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地理教学的思想道德素质教育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地理教学的思想道德素质教育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1、人地关系教育

在讲述有关地球环境时,告诉学生生活在地球上的每个人,都应爱护地球,不让地球环境污染和破坏。在讲述自然资源时,除了给学生介绍有关土地、水、森林、矿产等资源的有关知识外,还应教育学生对资源要合理利用和保护。使学生懂得:地球是全人类共同生存的摇篮,大自然是同我们生死相依的朋友。教育学生将来从事社会主义建设时增强保护环境意识,使地球环境不受损害,这些知识也是一个公民应该具备的。教学过程中还告诉学生由于滥伐森林,滥垦荒山,黄河、长江沿岸水土流失严重,如今黄河每年输入下游的泥沙达16亿吨、黄河每年带走的氮、磷、钾肥约4000万吨。难怪外国地理专家惊讶地说:“黄河流走的不是泥沙,而是中华民族的血液;不是微血管出血,而是主动脉破裂。”而长江呢,目前已是紧跟黄河之后黄水滚滚,水无清日了。因此,我们每一个公民都要遵纪守法,这样才能国富民强,否则将会变成历史的罪人。人与自然环境应和谐相处,以环境——资源——人类活动为线索,正确阐明了人地关系,让学生明白人类只有一个地球,要把自己的家园建成绿色环保家园,使学生感到学习地理是为了更好的生活。

2、加强几个意识教育

2.1全球意识

在教育教学中致力于使学生认识到,由于科技的发展,地球似乎正日益变小,地球上许多问题互相联系,很多看来是局部的问题,都会带来全球性的影响,每个公民都应承担他们从本区到全球规模行动的责任。即便是宇宙事业进一步发展的21世纪,人类仍然要在同一个地球上生存,即21世纪人类仍然“只有一个地球”。

2.2尊重自然、人要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意识

在教学中要使学生懂得,人属于自然的一部分,人必须尊重自然,不损害自然必需的进程。人既不能屈从于自然,做自然的奴隶,同时也不能凌驾于自然之上,无休止地掠夺和破坏自然。与自然和谐共处是人类在生产、生活中应当恪守的重要行为准则。

2.3“人口道德”意识

在教学中还要使学生意识到人口激增对环境所产生的巨大压力,认识到节制人类自身繁衍的必要性;明确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增长和提高人口素质的重要意义,知道承担个人应担负的责任和义务。

2.“4环境道德”意识

在教学中要使学生认识到,任何有意或无意、直接或间接的污染、破坏环境的行为都是不道德的,让学生懂得,人既是环境的产物,同时也是环境的塑造者。人类通过发展与环境发生关系,环境对人类有巨大的反馈作用,破坏环境既危害自己,也危害他人、危害社会,最终危害人类的持续生存与持续发展。而保护环境,是人类持续生存与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2.5“资源道德”意识

在教学中使学生懂得,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在一定的空间、一定的时间、一定的地域、一定的周期内,资源几乎都是有限的,应当限制非可再生资源的过度消费,注意节约和开展综合利用,可再生资源虽然可以不断更新生长和循环再现,也应该加强抚育和保护,这是当代公民对后代子孙幸福应当承担的道德责任和义务。人类对资源的无节制的开发利用甚至挥霍浪费,必然导致自然对人类的反抗,并威胁人类的持续生存,每个公民都负有阻止滥采滥用自然资源错误行为的道德责任。总之,地理教学中的道德素质教育内涵极为丰富,要求我们教师在课堂中掌握行之有效的方法,高质量的完成对学生的道德素质教育;更要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条件、方法、途径,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增强学生的爱国热情。同时通过地理知识的学习,使学生知道地理环境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伟大意义,进而珍惜自然、保护自然、维护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作者:梁明国单位:内蒙古赤峰市宁城大城子蒙古族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