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大学生党员传统文化教育现状研究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文化是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是一个民族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根本。强调“: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学习和掌握其中的各种思想精华,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很有益处。学史可以看成败、鉴得失、知兴替;学诗可以情飞扬、志高昂、人灵秀;学伦理可以知廉耻、懂荣辱、辨是非。”我国自古以“礼仪之邦”著称于世,其中儒家的“仁义礼智信”,是中国价值体系中最核心的因素。大学生党员是青年学生的领袖,是党员队伍中最具活力的生力军,大学生党员的教育培养对党性修养的提高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挖掘中国传统文化精华,融入到大学生党员教育中,能够提高大学生党员明辨是非的能力,努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承担起时代赋予的重任。因此,建设思想进步的学生党员队伍,是高校党建工作重要使命和任务。
一、大学生党员教育的现状
(一)大学生党员教育“重发展,轻教育”“、重形式,轻内容”、“重理论,轻实践”
大学生党员发展是高校党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党建工作大多重视积极分子的培养和党员发展数量,能够严把发展的质量观,普遍存在重视组织入党,轻思想入党,重发展轻教育,重教育形式轻教育内容的现象。党员的教育上多数都重视积极分子的培养时期教育,入党后党员的后续教育往往忽视或者流于形式,持续性教育缺乏。导致部分学生党员并未起到先锋模范作用。在教育内容上,往往主要集中在讲座,看教育影片,学习理论知识,理论考试等,未能根据新时期学生的特点和时代对青年学生的要求设计学习内容和方式,教育内容创新性不强。社会实践活动淡化,没有将党的理论与社会实践结合。为了应付考试,往往死记硬背,追求分数的高低,不追求党性修养的高低,没有内化于心,外显于行动,教育的实效性不强。
(二)大学生党员教育的教师队伍力量薄弱
负责大学生党员教育主要有两支队伍,即党校教师队伍和基层党支部书记队伍。高校党校教师兼职多,专职少,甚至没有专职的党校教师,大多数教师来自学校党务部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并不能全身心投入到党校教学工作中,大学生党员的发展、培养和管理基本在基层党组织,由辅导员担任兼职的党支部书记,负责党员发展工作,辅导员日常事务性工作多,不能全身心的投入到发展党员工作中,在注重发展的同时党员的后续教育腾不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这两支队伍的现状制约了大学生党员教育。
(三)大学生党员教育中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缺失
高校党员教育的涉及内容大多集中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以及重要讲话等政治理论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少或者几乎没有。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缺失,不利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
二、大学生党员加强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意义
(一)加强传统文化教育有助于提高大学生党员党性修养
党性修养是共产党员自我学习、自我教育、自我锻炼、自我改造的过程,加强大学生党员党性修养必须要挖掘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把传统文化的熏陶和教育渗透到党员教育的整个过程,并赋予新时期新的时代内涵。中国传统文化丰富的哲学思想、教化思想、人文精神、道德理念等都能为党性修养提供有益的启迪。“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都体现了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彰显了天下为公,大同世界的思想“;民惟邦本,本固邦宁”“、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思想“;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仁者爱人”的仁爱、为政以德的思想“;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强调诚信思想“;自胜者强”“、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体现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思想。
(二)加强传统文化教育有助于帮助大学生党员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指出“: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学习和掌握其中的各种的思想精华,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很有益处。”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国家未来的发展和中国梦的实现。中国传统文化中有“言必信,行必果”知行统一的为人之道“;乐以天下,爱以天下”的爱国主义的情怀“;人固有一死,或轻于鸿毛,或重于泰山”的英雄气概“;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倡导勤俭节约的美德“;与其浊富,宁此清贫”的义利观等。中国传统文化所蕴含得精神追求和道德境界、彰显的伦理道德、民族精神、价值取向、治国理政等智慧能匡正大学生党员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坚定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
三、优化大学生党员传统文化教育的途径
(一)高度重视传统文化,明辨精华与糟粕
中国传统文化历史悠久,内容广袤,其中不但蕴含着中华民族的各民族风俗习惯、建筑特色、生活习惯、文字、书画、乐曲等方面,而且所传承的思想意识、价值理念、道德伦理、行为规范等影响了中国每个社会时期的政治、经济、生活等领域,故有半个《论语》治天下的说法,、邓小平、、、几代领导人都大力倡导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倡导要发扬民族精神,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国传统文化经过不同历史时期积淀下来的,不免会有些不适合时展的内容,因此,传统文化具有选择性,在学习和运用中结要合时代特点,要汲取健康、积极向上的内容,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古为今用,弘扬具有当代精神的传统文化。
(二)传统文化的隐形教育与显性教育互为补充,保障教育的全面性
显性教育指利用各种公开的手段、公共场所,有领导、有组织、有系统的教育方法。就是通常的课堂教育、讲座、论坛、考试、文件、学习资料等组织集中,目的明确,有强制特点的教育形式。隐形教育没有确切的定义,相对于显性教育来说是通过载体,非正规,非直接的渗透式教育方式,主要通过活动、环境、氛围等来熏陶、感染以达到教育的目的。高校党校要合理设置党课内容,把传统文化教育作为党校课程的重要部分,而不是不得不讲的知识,要将政治理论与传统文化结合,活化教育内容。将“修身、自省、慎独”与党员的批评和自我批评相结合;将“仁爱”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相结合;将传统文化的“义利观”与党员的先进性教育结合起来,将“天下为公”与党的根本路线相结合,将法家的“法治”与依法治国相结合等;采取灵活多样的隐形教育形式,如与传统文化相关的校园文化活动:演讲赛、辩论赛、知识竞赛、书画比赛、阅读书评比赛等;加强校园氛围的渲染,如校园的景观、校园内的名人警句等在看得见的范围内体现传统文化的魅力,使学生从不同的侧面接近优秀传统文化,学习、感受、感悟其精髓,并内化于心,外显于行动。
(三)整合教师队伍,打造专业性、传统文化素养高的教师队伍,提升教育的质量
高校要整合教师资源,加强党校教育力量,增加党校专职教师数量,开展党校教师及党支部书记、辅导员的传统文化知识培训,提升传统文化素养。“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师者为师亦为范,学高为师,德高为范”《礼记》中也有“君子之于学也,藏焉,修焉,息焉,游焉。”注重党校教师、党支部书记、辅导员在课堂、生活和日常管理中对大学生党员潜移默化的影响。
(四)拓展实践教育,增强教育的实效性
高校大学生党员传统文化教育要增加实践的比例,创新实践主体,发挥社会教育的作用,拓宽教育渠道。将传统主题实践活动作为大学生党员特色日,党内组织生活、支部立项活动的重要内容。增强大学生党员的文化认同感。
作者:徐晓红 刘宇 王静 单位:长春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