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应用型人才培养下的当代文学论文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应用型人才培养下的当代文学论文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应用型人才培养下的当代文学论文

一、教学理念的更新

传统教学理念强调教学活动中“教”的主体地位,忽视“学”的效果和主体性。20世纪上半叶以来在反思传统的基础上作出教学理念调整,中国高等教育研究院院长刘念才强调要注重本科教育、精英教育理念、通才教育理念、创新教育理念、实践教育理念、素质教育理念等观点,这六点思考给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理念的更新提供了方向和思路。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理念中首先应该秉承其学科要求,注重素质教育,培养高品质、有胸怀的高素质人才。其次树立通才教学理念,强化实践教学理念。在提高人文素养的基础上注重应用型功能,适当淡化专业性,多向素质教育靠拢。这既是当下社会需求,也是应用型人才培养中的必备条件。最后在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中形成创新教学理念,随着时代需要和课程改革作出与时俱进的探索。在全新的教学理论定位下中国现当代文学形成了“大课堂”教学模式,并逐步调整传统的考核评价机制。

二、教学模式的探索

教学模式是教学中形成的可操作、有规律、灵活多样的教学活动的基本结构,联系着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人文社科领域的课程教学模式多延续传统讲授式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中心,多局限于教室内的课堂教学。课堂教学内容则体现为专业知识的细化和深化,与社会实际需求存在距离。为突破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适应社会需求和现代教学理念,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形成以课堂为中心,以校园文化建设为抓手,不脱离社会现象的“大课堂”教学模式。

1.课堂教学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传统教学往往忽视学生的主体性,导致学生“身在教室,心在外”,难以调动学习的兴趣。因而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营造平等民主的教学氛围,是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改革的重要环节。在改革中我们总结出三个“一”。“一次宝贵的表达机会”———课堂三分钟演讲。中国现当代文学课堂给予学生表达自己对专业的认识、畅谈读书心得、抒发人生感悟等机会,在有限的三分钟时间内清晰表达自己的观点对很多学生是一种挑战。“一个有趣的问题”———教师教学突破的关键。在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中采用引导式教学,教师能够根据教学内容提炼出“问题”调动学生参与,学生在教师的问题吸引下发挥其主观能动性,鼓励学生自我意见的发表和不同观点的辩论,不求整齐划一。这样既能锻炼学生的思维逻辑和语言表达能力,同时也是对其创新能力的肯定。“一篇原创的论文”———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的成果。我们在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课堂教学改革中借鉴其他高校教学成果并根据本校学生实际提倡原著导读法、专题报告法等。学生通过阅读形成积极探究的问题意识,教师引导学生以个人或小组的形式写出发言稿并发言,学生通过课堂思考形成的小论文将成为学生科研之路的基石。中国现当代文学与当下的社会生活联系较为密切,较之其他文学课程易于接受。因而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参与意识,让学生在阅读文本、参与文学活动中感悟人生、接受人文滋养、得到“一生受用的感悟”。

2.课堂教学的延伸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改革中面临诸多难题,其中最主要的是学时有限、学生较低的文学水平和知识积累、物质化的社会风气对学生兴趣的影响。针对这一现状和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的开放性、当下性特点,注重课堂教学的延伸,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弥补学时的不足,实现学生实践能力的锻炼。吸引学生以主人翁的精神参与到文学活动中来。鼓励学生自己写剧本,集自编自导自演自拍于一体,很多学生在剧本写作和其他文学创作中施展才华。另外鼓励学生办刊物,以学校既有文学刊物为阵地坚守文学创作。最后就是请社会知名学者、作家、编辑等与学生对话交流。在名人效应中激发学生的专业认同感,对直观理解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发展起到良好效果。

三、评价机制的形成

先进的教学理念和良好的教学模式需要科学的评价方法,合理的评价机制与教学改革成果相得益彰。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的评价方式主要是考试。学生忽视日常学习的积累,多是围绕考试“突击式”学习,不考的不看,考试背笔记,考后全忘记。考试是评价学生专业学习成效的一种手段,如果把考试作为唯一方式,那将是片面的。因此,要实现教学的重大突破一定要逐步改变记忆考试的评价方式,实现评价方式的三步改变。第一步是由识记考试变为开卷考试。开卷考试在很多高校的文学课程中都会使用,我们在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评价中要把开卷考试常态化。这对教师所出试题提出更高要求,开卷考试的内容应该能够体现出学生写作审美能力、逻辑组织能力、文学常识的理解把握能力等等考查。开卷考试的学生除电子通信工具外,可以准备任何相关资料进行答题。开卷的考试方式能够改变学生对考试的畏难心理、纠正作弊的不诚信行为,让学生成为考试的主体。第二步是由单纯的笔头考试走向书写与口头表达等形式的多方面考核。汉语言文学专业要培养学生的读写说想等诸多能力,单纯的书面考试体现学生的思维、写作等能力,但对于表达能力、临场应变的心理素质等方面都无法得到锻炼,因而口试等方式的能力测试有利于学生全面能力的锻炼。这个转变对师生都提出较高要求:学生在日常学习中要有意识地锻炼自己的口头表达能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为学生提供表达自我见解的机会。第三步是把学校的理论考核与社会实践考核相结合,这是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改革的终极目标。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的社会实践考核可以是文艺性编辑工作,亦可以在作家文学研究馆、研究会实习,还可以对当下作家进行访谈等丰富的社会实践形式。在社会实践结束后形成的书面成果汇报成为考核的组成部分。实现社会实践既需要学校建立校企合作、学校间合作等关系,学生也可以自己联系、确定相关社会实践内容。这步改革的关键是保证社会实践真正付诸实践、学生能力得到锻炼、确保结果真实。在以上条件都达到的情况下,此种考核形式对学生能力的提升、专业知识和社会需求的融合有积极意义,对其他课程也有借鉴意义。

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改革虽然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改革目标,但是依然不能忽略其精神坚守、教书育人的宗旨。大学不是象牙塔,但是大学是创造精神、产生思想、塑造人格的地方。中国现当代文学不仅是文学史,还是中国现当代的思想史和国民精神史。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是在审美的畅游中让学生感悟真善美,从而建立起健康的思想道德观念、塑造健全的人格。

作者:田德芳单位:延安大学西安创新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