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思考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摘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其蕴含的诸多思想直至今日都沉淀着丰富的教育资源,高校思政课作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平台,可以焕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新生机,而优秀传统文化可以拓展思政课的深度和广度,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政课对于二者来说,都有着不可小觑的重要意义。但是,就当前的教育环境来说,二者的融合有着诸多现实困境,如: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缺失、传统思政课教学模式阻碍,教师队伍的文化素养不够等,要解决这些问题,就要借助新媒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立足于校内外实践活动,创新思政课的教学模式;优化教学环境,拓宽思政课的学习渠道并且要培养一支具备传统文化素养的强大的教师团队。
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与“魂”,蕴藏着丰富的教育教学资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是提升大学生道德文化素养,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三观的重要基础课程,这些课程的主要教学目标就是培育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中华优秀传统文华与思想政治课所追求的精神价值目标上有着内在的契合性。大力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激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基因,高校思政课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宣扬的主阵地,肩负着不可替代的重要责任,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中,有着不可小觑的重要意义。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的重要意义
历经上下几千年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藏着丰富的思想精神品质与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强大的精神命脉,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教学中,是落实高校思政课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这不仅可以激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新生机,还可以拓展高校思政课的深度和广度,引导大学生坚定文化自信,增强大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一)假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新活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历经数千年的历史长河,在继承中不断发展时而注入新的元素。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实际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推陈出新,革故鼎新的,是存在不间歇的发展过程的,并非一成不变。新时代,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离不开优秀传统文化作为基础,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自然而然成为了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传承者之一,高校思政课堂正是为这一群体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提供了重要平台,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中,能够更加直接、更加有效的像学生展现出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不仅可以使大学生在思政课中潜移默化的了解和学习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髓,还会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化于心、外化与行,在课堂中学习中华传统文化,在生活中运用优秀传统文化。
(二)拓展高校思政课的深度和广度。新时代,在文化多元化浪潮的冲击以及各种不良诱惑因素的影响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愈来愈额多的挑战。现阶段,我国高校普遍面临着一个重要的难题,那就是在多元文化浪潮冲击下如何在高校中深入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相关工作,从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成为了高校教学的重点内容。而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党思想政治课教学当中,其宝贵的思想精髓和隐藏的教育资源不仅为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切入点,而且为高校思政课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拓展了高校思政课的广度。相比较而言,枯燥乏味的理论性思政课,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政课当中会显得更加生动,例如,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道德规范以及价值原则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相结合,不仅使广大学生理解思政课内容更加轻松,而且使得传统思政课变得生动起来,拓展了思政课的深度。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的现实困境
随着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的不断深入,就其实际效果来看,情况并不是很乐观,究其原因,主要存在以下现实困境:
(一)大学生群体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缺乏认同感。大学生群体思想相对活跃,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也比较强,当代大学生的大部分喜欢看娱乐综艺节目,刷电视剧,刷抖音,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关注少之又少,一方面,是鉴于传统文化晦涩难懂,缺乏时代性诠释,使得大学生们很少能体会到其精髓,只是断章取义的了解部分内容;另一方面,是西方主流思潮对我国青少年的影响,刷韩剧、过洋节,一味的追求外来文化,淡漠本土文化。因此,大部分高校大学生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认识不足,缺乏认同感和归属感、重视度不够便成为一个叩待解决严峻问题。
(二)传统思政课堂陈旧的教学观念与方式的阻碍。长期以来传统思政课的教学方式以灌输式为主,老师台上讲,学生台下听,相对枯燥乏味,以至于高校大学生对思政课的态度极其随意,教师教学内容枯燥,教学方式单一,这使得本是重要的高校思政课在大学生眼里成为了无用之课。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中,虽然丰富了高校思政课的教学内容,但长期以来对思政课形成的思维定式无法在短时间内改变,以至于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政课的教学步伐。
(三)缺乏具备专业传统文化素养的教师队伍。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之中,这就对思政课教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思政课教师不仅要熟悉掌握思政课教材内容,而且需要具备极高的传统文化素养,只有这样,才能在教学活动中,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灵活且恰当的运用在思政课的教学过程中。但是,就目前许多高校的思政课教师由于自身文化素养的限制,想要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髓和内涵清楚明了透彻的传递给学生还比较困难,思政教师们只是在自己的专业领域研究有着较高的理论建树,而对于优秀传统文化,不能将其与思政课的内容更好的融合,在一定程度上讲,这就导致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的效果变差。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的现实路径
(一)借助新媒体,找准学生兴趣点。当代大学生生活在一个信息化迅猛发展的时代,网络占据了大学生的大部分时间,大学生对网络有着一种割舍不断的情怀,那么,如何利用大学生这一兴趣点去激发大学生对传统文化以及思政课的兴趣,成为思政课教师迫切需要考虑的一个问题。恰当的运用新媒体,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和传播有着积极且重要作用。首先,高校思政课堂可以将传统课堂和网络课堂有机结合,在两者之间找到结合点,使两者尽可能发挥其最大价值。使用网络技术与线下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容易找准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兴趣点,让学生潜移默化的接受优秀传统文化的洗礼;其次,思政课教师可以利用自己的微信、QQ或其他网络平台向同学们展示传统文化相关的内容,可是图片,可是文章,亦可是视频,也可以组织学生在朋友圈、QQ群或者讨论组里展示自己家乡的文化传统,文化特色,以这种喜闻乐见的形式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到思政课的教学当中,容易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提升大学生对高校思政课以及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兴趣,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将知识铭记于心。
(二)立足于实践,创新教学模式。改变以往“填鸭式”“灌输式”的教学模式。高校思政课的课堂,不仅仅局限在教室内,它还应该包括课外实践教学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模式,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政课的课外实践教学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例如:在思政课老师的带领下参观当地的传统文化景点,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相关的志愿服务等等,来加深大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其次,在学校的社团活动中,可以将传统文化相关的活动加入其中,例如:传统文化知识竞赛、传统文化征文比赛、传统文化辩论赛等等,以此来吸引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注意;还可以在传统节日或者某位历史人物纪念日之时,观看影片或者纪录片,顺势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让学生以理论学习为基础,加强实践教学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宣传教育,达到知行合一为目的。
(三)优化教学环境,拓宽学习渠道。高校思政课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其教学环境对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提升思政课教学效果都有着不可小觑的作用。在校园环境中融入优秀传统文化,发挥传统文化潜移默化的特点,良好的传统文化教学环境能够激发情感共鸣,提升大学生对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通过优化校园环境,可以让学生感知文化,并且能把学到的理论运用于实践之中。一方面,可以将优秀传统文化因素融入到学校基础设施建设中,如:在学校的走廊里、教室内的文化墙上张贴有关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另一方面,还可以将传统文化融入到学校的人文建筑中,例如,在学校公共场所树立名人雕塑,让学生们在这种文化氛围内感受文化,学习文化,潜移默化的吸收和消化对于传统文化的学习。
(四)打造一支具备专业素养的教师团队。思政课教师是大学生价值观念的引路人,思政课教师具有特殊的教育使命,而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加大了对高校思政课教师的挑战,因此,提高思政课教师的传统文化素养,能够帮助思政课教师在思政课授课过程中更好的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教学之中。这样一来,学校不仅要聘用具备专业知识的传统文化教师,还要定期组织开展学习和探讨,定期考核,加大力度组件一直具备专业素养的教师团队。思政课教师自身也要努力提高自己的传统文化素养,积极参加各种类型的传统文化相关的讲座和研讨会,自觉并且透彻学习传统文化相关知识。
作者:黄冰心 单位:河北经贸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