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提梁壶造型设计与功能探究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摘要:明清时期提梁壶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下有着独特的设计特征和艺术价值。从设计学的视角看,研究不同形制提梁壶的造型、材质等,有助于深入理解明清时期提梁壶的实用功能和美学功能。受明清时期社会因素的影响,提梁壶的造型和功能互相联系、互相促进,提梁省力、实用的功能决定了提梁壶的基础造型,而“雅”的美学功能促进了提梁壶造型的发展。明清时期的提梁壶是融合了功能和审美、和谐统一又兼具实用的工艺创造。
关键词:明清时期提梁壶造型壶器功能
一、明清时期提梁壶的发展背景
明太祖朱元璋下诏令废团茶兴散茶,《万历野获编》记载:“上以重劳民力,罢造龙团,惟采芽茶以进贡……今人惟取初萌之精者,汲泉置鼎,一瀹便啜,遂开千古茗饮之宗。”朱元璋对散茶的推广使人们的饮茶方式发生了变化,冲泡散茶的形式代替了唐宋以来繁冗复杂的点茶法,饮茶方式的转变使提梁壶和执壶成为主流[1]。人们在使用提梁壶时,通过手握提梁倾斜发力使壶前倾使液体流出,因此提梁更适合体型较小的壶。明朝时期,泡茶方式的改变使壶腹容量减小,有的甚至可以手持把玩,提梁的形式得以广泛应用;同时,明代制瓷业的发展,也为提梁壶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基础[2]。
二、明清时期提梁壶设计分析
1.提梁形制划分
器物的造型也被称为“形制”“器形”等,是指按照不同的生活习惯需要,运用不同的材料工艺设计和创造出兼具物质功能与精神功能的器物式样。“提”是针对受力关节来说的动作,提梁一般设置在壶肩或壶璧侧垂直于水平面,使提挪壶的动作更加便捷。提梁的形态有许多种,可以按照连接部位、形态、装饰、材质划分为不同的形制(图1)。(1)按提梁连接部位划分按照提梁与壶身的连接部位,可以划分为两种类型:提梁是提手从壶的肩膀位置延伸出来,连接部位在壶身的肩部;提壁是从壶身的侧部垂直向上延展,连接部位在壶身的侧壁。(2)按提梁形态划分按照形态的不同,提梁可以划分为单式提梁、双式提梁、三叉式提梁与绞式提梁。顾名思义,单式提梁仅有一根单提梁,常呈圆弧形和方形。双式提梁有两根提梁,通常为用金属丝制成的软提梁。三叉式提梁有三根提梁交叉,通常二叉在前靠近壶流两侧,一叉在后与壶流对应的一侧。绞式提梁通常模仿植物造型,像两根竹枝相互绞缠构成,构造形式有首尾两头相绞而中间不绞的样式,也有中间相绞而两头不绞的样式。(3)按提梁装饰划分按照装饰形式的不同,提梁可以划分为素式提梁与花式提梁,简称素提和花提。素式提梁光素无装饰,常用于光器壶(壶身表面只有线条装饰);花式提梁有几何形立体花纹装饰、用雕塑工艺模仿自然界动植物形态的仿生形装饰等,用以表现自然形态和肌理。素式提梁在应用与壶身造型上是相匹配的;花式提梁在应用上一般匹配花器壶(壶器表面具有浮雕、半圆雕或圆雕装饰)[3]。(4)按提梁材质划分按照制作材质的不同,提梁可以划分为软提梁与硬提梁。软提梁简称软提或软梁,有金属制作的双式软提梁,也有藤条竹枝制作的单式软提梁。软提梁和壶体分开制作,烧制完成后再将提梁两端分别装在壶肩部系钮圆孔里[4]。硬提梁也叫硬提、硬梁,材质和壶身相同,以陶瓷最为常见。硬提梁和壶身同时制作而成,二者都是一体成型的。
2.造型特征分析
提梁曲线和壶身形态之间的组合呈现出一定的规律,常见的主要有圆弧形提梁配圆器、圆弧形提梁配方器、方形提梁配方器、方形提梁配圆器等。圆提配方壶或方提配圆壶在造型方面形成明显的视觉对比效果,明清时期的提梁壶被赋予文人雅士的审美理想,提梁在壶的整体造型上形成独特的线条和空间,对壶整体的艺术风格有重要的影响。在提梁壶的造型设计中,线具备很强的表现力,不仅与壶其他部位的线条有着延伸的关系,而且在动态上也具有延展性,曲线可以不断改变运动轨迹,当手持提梁的直线或曲线时,手的弯曲弧度也会发生改变[5]。壶身本体造型的实体和壶所处的外部环境的虚空间形成了虚实对比,突出了壶身的实体造型和装饰效果。提梁提升了整个壶的高度,在壶上方形成了封闭的虚空间,使提梁壶整体虚实对比协调,展现了壶的形体特点,增强了壶体的气势。现藏于南京博物院的大彬提梁壶(图2),其提梁和壶身为两个相交的圆弧形,虚实对比强烈。大彬提梁壶的提梁较大,在壶身上方形成很大的穹形留白空间,使壶整体舒放大气,增强了气势和装饰性。大彬提梁壶圆弧形提梁流利的线条在视觉上增添了动势,得益于提梁的圆形轨迹和粗细线条与壶的体量之间的对比关系,再加上其他部位如壶盖、壶嘴和提梁线条的相互呼应,大彬提梁壶整体造型丰富而协调。
3.材质工艺分析
不同时期的社会因素对提梁的造型变化产生了不同的影响,提梁材质的变化能够有效反映出这一规律。宋代饮茶方式主要为烹茶法和煮茶法,故而当时的提梁又高又硬,以便易于烹煮,且不太讲究美观和艺术性。到了明清时期,随着泡茶法的兴起,之前干硬的提梁逐渐被取代,制壶者开始对提梁做出一些改变,于是出现了软提梁结构。软提梁的出现大大拓宽了人们的创作思路,不同材质的提梁得到了广泛运用。这一时期,出现了软提梁壶的经典之作——以黄铜为材质的洋桶壶。后来,随着老式茶馆的消失,软提梁逐渐减少,硬提梁再次回归主流。软提梁在壶体烧制之后通过“系”与壶体连接到一起,常见的有金属、竹枝、木条等异于壶体的材质。与壶体材质相同,硬提梁通常为陶瓷材质,与壶体烧结在一体。与硬提梁相比,软提梁对材料的要求没有那么严苛,取材更为广泛。笔者根据搜集到的明清提梁壶的资料,按照形制的不同,提出明清提梁壶的材料加工工艺具有如下对应关系(表1)。一些明清时期的提梁壶为陶瓷一体烧制而成,陶瓷硬度较高,对于硬提梁来说稳固性较好,可以承受一定的重量,便于倾倒液体。金属材料主要应用于软提梁,金属延展性较好,可以较为灵活地满足不同壶体的提梁要求。铜胎掐丝珐琅即运用玻光釉料在金属表面制作奢华装饰的工艺,在硬提梁中应用较多,由于其工艺十分繁杂,生产成本较高,主要被皇家使用或作为进出口礼物,在硬提梁上使用可以更好地展示装饰效果。明清时期还掀起过一股仿古之潮,在提梁上主要运用竹木雕刻、青铜铸造、玉石雕刻等材料工艺。此外,还有一些材料工艺组合使用的情况。如清乾隆时期的画珐琅八棱开光提梁壶,其提梁制作集金属、珐琅和玻璃镶嵌为一体,提梁中间的手提位置为双瓶形金星玻璃,具有隔热功能,是当时稀有的画珐琅器珍品。
三、明清时期提梁壶功能分析
1.实用功能分析
提梁壶在使用的过程中包含提起和倾倒两个动作,提梁的设计要保证可以受力提起并且保证壶体的稳定性,再则提梁的安置要保证在倾倒过程中省力[6]。提梁壶在使用过程中涉及力,胡精强在《壶嘴壶盖壶把的结构探讨》中分析了壶在倾倒时水受到的作用力和人对壶的作用力(图3):①壶内液体的挂壁性(液体从壶管壁中流出沿管壁下流一定距离后再受地心引力自然下流);②壶的重力和壶内液体的重力;③壶受到的地心引力;④倾倒时液体向前的冲击力;⑤收水时的回力与壶自身的重力;⑥提壶的提力,A点是壶的重心点,B点是手握提梁壶的力点。其中,在提梁壶的使用过程中一直受到②③的影响,提壶和倾倒时中要克服①②和⑤的作用力,这三种力涉及手腕和手臂的力量,因此提梁的设计要满足易发力并省力的原则[7]。人和壶之间的交互可以通过杠杆原理设计,从而更省力。提梁装置在壶肩部,发力点和壶的重心在垂直方向保持一致,受到的力是平衡的,提起时壶不易发生水平转动,也不会倾倒,需要人施加一个外力才能旋转。提梁受力点在提梁高度不同的情况下分别为X、Y、Z三点,受力点距壶的重心越远,倾倒时需要旋转的角度就越大,即受力点离壶重心的距离和倾倒时旋转的角度成正相关,距离壶重心位置远近为X>Y>Z,旋转幅度为X>Y>Z(图4)。由于手腕关节的自由度是有限的,提梁的倾倒幅度受到限制,所以倾倒角度越大,用力就越大。提梁壶中的杠杆原理:手握提梁的部分为支点O,手部的发力以手肘为发力点,手肘到支点O为人小臂的长度即动力臂L1,支点O到壶重心的长度为阻力臂L2,提起壶倾倒时所需要的力为动力F1,壶和液体的重量为阻力F2。根据杠杆原理F1L1=F2L2可以推导出,在提起相同重量的壶和液体时,假如阻力F2的数值固定,动力臂L1(人小臂长度)的数值也固定,则同一个人倾倒相同重量的壶和液体时,需要的动力F1取决于阻力臂L2的长度,阻力臂L2越大则动力F1越大,阻力臂L2越小则动力F2越小,即提梁的高度越高,倾倒越费力。
2.美学功能分析
提梁的造型受明清社会人们心理因素的影响而变化。明清时期,江南地域众多文人雅士对“雅”的崇尚,体现在壶上,表现为追求典雅、舒畅。紫砂名师陈鸣远首次将文人尚雅的趣味与紫砂壶结合,文人壶应运而生。明清时期的文人壶融合了诗、书、画等元素,壶的形态设计格外典雅,提梁的设计简洁有度,没有繁缛复杂的装饰。文人壶将紫砂壶带进文人的世界,小巧精美的提梁壶在手中把玩,符合文人崇尚“雅”的心理[8]。明清时期,另一种比较常见的是皇家提梁壶(图5),皇室地位尊贵,因此在心理上追求自我满足,爱好光鲜亮丽的外表。皇家提梁壶在形式上有很强的装饰性,提梁上常见雕漆、珐琅彩、描金等装饰技法,呈现出华美的姿态。
四、结语
明清时期的提梁壶是我国传统造物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记录中国传统设计文化的优秀器皿载体,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文化艺术和人们的日常生活习惯、社会风俗、思想观念等。提梁的造型和功能是相互关联、相互促进的关系,提梁的造型受功能效用、文人心理等因素的影响,是融合了功能和审美、和谐统一又兼具实用功能的创造。由表及里地分析明清时期提梁壶的造型设计,可以发现我国的独特审美特质在提梁壶设计中的表达,揭示其设计的客观因素和深刻的文化驱动力,这有助于人们传承和发扬中国古代的优秀造物思想。
参考文献:
[1]王琥.中国传统器具设计研究(卷三)[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10.
[2]高纪洋.中国古代器皿造型样式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2012:285-287.
[3]孙可兴.古今提梁的用途转变及艺术塑造[J].山东陶瓷,2014,37(6):35.
[4]杨斐怡.明清时期宜兴紫砂光器类壶造型及装饰研究[D].南京:南京大学,2017:32.
[5]周莉.陶瓷器皿把持形式研究[D].杭州:中国美术学院,2012:15-17.
[6]岳琨.从功能的角度解析宋代瓷质执壶造型设计[D].景德镇:景德镇陶瓷大学,2016:11-12.
[7]胡精强.壶嘴壶盖壶把的结构探讨[J].中国陶瓷,1981(4):52-57.
[8]何皎月.陶瓷设计中“流”与“执”的研究[D].南京:南京艺术学院,2017:28-31.
作者:江源 魏洁 单位:江南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