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剪纸艺术在插画设计的作用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剪纸艺术在插画设计的作用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剪纸艺术在插画设计的作用

剪纸艺术的魅力感染了我,让我想在设计中进行一次尝试。内容部分选择了对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七夕节这四个节日进行节日生活的插画设计。以民间剪纸的形式作为插画设计的表现形式。首先,要对这四个节日进行一定文字方面资料的收集。虽然我们对这些节日已经非常熟悉,但是阅读文字内容时,还是不禁被其中的故事感动,有的耳熟能详,有的新鲜有趣。最终确定具有代表性的内容如下:

春节(打扫、沐浴、贴福、放鞭炮、祭祖、吃年夜饭、拜年、发压岁钱)是中国最热闹的节日。在春节之前,人们一般都要先将自己家里打扫得干干净净,然后沐浴洗澡,舒舒服服地迎接新的开始。而贴福、贴春联、放鞭炮这些则是春节必不可少的娱乐项目。一家人热热闹闹地准备年夜饭,迎来一年中最期待的晚上,祭祖祈愿,祈求来年的好运气,亲戚朋友相走拜年,老人发红包,孩子们收压岁钱这些都是我们印象中最熟悉的时刻。

元宵节(吃元宵、放河灯、踩高跷、跑旱船、扭秧歌、舞狮子、看花灯)最重要的当然是吃元宵,大大的黑芝麻味元宵一直是人们的最爱。这一天还伴随着很多的传统活动,放河灯、踩高跷、跑旱船、扭秧歌、舞狮子、看花灯,让人从早到晚都被丰富多彩的娱乐活动包围着,想从节日的气氛中跑出来都难。

端午节(吃粽子、喝雄黄酒、赛龙舟、挂艾叶、艾叶洗澡、戴香包)大家一般都知道这是纪念屈原的日子,但是当阅读文字资料之后,才发现屈原其实是这个日子所推崇的正义精神的代表。这一天是驱邪避毒的日子,人们喝雄黄酒、用艾叶洗澡、戴香包,都是为了驱除邪毒,让自己的身体健健康康。而屈原作为正义的化身,理所当然在这一天受到人们的追念,于是吃粽子、赛龙舟这类活动随即兴盛起来。

七夕节(牛郎与耕牛、织女纺织、穿针乞巧、吃巧果、拜织女星、鹊桥相会)这个节日是中国最感人的节日之一。大家都很同情牛郎织女的遭遇,希望上天能够让这对有情人终成眷属。这种情绪影响着古往今来普通的少女们,大家为了找到自己期望已久的另一半,努力让自己成为一个巧女。每年七夕的晚上更是保持着穿针乞巧的习俗,女孩们为了这一天的夺魁,一整年都不可以懈怠。而边吃巧果边聊天,也是女孩们不可错过的幸福时刻。内容确定之后,则需要谈到剪纸艺术这种表现形式。在贡布里希先生《装饰艺术的心理学研究》一书中,提到了一个有趣的观点:不管我们如何去分析规则结构与不规则结构之间的差异,我们必须最终能够说明审美经验方面的一个最基本的事实,即审美快感来自于对某种介于乏味和杂乱之间的图案的观赏。单调的图案难于吸引人们的注意力,过于复杂的图案则会使我们的知觉系统负荷过重而停止对它进行观赏。民间剪纸艺术,一般都会选取一个轮廓作为基本单元,在内部进行复杂花纹的修剪,这正符合了人们的审美需要,在变化与统一之中,即杂乱与乏味之间感受造型之美。

对于剪纸中的人物形象,我做了一些不同的尝试。最后选择了“我”作为其中的主体人物:可爱的人影形态,没有脸部表情,胖胖的身体,小小的四肢,简单的红白相间颜色。它的意义在于,它是每一个普通的、向往美好生活的人的影子,不一定要有漂亮的脸孔,不一定要有魔鬼的身材,而喜庆的胖胖身体中一定装着一颗满满幸福的心。对于中国传统的剪纸艺术,在实际设计过程中更让我觉得它充满了神奇的力量,可以用简单的图案创造出生动、丰富的形态。而对于这些图案进行一定的提炼与变形,创造出了这样一个不同的“我”。人类制作某种图案为某种文化目的服务,而当这种图案长期代表特定的意义之后,它就具有了这种特殊的含义,人们随意使用它的自由就会受到其背后意义的限制。也就是说,当某些纹样具有某种特定的意义之后,它的出现带着它所代表的意义一同出现,即它作为符号是某种特定文化意义的具体表象。这样我们可以看到纹样与含义之间的关系,从单方面作用变成了相互作用。

有这样一个问题,生活在中国这个具有悠久历史文化国家中的我们,不可能逃避高速发展及急剧全球化的现代社会,我们的民族性会不会消失掉,变成统一的世界公民。目前来看,应该是不会的,起码现在还没有。举个例子,当一个东方人走在欧洲的石板小街上,会发现自己是多么的不一样,黑色的头发、黄色的肌肤,与身俱来的东方特质。我们的文化也是一样,它存在于我们的基因中、血液里,不会轻易因为我们身处地域的不同而改变。但同时,我们又不可否认,全球化逐渐使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和感受力的表现形式消失,众多种类的民间艺术形式正是其中重要的一部分。我们不敢也不能尝试,纹样与含义如此相互作用捆绑在一起,一旦失去了纹样,含义会是一种怎样的姿态。保护民间艺术,一直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性。

作者:王梦雅单位:西南交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