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建筑节能在室内设计的应用探究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建筑节能在室内设计的应用探究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建筑节能在室内设计的应用探究

特别是当前,许多业主在进行室内设计的时候,一味的追求设计的高档化,奢华之风盛行,很多人把攀比奢华等同于高质量的生活。认为装饰中使用名贵的材料,才可以显示自己的能力,这种以牺牲室内节能与环保为代价的奢华之风必须刹住,否则,节能设计只是空谈。一些业主过度追求所谓的异域风情,在装饰中也极尽奢华,完全忽视节能环保的要求。虽然,从设计来看,采用奢华手段的室内装饰没有差错,但从环保和节能来说,确是不足取的。高质量的室内环境才能给人带来舒适的享受,因此,室内装饰应该从人的主体性出发。但是,当今很多室内装饰忽略了人的主体地位,对周围的环境缺乏协调性的考虑。有的注重室内界面的通透,降低了室内的保温隔热性能。有的使用非常封闭的室内界面,致使室内不能进行正常的通风散热。再加上一味的追求高装饰标准,造成对材料和设备的滥用,引发室内装饰的高消耗。

1建筑节能技术在室内设计中的运用

1.1绿色照明技术

上世纪90年代在美国,首次提出了“绿色照明”的概念,随和人们对环境保护的重视,这个概念在许多国家得到了大力的推广,研发了相关的技术对策。我国在1996年也引入了绿色照明工程的发展模式,加大对建筑节能技术的采用,不断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我国绿色照明工程包含的内容有:我国“绿色照明”的政策和规定,在建筑中尽量采用优质高效电光源,使用安全性能较高的配电器材,使用节能照明电器和节能的调光控制设备等。当前,我国在室内装饰设计中注意节约能源和保护环境,在室内装饰美观的同时追求节能降耗。设计装饰人员要具有绿色照明的理念。自然光最适合人的眼睛承受能力,这种光线比较舒适,而且,可以减少人工光线的利用,降低能源费用支出,建筑物中应注重利用自然光线。自然光具有可靠、经济的优势,设计师对室内设计时要尽量原始的自然光源。可以利用遮阳板、玻璃透光系数等的设计对采光进行控制,达到对室内白昼自然光的最大化获取,使居住者具有一个健康的光环境。尽可能的使用能源消耗低的照明设备,取消传统的白炽灯,使用高效节能灯。LED灯是节能灯的代表,它具有光效高、耗电少,寿命长、易控制、免维护、安全环保的特点,适合在各个场所,包括家庭、医院、商场中使用,它无闪直流电,对眼睛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根据我国的节能技术补贴政策,规定了节能灯补贴方法,加大了人们对高效照明产品的使用,积极推广了国家的节能减排政策。

1.2太阳能资源

太阳能是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清洁能源。利用太阳能制备生活热水,既节约能源,又保护环境,在一些日照时间较长的地方可以利用太阳能供暖。对于高层的建筑,上部几层可以设置分散的太阳能热水器,下面的部分可以采用集中供热的太阳能热水系统。因此,室内设计中对太阳能的利用集中在供水和采暖。太阳能热水器是当前太阳能在生活中应用最广泛和最成熟的一种设备,我国太阳能热水器的使用面积达占世界80%左右,是生产和使用太阳能热水器的主要国家。只要有阳光的地方就可以使用太阳能热水器,并且它具有使用寿命长的优点,可以长时期的广泛使用。近年来,太阳能热水器的需求量在我国不断增加,因此提高太阳能热水技术,更好的发挥在建筑节能技术中的利用,具有重要的作用。太阳能热水辐射采暖是一种环保、节能、省钱的新型采暖方式。采暖管放置在地板下,也不影响室内装修。

1.3窗户节能设计

窗户是建筑物的必备设计,对建筑的节能也有很大的影响。在进行窗户设计的时候,首先,根据建筑物的朝向和整个墙体的面积,来确定窗户的大小和窗户与地面之间的距离,不能随意开窗。其次,使用哪种玻璃,要分析当地的气候条件、制冷和采暖费用等各个部分,然后在确保耗能降低的基础上进行选择。我国住宅采暖对能源的消耗比较高,远远超过一些发达国家。出现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建筑门窗的玻璃节能效果较差。虽然,玻璃窗的范围大,有利于对自然光线的利用,但采用传统的单片玻璃,这种玻璃缺乏相应的保温和阻热功能。炎热的天气,用空调降温,寒冷的天气,用暖气升温。采用多层玻璃,比如有色玻璃,增加各层之间的距离,冬季能够起到很好的保温效果,夏季可以减少太阳辐射带来的热量。

2结束语

节约能源和保护环境是时代的发展要求,因为能源和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建筑中的节能减排不仅仅是技术本身的问题,它关系到人类的生存状态和长远的发展。当前,设计技术不断向现代化的方向发展,建筑的施工技术也不断进步,新材料不断被开发,在建筑节能,降低建筑能耗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也极大的提高了室内的居住环境。但是,由于所处位置的差别,发展的水平不同,对建筑节能技术的采用也是参差不齐,对不同地区采取的节能技术进行研究也是当今建筑节能领域的关注点。可以说,建筑节能技术的推广,需要建筑界和有关部门人员的共同作用。

作者:肖勇单位:江西省赣州昌顺工程建设监理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