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动画专业复合创新人才培养方式创新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我国现有的教育体制与经济发展状况决定了我们不能照搬国外的教育模式,当下许多动画企业盲目扩张,求利心切、目光短浅,大多不愿意投入精力与学校一起培养学生。那么,我们可以采用企业案例实践教学,以主题案例为核心,将艺术和技术的学生进行恰当的分组,有机地编排相应知识,将理论基础知识点与具体的实践作业相结合。注重第二课堂实践技能训练和指导,建立艺术与技术背景学生交叉团队,充分发挥两类学科的优势和特点,使学生之间建立起良好的沟通交流桥梁,真正跨学科组合,实现团队的综合性和完整性,培养交叉性人才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能力。课程与案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更能增强团队精神与竞争意识。这样,在整个过程中,既没有影响教学进度,又能使学生了解企业人才需求的标准和动画工艺的流程。
实践教学尽可能地反映现代企业先进技术与管理水平,在教学实践中积极引入先进技术和新材料、新工艺,实现教学内容的与时俱进。通过实践,有助于艺术与技术背景的学生充分发挥各自特点,促使艺术形象思维与技术逻辑思维的有机融合,通过交流合作达到和谐统一,这样可以吸纳两方面的优势,在注重创意和艺术性的同时又兼顾数字内容制作的逻辑性和技术含量。以作品案例为主开展实践课程教学,真正做到学以致用,而并非仅仅停留于理论阶段,发挥实习基地作用,突破校内实践只限于感性认识的壁垒,尽可能与行业前沿保持一致,培养高素质人才,实现高校与公司的“无缝”衔接,为动画产业提供源源不断的新鲜血液。
建立完善“平台+模块”课程体系,形成新的教学大纲
教学平台为必修教学环节,即公共基础教学平台、学科教学平台和专业教学平台,教学模块为选修教学环节,即素质教育模块、学科模块、专业拓展模块。通过“平台+模块”课程体系,学生在进行必修教学环节的同时可以在选修教学环节根据自身的条件和兴趣进行课程的选择,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事理工研究的人如果具备更高的艺术素养和感觉,其研究问题和观察事物的视野会变得更开阔,由此,技术的学生可在选修模块中多增加一些与艺术相关内容的培养熏陶,调动其潜在创新能力和艺术欣赏力,技术为主,艺术为辅,技术与艺术相结合,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使其在从事数字媒体的开发、制作与设计以及其它计算机、媒体、网络交叉领域工作中既能掌握与数字音频、数字视频、数字电影、电脑动画、网络游戏软件开发等数字媒体相关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又具有一定的艺术修养,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与技能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而艺术的学生则能通过一定的逻辑思维、技术理论和实践课程的培训指导,培养其科学思维方式,增加其计算机素养,提高其技术实践水平,以便为内心创意更完善的表达提供技术支撑,成为具有创新思维和实际动手能力、数字媒体技术技能的高素质动画复合型人才。
实行“1+2.5+0.5”三段式培养模式
目前院校动画专业的课程缺乏对学生人文素养、创新思维和行业素质方面的培养,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采用相同的教学手段,所有学生上同样的课程,忽视学生的特点、能力水平以及兴趣,造成同一层次人才过剩的问题。“1+2.5+0.5”即1年的公共基础教学、2年半的学科教学以及半年的专业教学,因材施教、逐层递进。实行三段式培养模式,能够更加合理地分配教学时间,确保学生在有限的课时内最有效率地掌握应具备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
资源优化整合,形成交叉特色
江南大学动画专业其具有设计创新特色的课程体系建设依托江南大学理学、工学、经济学、文学、设计学多学科的综合优势,将动画专业与产品设计、交互设计、数字媒体设计、物联网等专业学科交叉互融。其所依附的数字媒体学院兼具动画艺术和计算机技术两个专业方向的教师和学生,教学资源共享、互相交流,其本身拥有良好的学科交叉条件和平台。根据地方或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确定人才培养目标,使得教学目标更有针对性,再利用艺术、技术各自学科的优势,借助艺术与技术融合的学院平台,通过打破院系界限,整合学科队伍,充分发挥学科整合与协作方面的作用,充分调动一切教育教学手段,建立合理的跨学科人才培养机制,形成力量较为雄厚的教学科研队伍和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
完善“三个结合”,培养复合人才
由于艺术与技术复合型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是新型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也是培养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不仅要重视知识体系的构建和科学素质的提高,还要重视相关领域实践能力的培养,进一步强调在艺术和技术两方面同步达标的要求。通过规划好课程体系、教材体系等人才培养体系,努力使专业教学与社会服务相结合,专业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专业成果与社会需求相结合,培养符合文化创意产业需求的艺术与技术融合的复合创新型动画人才。
采取可行的实施办法
初期准备包括实地调研、文献检索,并进行广泛的咨询、讨论,设计研究方案和实施方案;继而进行核心理论研究,对艺术与技术融合的复合创新型动画人才培养模式构成等核心理论进行研究及实践任务分解;试点工作和配套辅助工作改革,选择试点专业班级,组织艺术与技术相融合的复合创新型人才培养活动,边实践边研究;实践完成后总结试点工作开展情况,凝练理论思想、明确操作方案。其中,设计艺术与技术融合的复合创新型人才培养方案是整个培养模式的核心,该方案决定了教学大纲的改革以及课程建设等核心教学工作的方向。
首先,要加强教师的个人建设和团队建设。艺术与技术复合创新型人才培养教学实施的关键,是建设一支结构合理、水平高超,具有高度的创新精神以及兼具艺术和技术两方面素养的教师队伍。在教师个人建设方面,应建立良好的教师任用机制,重点聘用具有教学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双面教师。在教师团队建设方面,应建立良好的教师合作机制,增加艺术专业教师与技术专业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在教师层次上首先实现艺术与技术的良好融合,对于艺工两个学科学生思维方式的不同,研讨出具有针对性的教学内容和方法,促进内部交流以及资源共享。
其次,教学方法是课程改革的难点,要积极开展教学研究,探索教学规律,重视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培养新型的师生关系,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要,因材施教。传统而言,工科的教学方法普遍为课件加讲解并以板书为辅,虽然有利于技术知识的剖析与传达,但实则学生在领悟和吸收上存在一定的困难,同时,这种教学方法学生一直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课堂气氛沉闷,缺少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交流与探讨,具有很大的弊端。相反,艺术学科的教学方法则相对多元化,通常重于动手的实践,也不乏户外的采风,课堂气氛活跃而充满创造力,使学生在看似玩乐的同时真正掌握所学知识和技能,但在这种教学方法引导下的学生往往缺少理性与逻辑性。因此,需要两种教学方法有效地结合,尽量避免“灌输式”教学,而多采用启发式、讨论式、研究式等教学方法,增加课程的趣味性和开拓性,丰富他们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同时应通过各种形式适当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及独立研究能力,应当强化实践性教学环节,积极采用案例教学法。
最后,建立合理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机制,不仅要求学生能够掌握课堂所教授的书本知识,也要能够将所学知识结合自身的艺术创造力和技术生产力完成某一实践项目或科研项目的部分工作,将此作为评价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指标。
作者:殷俊章立王玮单位:江南大学数字媒体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