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城市湿地公园植物景观规划与设计浅析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城市湿地公园植物景观规划与设计浅析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城市湿地公园植物景观规划与设计浅析

摘要:文中论述了湿地植物景观规划的原则,并全面分析了总体景观规划、陆生植物景观和水生植物景观等景观设计要点,使景观布局更加合理。

关键词:城市湿地公园植物景观规划

0引言

城市湿地面积数量不足是现代城市规划建设的一种普遍现象,在这一大背景下,增加湿地面积尤为重要。在城市规划过程中,需要加强对湿地公园景观的设计,使湿地公园数量显著增加。有助于提升城市环境质量,提高城市景观的多样化视角,进而提升城市环境的质量。

1城市湿地公园植物景观规划原则

1.1湿地保护原则

规划湿地公园景观,需要注重湿地保护原则,避免对湿地环境造成破坏。湿地保护原则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注重湿地与城市的高效衔接。要避免周边环境对湿地造成影响,同时,城市建设要包括湿地建设内容,以保障湿地发展的长期性和稳定性。第二,注重湿地物种的保护。要保护湿地物种的多样性,维护生态结构的平衡,使湿地生态系统继续发挥调节作用。第三,注重对湿地系统的微小改动。不能对湿地生态系统进行较大的改动,否则将会破坏湿地生态系统的循环,导致湿地生态环境无法形成良性循环[1]。

1.2协调统一原则

规划湿地公园景观,需要遵循协调统一原则,使湿地与城市能够协调发展。协调统一原则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2-3]:第一,植物景观与湿地特点相吻合。植物能够在湿地上顺利地生长,生长好的植物促进湿地景观迅速形成。第二,景观风格符合本市城市建设的特点。景观风格要根据城市建设特点需要进行设计,体现出景观与城市的协调性。第三,景观建设选材的环保性,进行景观建设时要使用绿色、环保材料进行,主动减少湿地公园污染源,最大限度保护好湿地公园。第四,景观建设的公益性。景观建设要结合公共设施建设同步进行,起到既保护景观建设,又方便城市生活的作用。

1.3功能化原则

规划湿地公园景观,需要采用功能化原则,提高湿地公园功能设计的重视程度,使其具有良好的城市美化功能。湿地公园具有广阔的空间,需要合理安排空间,为城市居民提供休息娱乐的场所,使湿地公园更加地具有实用价值。因此,需要充分发挥城市湿地公园的空间作用,使城市空间环境得到有效地延展,空气质量得到有效净化。同时,也要注意空间与环境的合理安排,使建筑与植物相互融合、相得益彰[4]。

1.4可持续发展原则

规划湿地公园景观,需要采用可持续发展原则,从而形成良好的保护作用。开发湿地公园过程中,需要将其与旅游业相结合,这样既可以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又能够为湿地公园的维护带来资金支持,符合湿地公园建设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在湿地公园建设过程中,需要建立良好的循环体系,必要时可对湿地生态环境进行干预,提高湿地生态环境的稳定性,进而提高湿地公园的可持续发展水平。

2城市湿地公园植物景观设计分析

2.1总体景观规划

湿地公园景观需要合理进行整体规划,使景观的整体质量能够得到保证,进而使湿地公园景观更加地完善。总体景观规划措施如下[5-6]:第一,合理引进植物种类。考虑到当地植物的特点,在湿地中合理引进植物,使湿地植物种类更加丰富。同时,要加大对湿地公园稀有物种的保护,避免对现有生态环境造成破坏,保障景观质量的完好性。第二,让景观与娱乐设施融为一体。将湿地景观建设与娱乐设施建设相结合,提升湿地公园的休闲特性,并且提高湿地景观的经济价值,使城市与湿地能够共同发展。第三,注重湿地景观的观赏性打造。,湿地景观的观赏性要能够体现出本市的生态特色,丰富城市面貌。例如:将城市水循环纳入到湿地公园改造体系中,对水生植物景观进行改造。通过这种方式,既不会对现有景观造成破坏,又可以继续改造原有景观,降低湿地公园建设成本。第四,注重景观之间的搭配度。湿地景观相互之间也要搭配好,才足以构成良好的整体景观效果。不同景观之间需要设置过渡区域,既要做好景观之间的衔接,又要突出单个景观的鲜明特点,从而形成景观的整体效果。使湿地景观更好起到美化城市的作用。

2.2陆生植物景观

湿地公园景观中,陆生植物数量较为丰富,改造湿地景观需要合理选择陆生植物,提高湿地公园改造的合理性。陆生植物景观设计过程如下[7-8]:首先,需要对陆生植物进行选择,选择易存活、易管理的植物,使植物能够迅速适应湿地环境,形成良好的湿地景观基础。在植物选择时,一般以常青植物为主,如乔木等,可使湿地公园处于常绿状态。其次,合理组合湿地植物。湿地植物要能够有效地进行搭配,呈现出多样化状态,从而提高湿地生态的稳定性。例如:将花灌木与乔木相结合,既可以丰富湿地植物的种类,又能够使景观错落有致,使湿地景观更加地具有观赏性。最后,合理布局湿地环境的排水功能。排水对于陆生植物的生长较为重要,湿地环境要具备较强的排水能力,为陆生植物提供有利的生长条件,防止水涝现象影响植物生长。比如乔木类植物,耐涝能力较差,具有较高的排水需求。要想顺利生长,通常要种植在排水好、地势高的位置。

2.3水生植物景观

水生植物景观是湿地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需要合理地进行设计,使湿地景观特点更加地鲜明多样。水生植物景观设计过程如下:首先,需要结合水域特点进行设计。选择一些适宜水域环境生长的水生植物,使其能够顺利地存活下来,丰富水生植物种类使水域环境能够得到有效地改善。其次,需要关注水生植物的观赏性。丰富水域环境的同时还需要关注水生植物对水体的净化作用,提高水域环境的自我调节能力。例如:将荷花、睡莲等植物种植在水域中,既可以提高水生植物景观的观赏性,又能够净化水体中的污染,使城市水环境质量得到保障。然后,需要注重水生植物的层次感。水生植物的生长特性使得很难对不同水生植物进行区分,为此,不同植物之间需要保持一定的距离,这样既可以避免植物混合生长在一起,又能够使其具有明显的界线,增加水生植物的层次感。最后,需要注重与岸边植物交相辉映,在岸边种植蔷薇、垂柳等,可以与水生植物相互形成映衬,使植物之间的搭配更加地和谐,进一步提高水生植物景观的观赏价值,提高水域景观的多样性。

2.4建筑周边景观

在湿地公园景观中,建筑周边景观的设计也是重要的一部分。良好的建筑周边景观能够与城市环境相结合。首先,需要对建筑规模进行考虑。既不能对植物生长形成遮挡阻碍,又要与湿地景观相辅相成,更加地突出景观特色。另一方面,也要防止植物生长对周边建筑造成影响,使建筑能够和谐地融入到湿地环境中。比如,要注意植物相对于建筑位置的合理性布局,在边角区域可以配置假山、矮植等,使边角区域得到美化的同时,又能削弱边角区域的突兀感。,其次,需要做好道路景观的设计。一方面,需要保障道路的质量,使其能够穿插在湿地景观中,便于行人观赏湿地景观。另一方面,道路两侧要种植植物,最大化地美化道路,使道路环境更加的完善。最后,需要考虑地形特点。可以对坡度进行适当地改造,使坡度大于1.0%,这样既可以增加地形的排水效果,便于植物生长,降低水涝现象,又能够使植物具有层次感,提高湿地景观的观赏性。

2.5打造特色意境景观

古代园林建造讲求“意境”“雅韵”,通过不同植物的层次、虚实搭配,可以间接反映出园林主人的兴趣和品味,在现代城市湿地公园植物景观设计中,同样可以借鉴传统园林建筑中的相关手法,融入意境美的理念,为游客提供良好的身心体验,传递城市蕴含的文化理念。水是湿地生态环境的核心、灵魂所在,关于水的景观设计最早可追溯至先秦时期,“一池三山”正是其生动体现,在意境打造时,应当着重关注以下两点。一是虚实结合。以植物为中心,利用好画面中岸线、天空等各项元素,以大面积水系为基线,映衬出植物、倒影的魅力,开阔景观意境。比如,可以乔灌木为主体,借助错落栽植的手法,从远、中、近景角度出发,凸显层次搭配,使林冠线呈起伏之感,赋予其充分的变化和动态意味,同时营造出优美的天际线,为游客留出想象、放松的空间,增添公园整体的意境美和趣味感。二是注重留白。从美学角度讲,元素过于多样、充实的画面,容易感到拥挤、焦躁,因此湿地公园植物景观设计时,应当注意画面的协调感,防止主体元素过多,在临水、栈道等周围位置,可以适当留白出部分水面,不予种植植物,这样白日里阳光充足的时候,水面波光粼粼,搭配植物优美的曲线型分界线,相映成趣,更富美感。

2.6构建自然岸线景观

岸线是水体与土壤结合的过渡、缓冲区域,蕴藏着极大的生态调和功能,可以为动物、植物群落提供优良的生存空间。湿地公园景观设计时一定要做好衔接,过渡要尽量做到自然,避免留下生硬、刻板之感。通常用乔、灌、草结合、常绿与落叶相融合的方式,打造移步换景的变化感。在植物布局上,也要充分考虑植物高度、叶形、叶色等的搭配,数量要适中,位置要错落,切忌等距离种植,同时还要避免杂乱无章的状况。以水深变化为依据,有序种植水生、耐水植物,还可以借助交叉隔离手法插入植物组团,打造细致、粗犷融合的自然岸线景观,利用植物提升岸、水之间的协调性,提升城市湿地公园景观整体饱和度,给人以浑然天成的感受。

3结语

综上所述,湿地公园是城市中的重要景观,可以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在湿地公园景观设计过程中,需要遵循规划原则,并使规划方案具有良好的实施特性,为景观设计提供有效的依据,从而进一步提升城市景观设计水平。

作者:毛小春 单位:重庆园林绿化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