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参与式文化下传统文化传播与发展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摘要:随着新媒体技术的进步与发展,媒介技术不断赋予用户更多的权利,用户在网络空间的所有权和赋权体验得到前所未有的提升,参与网络的行为得到越来越广泛的满足。同时,社会对传统文化发展的再度重视,越来越多网络用户参与到传统文化的传播中,不仅享受其中的愉悦和内容,还会对其进行改编和再生产,用户的参与丰富了传统文化传播的内容和表现形式,赋予其发展新活力,促进了新媒体环境下传统文化的传播。
关键词:参与式文化;传统文化;传播;B站
近年来,传统文化的传播与发展越来越为人们所关注。也多次在讲话中提到传统文化和文化自信,传统文化的传播与发展问题同样已得到学界关注。随着新媒体技术的进步发展,用户在网络空间的所有权和使用体验得到前所未有的提升,参与网络的行为得到越来越广泛的满足,越来越多网络用户参与到传统文化的传播中,不仅享受其中的愉悦和内容,还会对其进行改变和再生产,进而由一个被动的消费者转换为一个主动的文化生产者或盗猎者[1]。本文以B站用户参与传统文化传播的实践为例,探讨参与式文化背景下传统文化的传播以及未来发展,以期传统文化能够在当代焕发新的光彩。
1B站用户参与传统文化内容的形式
新媒体的发展,使得用户的互动和参与得到了极大满足。作为年轻人文化社区的B站,其内容主要来自UGC和PGC,也就是说,用户参与内容是B站内容的主要来源,再加上B站一系列针对UP主的鼓励措施,使得B站拥有良好的参与式文化氛围。根据用户参与程度的不同可以分为以下几种参与方式:观看视频是绝大多数视频网站用户参与的形式之一,也是最普遍的参与形式。在B站搜索“传统文化”可以看到,相关视频的播放量远远大于其弹幕总数和转发数。由此可以看出,绝大部分用户只是参与了观看视频而不去表达自己的观点,也就是点赞、评论、分享。除观看视频这一参与方式外,用户会在B站通过点赞、投币、收藏等方式来表达自己对该视频的喜欢或不喜欢。部分用户在观看视频的过程中会表明自己的观点,“点赞”是最直接简单的表述参与,如果视频足以打动用户,用户会通过投币对作者进行打赏或收藏该视频来提高自己的认同感和参与感。相较于以上两点,对视频内容进行评论、发弹幕是最能体现用户参与感的形式。参与式文化打破了传播者与受众的人为界限,使传播呈现出传受合一的新面貌[2]。用户通过评论、发弹幕的形式表达自己的观点或分享自己的经验,同时这些观点和经验又成为该视频内容的一部分供其他用户交流分享,进而完成了基于该视频的用户与用户之间、用户与生产者之间的对话交流,也就是说,用户以影像为中介进行对话,通过参与式生产行为建立了与他人之间的关联[3]。此外,用户根据自己的喜好有选择地分享自己看到的内容,或者根据已有素材创作内容进行上传,上传视频是平台中参与的最高形式[4]。用户通过分享和上传视频来维护自己在社群中的身份地位,保持与社群内其他成员的联系,同时又吸引更多用户参与。
2B站用户参与传统文化传播的意义
2.1丰富传播内容,赋予文化新活力
参与式文化在B站的发展对于创意、创造和人与人之间的分享有着强力支持[5]。技术的更新迭代以及平台发展的需要,使用户参与网络表达的门槛逐渐降低,用户间的交流不断扩展其对传统文化理解的广度和深度,同时还会根据自己的实践创作并上传相关内容。由于文化背景存在一定差异,用户带着预先获得的文化能力去影响文本,以致不同构成的用户将对不同的意义产生作用[6]。一方面,用户通过评论发表对他人作品的见解而丰富拓展他人的内容;另一方面,用户独立创作上传自己对传统文化的实践而直接参与其中。大量的用户参与丰富了传播内容的多样性,用户之间的交流共享不断创新传统文化的内容表达,进而吸引更多用户参与到传统文化的传播中,为传统文化的发展增添新的活力。
2.2增强用户参与,提高文化认同
随着新媒介技术的发展更新,作为以UGC和PGC内容为主导的B站,其用户参与门槛逐渐降低,以答题作为准入的方式逐渐放宽,用户无论是否通过答题都可参与B站社区建设,其丰富的参与形式,如喜欢/不喜欢、投币、弹幕等,极大满足了用户参与内容建设的意愿。用户参与传统文化的传播,一方面是参与其他用户的内容生产,如发表评论等,另一方面制作上传自己的内容,无论是参与他人生产还是自己独立创作,都体现出用户对传统文化传播的热情,用户在一系列参与中对传统文化的获得感和认同感不断加深,进而更积极地参与到传统文化的传播中。
2.3青年成为主体,传承更有生机
根据相关数据统计,青年群体在B站用户中占据相当大的比例,作为“年轻人的文化社区”的B站约有82%的用户在28岁以下,在庞大的国风爱好者中有88%的用户为95后群体,而且用户数量也在不断增长。青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伴随着互联网成长的青年群体更能理解并使用互联网。在B站越来越多的青年通过直播、混剪、独立创作等手段去展现传统文化的魅力,大量的原创国风音乐、动漫、舞蹈等在以青年人喜爱的方式制作和传播。青年群体的参与为传统文化的发展带来了新的生机,传统文化的未来也更有希望。
3参与式文化背景下传统文化发展的展望
3.1提高受众的媒介素养
参与式文化强调用户的参与、创作与共享,用户参与的质量与用户媒介素养高低不无关联,提高用户媒介素养是“众人皆媒”的当下所需要且必要的。提高用户的媒介素养首先需要培养用户的批判意识和审美能力,以提高用户面对消极文化的免疫能力。结合当下新媒介环境,詹金斯将青少年应具备的新媒介素养总结为游戏能力、模拟能力、表演能力、信息再加工能力、多任务处理能力、分布性认知能力、集体智慧能力、判断能力、跨媒介导航能力、网络能力和协商能力等十一种能力[7]。这些能力无不是用户在网络交往中所需要掌握的,提高用户的媒介素养是为了在用户全面且有意义地参与到新媒体技术所带来的参与式文化中时,帮助他们应对各种挑战[8]。
3.2加强平台的监管引导
面对用户参与所呈现的问题,仅仅要求用户媒介素养的提高是远远不够的,网络平台以及相关部门也应承担相应责任。在网络上仅仅寄希望于用户的自律是不大可能的,这需要多方共同努力才能保持网络空间的健康清洁。新媒体的发展,如B站给予用户更大的内容生产参与和用户与用户、用户与平台的沟通互动等权利,不同文化背景的用户参与到内容制作、上传、共享中,其产生的内容质量也是参差不齐的,如过度娱乐化以及“盗猎”现象等。为此,平台方应加强对用户内容的把关,去粗取精;相关部门也应加强网络监管,防范低俗内容的扩散传播。当然,对相关内容的监管打击是不够的,更重要的还是要引导用户积极有序地参与。
3.3消减用户参与鸿沟
文化的发展传播离不开人们的参与实践,参与式文化是建立在Web2.0基础上的,这在一定程度上对用户的相关能力素养提出了要求。由于用户文化背景的差异性,其对新媒体的使用或多或少都存在一定的差别,即使对同一种媒介的使用上,用户对其功能的使用程度都会有所区别,而这些都会对用户的参与造成一定影响。为鼓励更多用户积极参与到新媒体时代传统文化的传播中,消减用户技术使用鸿沟,加强新媒体技术的普及教育以及关注老年人群体的新媒体使用是十分必要的。
3.4鼓励专业人士参与
参与式文化发展与用户的交流、共享离不开,专业意见领袖的参与更有可能为用户在参与内容创作时提供正确方向和质量保障。意见领袖作为网络社区思想、观点的提供者,是积极活跃的社区参与者,也是社区舆论生态的建设者[9]。参与式文化影响下部分用户会通过向更有经验的用户学习,来提高自己的媒体参与,而此时拥有大量粉丝关注的意见领袖往往会成为他们首先学习的对象,意见领袖的差异性也导致用户学习的内容雅俗有别,进而影响用户的参与环境。专业意见领袖的加入可以为用户提供更高质量的学习内容,引导用户正向参与,从而塑造积极的参与式文化。
4结语
新媒介技术的发展给予参与式文化越来越大的发展空间,也赋予用户更大的权利在当今社会去自我展现与相互连接。用户的参与丰富了传统文化的内容和表现形式,赋予传统文化发展新的活力,促进了传统文化的当代传播。然而,在参与式文化背景下用户所产生的内容虽有积极的一面,但我们也不能忽视其可能存在的隐患,要使用户更加健康有序地参与传统文化发展,需要包括平台及相关部门在内的社会各界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亨利•詹金斯,杨玲.大众文化:粉丝、盗猎者、游牧民——德塞都的大众文化审美[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4):65-69.
[2]周荣庭,管华骥.参与式文化:一种全新的媒介文化样式[J].新闻爱好者,2010(12):16-17.
[3]别君华.参与式文化:文本游牧与意义盗猎——以bilibili弹幕视频网为例[J].青年记者,2016(23):43-44.
[4]白晓晴.网络视频平台中参与式文化的逻辑与运作[J].当代电影,2019(7):106-109.
[5]谢新洲,赵珞琳.网络参与式文化研究进展综述[J].新闻与写作,2017(5):27-33.
[6]克里斯•巴克.文化研究——理论与实践[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36.
[7]李德刚,何玉.新媒介素养:参与式文化背景下媒介素养教育的转向[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7(12):56-59.
[8]李廷军.参与式文化背景中的媒体素养教育[J].新闻爱好者,2009(7):42-43.
[9]王秀丽.网络社区意见领袖影响机制研究——以社区化问答社区“知乎”为例[J].国际新闻界,2014(9):47-57.
作者:路露 单位:安徽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