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诗词艺术结晶思考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而形成的思想体系,是以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指引下,在半个多世纪中领导中国人民进行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同帝国主义和国内外反动派、同形形色色的机会主义思潮反复斗争的实践经验的总结,而诗词则又是思想的艺术结晶。这些诗词同他的理论著作一样,是锐利的思想武器,是响亮的战斗号角,也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艺术缩影。它生动地描绘了我国各个历史时期的重大斗争,形象地再现了我国人民革命和建设社会主义龙腾虎跃的画面,正确地评价了中国和世界历史的重大事件和历史人物的千秋功罪。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同志肩负国家兴亡的历史重任,毅然踏上革命征途奔走天涯。作于1923年的《贺新郎•别友》,真实地记录了他当时对亲人的依恋之情,抒发了对黑暗社会的无比憎恶和为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毕生奋斗的豪情壮志与义无反顾的献身精神,表达了未来革命必将像台风一样横扫大地的乐观主义信念。《沁园春•长沙》作于1925年秋天。其时,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影响下,全国工农运动迅速高涨。但在统一战线内部出现了国民党右派旨在夺取革命领导权的阴谋活动,中国共产党的主要领导人陈独秀在领导权问题上也提出了右倾错误主张。为了真正解决中国革命的领导权问题,1925年2月同志从广州回到湖南,对中国社会状况以及工农运动进行考察和研究。他在长沙逗留时,重游岳麓山、橘子洲头,写下了这首著名的词章。该词通过对色彩斑斓、气象万千的湘江秋景的描绘,寄寓了诗人对当时蓬勃发展的革命大好形势的感奋昂扬的情绪;通过对“百侣曾游”的峥嵘岁月的深情追忆,进而以此回答了中国革命“谁主沉浮”的根本问题,展示了革命先驱者关键时刻关注国家民族命运的高度责任心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1927年春,工人运动迅速发展,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侵略势力。农民运动更是风起云涌,“其势如暴风骤雨,迅猛异常”①,把几千年封建地主阶级的特权,打得落花流水。但与此同时,、日益走向反动,陈独秀的右倾错误发展到妥协退让,统一战线即将破裂,大革命时刻面临着失败的危险。在这严重的时刻,诗人登临黄鹤楼百感交集,写下了心潮澎湃的《菩萨蛮•黄鹤楼》。古老的黄鹤楼,在历史上不知有多少人登临过,歌咏过。唐代诗人崔颇的《黄鹤楼》诗一出,即成为千古绝唱,使得许多诗人因此搁笔。然而同志却挥动凌云健笔,别出机杆,从大江起,以大江结,为我们描绘出了雄浑开阔、气势恢弘的另一种境界。“烟雨莽苍苍,龟蛇锁大江。”诗人通过楼对前云雾迷檬、烟波浩渺的景象的描写,表现了对大革命失败前夕的严峻的政治气候的敏锐察觉,寄寓了他忧国忧民的沉重心情。“把洒醉滔滔,心潮逐浪高。”诗人革命的激情完全融人了眼前的景物,一口吐出心中勃郁着的万丈虹霓。这里既含有对国民党反动派的谴责,又有对陈独秀右倾错误贻误革命的愤慨,更有对国家命运、革命前途的焦虑和忧思,而重要的是寄托了誓将革命进行到底的坚定信念和决心。上述三首优美的词章,虽然有的写惜别,有的写忆昔,有的写登临,但都蕴含着丰富的革命意义,反映出从“五四”运动到大革命时代的革命特点,而更突出的是反映了同志早期的革命思想和革命活动。同志为了国家民族的命运、革命的开展,毅然决然地辞别家乡故土,亲朋爱侣,而投身于革命的洪流。
他为革命而奔走,积极组织工人运动、农民运动,向封建主义、帝国主义和国民党反动派展开了英勇的斗争。当革命处于危急关头,他更是忧心如焚,积极进行斗争。在这里我们不仅看到了同志早期革命斗争的战斗英姿,更了解了思想的早期风貌。轰轰烈烈的大革命,由于国民党反动派的残酷镇压和陈独秀的右倾投降主义的错误而失败了。“但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并没有被吓倒,被征服,被杀绝。他们从地下爬起来,揩干净身上的血迹,掩埋好同伴的尸首,他们又继续战斗了。”②同志在这个关键时刻,创造性地提出了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取得全国胜利的战略思想,开创了无产阶级武装夺取政权的新的道路。的光辉思想,在诗词中都有不同程度的反映,特别是关于土地革命和武装斗争问题,在诗词中表现得更为充分。《西江月•秋收起义》、《西江月•井冈山》、《清平乐•蒋桂战争》、《采桑子•重阳》、《如梦令•元旦》、((减字木兰花•广昌路上》、《蝶恋花•从汀州向长沙》、《渔家傲•反第一次大“围剿”》、《渔家傲•反第二次大“围剿”》、《菩萨蛮•大柏地》、《清平乐•会昌》等十一首词篇,多是“在马背上哼成的。”在军书旁舞,戎马匆匆之中,同志纵髻挥鞭,红旗导于前,军旅随于后,杨柳依依,雨雪霏霏,山川万象,无不有情。当此之时,无产阶级革命家的豪情与伟大诗人的兴致,浑然为一。于是头上高山,马下黄花,前村弹洞,赣江风雪……拈来人词。在诗人彩笔的挥洒点染下,开成了一丛丛永不凋谢的奇葩,生动、形象地展示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火燎原壮观,抒发了伟大的思想的精神实质。
中国的诗歌传统认为“诗言志,歌咏言。”③这首作于1927年的《西江月•秋收起义》描述了当时工农群众不畏压迫,在党的领导下英勇起义的壮丽图景,但字里行间却表现着对中国革命的赞美与赞美所体现出来的革命襟怀,因而这是一首言“志”之作,是对“秋收起义”武装暴动的礼赞。同志在湘赣边界领导秋收起义取得成功,建立了工农革命军,创立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1928年4月,、同志率领南昌起义的余部到达井冈山与部会师,正式成立了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至此中国人民的革命事业进人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为中国革命开创了一条由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政权的崭新道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巩固和发展,引起了国民党反动派的仇视和恐惧。他们时刻妄图扑灭井冈山的火种,湘赣两省的敌人曾屡次向井冈山进剿,但都以失败告终。1928年8月底国民党湘赣两军各一部又乘我主力去湘南未归之际进攻井冈山。井冈山军民凭险奋起抵抗,将敌击溃,取得了黄洋界保卫战的胜利。9月下旬,同志率我红军主力返回井冈山,欣听这一喜讯,于是写下了《西江月•井冈山》这首歌颂黄洋界保卫战的光辉史诗。全词以高昂雄壮、轻松乐观的笔调,描写了黄洋界保卫战的胜利,反映了井冈山军民不畏强暴,团结奋战的革命精神和英雄气概。实际上这也是对整个革命根据地的热情讴歌,是对井冈山革命武装斗争道路的热情赞歌。同志领导的井冈山革命道路是不朽的,在井冈山革命斗争中产生的革命史诗—《西江月•井冈山》也同样是不朽的。1929年秋,中国工农红军为了壮大革命根据地,抓住“军阀重开战”的有利时机,两次人闽,开辟闽西根据地,进行土地革命、建设红色政权。写于此时的《清平乐•蒋桂战争》艺术地再现了以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根据中国革命发展的规律,利用白色政权的分裂和战争,实行“工农武装割据”,建立、巩固、扩大红色政权的思想。“古田会议”以后,根据同志“争取江西”的决策,红军分兵两路,不管“路隘林深苔滑”,在崇山峻岭的崎岖小路中,隐蔽而迅速地穿过“宁化、清流、归化”,从闽西向江西挺进“直指武夷山下。”发动群众,扩大赣南根据地,同时巧妙地以战略转移粉碎了敌人‘对闽西根据地的“三省会剿”。1930年l月创作的《如梦令•元旦》,就是这场胜利进军的赞歌。
《减字木兰花•广昌路上》的写作时间,与《如梦令•元旦》紧相衔接,可以誉为姐妹篇,该词描写中国工农红军为了实现“争取江西”、扩大“工农武装割据”的计划,翻越武夷山,于广昌会合后冒雪进军,“风卷红旗过大关”,挺进吉安。该词歌颂了红军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蝶恋花•从汀州向长沙》作于同年7月,抒写红军冒暑出征,转战赣南,回师闽西,开辟扩大根据地。该词真实地记录了“古田会议”以后红军将士的精神风貌以及红军转战福建、江西、湖南三省的豪迈心情,热情赞颂了黄公略同志率领红三军抵制立三路线的错误,在赣西广泛发动群众,实行工农武装割据所取得的胜利。赞美“百万工农齐涌跃,席卷江西直捣湘和鄂”,迅速扩大革命根据地和革命力量的大好形势。这几首词,形象地说明边界红旗不倒,而且越举越高,既有力地批判了“红旗到底能打多久”的右倾悲观论调,又使反对“工农武装割据”的“左”倾机会主义者相顾无颜。在这组歌唱革命武装斗争的组歌中,《采桑子•重阳》中的“战地黄花分外香”是其中的主旋律,也是其中的最强音。此词作于1929年秋天,诗人在战场上重阳赏菊,即景咏怀,抒发了辩证唯物主义的宇宙观和人生观的伟大思想,高度赞扬了红色根据地和革命战争。“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的名句,艺术上挺拔新颖,思想上哲理深刻,从而体现了诗人博大的政治襟怀和独特的美学思想。“十年的红军战争史,就是一部反‘围剿史”,④。《渔家傲•反第一次大“围剿”》、《渔家傲•反第二次大“围剿”》就是这场战争史的艺术写照。
1930年12月底,集中十万兵力用分进合击的战术向中央革命根据地发动了第一次大“围剿”,红军根据同志诱敌深人的作战方针,英勇作战,先后取得龙冈战役和白水、罗冈等战役的胜利,活捉敌前敌总指挥张辉攒,歼敌一个半师,彻底取得了反第一次大“围剿”的胜利。敌人不甘心失败,又调集二十万兵力,向中央革命根据地发动了第二次大“围剿”。《渔家傲•反第一次大“围剿”》写于1931年春,形象地反映了反第一次大“围剿”龙冈大捷的胜利情景。通过对敢于斗争、敢于扭转乾坤的共产党工农英雄形象的塑造和赞美,热情地歌颂了勇敢抗击敌人的根据地军民,歌颂了人民战争的战略思想,揭示了中国革命战争的特点与规律。同志在谈到反第二次大“围剿”时,曾经这样说:“十五天中。931年5月16日至30日),走七百里,打五个仗,缴枪二万余,痛快淋漓地打破了‘围剿”’⑤。(渔家傲•反第二次大“围剿”》就是这场胜利的艺术记录。这首词生动地描述了此次反“围剿”中白云山战斗的经过,“七百里驱十五日”、“横扫千军如卷席”,把整个战役的胜利情况作了精彩的概括,再次歌颂了人民战争的战略思想,让人们领略了同志指挥若定、稳操胜券的从容自若的领袖风度,讽刺嘲笑了指挥的国民党军队的软弱无能。《菩萨蛮•大柏地》写于1933年夏。同志战地重游,追怀当年红军在大柏地伏击敌人的胜利情景,抚时感事,以亲切明丽笔触,描绘出大柏地“雨后复斜阳,关山阵阵苍”的美好景色,热情地赞美“枪杆子里面出政权”而开辟出来的革命根据地,充分肯定了武装斗争和农村包围城市的战略路线,抒发了诗人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又生动地体现了无产阶级祟高的美学观。由于王明“左”倾路线错误的危害,使中央革命根据地反第五次大“围剿”严重失利,红军和根据地面临十分危险的境地。对此,同志心情十分郁闷。1934年春天和夏天,他先后两次来到当时中共粤赣省委所在地会昌,进行调查研究和指导工作。《清平乐•会昌》写于这年夏天,这是一首登高抒怀之作。诗人热情歌颂了会昌一带的红色根据地和开辟根据地的红军将士坚强的革命意志和旺盛的战斗激情,表达了实行战略转移,粉碎敌人“围剿”,夺取革命胜利的雄心壮志和必胜信念。中国革命的道路从来就不是平坦笔直的,我们党在克服了陈独秀、李立三的机会主义路线之后,从1931年起王明“左”倾机会主义路线又占据了统治地位,致使革命遭受到严重的损失,红军受到严重挫折,未能打破敌人对中央革命根据地的大“围剿”,被迫进行战略转移。遵义会议结束了王明路线的统治,确立了同志在全党、全军的领导地位,把党的路线端正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轨道上来。在同志领导下,红军冲破几十万敌军的围追堵截,战胜了说不尽的艰难险阻,终于胜利地到达了陕北,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写于1934年至1935年的《十六字令三首》、《忆秦娥•娄山关》、《七律•长征》、《念奴娇•昆仑》、《清平乐•六盘山》等诗词,便是这一时期伟大胜利的光辉记录。我国古代优秀诗人的征战行旅佳作,我们所见不少,或伤乱离,或称功业,或描写将士的英勇,或诉说边塞的愁苦,读来令人情动。但像诗词那样叫人热血沸腾,不能自已的,却不多见。同志的这一组长征诗词,奔涌着一股巨大的力量,使你于感动奋发之中,似乎也不知不觉地被卷进了那滚滚向前的红色铁流,投身到他们的行列之中去了。诗人在《十六字令三首》中,通过对红军长征途中所翻越的山多、山高,山险的描写,热情歌颂了红军战士英勇无畏、敢于战胜任何艰难险阻的英雄气概,向全世界人民展示了中国共产党拯救中国人民于水深火热之中的坚定信心。而写于1935年2月的《忆秦娥•娄山关》,又以对感情色彩浓厚的景物进行渲染烘托的手法,形象地描绘了红军英勇血战的壮烈,艺术地总结了长征初期王明路线错误统治的惨痛教训,热情赞颂了遵义会议对中国革命的伟大作用与意义。“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同志这一充满英雄气概的号召,鼓舞了千千万万红军战士英勇奋战,终于胜利完成了万里长征的伟大任务。同志在1935年ro月红军长征即将到达目的地陕北时,怀着喜悦的心情写下了《七律•长征》。同志曾说:“长征是历史记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
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于今,历史上曾经有过我们这样的长征么?十二个月光阴中间,天上每日几十架飞机侦察轰炸,地下几十万大军围追堵截,我们却开动了每人的两只脚,长驱二万余里,纵横十一个省。请问历史上曾有过我们这样的长征么?没有,从来没有的。”⑥《七律•长征》诗对这一震惊世界,彪炳千秋的伟大历史事件,作了十分生动的描绘。它以艺术的语言,“向全世界宣告,红军是英雄好汉”。⑦这首史诗高度概括了红军长征的战斗历程,生动地描述了红军将士“更喜眠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的喜悦心情,热情歌颂了广大红军战士不畏艰险、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英雄气概和革命英雄主义、革命乐观主义的精神。作于同一时期的《念奴娇•昆仑》,则通过对昆仑山的奇特想像和生动描写,深刻地揭露和批判了“三座大山”特别是帝国主义给中华民族带来的深重灾难,热情抒发了改造昆仑、改造中国与世界的豪情壮志,同时也表达了长征即将胜利时的喜悦心情。《清平乐•六盘山》是同志翻越长征途中的最后一座高山—六盘山时的咏怀之作。这首词章通过对红军登上六盘山时壮丽情景的描写,表达了对坚持南方游击战争的战友们无比怀念之情和红军一定要夺取长征最后胜利,奔赴抗日前线的坚定决心。这些描写红军长征的诗词是革命英雄史诗,它们并未因历史的进程已跨进21世纪新的历史时期而使人感到遥远,相反却使人倍感亲切。那些英勇无畏的红军将士,他们无比坚强的革命毅力,他们在民族危亡时刻表现出来的革命英雄主义的崇高品质和为共产主义理想英勇献身的伟大精神,正是向我们今天在社会主义“四化”建设新长征路上的人们发出的新的历史召唤!“长征是以我们胜利,敌人失败的结果而宣告结束”。“长征一完结,新的局面就开始”⑧。
1936年1月底,同志亲率红军东征,开赴抗日前线。2月初,在东征途中,同志面对美丽多娇的大好河山,思绪万千,于是写下了壮美的《沁园春•雪》。诗人在词中咏物抒情,论史言志,把象征中华民族的万里长城和黄河纵横入画,描写了“北国风光”的严冬奇景和“江山如此多娇”的美好形象,进而激发人们对锦绣河山的无比热爱和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者的同仇敌汽。通过“批判二千年封建主义的一个反动侧面”,⑨颂扬了今朝的“风流人物”—无产阶级。只有无产阶级才是当代英雄,才是祖国大好河山的真正主人。也只有在中国无产阶级及其政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们才能打败日本侵略者及其走狗,迎来“分外妖烧”的人民当家作主的新天地。抗日战争胜利后,撕毁了重庆谈判协定,悍然发动全面内战。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党中央和同志指挥下奋起还击,接连粉碎其“全面进攻”、“重点进攻”、“全面防御”和“重点防御”,又以排山倒海之势,雷霆万钧之力,连续取得了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的伟大胜利,消灭了国民党军队的主力。1949年4月21日,同志和同志了“向全国进军的命令”,“百万雄师”分兵三路,强渡长江。4月23日,一举解放国民党统治中心南京,宣告了延续二十二年的国民党反动统治的覆灭。《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就是这一战役的胜利颂歌,又是反映整个人民解放战争胜利的伟大史诗。全诗生动地记录了人民解放军横渡长江,解放南京的壮丽情景和伟大史实,纵情高歌了蒋家王朝覆灭的这一历史性胜利。同志在诗中向人民解放军全体将士发出了“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的号召,这是全诗的主旨,是“将革命进行到底”这一光辉思想的艺术体现。新中国成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已经取得基本胜利,中国历史从此跨人了一个新的阶段,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开始了。在这一时期,同志又从中国的实际情况出发,及时制订了过渡时期总路线和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他的关于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关于对民族资产阶级又团结、又斗争;关于正确区别和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社会矛盾,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关于以农业为基础、工业为主导的发展国民经济的总方针;关于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以发展社会主义科学文化等方面的思想,对于巩固无产阶级专政和建设社会主义,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这一时期,同志以极大的喜悦,写下了许多光辉诗篇,讴歌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艺术地反映了他的精辟思想。这些诗篇有《七律•和柳亚子先生》、《烷溪沙•和柳亚子先生》、《烷溪沙•和柳(亚子)先生》、《浪淘沙•北戴河》、《七律•和周世钊同志》、《水调歌头•游泳》、《蝶恋花•答李淑一》、《七律二首•送瘟神》、《七律•到韶山》、《七律•登庐山》、《七律•答友人》、《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念奴娇•井冈山》等。在这些诗词中,有对知识分子、民主人士的教育与劝勉;有对人民革命胜利的欢呼;有对革命英烈的悼念;更多的是对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巨大成就的颂赞,生动、形象地记录了社会主义中国的巨大变化,在我们面前展开了一幅幅壮阔优美的图景。同志在《烷溪沙•和柳亚子先生》一词中,采用对比映衬的手法,以“长夜难明”,群魔乱舞,衬托出雄鸡唱晓,天下皆白的来之不易,深刻地揭露了百年来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给中国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热情歌颂了全国各族人民翻身解放、团结战斗的盛况。在《浪淘沙•北戴河》中,同志通过对暴风雨中渤海壮观景象的描写和对一千多年前的“威武挥鞭”观海赋诗的追念,触景抒情,借古颂今,热情歌颂了社会主义制度的无比优越性,高度赞扬了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的忘我精神和英雄气概,从而展示了“换了人间”的社会主义现实的无限美好。
在《水调歌头•游泳》中,他以愉快、兴奋的心情,热情描写了江上风帆如织的繁忙建设的景象和武汉长江大桥建设的巨大成就,表达了改造万里长江,建设三峡大水库的宏伟设想,抒发了中国人民迎着大风大浪前进的革命豪情和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雄伟气魄。《七律•送瘟神二首》,他则对热火朝天的社会主义建设的群众运动作了热情的歌颂。诗人以丰富的想像,把过去和现在,神话与科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在第一首诗中,以沉重的心情描写了在旧社会血吸虫病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而在第二首诗中,诗人笔锋一转,气象一新,展现了人民群众驱赶瘟神和改造旧世界的壮丽图景:“红雨随心翻作浪,青山着意化为桥。天连五岭银锄落,地动三河铁臂摇。”六亿中国人民正在移山填海,重新安排祖国大好河山,改变“一穷二白”的落后面貌。诗人通过对疫区人民改天换地、根治血吸虫病的伟大成就的描写,从而高度赞美了优越的社会主义制度和人民群众忘我建设新中国的冲天干劲。这种壮丽的社会主义建设的景象,在《七律•到韶山》、《七律•登庐山》和《七律•答友人》中也作了形象、生动的反映。同志在《七律•到韶山》中,深情地回顾了故乡人民英勇斗争的历史,愤怒地控诉了国民党反动派的血腥罪行,生动地描绘了新中国成立后家乡社会主义建设的崭新面貌,热情地赞扬了人民群众改天换地的英雄气概。在《七律•登庐山》中,通过对庐山雄伟气势和秀丽景色的生动描写,歌颂了“云横九派浮黄鹤,浪下三吴起白烟”的社会主义建设壮丽图景。“陶令不知何处去,桃花源里可耕田?”诗人用前人的理想来衬托今天的现实,指出今天的光辉成就,比之陶渊明的向往不知要高出多少倍了。在《七律•答友人》中,诗人通过“洞庭波涌连天雪,长岛人歌动地诗”的沸腾的社会主义建设景象和‘,芙蓉国里尽朝晖”的更加美好灿烂前景的描写,把两位幽居仙境的帝子吸引到了人间,投人到了社会主义建设的光荣行列。《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和《念奴娇•井冈山》两首词篇是同志在六十年代初,“千里来寻故地”,看到井冈山,’1日貌换新颜”后所作。在这两首词里,他高度肯定了三十八年来井冈山革命和建设取得的巨太成就,赞颂祖国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号召全国人民永远沿着井冈山革命道路奋勇前进,不断攀登新的高峰,把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进行到底。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是在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下进行的。同志关于反帝、反霸、反对各国反动势力和“三个世界”划分的理论,他制定的我们党和国家在当代国际斗争中的战略和策略,为建立、巩固和扩大国际反帝反霸统一战线确立了指针。我们在战胜美帝国主义的包围封锁造成的困难之后,又遇到了赫鲁晓夫集团的破坏。
赫鲁晓夫集团背叛了马克思关于“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的教导,对坚持原则的中国共产党,大搞阴谋诡计,进行突然袭击,撤走专家,撕毁合同,断绝经援,勾结帝国主义和各国反动势力,掀起一股反共、反华逆流。同志率领全党和全国人民,坚持还击,并写下了《七律•和郭沫若同志》、《卜算子•咏梅)、(七律•冬云》、(满江红•和郭沫若同志)、《念奴娇•鸟儿问答》等一系列诗词,正面描绘了我党、我国人民反帝、反霸、反对各国反动势力的斗争,艺术地反映了有关这方面斗争的理论思想,同时也塑造了共产主义战士的光辉形象。《七律•和郭沫若同志》借用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的神话故事,用艺术的语言展示了辩证唯物主义对立统一的规律,分析了霸权主义的本质,阐明了我们的斗争策略,预示了斗争的前途。《七律•冬云》通过对严冬景象的描写,形象而又深刻地分析了当时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寒流滚滚”、“雪压冬云”、“万花纷谢”的形势,热情歌颂了中国共产党人傲霜雪、斗严寒的大无畏精神,揭示了赫鲁晓夫集团必然失败,马克思主义必然胜利的客观规律。与《七律•冬云》媲美的《卜算子•咏梅),通过对梅花不畏严寒,迎风斗雪,谦逊自处的高尚品德的赞扬,从而歌颂了中国共产党人坚持原则,逆流而上,英勇顽强斗争的伟大情怀和斗争胆略。《满江红•和郭沫若同志》和《念奴娇•鸟儿问答》两首词辛辣地讽刺了帝国主义、霸权主义和各国反动势力那种狂妄的丑态和虚弱的本质,号召马列主义政党全世界人民以“只争朝夕”的精神“扫除一切害人虫!”诗词,内容非常丰富,除以上所述外还有歌颂人民军队、歌颂人民战争思想的《杂言诗•八连颂》、《七绝•为女民兵题照);赞扬称颂战友伟大功勋,支持鼓励知识分子投身革命的《六言诗•给同志》、《临江仙•给丁玲同志》;反映人类社会进化,说明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的《贺新郎•读史》;悼念革命战友的《七律•吊同志》,等等。诗词是以革命“诗史”的姿态出现在中国大地上,它总是把诗人自己革命激情的抒发与对伟大革命时代的历史进程的叙写结合起来,把他那博大精深的思想和宏伟的中国革命建设的历史脚步声,谱录进每首诗篇的字里行间。诗词所取得的这一史诗性的成就,在我国现代诗人中还没有其他人能够企及。这是中国诗歌发展史上的不朽诗词和它的创作者同志,将同历史上的许多伟大诗作、伟大诗人一样,会被后世的文学史家、思想史家们无比郑重地写人辉煌灿烂的中国文学史册和中国思想史册,并成为其中独放异彩的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