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平面设计

平面设计范文精选

前言:在撰写平面设计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学习和借鉴他人的优秀作品,小编整理了5篇优秀范文,希望能够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平面设计

平面构成对平面设计的启示

一、日本平面设计的发展溯源

早在在包豪斯设计学校成立之初,在这个学校以里就开始出现日本人的身影。据记录在1922年11月13日石本喜久治和仲田定之助参观了魏玛包豪斯,之后,1924年大内喜一郎、崛口舍已又参观了魏玛包豪斯,并会见了格罗比乌斯等包豪斯教员。最早以学生身份来到包豪斯留学的是东京美术学院的助教水谷武彦,他从1927年开始到1929年在迪索包豪斯学习。水谷武彦归国后,在东京美术学校开始了在包豪斯设计思想指导下的“构成原理”基础教育方式的教学,对日本设计发展和年青一代的日本设计师们产生了较大影响。直到二战前夕日本设计依然在追随西方现代设计和日本传统工艺之间徘徊。起初日本设计师抱着“走出亚洲,走向欧美”的设计理想,不仅全盘吸收了西方的“构成原理”的设计方法,更试图全盘吸收了欧美的生活方式和文化,进而完全取代日本的生活方式和传统文化,将反映西方生活方式的观念照搬到自己的设计当中设计作品反而显得笨拙、生硬和肤浅,最终的结果是只能是“邯郸学步”,这样的设计不仅不被本国民众所接收,更不能为世界人民所认可。其后日本设计师开始进行了深刻的反思,意识本土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只有本民族的文化才是本国设计发展的根基,才能给本国设计源源不断的输送营养,才能保证本国设计的长远发展。日本设计师在西方“构成思想”的指导之下开始对本民族文化从新理解,对本土设计开始大刀阔斧的改造。

二、“构成思想”在战后日本平面设计的实践

龟仓雄策作为日本第一代设计师,他独到的设计思想和成功的设计实践给战后日本海报设计动向提供了一条新的发展道路。龟仓雄策以日本文化为基础,充分利用构成的设计理念与思想,将日本文化元素解构并运用欧洲现代构图方法将其重新构建,致使他的作品在具有极强的现代性的同时又彰显出日本传统族徽式的象征性和简洁性。龟仓雄策对西方构成表现形式的推崇,同时也清醒的认识到对本民族传统文化和美学传统重视的重要性,他以日本文化为根基兼取西方现代构成主义思想,进而发展形成了具有国际认同感的基本视觉因素,同时又不失日本民族文化的特色的设计风格。他负责设计的1964年东京奥林匹克运动会的标志和海报,直接将奥运会会徽作为海报的主体图形,充分体现构成结构的简约之美,有着强烈的视觉冲击力,这一作品正是他设计思想和设计理念的集大成之作。作品运用日本国旗形象———大红色的太阳图案十分醒目与金色的奥运五环相以及“TOKYO1964”相应生辉,正好切合“太阳初升”这一日本传统形式审美。海报运用单纯的色彩和简洁的图形以及编排的视觉整体性,极易大众辨识和记忆。这一海报作品极具有国际主义平面设计风格特点。田中一光作为日本第二代享有国际声誉的平面设计师,他的设计作品是极具特色和代表性的。他对表现日本的几何图形也进行了大胆的探索,经常以方格风格作为平面设计的基础,采用色彩鲜艳、跳跃的几何面构成作品的图像系统,国际的几何风格与传统日本元素结合的恰到好处,在其为《Print》所作的封面设计中就用日本传统歌妓形象为原型,对其进行理性的分析、元素的提取,并最终以抽象的几何图形———圆和半圆对日本歌妓形象进行了生动的概括和描绘。间布局的巧妙和图形意象的丰富层,优雅而又富有诗意。形象栩栩如生犹如梳妆带出的歌妓。又如他作品《日本歌舞》海报设计就是田中一光设计理念最好的实证。首先,作品构架采用具有构成主义思想的严格的数理结构,将作品分成12等分。作品在元素的设计上,采用简单的方、圆和三角等形式,整个结构采用了几何形的分割,具有理性秩序的特点。空间的布局上正方形和三角形的庄重静止与圆形和半圆形的松弛平易的运动感相结合,庄重与松弛,静态与动态的对比使作品充满了视觉张力。同时,田中一光在设计中也善于运用色彩造型,并追求色彩表现的单纯、简洁与明亮。他运用原色与间色原理去理解空白的运用,从他惯用的斑斓色于平面中,可以一览无余的看到两种明显的视觉特色:以欧洲设计理念为基础的几何式的构成精神和植根于日本传统文化的冷暖色的对比、类似明度色并置的色彩运用,丰富而具有简约感。田中光一说的,“日本的传统是拒绝阴郁、粗暴,追求明亮丰富的感觉,派生出独一无二的高度习练的美感的表现”。其色彩的应用更是继承了“设色甚重,多用金碧”的传统。同样在《日本歌舞》的海报设计中,田中一光采用了三原色中的蓝、红和绿、紫两种间色的搭配,并以黑色突出主题形象,将红色安排在正方形中与绿色三角形产生互补,蓝色圆形和黑色三角形的结合,在色彩对比与互补中产生了色彩松弛与紧张的调和。结语纵观日本现代设计的发展史,设计的发展的方向总是根据日本当时社会和文化发展需要不断做出调整。在日本的平面设计中,几何形已不仅仅是抽象的图形,而是蕴含了精神———一种构成的精神,也是日本设计根据西方现代文化和现代精神的传播对本民族文化做出的一次突破性调整,进而形成了日本设计的文化中的“构成思想”。日本平面设计的不断发展表明了设计师对日本文化表现的内在生命精神非凡的洞察力和无比名状的直觉,在设计语言尺度允许的范围内运用各种造型因素去表达民族文化中的精神性世界,以全新形式方法向世界展现日本设计和日本文化。日本设计的发展将欧洲的“构成思想”与本民族文化相融合,进而追求自己的设计理想,最终在日本的平面设计发展的浪潮中形成了自己独具“日本构成精神”的日本平面设计风格。思考中国设计的发展的现状,我们是否可以学习日本设计发展的模式,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根据当下文化的变化与发展需求,吸取外来文化的有益营养,不断创造出新的内容和形式,以表达具有中国文化特质和精神特性的中国现代设计。

作者:武俊文单位: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

点击阅读全文

平面构成对平面设计的影响

一、日本平面设计的发展溯源

日本对设计的探索可以追溯到明治维新时期,那时日本人就已经奠定了对设计的认识和制度化、标准化的初步基础。对西方设计的学习更不止从二战之后,早在在包豪斯设计学校成立之初,在这个学校以里就开始出现日本人的身影。据记录在1922年11月13日石本喜久治和仲田定之助参观了魏玛包豪斯,之后,1924年大内喜一郎、崛口舍已又参观了魏玛包豪斯,并会见了格罗比乌斯等包豪斯教员。最早以学生身份来到包豪斯留学的是东京美术学院的助教水谷武彦,他从1927年开始到1929年在迪索包豪斯学习。水谷武彦归国后,在东京美术学校开始了在包豪斯设计思想指导下的“构成原理”基础教育方式的教学,对日本设计发展和年青一代的日本设计师们产生了较大影响。直到二战前夕日本设计依然在追随西方现代设计和日本传统工艺之间徘徊。起初日本设计师抱着“走出亚洲,走向欧美”的设计理想,不仅全盘吸收了西方的“构成原理”的设计方法,更试图全盘吸收了欧美的生活方式和文化,进而完全取代日本的生活方式和传统文化,将反映西方生活方式的观念照搬到自己的设计当中设计作品反而显得笨拙、生硬和肤浅,最终的结果是只能是“邯郸学步”,这样的设计不仅不被本国民众所接收,更不能为世界人民所认可。其后日本设计师开始进行了深刻的反思,意识本土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只有本民族的文化才是本国设计发展的根基,才能给本国设计源源不断的输送营养,才能保证本国设计的长远发展。日本设计师在西方“构成思想”的指导之下开始对本民族文化从新理解,对本土设计开始大刀阔斧的改造。

二、“构成思想”在战后日本平面设计的实践

龟仓雄策作为日本第一代设计师,他独到的设计思想和成功的设计实践给战后日本海报设计动向提供了一条新的发展道路。龟仓雄策以日本文化为基础,充分利用构成的设计理念与思想,将日本文化元素解构并运用欧洲现代构图方法将其重新构建,致使他的作品在具有极强的现代性的同时又彰显出日本传统族徽式的象征性和简洁性。龟仓雄策对西方构成表现形式的推崇,同时也清醒的认识到对本民族传统文化和美学传统重视的重要性,他以日本文化为根基兼取西方现代构成主义思想,进而发展形成了具有国际认同感的基本视觉因素,同时又不失日本民族文化的特色的设计风格。他负责设计的1964年东京奥林匹克运动会的标志和海报,直接将奥运会会徽作为海报的主体图形,充分体现构成结构的简约之美,有着强烈的视觉冲击力,这一作品正是他设计思想和设计理念的集大成之作。作品运用日本国旗形象———大红色的太阳图案十分醒目与金色的奥运五环相以及“TOKYO1964”相应生辉,正好切合“太阳初升”这一日本传统形式审美。海报运用单纯的色彩和简洁的图形以及编排的视觉整体性,极易大众辨识和记忆。这一海报作品极具有国际主义平面设计风格特点。田中一光作为日本第二代享有国际声誉的平面设计师,他的设计作品是极具特色和代表性的。他对表现日本的几何图形也进行了大胆的探索,经常以方格风格作为平面设计的基础,采用色彩鲜艳、跳跃的几何面构成作品的图像系统,国际的几何风格与传统日本元素结合的恰到好处,在其为《Print》所作的封面设计中就用日本传统歌妓形象为原型,对其进行理性的分析、元素的提取,并最终以抽象的几何图形———圆和半圆对日本歌妓形象进行了生动的概括和描绘。间布局的巧妙和图形意象的丰富层,优雅而又富有诗意。形象栩栩如生犹如梳妆带出的歌妓。又如他作品《日本歌舞》海报设计就是田中一光设计理念最好的实证。首先,作品构架采用具有构成主义思想的严格的数理结构,将作品分成12等分。作品在元素的设计上,采用简单的方、圆和三角等形式,整个结构采用了几何形的分割,具有理性秩序的特点。空间的布局上正方形和三角形的庄重静止与圆形和半圆形的松弛平易的运动感相结合,庄重与松弛,静态与动态的对比使作品充满了视觉张力。同时,田中一光在设计中也善于运用色彩造型,并追求色彩表现的单纯、简洁与明亮。他运用原色与间色原理去理解空白的运用,从他惯用的斑斓色于平面中,可以一览无余的看到两种明显的视觉特色:以欧洲设计理念为基础的几何式的构成精神和植根于日本传统文化的冷暖色的对比、类似明度色并置的色彩运用,丰富而具有简约感。田中光一说的,“日本的传统是拒绝阴郁、粗暴,追求明亮丰富的感觉,派生出独一无二的高度习练的美感的表现”。其色彩的应用更是继承了“设色甚重,多用金碧”的传统。同样在《日本歌舞》的海报设计中,田中一光采用了三原色中的蓝、红和绿、紫两种间色的搭配,并以黑色突出主题形象,将红色安排在正方形中与绿色三角形产生互补,蓝色圆形和黑色三角形的结合,在色彩对比与互补中产生了色彩松弛与紧张的调和。

三、结语

纵观日本现代设计的发展史,设计的发展的方向总是根据日本当时社会和文化发展需要不断做出调整。在日本的平面设计中,几何形已不仅仅是抽象的图形,而是蕴含了精神———一种构成的精神,也是日本设计根据西方现代文化和现代精神的传播对本民族文化做出的一次突破性调整,进而形成了日本设计的文化中的“构成思想”。日本平面设计的不断发展表明了设计师对日本文化表现的内在生命精神非凡的洞察力和无比名状的直觉,在设计语言尺度允许的范围内运用各种造型因素去表达民族文化中的精神性世界,以全新形式方法向世界展现日本设计和日本文化。日本设计的发展将欧洲的“构成思想”与本民族文化相融合,进而追求自己的设计理想,最终在日本的平面设计发展的浪潮中形成了自己独具“日本构成精神”的日本平面设计风格。思考中国设计的发展的现状,我们是否可以学习日本设计发展的模式,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根据当下文化的变化与发展需求,吸取外来文化的有益营养,不断创造出新的内容和形式,以表达具有中国文化特质和精神特性的中国现代设计。

点击阅读全文

平面设计现实和展望

1世纪-回睦

中国发明了造纸和印刷术,创造了记载人类文明与文化的信息传载媒体。纸和印刷术提供了记载视觉信息的媒介,不仅使平面设计有了艺术表现的空间,更深远地促进了文化的传播和人类文明的进步。面向二十一世纪,全球文化差异逐步缩小,地域界限在淡化。新的科技日新月异,世界经济更趋一体化。设计在现代文化和商业中变奏,中国设计又当何去何从?

追溯历史,从西方到中国,“设计”的演变不难看出自身的发展和社会的认知度及属性。美术-工艺美术-商业美术-美术设计-工业设计-艺术设计-设计。从工艺美术到设计概念的转化在二十世纪经历了繁杂并混沌的过程。设计在西方发展了百年。而在中国,现代设计只有不到二十年的时间。今天的设计产业,从功能和形态上可分:产品设计、视觉传达、环境设计三大领域。在视觉传达设计中:摄影、插图、印刷出版物的平面设计、影视多媒体、网页设计、形象设计等范畴不断丰富设计内容。

2改革-开放-设计

中国经济的发展促进了设计的进步。设计作为新兴行业的兴起得益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改革开放。中国的改革开放加剧了市场竞争,社会对设计从认知到认可。经历着萌芽、发展、成熟、发达的进程.毋庸置疑,设计与经济和商业互动,商业的繁荣突出了设计的竞争,设计也是文明社会对高品质生活质量的需要。作为科技与艺术的结合体,设计更能体现现代文化多样性和人性的多元化。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经济的多元化和市场的发展,中国社会与经济赋与新兴产业新的机遇和挑战。设计行业作为知识型的服务产业和新兴交叉学科,在企业竞争中扮举足轻重的作用。日甄成熟的消费市场对品牌服务、产品包装、广告和形象设计上提出更高的要求,从而促使设计崭露端倪。随着消费的观念正从物质消费到精神消费转化。设计更强调以人为本的个性化和人性化。

点击阅读全文

平面设计影响管理

摘要:作为中国当代平面设计艺术,在设计者的作品中,时时流露出传统美学观潜移默化的影响。分析这些影响,肯定某些积极的因素,将会有助于中国特色的当代平面设计的发展。

关键词:传统美学观平面设计影响

平面设计在世界各国的产生和发展都有着共同的规律。它们都是随着商品的产生而产生,随着科技进步、社会发展而发展的。科学技术进步所带来的传播手段的革新,无不对平面设计的发展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然而,各民族传统的审美观对本民族的艺术发展也产生着巨大的影响,中国传统审美观对中国当代平面设计的影响就不可低估。

从我国文化发展的历史经验来看,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文化的发展,要想立于不败之地,就要勇于吸收、敢于继承、善于交融。无论是从我国早期华夏文化的形成直至达到两汉文化的高峰,还是盛唐文化受到西域、印度文化的影响而发扬光大,无不表明,只有勇于吸收,才能发展,只有敢于继承、善于交融才能最终真正成为自己文化的主人。纵观设计发展的历史,我们可以发现,任何时代的设计都是与当时的文化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正如鲍列夫在《美学》中所说:“艺术设计的过程需要重新组合客体,甚至有可能从各个方面借助组合的客体。”在平面设计艺术方面,我们既要尊重本民族艺术的独特性,体现中华民族的审美心理,又要反映当代人的内在精神追求。在平面艺术的设计中,我们也要寻找我们民族传统文化中为其他民族所不及的思维优势和独特风采。艺术始终要讲内在的延续,一种艺术形式的产生及被容纳,需要特定的历史文化背景,其中包括一个民族的生活方式、习俗、伦理道德、审美习惯等,构成了潜在的深层文化结构,深锁于民族的心理和精神之中,调节和制约着民族文化的发展和外来文化的介入。正因为这样,作为中国当代平面设计艺术,在设计者的作品中,时时流露出传统美学观潜移默化的影响。分析这些影响,肯定某些积极的因素,将会有助于中国特色的当代平面设计的发展。

在20世纪前期,我国近现代平面设计在不同程度上受到英、美、日本和东欧等一些国家的影响,在原有基础上,作品的思想性与艺术性有所提高。而从20世纪后期到现在,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网络技术的发展更加促进了资讯的传播。世界各国的优秀平面设计观念给当代中国的平面设计师们提供了很好的借鉴与参考。但是,生活在具有丰厚文化底蕴的中国大地上的本土设计师,在更大程度上不可避免地受到中国传统美学思想的影响。从他们的作品中我们可以发现:传统美学观为中国当代平面设计师提供了大量的营养,对其思想观念的确立、作品风格的形成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对当代中国平面设计师产生影响的传统美学思想主要来自以下几个方面:

一、在中国历史上,自先秦诸子以来,到汉魏的王充、刘勰,再到清代的王夫之、叶燮等,许多的哲学家同时又是美学家,在他们的著作中存在大量的美学思想。除了哲学家,历代著名的诗人、画家、戏剧家、书法家等所留下的诗文理论、绘画理论、戏剧理论、书法理论、音乐理论中,也包含有丰富的美学思想,“而且往往还是美学思想史中的精品”。这些宝贵的思想遗产材料丰富,涉及范围广泛。例如,香港平面设计师靳埭强的作品中所呈现出的“素雅”“别致”格调,实际上是受传统儒家美学宣传的“天人合一”“恬静淡泊”的审美影响。设计师在处理这一类格调的设计时,必然遵循了老庄的“大象无形”“大音希声”的创作之道,否则是不可能让受众感觉到相应的审美意象。

点击阅读全文

平面设计视觉语言

内容摘要:符号研究和语义分析已经成为当代设计领域的热点,但对于视觉语言的元素化问题还鲜有重视。文章试图研究视觉语言、元素符号与平面图形的关系,探讨视觉元素结构、特性及其文化意义,提出视觉语言研究的新遐想和思路。

关键词:视觉语言符号元素通感转译

“视觉语言”作为一种重要的平面设计语言,是设计师传达信息的重要手段。在创作图形的过程中,设计师扮演着翻译的角色,将多样化的产品信息和感官体验迅速而准确地转译为各种视觉元素,并在由视觉语言引导的通感体验中把信息完整地传播给受众。

一、符号元素

1.符号元素与符号学

随着科学与技术的快速发展,平面设计作品在日常生活中触目可及。而语言作为信息的载体,在平面设计过程中逐渐由单一的文字表达被转换成具有一定代表性意义的符号元素。符号正是利用一定的媒体来代表或者指示某一事物的东西。①意大利著名符号学家艾柯提出:将符号定义为任何这样一种东西,它根据既定的社会习惯,可被看作代表其他东西的某种东西——一个记号X代表并不在的Y,成语“雁泥鸿爪”生动准确地表述了符号的概念,鸿雁在泥沼与雪地上留下的爪印,使人们得知曾有鸿雁经过这里的事实,并且可由此推断出鸿雁的大小多寡等信息。爪印,是记号X,而鸿雁是并不在的Y。符号学,正是研究符号规律的科学,它涉及交际的全部,任何表意的东西都在符号学研究范围之内。因其看似简单却深刻的影响作用逐渐被引申到平面设计领域。也正是由于它的存在,使平面图形设计中的视觉语言传达得更加科学准确,表现手法更加丰富多彩。

点击阅读全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