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新农村建设中的交往空间设计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摘要:乡村振兴背景下,新农村建设正在大力推进。本文以河南信阳郝堂村为实例进行分析与研究,在建筑现象学视角下回归事物本质,去探究新农村建设中农村的场所精神的重塑中交往设计空间更新设计策略,并总结出农村中交往空间对农村规划设计的指导以及应用意义,进而对新农村建设进行引导。
关键词:建筑现象学;新农村;交往空间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城镇化进程逐步加速。随着经济发展和国家政策,建筑在城市大规模发展,受现代主义影响,城市建筑的现代化的审美模式使得新农村的建设在现代化的功能主义及形式主义等的影响下,逐步丧失了其本真性。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村是中国人的根本,是承载着人们对家的期望和家乡记忆的空间。乡村振兴是近年来我们国家大力推行的政策,在党的报告中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坚持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走乡村绿色发展之路,必须传承发展提升农耕文明,走乡村文化兴盛之路。乡村振兴的主体是农民,主战场在农村。新农村建设势在必行,探讨适应新农村建设的空间环境设计及场所精神设计是重中之重,本文就建筑现象学下,结合河南郝堂村为实例,探讨传统自然村落交往空间的更新设计的指引意义。
一、河南信阳郝堂村建设案例
(一)河南信阳郝堂村的背景
河南信阳郝堂村,位于河南信阳平桥区五里店镇东南部,地处偏僻。虽然依山傍水,山水相映,自然环境优越。但并无特色产业,一产二产不够发达兴旺,村落衰败破落。2009年前呈现衰败凋敝景象。村落房屋凋敝,田地以及果园的荒废,荷塘没有治理,污水臭气熏人,垃圾遍地,基础教育医疗设施缺乏,只有老人与孩童留守。
(二)河南信阳郝堂村的现状
自国家颁布乡村振兴政策,乡建院以郝堂村进行设计改造,建立村社共同体重建实验,后又邀请了以北京绿十字生态文化传播中心主任孙君为主导的设计师团队,对乡村进行设计改造。团队本着以“把农村建设得更像农村”的设计理念,深入农村生活与感受,撇开城市化,现代化,功能主义等现代主义影响,在郝堂村创造属于郝堂村的新农村改造。目前的郝堂村,村落干净卫生,邻里互助友爱,村口的大树上总停着几只咕咕叫的鸟儿;荷塘的水池中开着美丽的荷花,清澈的水中鱼儿欢腾,路边的前亭中老人们叽叽喳喳地讲着笑话,家家户户有坚实优美的房屋,像极了我们乡愁中那家乡的样子(图1—图3)。
二、郝堂村交往空间设计更新
(一)建筑现象学简析
建筑现象学基于现象学的哲学理论,结合建筑学的思考是在对现代主义建筑的再思考中诞生的。现象学基于生活科学的探讨,即生活世界的理论。哲学家海德格尔研究在拓展为“回归事物本事”的思考,即回归到我们日常的生活中来。结合到建筑领域的研究上,结合为建筑现象学。本文就建筑现象学中的场所为小支点进行解析。场所,在建筑中理解为自然环境和建筑空间所组成的环境空间里供人们使用和活动的有意义的空间。生活的故事即发生于人们之间的活动,而作为提供特定的活动下的特定场所,往往就会留存于人特定的记忆空间,这种记忆空间下,赋予不同的场所以不同的意义,反之给人留下认同感及归属感,使得人在相似的场所下产生同样的认同感及归属感,产生场所精神。“场所”不能以具体或固定的形态去诠释,它可以大到一整座城市,也可以小到街边小店的木板凳上。重要的是,在不同意义的空间中我们能够切身感受到精神和心理上能够建设的虚拟情感得到认同。“场所精神”则是人对场所的使用之后产生的场所氛围,是人对场所赋予的价值和意义,追求场所精神,即是人们在使用场所的时候,追求的一种对场所氛围形成的精神上的情感共鸣以及认同感受。
(二)郝堂村场所精神的塑造
郝堂村,前文叙述到它符合乡愁形象中家乡的样子。而符合乡愁形象则是建筑现象学最终所形成的场所形象的最终情感状态。简言之乡愁情感和场所是密不可分的,乡愁这种状态的形成,源于我们生活世界中对于农村场所的理解。“具体的现象”表现为郝堂村村庄的肌理很好地被规整了但没有被破坏,记忆场所中的形象元素的保存使得人在记忆中提取出很好的认同感。这种认同感在具象在身处各个场所的景象当中所产生的具象的情感记忆。但村庄肌理被规整之后,很好的重新塑造了场所精神,不是简单地继承而是创新。
1.环境
郝堂村,地处偏僻,离城市中心较远,环山围绕,水路贯穿,景观生态资源突出且保有大片的农村田地。悠闲自得的自然环境创造,恬静闲淡的生活样貌,单纯古朴的村民笑脸的人文环境,良好的延续了村庄的肌理,这都是场所精神,是我们乡愁记忆中的乡村样子。重新改造的房屋,在不破坏的前提下,进行最大程度的规整。
2.空间
有了建筑、环境和主体人,我们的场所自然就形成,也就有了各式各样的空间,主要是建筑内的室内空间,建筑外的外部空间,以及建筑部分打开的地方与周围环境形成的交融空间。在交融空间中,人使用来进行生活交往的空间被界定为交往空间。建筑现象学强调回归事物本身。交往空间的需求,来源于人必须进行的生活交流方式,如生活本身必须进行的类似采买,所以存在有集市,街边小店铺;农作及养殖,所以存在有农耕的空间农田,果林之类及养殖的鱼塘,荷塘等。但更多的交往空间的需求来源于精神的需求,街边、农田边、水池边、池塘边、村中心大树下,以及村中挨家挨户中的院子里的藤下小蓬,都是我们精神下,人与人交流及休憩的场所以及村中小溪流中嬉笑玩乐的娱乐场所。而这些场所正是我们所探讨的交往空间中的最重要的部分,也正是形成场所精神的主体场所。
3.郝堂村的交往空间塑造
郝堂村的交往空间的塑造,在建筑现象学中场所精神的指引下无疑是成功的。这种成功源于建筑现象学中场所以及场所精神的指引之下,主要是以两种模式诠释“乡愁记忆”。一种是宅邻田+市,也就形成了上文中我们看见的室外的田间以及集市上的交往场所。这种场所充满着生活的气息,从早到晚贯穿于村民的生活中。在农村建设中,农民是农村的主体,而集市就是农民生活的主体,这是每天必需的场所。在设计中,我们要区别于城市区域功能规整的设计思想,而是尊重村落肌理自然形成邻街长边两边分散状态。宅院、农田与集市,这种布局很好地加强了建筑与自然的共生、人与自然的和谐。街道是集市的场所,我们设计师要做的就是溶解出规则的街巷界面,自然创造空间场所,这样的交往空间场所既很好地保留了场所精神记忆中的乡愁情感,也很好的完整了乡村的界面,街道与宅院相接的界面融合,使得界面变得更加灵动却也不失规整。乡愁中赶集的故事,依旧在乡村上演着(图4—图6)。另一种是亭邻街的模式,有了集市,有了主体农民,完备了生活户口的基础需要,情感需求上的场所精神就更是完备。我们总说农村留不住年轻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贫穷及落后确实是主要原因之一,但我们常常发现纵然是经济还算不错的农村中也少见年轻人。这种现象的产生源于满足情感需求的场所精神在破旧的传统村落中得不到实现。老旧的村庄在环境的营造上,以功能为主,忽视了精神空间的释放。孙君老师在建设新农村中宣扬要让鸟回村,让年轻人回村,让民俗回村。追求环境的整治,就是对场所精神的重塑。民俗回村的重要条件之一,就是完整民宿场景的重塑。心理学研究表明,轻松愉悦的场所,总是会比平淡压抑的场景更加的深刻的存在在人的记忆当中,也使得人更加向往这样的场所。这就决定了交往空间设计往往偏向更加轻松的场景,街边的交往空间的场景重塑的主要手法有:1,改造,比如中国乡建院和莲湖艺术中心等;2,新建,比如街边岸芷轩的植入。除了继承了传统的当地建筑形式,主要是使用农村常用的“青瓦黄墙坡屋顶,院落门楼合院居”,也是从中衍生的使用新的材质和样式对村庄的环境进行规划和整治。传统的材质唤醒触发乡愁记忆,彰显地域精神,新材质的运用彰显时代精神适应时展(图7、图8)。
三、交往空间设计对新农村建设的意义
(一)交往空间设计的重要性
新农村建设不应该是城镇化的缩影,村庄的发展是一个自然生长的过程,是不同于原本就规划设计好的城市的。村落的交往空间承载着各种形式的社会关联,同时也是人际关系交往的结构方式。这种村落的交往空间深深植根在村落的自然肌理当中,是农村建设与城市建设上最本质的区别。按照马斯洛的心理需求理论结合建筑现象学的回归事物本事的思考,交往是人生活本质的需求,正是交往空间的存在,才聚集和发展了村落和城市。
(二)交往空间设计对新农村建设的指引意义
传统村落的交往空间其实并不缺乏,自然村落的形成,往往规模并不巨大,交往空间多是环绕水系布置形成村中心,而后村居宅院围绕其布置。这是自然形成的完整社会形态衍生到和建筑具象的形态,是具有深刻的社会性的,这样的交往空间富含着村落的凝聚力和巨大的影响力。蕴含这样的意义的交往空间是最本质区别于城市社区的交往空间的,这也就是为什么在新农村建设中,我们无法去走城市化模式的原因。所以当我们在进行新农村建设时候,最先需要重视的就是交往空间的延续和创新,设计师最先需要做的就是整理村落自然肌理,沿着村落原本的肌理,从交往空间的梳理入手。随着新时代的来临,我们能做的绝不是完全的重建,而应该理解村落原有的交往空间,去梳理和改造,保留原有的村落居民的生活观念、理想和价值观。同时我们也必须意识到,农村已经更新,必须梳理出新的功能需求的交往空间,进行改造和创新。
四、总结
新农村建设中,交往空间设计影响着村民的精神诉求和现实需要。这里的“新”不是简单形式上的全新,更是一种内容和形式上的创新。我们在继承和创新,要时刻把握回归事物本质的初心,巧妙融合场所精神,回归农村这独特的本质去建设。每一个农村,都是不可复制的,但是每一个农村的建设原则都应只有这一个,就是回到农村的本质上。
参考文献
[1]黄河.建筑现象学视角下的场所设计研究.郑州:郑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
[2]诺伯特•舒尔茨.场所精神:迈向建筑现象学.施植明.译.台北:台湾田园城市文化事业有限公司.1995:6-22
[3]陈青雷,张舒,李长奇.新农村建设中的场所精神探析.城市地理,2015(02).
[4]陈觐恺.乡愁视角下闽中村庄“记忆场所”特征研究.西安:长安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5]朱静辉.秩序与整合:村落多元公共空间的型构.中共杭州市委党校报,2010(01).
[6]刘先觉.现代建筑理论.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110.
作者:李慧敏 郭晓阳 单位:苏州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