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傈僳族传统文化论述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傈僳族传统文化论述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1.民间歌舞

打歌,白龙潭傈僳族叫“歌切”。在婚丧嫁娶等重要场合,傈僳族人都有聚在一起打歌的习俗。打歌时,一般烧有3堆火,有一个吹葫芦笙的和一个吹竹笛的在整排打歌者的对面,起到正音、正调和领舞的作用。打歌者手牵手成一直排,从中间高矮至两边,小孩一般在两边,以免被挤。吹葫芦笙和竹笛的人要边吹边跳还要左右移动带动每一个打歌者。打歌者在打歌的同时还对调子,一般是男女对调,也可以根据打跳的调门而领、合唱。

2.服饰

一般来说,傈僳族中老年妇女的穿着是头打绕子,用一丈二尺长的黑色直贡呢包扎成三面人字(前额和两侧)叠层式包头。年轻妇女包头分三层,底层包三尺长的黄色或蓝色长毛巾,第二层包一块新的带花毛巾,第三层用一尺或一尺五长的黑布或青布带包扎成人字叠层式包头;上身穿黑色或蓝色的右衽襟镶花边短衫,下身穿白麻布或青布百褶裙,裙子长及脚踝,走起路来摇曳生姿,腰系自织的白麻线彩布腰带,脚穿胶鞋。妇女无论年龄大小都爱戴耳环,手戴镯子。年轻妇女则再配以用贝壳、珠子、银币穿成的胸饰。男子头绕黑、蓝色包头,穿对襟式火草麻布衣,下身着大筒裤,裤长及膝,走起路来精干利索。成年男子出门一般又在左腰上配长刀,在右腰上挂狩猎用的箭筒或用熊皮或羊皮缝制的皮包,显得英俊豪爽。

3.饮食

包谷、小麦、荞子为傈僳族的主食。他们把包谷面煮成稀饭,称为“神仙饭”“搅搅饭”。蔬菜主要有套种、间种在田间的瓜、豆、洋芋、萝卜、蔓菁等。肉食主要是鸡、羊肉、牛肉及猪肉,其中尤喜吃羊肉、牛肉。傈僳族嗜好喝清酒和浓茶,男子还喜欢抽旱烟。

4.居住

白龙潭傈僳族传统住房有土掌房、垛木房、茅草房等,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逐渐向瓦房和钢筋混泥土房发展。土掌房、茅草房、瓦房均隔成三间,中间是堂屋,左侧为卧室,右侧间做厨房。垛木房一般隔成两间,一间置火塘作客堂兼厨房,一间为卧室。也有的是一通间,在侧边开门,中间置火塘,火塘上架铁三角,火塘的上方置灶神,火塘的左右两边铺床,以左边为大,男人睡左边,女人睡右边,一家人以火塘为中心,围火塘而卧。

5.节祭

(1)传统节日

七人节在每年的正月初七进行,傈僳语称为“时阔木”,汉语称“七人节”。七人节的来由,源于傈僳族对天、地、人关系的原始认识。傈僳族始终把人与自然合为一体,从每年的农历正月初一开始,把大自然的生物按民族习惯的生态链排列:一天、二地、三猪、四牛、五羊、六马、七人、八谷、九豆、十麦充分体现了“民以食为天”的民俗观念,而傈僳族人把正月初七排为人的本命年来过,留传至今,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七人节”。在“七人节”活动中,包括祭祀、传统的绝技上刀山、下火海表演、民族服饰和舞蹈展演、唱歌对调、全村集体摆傈僳传统青松针坐地宴,歌舞狂欢等多个内容。活动顺序为:初五开始祭祀、初六立刀杆,初七清晨正式开始七人节活动,到初七深夜结束。刀杆节每年三月十三日,是傈僳族传统的刀杆节。据说,明代兵部尚书王骥,为了保护边民,率领部下作战异常英勇,“刀山敢上,火海敢下。”傈僳族人民非常敬佩这种精神。为了纪念王骥和他的将士,便立下了这个“刀杆”节。如今,这项惊险的传统祭奠仪式,已演变为傈僳族好汉表演绝技的体育活动。上刀杆前要先做祭祀,祈求神灵保佑在上刀杆时能够平安。熊熊烈火映红天际,声声芒锣在山谷回荡。人们从四面八方涌向火堆,参加刀杆节的开幕式──“跳火海”。在猎枪声和锣鼓声中,参加“跳火海”的人们脱去鞋,光着脚板跳进火堆。他们毫不畏惧地在火堆里跳来跳去,并用舌头舔烧红的犁头,将烧红的铁链在手上传来传去,表现出英勇无畏的精神。中午举行上“刀杆”活动,他们把磨得十分锋利的36把长刀,刀口向上分别用藤条横绑在两根20多米高的木头上,每把相距一尺左右,每十把中又用两把长刀交叉起来,这便是“刀杆”。上刀杆时,双手抓着刀梯,脚板蹬在锋利的刀刃上,一步一步往上爬,有的嘴里还含着烧红的犁头。上到杆顶后,鸣枪,放下犁头,表演动作,并把杆顶插着的小红旗抛向四方。最后,上“刀杆”的人到杆顶,以示胜利。

(2)祭祀活动

祭祀天神傈僳族人认为天神统管宇宙万物,人类所需要的各种生活资料均由天神供给,所以祭祀天神要多用祭品,并以大南瓜为主。时间在每年农历冬月(十一月),地点选择在村中空地或附近山坡上,全村男女集体祭祀。祭灶神火塘是傈僳族烹调食物的重要场所,也是十分神圣的地方。每户傈僳族家庭中都置有火塘,火塘上放铁三角,在火塘的上方,靠近里墙的地方,放有三块石头,称为“支锅石”。支锅石被傈僳族人视为家中的灶神。每年农历大年三十,每个傈僳族家庭都会举行祭祀灶神活动,祭祀的时候,先砍一尺长青松枝,树条分三叉,程山字形状,代表着食物来源于大山,取于大地。祭祀时候,男主人点燃三柱香,烧燃黄钱纸,口中祈祷平安丰收之类的吉祥语。祭祀山神,时间在农历的腊月(十二月三十日)。由于傈僳族多居住在深山峡谷中,在长期的迁徙的过程中,经常遭到风、雨、旱等自然灾害的威胁,为了求得大自然的护佑,逐步形成了一套祭祀山神的仪式。祭祀时,每家到村中的山神供奉地集中,在祭祀地宰杀一只公鸡,敬奉饭、茶、酒、水各三碗,烧香、黄钱纸等祭祀,希望通过祭祀祈求山神护佑全家平安,来年风调雨顺,丰衣足食。祭祀猎神,在远古时期,狩猎是傈僳族主要的生活方式。至今,祭祀猎神仍然是傈僳族家庭中的祭祀活动内容之一。祭祀时,男主人在火塘正上方的墙壁中钉上一块方整的篾笆,并将猎获的野兽头角、脚、飞禽羽毛等粘在篾笆上。然后,把猎枪挂在旁边,布置成“猎神堂”。男主人带领家中男性成员祭祀完后,猎神堂就被保留下来。每当外出狩猎或获得猎物归来,家中成年男性都要在猎神堂前祭祀,希望下次出猎能够满载而归。

6.礼俗

婚俗,傈僳族举行婚礼的头一天,新郎打扮得整整齐齐,身披彩带,由媒人陪同来到女方家娶亲。娶亲者受到女方家的盛情款待。第二天早饭后,所有长者与新郎新娘相聚堂屋,口念祝福语,此时,新娘表示不忍离别父母姐妹,要礼仪性地哭泣,但哭声一般持续不长。随后,女方家组成热闹的送亲队伍,抬、背着嫁妆,村中帮忙的亲友便在院起舞打歌,欢送新人。到男方家门口时,到处都聚集着男方迎亲的人。人们分站两旁,以打跳的方式来迎接新娘和送亲的客人。等送亲的客人进屋就坐后,围坐在火塘边的老人一边喝酒,一边唱起傈僳族的传统调子,以歌声教育新人不忘民族的历史,不忘祖先创业的艰难。之后,男方家的歌手和女方家的歌手开始对歌。时而个人对唱,时而一个领唱众人合唱,只听歌声阵阵,此起彼伏,并夹着阵阵的欢笑声,营造出浓烈的喜庆气氛。歌手们演唱时右手搭在歌伴的肩上,左手放在耳根的下部,随着曲调的节拍一左一右地摆动。曲调明快活泼,旋律优美流畅。婚礼这天,女方家送亲的人们在男方家受到盛情款待,除酒肉尽量享用外,男方家的人还一拨一拨地过来敬酒、劝酒,致使不少送亲者成了醉翁。送亲者喝醉的越多,男方家越高兴,甚至在之后的一段时间内还有津津乐道,视为快事。

葬俗,白龙潭傈僳族的丧葬一般实行土葬,唯死于非命者实行火葬。一般村寨及家族均有公墓,老人死后全村停止劳动二至三天,族人携酒肉到死者家中进行吊唁。在祥云县白龙潭,人死的当天主丧人就要杀羊祭祀逝去的先人,然后要通知亲友。死者如是女性,还要专门派人先给后家报丧,同时准备宴席招待来吊丧的人。后家的人得到消息后,要从自己家里牵着羊去奔丧,把自己牵来的羊,带来的酒,同时把包有盐、茶、黄钱纸包和香献给死者。杀羊时,在羊的两支角上绑上两条孝布,把羊牵到棺木前的木坎上杀死,以示给死者献了礼物。人死后,主丧者要请来当地有名的祭祀人员开展祭祀活动。活动中,祭祀者口授死者生前经历,传扬美德,告慰后人,祭祀活动一直持续到出殡。出殡前一天晚上,主丧者要请来当地和吊唁的人为死者举行打歌活动,打歌活动往往是通宵达旦。送葬时,所有孝子围着棺木左右各绕三圈,追忆逝者。同时,村里的人吹芦笙,并由8人轮流换着抬棺,中途不能停歇,人土后便即刻垒土成坟,告慰亡灵。

结语

白龙江潭村傈僳族历史上是一支以狩猎为主的迁徙民族,在迁徙的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民族文化,其生存的主要方式是依靠大自然获得生存的资料,这就决定了其文化与大自然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从他们的食物结构以猎物为主,穿着的火草布原料来自野生植物“火草”,住茅草房、垛木房,祭祀山神、猎神、灶神等物质和精神层面的内容可以得到证明。白龙潭自然村地理位置相对封闭,经济欠发达,外来文化对其影响不大。目前,整个村的格局拥有浓厚的傈僳民族文化景观,瓦房、依然保留,山上森林茂密,气候冷凉,民族农耕传统还在保持;节假日、婚丧事务等重大活动中,传统民族服饰和礼俗依然是主要内容,其民族民间文化特色鲜明,自成一体,有相对完整的体系,为研究民族文化提供了活的素材,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

作者:谷桂兰单位:云南省祥云县文化馆

文档上传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