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传统文化与大学生职业观概谈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传统文化与大学生职业观概谈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传统文化与大学生职业观概谈

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特质及其两面性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是指以中华民族为创造主体,在中国这块土地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具有鲜明特点和稳定结构的、世代传承并影响整个社会历史的宏大的古典文化体系。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特质概括起来,突出表现为“三重三讲”,即重精神、重集体、重民本、讲伦理道德、讲兼容并蓄、讲尚中贵和。所谓重精神,是指我们的民族文化与西方文化的重物质、轻精神相反,讲究的是重精神、轻物质。正如孔子所说:“朝闻道,夕死可也”。所谓重集体,是指我们的民族文化注重团队精神,相信并依赖群体的力量。拿语言来说,中国人在说话时往往强调“我们”,在行为上,则强调“人心齐、泰山移”。所谓重民本,是指中华民族文化强调以人为本,认为民众是天下安定国家兴盛的根本,民意代表着天意,重视民意、安定民心。如《尚书》有言:民为邦本,本固邦宁;管仲说,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孟子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等等,不一而足。所谓讲伦理道德,是指中华民族崇尚道德礼仪,历来有礼仪之邦的美称,并对道德起源和道德本质、道德标准和道德规范、道德修养和道德理想方面的见解自成体系。比如,《易经》上说: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以孔子、孟子为代表的儒家提出“仁义礼智信”的道德理论基础。所谓讲兼容并蓄,是指中华民族文化具有强大的包容性和同化力。比如说,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发展历程中,有过很多次外族入侵,最终同化在中华民族这个大家庭里;又比如说,西方的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以及自然科学、人文科学传入中国以后,纷纷被我们各所接纳,最终融入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之中,并使之中国化。所谓讲尚中贵和,是指中华民族文化强调“中和”二字,“中”指的是适中、中正,“和”指的是和谐、协调。《周易》提出“中行无咎”,意思是处中而行,足以免除灾难,又提出,“中正有庆”,意思是做到了“中正”,就会有喜庆的结局。“和”则强调不同事物间的辩证统一,进入融合状态。《国语》提出的“和实生物,同则不继”、民间的“和气生财”及“家和万事兴”等,都表达了“贵和”的基本观念。传统文化具有两面性,精华和糟粕都包融于其文化特质之中。

二、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对大学生职业观形成的影响

正因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具有两面性,所以其对大学生职业观的形成也具有两面性,即主流是积极影响,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存在消极影响。

(一)传统文化对大学生职业观形成的积极影响一是教育大学生在择业中树立远大的志向。重精神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十分强调立志对人生的作用,这一点教育许多大学生在选择事业时志存高远,坚定理想信念,以胸怀天下、奉献国家和民族为己任。调查显示,有近九成的大学生表示,要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贡献自己的力量,当国家突然遭遇危险或灾害时,愿意为国家的需要贡献出自己的一切。二是教育大学生在择业中养成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刚健有为、自强自立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自始至终倡导的精神品质,“天行健,君子当自强不息”的警句千百年来激励人们在困难和挫折面前泰然处之、积极进取。这种精神对当代大学生无疑有着深刻的影响,调查表明,影响大学生职业观形成最重要的因素是进取心。大学生不仅在职业观方面表现出十分积极心态,十分看重职业生活的意义,而且所选择的手段总体上是积极进取的,对强调个人奋斗的“有能力”、“有抱负”的评价最高。三是教育大学生在择业中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讲伦理道德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十分重视道德修养,“仁义礼智信”为核心的道德标准对培养大学生责任意识、诚信意识起着重要的作用。调查中九成以上的大学生把具备社会责任感、实现社会价值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近九成的大学生认为人无信不立,表示在择业和工作中必须诚信待人。四是教育大学生在择业中首先学会做人。讲尚中贵和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仁人君子的处事原则,这教育大学生重视做事必先学会做人。大学生们普遍认为,良好的人脉是事业成功的基础,人生在世特别是在工作中必须学会交际,要懂得谦虚礼让,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种思想有利于大学生在工作中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增强团队精神、协作意识。

(二)传统文化对大学生职业观形成的消极影响一是学而优则仕导致“官本位”思想严重。几千年沿袭下来的这种封建观念影响非常大,许多大学生心目中唯有党政群机关、公检法部门,除此之外,别的几乎不予考虑,宁可待业也不就业,以致出现万人争过独木桥,一心成为公务员的现象。二是注重职业的等级性大大缩窄了大学生择业面。长期以来,封建等级观念深深地烙进了中国人的心理,加上大学生们的精英情节严重,使得许多大学生在选择职业时先大城市后中小城市、先沿海后内地、先机关后企业,到了大城市大企业也是非“白领”不当,高高的目标定位太高了就业期望值,往往形成高不成低不就局面。三是拉关系、找门路形成了不正当竞争。由于传统人伦关系的影响,许多大学生把就业希望寄托在父母的社会关系,总想通过走后门进好单位,有调查显示,有近八成大学生认为“拉关系,走后门”是找工作的最佳捷径,这在无形中形成一种扭曲的、非正常的、不公平的竞争局面。

三、用优秀的传统文化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职业观

(一)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提升大学生政治思想素质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具有独特的东方特质,是经过数千年的发展和创新形成的珍品,内涵博大精深,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影响深远而且长久。高校要立足实际,发挥课堂教育、政治思想教育的主渠道作用,通过鼓励大学生多读古典书籍、传统文化进课堂、国学教育进校园等方式,教育、引导和规范大学生的思想意识、行为方式、理想人格,引导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进而形成正确的职业价值观,正确地对待社会、对待事业、对待工作,积极承担应负的社会责任,在工作中立足岗位作贡献。

(二)加强职业价值观教育,引导大学生转变思想观念首先是转变学而优则仕观念。摆脱“学而优则仕”、“货卖帝王家”等传统观念的束缚,走出打破头也要挤进公务员队伍的误区,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努力走出一片宽广的天地,努力成为行业里的状元。其次是转变精英就业观念。勇敢地走出大学象牙塔,从基层做起,从一点一滴实事做起,积跬步成千里,用不懈努力朝着精英、白领买进,一步一步地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

(三)贯穿民本思想、平等思想,为大学生就业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各级政府应加强就业制度的设计,完善就业扶持政策,通过建立公平的就业市场、发挥政策的调节和刺激功能、建立健全大学生就业扶持体系的创业激励机制,营造一个相对公平的就业竞争环境,形成健康的社会主流价值观,使拉关系、走后门的不正当竞争没有市场。

作者:周游单位: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公共课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