻炼的方向努力。教师可以根据课程的性质和特点,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水平,选择恰当的考试方法的组合:闭卷考试、口试、课堂讨论、作业、学习体会论文、小组实践报告及小练习等。当然,最主要的有以下三类:

1.口试

口试对于面对面检验学生掌握知识的稳固程度和应用知识的熟练程度、应变能力、思维敏捷程度和语言表达能力是其他类型的考核无法比拟的。显然所有文科课程及所有双语课程最适宜增加口试。口试的形式也要丰富,除口头回答教师提的问题外,还可以有读书汇报、小答辩、学习小组的课堂辩论、专题演讲竞赛等等。

2.闭卷考试

闭卷考试是目前最常用、最普遍的考试方法之一。但目前限于闭卷笔试的规范性要求,其缺点和优点同样明显,尤其是片面地强调记忆的再现,如名词解释、简答题、问答题以及部分的判断及选择题,这些考题的答案在网上获取轻而易兴趣,甚至用百般几秒钟就能获取答案,而这些题目又明显不能准确的考核学生素质和能力。其实近年来,部分高校开始推行的半开卷的笔试形式效果不错,多地高校已有这种考试形式,它是允许每个学生可以携带事先准备好的自己总结的与考试内容相关的一张A4纸,这个既可以锻炼学生的总结归纳能力,也可以减少学生机械记忆的时间。可以让学生实现从机械记忆向培养能力方向的转变。笔试还有小论文、读书报告、课程学习报告等多种笔试形式,这几种形式不仅考查了学生对基础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还注重了培养学生通过自学获取知识的能力和对科学研究的方法、思路的总结能力,以及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同时也促进了学生对本专业科技前沿知识的了解。另外这些各种各样灵活多变的考试形式使得学生再也不能在网络上找到标准答案。使得学生能够主动、深入的学习,从而增加知识的广度和深度。

3.段考

针对只注重最后一考的弊端,应适当增加阶段考试来督促学生认真学习不太重要的被“冷落”的知识点。这样可以使学生专业知识、基础知识掌握得更加坚实、也不会出现学生为了期末考试而废寝忘食地“突击”。众所周知,就是因为平时学生学习压力较小,学生上课是清闲的,课堂上他们仅带着手机和课本就来了,有的时候甚至连书本都不太,仅带一部手机就来了;教师台上讲课,学生想听就听,不想听就玩手机或睡觉,有时觉得有些资料重要的拿出手机拍拍照就可以了,而到了期末时学生夜以继日地背书或在网上搜索答案。也就是说忙的时候忙时,闲的时候闲,严重影响了教学效果。如果增加段考,减少最后一考的比重,就给学生平时的学习增加了压力,夯实学生的基础。此外,段考的增加使学生的学习更加均衡,这样“平时清闲、期末慌乱”的不规律的作息将会“烟消云散”。

(三)考试内容动态化、灵活化

要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考试内容要着重体现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运用能力,即不但要考察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还要考察学生分析能力、运用能力和综合能力的提高。考试内容不仅仅在课本上和老师课堂上讲过的,关键是要考察和评估学生的实践、应用独立思维能力以及在此基础上的创新能力。使学生在做题时要运用理解、分析、创新的能力。试题的设计也要给学生选择的余地,能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大学生的可塑性极强,通过设计科学而合理的考试,能够通过考试引导学生向着考试目标前进,并通过考试结果的比较,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促进其奋发向上,开拓进取。

(四)注重考试评价过程化

减少期末考试成绩的比重,改变“一考定终身”的局面。考试总是存在着许多的偶然性和不确定性,而要使课程成绩能够正确反映学生的能力,就要在平时加强对学生的考核,并把考核的结果计入到成绩当中。根据不同阶段的教学重点和教学目的,灵活运用课堂讨论、作业、学习体会论文、小组实践报告及小练习等方式方法,及时了解并引导学生的学习,要让同学们体会到不光考试结果重要,学习的过程同样重要,减少平时不努力,考时靠突击的现象,也必然会为了期末考试成绩而挺而走险进行作弊等不良行为。

(五)加强对考试结果的反馈

要想真正发挥考试对学生学习的促进作用,在考试结束以后,作为教师应认真分析学生的考卷,发现学生在考试中存在的问题并以此总结自己在教学中可能存在的问题,甚至考虑考卷中有些题目出了是否恰当,如何把试题出得更具有针对性,对于学生最容易出错的地方如何在以后的教学中采用更好的教学方法。而且,为了保证学生能够改正自己考试中的错误,正确的掌握知识,最好在考后上一堂反馈课让每个学生知道自己的缺陷在哪里,如何去修改,而且可与学生进行讨论,让他们提出对这些容易出错的难点和重点,如何去教学他们才能更好的理解和掌握。这样不但发挥了教与学的互相促进作用,也解决学生对自己成绩的困惑,从而减少师生的矛盾。

三、结束语

高校考试是为了督促教师认真教学、学生认真学习、在此基础上评估教与学的效果、并把考试成绩作为奖惩学生的主要依据。然而随着网络日益发达,网络资源的日趋丰富,己对高校考试制度和学生学习效果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为适应这种形势,我们要改革现行的高校考试制度,使考核内容主观化、多元化,考核方式多样化、灵活化。

作者:吴勇 单位:南京晓庄学院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