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新农村建设下农网发展分析及建议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新农村建设下农网发展分析及建议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新农村建设下农网发展分析及建议

【摘要】新农村建设是我国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重点,作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电网的发展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支撑与促进作用。然而,随着新农村建设的逐年深化,农网发展出现了新问题、新困境。因此,在新农村建设的社会大背景下,探讨农网发展与新农村建设的关系,并针对农网发展状况进行深入分析,从电网层面、企业层面、制度层面和人员层面等四个角度,提出与之对应的措施和建议,对于促进农网发展和保障新农村建设顺利实施,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新农村农村电网发展战略改革创新

1前言

新农村建设是党中央在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提出的,目的是为了把农村建设成为经济繁荣、设施完善、环境优美、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随着政府相关配套政策的颁布,许多大中型企业逐渐向县城、农村转移,农村电力负荷在逐年增长,农网作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比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担负着服务新农村经济建设的重要任务[1-2]。为进一步促进农网发展,2010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了启动新一轮农网改造,2011年国务院常务会议强调加快推进农网升级,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再次提出要继续深化农网改造升级工作,为响应中央号召,国家电网公司2015年农网改造升级资金投入达到了1600亿元。由此可见,党中央对于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农网发展情况给予了高度重视,因此,针对新形势下农网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探讨,并提出相关建议,对于保障新农村建设的顺利实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2新农村建设理论

新农村建设是指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按照新时代的要求,对农村进行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建设,最终实现把农村建设成为经济繁荣、设施完善、环境优美、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这是我国发展现代化进程中一项重大的历史任务,其核心是通过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式,统筹城乡发展,建立城乡一体化经济发展新格局,党中央为新农村建设制定“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20字方针,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3]。

3农村电网特点

农村电网是电力系统的末端电网,是国家电网网架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水平与城市电网存在差距,具有特殊的技术经济规律。在新农村建设的社会大背景下,农网发展迅速,其特点也逐渐发生了改变。

3.1传统农村电网特点

(1)电网网架规划建设不合理。由于农村电网负荷预测方法较为简单,造成电网规划与实际需求出现脱节,甚至有重复建设的情况,线路路径杂乱无章,迂回线路较多,导致建设成本加大,浪费资金;(2)电力设备陈旧。农网电力设备大多运行多年,老化现象严重,能耗高、性能差,影响供电可靠性,无法满足人们日常的用电需求;(3)网络线损比较严重。农村用电负荷波动较大、导线截面较小、线路路径较长,并且由于农网用电管理工作较为落后,使违章和窃电现象普遍存在,导致农网损耗一直偏高[4];(4)低电压现象较为普遍。由于农村大多数变压器未设置在负荷中心,同时,农网负荷几乎全是感性负载且网架结构内的无功补偿设备匮乏,这就使农网线路末端电压无法满足标准要求,电能质量不合格。

3.2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农网特点

(1)分布式能源接入农网。受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影响,大量小型风力发电、家庭式太阳能发电和小水电等多种新能源电力接入农村电网,影响了农网网架结构,既丰富了电力来源,又增加了更多的不确定因素;(2)具备故障自我判定能力。当发生电力事故时,农网保护装置可以对故障做出迅速判断,隔离故障,维持农网安全运行;(3)能够孤岛运行。当城市电网出现故障,需要网架解列时,农网要具备一定的孤岛运行能力,保障用户的可持续性供电[5];(4)电能质量明显改善。由于新型电力设备、无功补偿设备和智能继电保护装置的普及,网络损耗可最大程度降低,消除末端电网低电压现象,农网供电质量将明显提高。

4农网发展与新农村建设的关系

新农村建设对农村电网的供电服务、供电质量、供电可靠性提出了高层次要求,同时,高效、快速的农网发展可以对新农村建设起到重要的支撑作用,两者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关系。

4.1新农村建设是农网发展的外在环境

新农村建设要求加快农村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和加强村庄规划治理,良好的道路交通状况和日益提高的居民消费水平,为农网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外在环境。农村建设已经进入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新农村需要新服务,以往的农网规模、农网技术、农网观念等内容将无法适应新农村建设的需要,新农村建设加剧了农网升级改造的迫切需求,推动了农网改革的步伐。

4.2农网发展是新农村建设的必要条件

农网作为发展农村生产和保障居民生活的重要基础设施,是农村经济系统的一部分。农网发展促使农村加快电气化进程,为“家电下乡”等政策的落实提供必要基础,进而推动农村经济增长,提高人们生活水平和质量,改善农村生产及生活条件。构建坚强的农网网架,可以满足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要,为新农村提供稳固的电力保障。由此可见,没有充足、可靠的电力供应,农村经济、农业生产及产业结构调整均难以实现,新农村建设工作将无法顺利实施。

5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农网发展困境

随着新农村建设程度的逐步深化和国家对农网建设投资力度的加大,促使农村经济迅速增长,农网建设较以前明显加快,然而,农网发展瓶颈依然存在,困难的重点已不再是建设资金问题,在新农村建设影响下,农网发展困境的形式和内容逐步发生了变化:

(1)设备更新速率有待提高。

农村用电量的激增给农网供电设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冬季和夏季的用电高峰期[6],老化的供电设备难以承受高负荷的长时间运行,跳闸断电的现象时有发生,供电设备更新换代速率将严重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

(2)农网高素质管理人才匮乏。

农网企业管理人员学历水平普遍偏低,主要问题表现为职业素养不高、维修能力不足、专业水平欠缺等方面,并且缺乏有效的再教育,难以培养技术精湛的专业技术人员和高素质管理人员,当农网发生事故时,无法及时维修和排除故障,影响居民日常生活和企业日常生产,制约了农网发展及新农村建设。

(3)居民安全用电意识淡薄。

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深入,家用电器日益普及,农村用电量逐年增长[7],但居民安全用电意识淡薄,购买价格便宜的低质量插座、开关等,导致漏电、短路等现象时有发生,甚至引发家庭用电事故,影响农网运行安全。

(4)农网电价制度有待完善。

农村用电负荷分散、季节性强且日常峰谷差较大,导致农网电价固定费用分摊率大,供电成本较高,而农网企业收入来源主要是购、售电量的价格差,所以高额的供电成本影响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此外,农网用电负荷的电价分类需进一步细化,使其既服务新农村建设,又可促进农网企业收入,保障农网建设顺利发展。

(5)农网发展监管体系缺失。

监管体系是农网发展的保障,可以为农网的建设、电力设备的供应等环节“保驾护航”,使农网发展合法、合规、合理。然而,由于电力行业的特殊性,外部监管特别是民众监管较为困难,媒体监督也无法实施。同时,我国法律对电力规定存在一定漏洞,相关条文陈旧,农网监管体系的建立缺少必要的法律支持。

6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农网发展建议

新农村政策推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在新农村建设的大背景下,农村电网获得快速发展,面对已经出现的新问题、新困难,需要从电网层面、企业层面、制度层面、人员层面等四个方面着手,制定相关建议,促进农网发展,保障新农村建设。

6.1电网层面:提高硬件设施,建设坚强可靠的农村电网

(1)农网用电负荷的科学预测

电力负荷的发展水平是选择供电方案、确定供电设备的重要依据,是农网规划的基础性工作。根据新农村用电负荷特点,电力消费具有电量增长迅速、负荷密度低、季节性、区域性、分散性、波动性和多样性等特征,可采用的农网负荷预测方法有弹性系数法、负荷密度法、用电单耗法和年均增长率法等等。科学的预测新农村用电负荷,是农网合理建设的首要一步,高效、准确的负荷预测工作可以使农网在建设过程中,既可以避免农闲时的“大马拉小车”浪费现象,又可以避免新农村经济快速发展时的“卡脖子”现象[8]。

(2)农网规划模型的合理搭建

农网规划模型的合理搭建是建设新农村电网的理论基础,为新农村电网建设与实施提供技术保障。在搭建农网规划模型过程中,要充分考虑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出现的新的影响因素,如小型风力发电、家庭式太阳能发电、分散式生物质能发电等分布式电源的接入,这将直接影响农网线路的布局及电源点布局,是实现“小电源与农网互动、农网与用户互动”的新型农网的关键。

6.2企业层面:提升管理水平,改善农网企业运营效率

农网企业在地方经济发展过程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不仅直接关系到农村广大地区的生产生活,还牵扯到广大农村人口增收的问题[9]。改善农网企业运行效率,首先就要建立运营效率指标体系,通过国内外电力企业运营分析相关工作可知,农网企业运营效率的分析指标需要从投入指标和产出指标等两个方面来建立,其中,投入指标包括农网规模、变压器容量、劳动力投入、线损和运营成本。产出指标包括供电区用户数、供电区面积、售电量、工业用电量和非工业用电量。针对农网企业运营效率的各项指标,通过分析农网企业与国网企业投入与产出方面的差异,讨论投入与产出对运营效率的影响,进而分析得出关键性影响因素,制定方案提升农网企业运营效率。

6.3制度层面:建立政策制度,捋顺农网管理体制

目前,我国农网管理体制模式可分为直供直管、趸售代管、股份制、自供自管等四种形式[10-12],建立政策制度推动农网体制改革,促进农网发展建设。国务院办公厅[2007]19号文件明确指出,“稳妥推进农村电力体制改革,促进农村电力发展”。农网体制改革任务艰巨、形式严峻,需要循序渐进推进改革工作。针对农网管理体制模式现状,改革工作可采用短期模式和中长期模式。

6.4人员层面:加强人员培养,建立高素质农网运行维护队伍

针对农网企业内部不同的岗位、不同的工种,开展教育培训、技能培训等工作,提升员工整体素质。建立员工收入与技术技能相挂钩的激励机制,调动员工的学习积极性,促使员工随时随地学习、多种渠道学习,树立“不进则退”的思想,同时,加强自我服务能力,这样才能更好的服务于农网发展、服务于新农村建设。

7结语

农网作为我国电网建设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优化电网网架结构、推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关键。在新农村建设的大背景下,各项优惠政策向农村倾斜,农村基础设施得以快速实施,这为农网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同时,也给农网发展带来了新的困境,针对已经出现的农网发展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探讨合理的处置方案和建议,对于推进农网发展、保障新农村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社会意义。

参考文献:

[1]刘鸿渊.新农村建设的三个关键问题[J].经济体制改革,2006(2):21~23.

[2]崔勇,黄毛毛.新农村电网规划[J].大众用电,2010(3):31~32.

[3]陈锡文.当前我国农业农村发展的几个重要问题[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2011(1):5~7.

[4]姚维俊.泰州农村电力发展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农电管理,2013,54(9):29~31.

[5]吴文清.农村电力管理体制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2005.

[6]陈忠.浅论新农村建设时期的电力法制建设[J].现代农业科技,2007,36(4):138~139.

[7]陈望祥.我国农村能源和电力发展及农电管理体制改革[J].中国水利,2004,55(20):43~45.

[8]赵玉林,高英.农村电力系统负荷预测的研究[J].农机化研究,2014(2):226~228.

[9]曾辉,李波.西部地区新农村电气化建设的探索研究[J].特区经济,2012(8):128~130.

[10]王建国.新农村建设时期的农村电力发展研究[D].重庆:重庆大学,2005.

[11]张云.农村电网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J].吉林农业,2013(6):13~15.

[12]张霆.新形势下农村电网建设浅析[J].科技创新论坛,2013,75(23):93~96.

作者:赵吴鹏 单位:国网安庆供电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