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传统文化视域下的大学生美育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传统文化视域下的大学生美育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传统文化视域下的大学生美育

摘要:中国传统茶文化经过历史沉淀与发展,其文化理论和质朴的茶学思想对提高大学生群体素质修养有着促进作用。本文立足于中国传统文化视域下美育工作对大学生发展的意义,分析中国传统茶文化在大学生美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中国传统文化视域下的大学生美育策略。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大学生;美育;茶文化

引言

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进步的当下,教育作为我国公共事业体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所占据的地位已愈发重要。时至今日,我国教育事业历经艰辛探索与曲折发展的过程,在古代时期,社会相对注重德育教育发展,而现代教育尤其是改革开放后较为注重智育。不管古代时期还是近现代阶段,对于美育工作均有着一定限度的忽略,此现象对于大学生群体全面发展与健康成长带来一定反向影响。而我国茶文化在历史发展进程中不断演变和传承,使得茶文化的人文精神持续升华,陶冶情操与修身养性的文化情怀,对现代大学生群体积极三观的树立有着现实意义,茶文化博大精深的文化意蕴不但可升华大学生们精神境界,而且对学生群体健康心理的有效培育以及优质品行的生成具有正向影响。

1中国传统文化视域下美育工作对大学生全面发展的意义

1.1实现大学生全面发展需要的传统文化美育

大学生身为国家与社会持续发展的中坚力量,学生个体实现全面发展便形成了国家全面发展进步的基础条件,而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对传统文化自信培育及美育具有较高的依赖性。在当下知识经济时代背景下,唯有拥有较高综合素养的学生个体才契合社会对于未来人才全面发展的现实需求,然而现如今多数学校被带入招生、就业沉重的教育压力,学校教育工作者亦为薪资获得为目标实施教育,学生群体以就业为目标进行的知识学习,因此生成诸多教育实践中的不良影响。而在传统文化当中具有诸多思想可解决当下这一问题,如与自然和谐共处事实上是反对功利主义思想,崇德尚学旨在推行品德教育,将受教者培育成具备崇高品质的人才。诚然,除这些我国传统文化体系中精髓的教化之外,茶文化内容以蕴藏了丰富多元的人文社科知识,在个体行为习惯与心性修养等层面论述了个体发展问题。在高校美育工作中,传统文化内容是最为贴切的教育素材,因其贴近大学生群体知识架构,最具感染力与亲和力,当学生群体学习茶文化知识与感受茶文化内涵时,便是其将这些内化于个体思想,外化于行为的过程。对于我国传统茶文化的坚定自信,便将成为内在力量,不断感染大学生,并推动其全面发展。因此,基于传统文化的美育工作,不但为落实中国梦打下基础,而且亦为学生群体实现全面的发展塑造了优秀环境。

1.2实现大学生全面发展需要的文化自信美育

民族文化作为古人在历史发展进程中不断沉淀的独特文化,并与其他民族文化存在明显差异,是中华儿女身份的象征,大学生群体应加强这一民族意识与身份意识,而这里所述的意识均是借助文化真正实现的。伴随全球化进程加快,西方文化与价值取向正在影响大学生群体对于民族文化的正确认知和认同,在此环境下如何加强学生群体对于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自信心是大学生美育工作的难点与重点所在。民族文化具有天然的教化功能与影响力,如茶文化,尽管在新时代饮品种类多样化的环境下,茶已不再如古代时期一般广受社会群体喜爱,但茶文化产业的不断发展,仍可看出民族茶文化的魅力与社会群体对本土文化的高度认同。现阶段,优秀的传统民族文化正凭借特殊的教育作用对大学生审美、生活、心理与行为等层面带来不同程度影响,在对于民族文化高度的认同当中生成爱国主义思想,这亦是思政理论课程培育学生群体的需要,亦是最关键的品质,更是学生个体作为真正意义维护的社会人的根本条件,还是其全面发展的必要条件。

2中国传统茶文化在大学生美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2.1学生茶学知识不足,缺乏茶文化认同感

中国作为茶叶故乡与茶文化主要发源地,茶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体系的珍贵宝藏,具有悠久的发展历史,且蕴藏浓厚的文化意蕴,是中华民族值得骄傲的文化内容。然而,在快节奏与现代化的社会环境中,历经千余年发展但也遇到诸多危机,难以获得现代青年群众的认同和喜爱,甚至受到各种冷漠待谩。诚然,大学生群体对茶文化的认知尚停滞在相对浅薄的阶段,既欠缺基础性茶学专业知识,亦鲜少了解茶文化本质内涵。除饮之外,现代大学生群体受到快餐文化深刻影响,针对深奥且精妙的茶学知识学习耐心不足,急功近利的学习心理亦对学生群体在更深层次认知茶文化造成阻碍作用。

2.2茶文化德育功能及美育功能的认知模糊

我国茶文化在传统文化系统中处于显耀位置,其蕴藏着的坚韧不屈、顶天立地以及不屈不挠的民族高尚精神为我国民族文化发展奠定了基础,而茶文化亦被外国友人视作东方明珠。然而,我国当代大学生针对茶文化蕴藏的德艺双馨思想尚未生成准确认知,不但对基础性茶学专业知识了解不足,而且对茶文化内在思想精髓亦存在理解偏差的问题,更谈不上其能领悟茶文化内在的美育和德育功能。现代大学生群体针对茶文化这个传统文化较为陌生,在日常生活中亦没有饮茶习惯,针对茶文化了解甚少。除此之外,学校课程体系中鲜少包含茶文化相关课程,所以大学生群体茶文化专业知识获得路径相对狭窄,亦进一步致使学生群体对茶文化美育功能与德育功能的认知模糊。

2.3茶文化课程尚未完善,欠缺较强专业性

尽管现阶段部分院校已借助传统茶文化宣传强化大学生群体美育教育,并且亦有诸多院校专门增设茶文化相应专业课程,但多为公开选修课程,而非专业必修课程,这些课程所具备的专业性程度有待考证。近年来,国内多数院校所增设的茶文化相关课程,其教育内容相对浅显,多以茶叶工艺、茶文化历史与品茶艺术等课题为依托实施课程体系设置,教育内容杂乱且缺乏过度性,在较大程度上增加大学生知识学习以及茶文化理解难度。除此之外,多数茶文化课程教师个体文化知识底蕴并未达到扎实的境界,导致其教育专业性程度偏低。同时,教师及教育模式依旧沿袭以往教育模式,依托于注入式教育模式实施教师单向知识传输,不仅难以显现茶文化独特魅力,亦降低了大学生群体对茶文化学习的热情。

3中国传统文化视域下的大学生美育策略

3.1利用区域优质文化资源,延伸美育的文化领域

美育是我国教育体系中的重要构成内容,亦是思政理论课程的重点教育内容,所以若想做好大学生美育工作应首先集中社会层面的力量,借助社会中存在的优质文明成果,加强大学生美育工作时效性。中国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辽阔疆土与五千余年的历史,而这些优越的资源所衍生出的人文景观与历史故事均体现在每寸土地上,是教育工作者实施美育工作的重要素材。同时,这些素材为现代大学生群体文化素养培育以及思想素质提高供给了感性材料,是教师理论、实际融合的主要纽带。例如,北京、洛阳、南京与西安作为我国四大古都,其不但蕴含历史沧桑的独特美感,而且亦呈现出数年来地域文化的发展与变迁,基于当地经济和茶文化发展,教师可为学生群体实施实地教学,选取当地具有特色的茶庄或茶叶种植园,为学生们讲述当地茶叶发展历史以及品茶艺术等内容,使学生们在身临其境当中深刻感知历史浩瀚,感知文化璀璨之美。现如今,多数院校都有进行社会实践类活动,在学生假期时随处可见学校实践团队的标志性彩旗,这一视觉与听觉等诸多感官于一体的美育实践教育才是大学生群体喜爱的文化知识教学方式。所以,借助社会层面优秀文化资源为学生群体呈现民族优秀文化瑰宝,延伸美育的文化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3.2要始终保持政治敏锐性,在美育中渗透茶文化

传统茶文化在现代社会当中正凭借其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对社会群体精神家园筑造和人格塑造产生深远影响,文化旨在以文化人,大学生美育工作最终目的和文化目的具有较高相似性,对主流文化、民族文化以及传统文化的高度自信是民族生命力与创造力持续生长的基础,健全大学生个体人文素养,推动其实现全方面发展,要求学校和教育工作者有所作为,在大学生美育工作中将文化自信培育落到实处。现阶段,学校依旧是大学生美育工作坚信的主阵地,利用多元化教育模式是学校在传统茶文化视域下实施美育工作的首要选择。首先,明确教育信息。因信息技术的普及,多数教师均依托于多媒体技术实施课堂教育,甚至为创造课堂氛围在课件制作方面投入大量时间精力,然而课件中包含的复杂化装饰与图像在较大限度上会分散大学生注意力,尤其在学生群体展开审美鉴赏过程中,需心思宁静且高度集中于审美对象上,因此必须明确教育信息,掌控课堂信息量,最终实现教育目标。其次,择选精简且具备文化意蕴的教学案例。在社会现实生活当中,可用于大学生美育的茶文化教育案例众多,但是在课堂中应择选精简且具备文化意蕴的案例,才可牢抓学生们兴趣点,同时选用具有较强针对性的案例亦可得到意料之外的教育成效。最后,重构美育学习过程,传统学习过程是经过信息汲取与吸收内化完成相应教育工作,但是美育和其他教育形式应有所差异,其所要实现的教育目的体现在洗涤学生心灵、升华学生情感,这便需要大学生个体在吸收内化过程中丰富自我,然而一因欠缺专业教师陪伴与支撑,常常难以达到理想效果。近几年,微课与翻转课堂等形式的出现为教育工作者提供了解决该问题的思路,学生在课前便可完成信息汲取,留下足够时间使学生们在课堂中在教师专业化指导下实施吸收内化,此学习过程真正深化美育工作感性功能,可达到最大化的教育成效。

3.3教育工作者应率先垂范,以文化自信熏陶学生

教育工作者身为美育工作的直接参与方,承担重要的职责,亦在教育过程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各院校美育教师应深刻领悟党中央针对于教育工作者的实际要求,感受教师对大学生全面发展所发挥的现实意义。一方面,教师应以率先垂范的行业操守以及高度政治自觉性严格要求自我,以自身行为、言行无形之中熏陶学生。现阶段,因社会转型所生成的价值取向模糊与道德问题对大学校园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教育工作者针对该问题时常无从下手,社会的消极影响对教师心灵造成一定冲击,对教育成效产生不利影响。在此形势下,美育教师应凭借其敏锐的正确政治判断,树立积极三观,以更高要求实现自身科研与教育任务,加强教育任务,以及加强个体人文素养,利用教师个体人格魅力与专业素养征服大学生群体,从而得到理想教育成效。另一方面,教师应在教育内容层面入手,摒弃以往照本宣科的陈旧教育模式,由传统滞后的教材文本体系向教育互动模式转变,由单一空洞的灌输式教育向理想信念建设转变,由知识表面获取向内升华转变,并在教育内容中渗透茶文化内容,以文化自信熏陶学生。唯有如此,才能传承国家优秀文化,契合当代道德需求、满足民众期望。近年来,伴随社会转型发展,学校亦在顺应社会现实需求的同时持续转型升级,美育工作最终目的体现在以美塑人,打造品行端正以及人格高尚的新时代大学生。

4结语

综上所述,大学生美育工作是一项系统性工程,而针对中国传统茶文化的探究和文化自信培育正竭力在美育工作途径中有所突破。茶文化通过润物细无声的教育形式,对当代大学生们发挥教化功能,不仅可陶冶学生情操,还可推动其道德品质和文化涵养的提升。茶文化和大学生美育教育融合,本质上是我国传统文化体系教化作用的最终结果。

参考文献

[1]冯婷.文化自信视域下审美教育与大学生的全面发展[J].思想研究,2018,35(03):150-154.

[2]李莉,陆原.当代大学生如何运用公共文化资源接受审美教育——以南京地区博物馆为例[J].美与时代(下),2018(6):51-53.

[3]高字民.多重视域中京剧进高校和传统文化的传承创新[A].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大学素质教育研究会.2015年大学素质教育高层论坛论文集——素质教育与大学教育改革[C].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大学素质教育研究会,2015:6.

[4]李正.华南理工大学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探索与实践[A].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大学素质教育研究会.2015年大学素质教育高层论坛论文集——素质教育与大学教育改革[C].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大学素质教育研究会,2015:7.

[5]田瑾,孟庆军.美育视域下设计教育培养创造性思维的新探索[J].河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2):84-88.

[6]王琴.校训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尝试——以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为例[J].文教资料,2019(16):124-125.

作者:陈洁 单位:浙江邮电职业技术学院 人工智能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