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高中地理教学中开展课外活动教学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一、由形到图
来到操场,我把自己的模型各个部位做出解释,说明什么地方是山顶、山脊、山谷、鞍部、陡崖、盆地。然后在学生的协助下,用直尺和角尺在沙盘上以10厘米分段,找出10厘米、20厘米、30厘米……等高点,用红毛线把高度相同的点连接便构成等高线。等高线的定义就这样学完了。那么地形的各个部位怎么转化成平面图呢?此时要求学生在堆砌模型的正上方观察红毛线的分布情况,完成图中对应地形部位的等高线图。绘制好后,再由同学们总结等高线图中是如何表示山顶、山脊、山谷、鞍部、陡崖、盆地等地形的。通过这些具体的地貌模型,学生自然会记忆深刻。另外,一根根红毛线又很直观地把等高线具体化。学生自然学起来轻松自如,而且还很享受这个实验的过程。因此,对于理论知识学生学得很轻松,但我们还需考虑,如果给出一张地形图会不会指出具体的地形部位呢?我们还需要实战一下。
二、由图到形
学生分组后,按照指定的组图,在沙坑内堆砌相对应的地形模型。这下子学生活动起来了。你说此,我说彼,高度如何控制,怎样做到很精确?到底表示的是盆地还是山地,小组内研讨、协作,完成地形图的堆砌。然后小组互换图,给人家打打分,评价一下,甚至是小小地修缮一下,课堂氛围甚是融洽。一系列的活动,令学生更感兴趣的还是他们自己摸索着堆砌地形模型,并对自己或他人做的模型进行评价。还要思考怎样做到很精致。学生的思维放飞了,想的自然就多,说的也就更多。那么,学了这么多知识,还实践了一把,学了这些有什么用呢?等高线图最大的难点在于识图和实际应用。那么,现在这个等高线图到底与实际有哪些联系呢?对我们而言,应用知识才是更重要的,所以具体的知识还需要升华。
三、理论联系实际
地形图到底有些什么用呢?这个时候需要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尽情地思考了。比如说第二小组堆的实际图形很容易看出有一“口袋形”的地形。这时我就适时提问:在实际生活中人们往往会利用这样的地形修建水库,会在哪个地方修大坝?为什么?你是怎么想的?修建大坝或水库可能会出现哪些问题呢?为什么?你能举个你知道的例子吗?老师一连串探究式的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与讨论。讨论完了,会在图上进行标注吗?标注的对不对呢?再次完成由形到图的转化。当然,课堂上教师不可能把所有的等高线应用问题解决,但通过实际形与图的结合,学生深刻地理解了等高线图,并能扩大到等值线图的思考,为以后等值线问题的解决奠定了基础。也正是通过这种反复地训练,使学生对等高线图的认识得到质的提高。
四、活动成果
无论是教师在室内多么精彩地解释,抑或是Flash动画演示,学生都还需要想象,对于注意力不集中,或者对课堂不感兴趣的学生来说,效果肯定不会好。而本课此环节的设计很巧妙地把抽象的东西具体化,在教学中充分展示了新课程改革的教学理念,更加注重了学生能力的提升,贯彻了素质教育。但教学中有一些问题需要注意,首先是对于学生的组织,因为课堂在室外,纪律格外重要;其次是安全问题和对学校的影响也是需要提前沟通的。这些突破都需要地理教师有新的教学理念去做支撑,但作为课堂教学的一种改革,值得我们去尝试、突破。总之,开展地理课外活动是中学地理教学的一种有效方式和手段,能很好地促进学生良好个性的发展,极大的提高课堂效率,更能激起教师与学生的创新思维。我们教师在制订活动方案时必须做到理论联系实际,给学生创设尽可能多的探索表现的机会,有目的、有计划地把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相结合,把提高学生的生存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作为我们地理教育的最高目标,这样才能让我们的高中地理课堂更精彩、更有意义,更好地完成新课程教学目标,更深层次地推动新课程改革。
作者:袁冲单位:江苏省扬州市扬大附中东部分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