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传统文化元素的古装宫廷剧陈设研究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传统文化元素的古装宫廷剧陈设研究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传统文化元素的古装宫廷剧陈设研究

摘要:伴随着古装宫廷剧的大量播出,对于剧中传统文化元素的研究热度也在与日俱增。以《甄嬛传》《延禧攻略》为代表的古装宫廷剧从美学角度入手,通过意境空间的构筑渲染故事情节及场景,增强了故事的观赏性,也引发了人们对美学领域的再思考。站在电视剧的角度重新审视传统美学对当代影视剧发展的影响,无疑也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本文从古装宫廷剧中传统的家具、图案、工艺、色彩以及传统建筑构件等角度展开,欣赏精彩剧情的同时,重新审视传统文化元素对当代社会的渗透力与影响力,积极架构当代社会下的传统文化元素设计与表达,在构筑民族复兴伟大中国梦的今天,影视剧等艺术作品对于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仍是当下研究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传统文化;意境;元素

近两年来,清宫剧在各大媒体相继播出,创造着无数个收视神话,由此也拉开了新一轮清宫剧的收视热潮。这些电视剧除了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之外,剧中所再现的明清时期宫廷家具布局也颇为考究。弘扬传统文化与民族风格的正剧在当前播出的影视作品中占主流位置。剧中各种装饰、道具的精心设置以及清宫剧的多种传统文化元素与陈设设计的融合,为我们研究中国古代传统文化元素的传承提供了好的借鉴,在实现中国梦的进程中,需要我们继续弘扬和传承传统文化的力量,利用好影视剧这一平台,宣传新时代的价值观,从学术的角度而言,也值得我们对剧中的传统文化元素做进一步的分析与思考。

1传统文化元素之意境

宗白华先生作为我国现代美学的先行者和开拓者,他所阐述的“意境”理论,汲取中国古典美学的精髓,化实景为虚境,拓宽了意境所在的层面。传统文化元素作为意境营造的重要组成部分,提升了整个空间的意境氛围。《延禧攻略》作为一部年代巨制剧,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审美较之以往古装宫廷剧更为考究,室内环境布局在尊重当时社会形制的前提下,更加注重整体空间氛围意境的烘托,在此基础上,《延禧攻略》的每一帧都有着极强的形式美感。该剧的看点之一是在整体色调上对莫兰迪色的运用。莫兰迪色是以意大利画家乔治•莫兰迪命名的色系(图01),它打破了以往大红大绿的纯色表述,在色彩关系上利用纯色与灰色的结合,二者共同打造出高级灰的色调,带给人自在、平静、舒适的观感。在色彩表达上整个剧就有极强的代入感,剧情之外的“意境”也在此背景下得以很好地表达,时间与空间的转换中,与主人公一起同呼吸、共命运。其中,色彩的不饱和性为空间意境的营造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唐人张璪有言:“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也就是说,艺术创作源于师法自然,在自然美的基础上也需要艺术家的构思和再创造。“外师造化”在人的主观能动性下推动“境”的意境产生。除此之外,影视作品中艺术化意境理论的建构,既需要我们在艺术创作过程中“化景物为情思”,也需要在艺术创作之初的场景设计及造型方面下足功夫。“情”与“境”的交融是相互依托和影响的,《延禧攻略》之所以能够在诸多古装宫廷剧中脱颖而出,“境”的渲染和创造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序幕篇女主角穿越层层拱门的出场方式,以及置身船中采莲的镜头,整个场景的渲染充斥着艺术的美感,斑驳的荷叶上凝聚着的露珠、水面上漂浮的绿萍,映衬着荷花透出的淡淡粉红,错落有致的荷叶伫立在河面,衬托着略带岁月痕迹的小船,所有的镜头共同铸就了开场篇的“意境”(图02)。在此之中,“境”的渲染是和多种创作手法结合使用的,在影视剧的构图方面,斐波那契螺旋构图、对称、三分、框架等多种构图法的运用,增加了剧情画面的形式美感,每一帧的处理都极具美感。总之,这是一部“外师造化”下的精彩好剧。虚实相生、虚实结合,也是意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绘画作品中,虚实的表达是考验画家水平的存在。“实”指的是画面中重点描述的部分,需要画家具体表现出来;反之,“虚”则是指画面中留白或者少着笔墨的地方。影片中的虚实相生是通过拍摄镜头的虚化设计来实现的,处于场景中的次要组成部分,但是它绝对不是“不重要”的存在,在整个影片的画面中,被虚化的镜头更能体现作品的用心及质感,在虚化的镜头中体现“实”的内涵。在古装宫廷剧中,一些经典桥段的画面取景也常常沿用此方法。《延禧攻略》序幕篇虚实相生的画面感空灵,给人无限的想象空间,透过这个序幕,激发人们观影的热情。因此,这种虚实相生的叙述方法给整个影片起到了加分的作用(图03)。在长春宫、储秀宫等宫殿的内景陈设中,整个空间依据清代宫治布局的前提下,大多使用了虚实结合的方法,空间的转换较为自然,对主要场景及人物的表现比较到位。

2古装宫廷剧之传统元素分析

2.1传统图案与传统家具分析

家具作为传统文化元素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宫廷剧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一部好的作品,除了剧情本身,剧情相关环境的渲染和表达也必不可缺,通过剧情本身,展示给人们的不仅仅是社会主义制度下的价值观和主旋律,更重要的是对传统文化的弘扬与传承。《甄嬛传》的整个故事发生在清朝雍正年间,剧中对清代家具陈设布局的还原较为严谨。明清时期的家具,特别是清代家具,在做法上继承了明代家具构造,家具结构与造型也趋于复杂,整体风格较为华丽厚重,家具雕饰工艺更为烦琐多样,宫廷家具中出现了雕漆、描金、雕填的漆艺家具。(这句话后面有,重复)装饰特点求多与满,多种材料并用,多种工艺相结合,诸如木石结合、嵌雕结合等,家具通常多采用通体装饰,具有极强的时代印记。传统图案元素作为当时社会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极强的研究价值,装饰题材多样,多以西番莲、缠枝莲、飞禽走兽、如意、云纹、夔纹等图案,也有兽面纹、青龙纹、龙凤纹、冰裂纹等多种传统图案的穿插组合。《甄嬛传》中碎玉轩的陈设设计中就有诸多冰裂纹的窗扇装饰,拱门处则多宝瓶形状(图04)。在中国古代家具史上,自宋代高足椅的使用并流行,发展至明代,室内陈设布局基本形成。家具是传统文化的瑰宝,特别是明清时期的家具。而清代家具更是品种齐全、造型优美,具有独特风格。从家具的实用性方面来讲,清代家具划分更为细致,清式家具分为椅凳、桌案、床榻、橱柜、屏架等品种,清式家具整体以框架式为主要形式,体现了科学性和艺术性于一体的美学特征。《甄嬛传》中对于皇帝及嫔妃居所在家具及室内陈设上有不同程度的刻画。床榻在清宫剧中所占分量较重,很多场景的拍摄都是在床榻上面完成的。清代床榻的造型较之明代变化不大,但在床榻的图案装饰上却有不同。清代的罗汉床四周雕刻“蝠寿双全”“蝠在眼前”“五蝠捧寿”等图案,雕工精美,寓意人们对美好幸福生活的向往。柜的样式分为书柜式多宝格、四件柜、方角柜,配以烦冗的雕饰,北京故宫博物院内现存的四件柜就是这一时期的经典之作。清代家具中的桌子造型各异,比较常见的方桌、半桌、炕桌、条桌、琴桌等,桌子周围布满云纹等各种吉祥图案(图05)。清代的椅子造型更能体现清代家具的特点,较之明代出现了更多的类型,比如太师椅、云石太师椅、官帽椅、屏背椅等。屏背椅根据装饰手法的不同,又可分为大理石镶嵌的镶大理石屏背椅和镶什锦瓷片屏背椅。清代家具中的凳和墩造型各异,有圆形、方形、梅花形等。装饰手法和这一时期的经典装饰相一致,大多采用雕、嵌、镂等方法。海棠形墩、鼓形墩、条纹方凳都是这一时期的代表。在清代的家具陈设中,与桌椅相呼应的当然少不了“案”,这一时期案也存在多种形式,常见的有条案、炕案、卷书案。桌、椅、案的搭配是清代会客空间常用的形制,案上东面放置花瓶西面放置镜子,寓意“东平西静”。《甄嬛传》碎玉轩整个空间的陈设设计即涵盖了以上诸多元素。除此之外,还有屏风、几、架等家具小件。立地屏风是苏作家具的代表,屏风四周雕饰饰面,和当时整个家具风格相呼应。在清代近300年的发展过程中,家具的设计制作在材料、工艺、形制上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继而形成“四大帮派”,即“京作”“苏作”“广作”以及山西木工帮。“京作”以制作宫廷家具而著称,家具特点造型浑厚、雄伟气派,符合皇家审美要求。在装饰手法上雕饰饰面,彰显皇室的威严。同时,家具风格也借鉴并吸收外来文化,一度达到我国家具发展史上的巅峰。纵观我国整个家具发展史,古装宫廷陈设设计中的家具元素,特别是明清时期的家具,无疑是我国传统文化发展史上的宝贵财富,而今我国的新中式家具风格也正是在明清家具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作为我国传统文化发展史上的瑰宝,明清家具在我国家具发展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2.2传统工艺、色彩、传统建筑构件

传统工艺是千百年来中华文明的精华所在,比较常见的有年画、泥塑、织锦、蜡染、皮影、剪纸等,我国现行设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旨在保护和传承传统工艺文化,在古装宫廷剧中,也多有涉及传统工艺元素的展示。如《延禧攻略》中就介绍了绒花制作、刺绣工艺手法以及“打树花”这一民间绝技,而在《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中还有点茶、插花、焚香与马球的技艺展示。宋人吴自牧在《梦粱录》中提到“烧香点茶,挂画插花,四般闲事,不宜累家”,在琐碎的日常中体味艺术,毕竟艺术是来源于生活的。《甄嬛传》中很多的服装造型都极具特色、美不胜收。通过古装宫廷剧,让我们进一步了解了传统工艺的发展史,在文化的长河中,传统工艺贯穿古今,泱泱中华大国文明屹立于世界。色彩是我国传统文化元素的代表之一,红色与黄色作为皇家建筑群的主要色系一直影响至今,在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国传统建筑中,色彩也是封建等级制度的体现方式之一。《中国古建筑二十讲》提到的紫禁城:“北京紫禁城的天空是碧蓝色的,天空下是琉璃瓦屋顶,金黄色的琉璃瓦闪闪发光,屋顶的下方是青色和绿色的彩绘图案,再往下看就是红色的门窗立柱和白色的台基,台下是深灰色的铺砖地面。”(图06)由此看来,中国传统建筑注重色彩的艺术,北方的皇家建筑,红柱、红墙、黄瓦、青绿梁枋、白色栏杆,金碧辉煌,都是我国传统文化元素的代表,故宫建筑的色彩及特点已成为皇家建筑的符号。横店影视城的故宫建筑群就是根据故宫博物院原形一比一复制的,在这里制作完成了大部分的宫廷剧。古装宫廷剧里的场景设计也是在尊重原有的建筑形制和色彩的基础上拍摄完成的,大部分实现了对原有宫廷建筑形制的还原。现有的古装宫廷剧中对于皇家建筑的渲染一般都以故宫为背景展开,在某种意义上而言,故宫是我国古代建筑及艺术集大成者,包括上海世博会中国国家馆的建筑,正是在建筑形制及色彩上汲取了中国宫廷建筑的灵感而设计完成的。传统建筑构件诸如隔扇、窗、罩等元素是我国古代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建筑构件以多种形式存在,在基本形制、特征、制造工艺等方面各有不同,也蕴含着不同的艺术特征与精神内涵(图07)。比较常见的是我国古代传统木制建筑中起支撑作用的斗栱,起连接作用的榫卯。斗栱主要承担了承重的功能,托起屋檐,同时增加了整个建筑的艺术性。古装宫廷剧以古建筑为背景,在描述故事情节的同时,对传统建筑构件的渲染及局部特写也贯穿始终;叙述故事的同时,注重对场景的刻画,更成为一部好剧的重要组成部分。宫廷剧本身也是宣传传统文化的一个手段和有效途径,《甄嬛传》中大量的镜头都是在皇宫内部取景完成的,对于清代传统室内陈设的还原性较高,剧中不乏对建筑及家具细部的特写镜头,以及服饰、珠钗、摆设等小物件的刻画,器物精致的做工无不令人称赞,对于建筑、室内布局的成功渲染是其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所在。

3结语

基于传统文化元素视域的宫廷剧陈设艺术研究,从陈设角度而言,古典宫廷剧中的陈设要忠于当时所处的朝代,综合考量并厘清各个时期社会历史环境、文化构成、建筑类型、营造技艺、室内陈设的具体特征以及外来文化对本土文化的影响。当前宫廷剧针对室内陈设的道具处理手法较为单一,针对同一历史时期的不同时段,受社会历史文化的影响及异域文化的冲击,室内陈设的具体表现形式也应该随之发生变化,从这一点而言,当前多数宫廷剧中在细节处理上还需要进一步推敲,诸如“京作”“苏作”“广作”作为清展演变出的3种不同风格的家具类型。宫廷剧中常以“京作”为主一概而论,而忽略了同时期在建筑造型与家具制作领域同样负有盛名的“徽州帮”“苏州帮”“山西帮”的特色,在室内陈设中并未有过多的细节呈现。因此,宫廷剧在室内陈设的研究领域还是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古典宫廷剧需在尊重历史原型、重视古代的理制与风俗习惯的基础上进行艺术的加工处理。当然,整体而言当今古装宫廷剧在制作等各个方面也还是越来越考究,越来越重视传统文化的作用,在美学意境、传统家具、传统图案、传统工艺、色彩以及传统建筑构件等各个角度较之以往的电视剧作都有质的提升。传统文化的传递要经历一个去粗取精的过程,经过时间的淘洗,希望能有更多更精良的影视作品以新的姿态走进大众的生活。观众欣赏之余,也需要提升个人的艺术修养,秉承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关注;对于艺术工作者而言,未来影视剧的制作还需要我们共同努力,为民族文化的复兴进一步积蓄力量。

参考文献:

[1]恩斯特•格哈德•居泽,弗兰茨•阿明•莫拉特.乔治•莫兰迪[M].李笑楠,黄继谦,译.长春:吉林美术出版社,2007.

[2]彭一刚.建筑空间组合论[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8.

[3]宗白华.美学散步[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5.

[4]姜向阳,马知遥.明代家具造物文化及审美特征探究[J].室内设计与装修,2019(10):140-141.

[5]史蒂文•帕里西恩.室内设计演义[M].程玺,译.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2.

[6]莱斯利•皮娜.家具史[M].吕九芳,吴智慧,译.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14.

[7]约翰•罗斯金.建筑的七盏明灯[M].谷意,译.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12.

[8]楼庆西.中国古建筑二十讲:插图珍藏本[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

作者:徐明明 单位:枣庄学院美术与艺术设计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