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民间艺术与动画的关联性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一、中国民间艺术与布偶的起源
无论是绘画还是音乐,它们都是在民间兴起,然后转变成为一种艺术形式的,这是一般文化习俗变成共识文化艺术的一般规律。艺术也需要以人为本,艺术就是用来填补人类未开发的思想空白,引导人们去探讨未知的感性世界。动画就好像一个舞台,它需要连续的画面、连续的情节发展来体现最终的思想表达,这就是艺术的无限魅力。所谓动画,现在有一个最普遍的解释:“(连续移动的图片)是通过记录一系列的静止的图像来产生的,这些图像可以是手绘的图形、物体或者是在不同位置上的人,通过连续播放静止的图片来把它们放在一起以制造一种连续运动的视错觉来产生(视觉暂留现象)。”动画从产生发展到现在,如果我们还死死地按照以前的定义去理解它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必须重新给它一个更为全面的定义。我们或者可以把它理解为:动画就是把一些原先不具生命的(不活动的)东西,经过影片的制作与放映之后,变成有生命的(会动的或者有灵魂的)东西。中国动画在早期也是根植于民间艺术才顺利发展起来的,动画发展到今天有多种多样的表达形式,中国的水墨动画、木偶动画、布偶动画都是极具民族艺术特色的。其他国家也有自己的民族文化习俗,它们的动画创作形式也毫不逊色。我们也可以尝试给动画来个非专业的定义:一个国家的民族文化底蕴有多丰富,这个国家的动画发展前景也就有多广阔。要追溯中国布偶的发展历史,就不得不从中国的绢人开始说起。从中国民间布偶产生到现在,时隔几百年甚至是几千年。现在的布偶大部分都是用来装饰的,或者是用以取悦小孩子的玩具,很少人会想到几百年前布偶制作的由来了。关于布偶制作的由来,学术界最普遍的一种说法是:在中国古代,民间一直流行着用木、竹、藤、草、泥、面、布等原料制作各种玩偶,用于祭祀、许愿或婚丧嫁娶的风俗。据《东京梦华录》记载,民间出现的“剪绫为人,裁锦为衣,彩结人形”的人偶,就应该是最早的绢人的雏形。俗话说: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作为一名动画专业的教师,笔者希望能在自己的动画教育事业中更好地融入鲜明的中国民族风格。视觉呈现的程式化、意象化和内涵主题的教化功能是中国影视动画民族风格的两大特征。所谓程式就是规则、法式。艺术程式是指从生活中提炼出来,经过艺术夸张的、规范性的表现方法,即动画所具有的象征性和装饰性能明确地塑造形象、表达作品的思想情感。这种标志在《骄傲的将军》、《大闹天宫》等影片中得到了完美的体现。中国艺术尚“神似”,以看似“不似”之形来求“真似”之神,取形中之意,寓意于象、以象尽意。这种写意品性自然延伸进入动画创作领域,从而造就了中国动画学派意象化的视觉特征。笔者的学生刚刚进入大学校园,要想让他们很好地运用民族风格制作自己喜欢的动画片较为困难。根据这几年的教学经验,笔者只能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自己喜欢的中国风格动画片尽力地模仿前人的制作方法,从模仿中找到一些创新的方法来自己制作一些校园实验性动画短片。根据中国制作偶人的道理,笔者仍然大胆鼓励学生以小短片的制作与表达形式,并以中国的民问艺术“布偶”作为媒介来传达短片的主题。
二、布偶动画制作流程
笔者首先将故事设定为:在一个大森林里面,兔兔一家三口幸福地生活着,那里乌语花香,绿树成荫。如果我们只是为了让短片有一个精致华美的场景,而完全不顾受众儿童的心理承受能力,那就有点哗众取宠的味道。为了能在视觉上对儿童产生强烈的冲击力,大家想了一个办法,就是整个主要场景用卡纸来搭建,而树与山又以圆弧形、三角形等儿童比较熟悉的形状剪贴出来。场景的主色调为绿色,这样就更好地与我们的环保主题联系在一起。场景里面有一个蘑菇房子,对场景的主色调也起到了一定的调和作用。整个场景颜色的搭配鲜艳明快,比较能吸引儿童的注意。制作布偶动画有几个必不可少的准备步骤,如人物造型的设计、材料的选购、布偶制作工具的准备等。布偶动画作为一种特殊的影视艺术,并不是完全追求逼真性,而是运用幻想、夸张、变形、神似、虚构的手法来表达,经过提炼加工,使作品更有力度。中国的动画跟国外的动画比起来起步较晚,但是这并不影响动画在中国的发展。相反,中国五千年的历史文化底蕴为动画开启了广阔的新天地,水墨动画的产生是中国为动画开辟新道路的最好的证明。我们在实验小短片中运用布偶制作动画可以说是冒着一定风险的。我们了解到现在中国大学生在校园里敢于做布偶动画的并不多,甚至可以说从中国开始发展动画起,具有中国特色的布偶动画作品就寥寥无几。就拿动画片《喵呜是谁叫的》来说,它讲的是一只从没出过门的小狗,经过千难万险终于知道了是“喵呜”原来是猫叫声的故事。故事是再简单不过了,可是它对于各类小动物形象的塑造却是很成功的,21世纪的动画专业的学生制作的动画片恐怕也很难超越它的水平。实验短片的风格与形式都已确定,我们也参照过了中国早期的布偶动画,笔者就定下了布偶兔造型的基本要求:简单明了又不失可爱。接下来便是布偶兔的造型设计,我们设计的造型并不复杂。造型完成以后,我们开始采购布偶的制作材料,并详细列出一张制作清单。因为在人物设定时着重考虑到既要造型简单也要表情丰富到位,所以我们买了各种纽扣用来当兔子的眼睛。为更易于表达兔子的喜、怒、哀、乐,大家决定省去兔子的鼻子,只做出眼睛和嘴巴,而且眼睛和嘴巴都不能固定,而是用带白色珠子的大头针来固定。这样不仅很好地解决了眼睛和嘴巴的灵活性问题,还增添了眼睛和嘴巴的美观性。接下来我们又对布偶的布料一一进行试验,最后做出了第一批实验布偶。布偶造型很快就出来了,而且故事分镜本也同时产生,接下来就到了手工制作的环节了。笔者主要负责的就是布偶的手工制作过程。布偶造型被设计出来,笔者就要考虑给布偶配一副什么样的铁丝骨架,以利于调节布偶的动作。笔者查阅了很多关于偶类动画片的书籍,发现在每一部偶类动画片的角色制作过程中,布偶的骨架对于偶类动画片能否成功有着非常关键的影响,骨架上各关节也是很有讲究的。由于受学校条件与个人能力的限制,笔者未能完全按照书本所说,可是在制作布偶的过程中笔者用软硬、粗细不同的三种铁丝做过实验,尽可能地做出来了我们需要的骨架。骨架完成后,笔者去采购了一些制作布偶需要的布料、棉花、针、钱、纽扣等,并把能想到的东西一一列在制作流程表中,以便以后参考。为了做布偶的衣服,笔者还特意向一名学服装设计的学生请教怎么去裁剪布料,也明白了用手缝制衣服的时候要讲究针法的统一性,才不至于把布偶做得粗糙不堪。当然在制作过程中不可能事事都顺利。笔者在负责布偶骨架的制作时,一直为布偶两脚不能站稳而着急,这时一名学生开玩笑说干脆在骨架脚底绑上两块石头。虽是别人的无心之说,可是笔者经过认真思考,最后将碎石用布料包了很多层裹到骨架脚上,这不仅解决了布偶平衡的问题,还给布偶的脚底造型增添了几分趣味。
结语
为什么中国动画在发展初期就能在国际引起强烈反响呢?最主要还是因为我国的动画前辈们懂得如何把本民族的特色与动画片巧妙结合起来,让观众一下就能感受到动画片中那种浓郁的中国风。所以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失去了它的民族特色,那么无论在哪个领域都不能做出很好的突破。就像中国目前的动画没办法突出重围一样,有人说中国再难出现2O世纪50、60年代那种辉煌的成就,那是因为现在国人在制作动画时,把中国五千年的历史文化抛诸脑后,而对美国、日本等动画大国过于崇拜与模仿,这就是导致中国动画逐渐走向低谷的原因之一。让中国的动画重新走向国际舞台是新一代中国动画人的艰巨而又伟大的任务,我国是拥有五千年文化历史大国,所以我们动画创作道路是永无止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