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教学基地建设研究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摘要〕多年教学实践告诉我们,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教学环节。如何合理架构专业学科的实践教学体系,普及创新创业教育,健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不断提高实践教学水平与质量,是当前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改革与发展所面临的重要问题。
〔关键词〕实践教学;创新创业;教学改革
在2015年两会上,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把“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打造成推动中国经济继续前进的“双引擎”之一。在此之后,《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印发,总体目标为在2015年实现全面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到2017年,普及创新创业教育;到2020年,健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意见》中明确指出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九大任务:完善人才培养质量标准;构建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健全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改革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强化创新创业实践;改革教学和学籍管理制度;加强教师创新创业教育教学能力建设;改进学生创业指导服务;完善创新创业资金支持和政策保障体系。《意见》中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提出的总体目标和九大任务充分体现了国务院对我国高等教育中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视,以及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建设对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从2013年起教育部明确了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为工科专业,其专业代码是:081602。在10年前我校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招收的是艺术类考生。面临新的形势,我们应该在教学课程改革中对该专业实践教学改革进行探索。本教改课题以“教育创新、特色鲜明、资源共享、校企双赢”为理念,紧紧围绕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模式进行深入的教改理论研究,并将理论付诸于实践,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一、传统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教育体系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绝大多数高校中,尽管也提倡创新创业,或者为学生提供了参加创业实践活动的机会,但是目标不明确、组织不完善、缺乏系统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理论体系。这些高校中的工作人员会下意识地认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目的是帮助学生解决就业问题,或者为自主创业的学生在创业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供指导。另外,大多数高校没有把创新创业教育作为人才培养体系中的重要部分,也没有建立针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系统理论体系。传统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往往是依据单一学科的教学发展需要而建立并不断完善的,实践环境相对封闭,实验教学目的单一,各相关学科间缺少有效的沟通与交流,校内实践教学环境和条件十分有限,资源分散,相关学科资源不能共享,各专业方向间的实验教学不能融合贯通与渗透,出现高投入,低效能的现象,抑制了学科的整体发展及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由于我国传统教育体系的缺陷,导致学生一直在单向的灌输式教育中成长和学习,学习效率低下、知识掌握死板,学生极其缺乏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虽然教育部门针对以上问题已经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改革,为大学生创新创业开展了一些活动,包括各种创新大赛、科技竞赛、创业大赛、才艺大赛等,期望通过这些实践活动的开展,提升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然而,由于这些赛事类的激励措施并不系统,只重视学生短期创造思维开发,很难改变学生在长期学习和生活环境中养成的单向被动接收知识和死板记忆的习惯。这些活动的结果往往只是在当时激发学生的创新灵感,无法给学生带来持续的创新创业热情,更不能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创新和创业相关理论。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教育中的一大关键点是建立强大的师资队伍。当前,我国高校中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多为在校教师或辅导员。这些教师自身不具备丰富的创新或创业经验,有些教师甚至从没踏出过校门半步,缺少社会和企业工作经验,这使得他们的教学停留在理论层面,教学方式单一,知识结构不够完善,无法满足创新创业教育的高要求。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要求教师自身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只有这样学校才能够更好地培养创新型人才。尽管有些高校偶尔聘请创业经验丰富的社会人士或管理人员为学生进行讲座,但是仍然无法弥补创新创业教育师资力量的不足。
二、为了有效解决这些问题,拟在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上采用了一种全新的模式,力求加强学科在学生的创新实践中所起到的促进作用。
1.建立全新的“关系形态模式”,力图加强教学体系与应用体系的有机组合、互动发展和能动自组。“关系体系”是一种动态的有机型结构模式,是一种全新的自我互动平衡型结构模式。主要具有交互性、就业性思考的特征。“交互性”,专业系统各部是一个有机整体,相互是一种良性的结构方式,互相连结、互相支撑;“就业性”,关系系统就是与内部外部各要素相互“对话”交流能量、信息,资源共享,这种体系是一种不断发展的结构模式,在交互的平衡当中,发展自我,达到关系体系的互赢。
2.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愈来愈多的创新实践活动仅靠独立的学科体系很难完成,需要多学科的交叉和配合,这就要求学生的创新实践活动需要不同学科不同领域的学生的共同参与形成团队,因此结合学校其他院系组成实践教学的“内部生态圈”和企业、实践基地结合的“外部生态圈”;建立校外实践教学基地。注重校内教学与校外教学相结合的模式,按照校企双赢的思路,通过建设校外实践教学基地拓展实践教学领域。同时,对于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必须依据优势的互补性找到学校利益和企业利益的有效结合点,真正做到校企双赢。
3.校内实习基地在艺术馆三楼的服装制板实验室、立体裁剪实验室和服装制作工艺实验室、机织物设计实验室、针织物设计实验室,目前随着对于学科投入的增加,还有望在特殊功能服装材料方面开拓研究范围,加强科技含量。设计艺术学院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的校外实习基地有:沈阳5305服装与服饰公司、沈阳中沈服装有限公司、海城南台东越制衣有限公司等5个实习基地,目前正在联系更多的校外实习基地以达到确定的培养目标,更好地满足服装专业学生实习课程的需要。依据校企双赢的思路共建实践教学基地,并将部分课程的课堂直接设置在企业的工作室或车间。通过教学基地的实践学习,使学生的专业知识得以实战演练并有效地提高技能,达到了人才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目的。
4.同时,借助教育部信息管理中心搭建的校企合作平台和全国应用型人才培养工程,我专业积极发展成为应用型人才培养基地,从而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倡导企业建立行业岗位人才标准,充分发挥高校、企业在人才培养中的优势,促进大学生实践能力、创新创业能力的提高,使我院能够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和企业资源,解决学校资金投入不足的实际问题。教育部的这个工程会采用不同的模式,我校的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可以从中选择符合自己的人才培养模式,同时带领学生参加全国应用型人才综合技能大赛,形成系统性、多样性、渐进性、贯穿性四个特性,采用产、学、研、赛、展等多种实践教学形式,使实践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成果丰厚。使学生更多地了解和接触到校外企业的实际需求和现状,开阔眼界,增长知识面。
5.目前国内高校综合学科背景下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践做得较好的有东华大学服装学院、北京服装学院、大连工业大学服装学院等高校。国际方面例如法国、意大利等国虽然教学体系、模式不尽相同,但宗旨是注重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我们紧密围绕培养“创新实践型”的复合型人才目标,借鉴国内外优秀高校的经验开展研究,目的是提高实践教学的效能。
三、结语
综上所述,教学改革与实践的模式建立,构建并完善了全方位、多层次、开放式实践教学体系,有效地加强了实践教学体系的有机生长性、动态平衡性和交互共享性,强调实践教学和理论教学的有机结合,在内部与外部形成有机互动,校内与校外相关产业之间、国内与国际之间的相互开放、相互渗透、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使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得到全方位的提高。教学计划、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实验教学中心的有效调整,可实现设备共享、信息共享、成果共享,明显地提高实践教学的效能。校企双赢的实践教学模式,极大地提高了企业参与教育的能动性,使企业从被动接收学生实习转化为主动邀请,有效地改善了实践教学环境,明显地提升了实践教学的质量。
参考文献
1.王琳玲.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构建研究[J].浙江海洋学院学报,人文科学版,2012(6):82~86
2.王东明,刘姬冰,崔建民,韩禹锋,夏艳霞.地方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构建研究[J].现代企业教育,2014(20):224
3.郝杰.让工程教学贴近实际[J]纺织服装周刊,2014(47)
作者:周丽艳 王鸣 苗育 李嫱嫱 单位:沈阳航空航天大学设计艺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