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电视台生存策略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电视台生存策略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电视台生存策略

在外敌(境外媒体)和国内垄断性媒体(央视)的双重挤压下,各省市电视台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节目精品化与创新成了现实的最佳策略。在业内大推主持人明星制的今天,主持人的地域化(或方言化)却被大多数人忽略,而这正是各省市电视台最可自信和自豪的收视增长点,也是节目原创性的最佳所在。

地域化(或方言化)主持人,即电视台根据其最多收视人数所在地的文化背景打造的对象化节目中的主持人,他(她)必须深谙当地的语言与文化,为大多数受众的“自己人”。

一、地域化主持人产生的必要(然)性

现已进入窄播时代,受众已不再是公众而是分众,再加之地方电视台与央视竞争上天然的劣势(政策、资金、技术及人才),地方卫视台只有走频道专业化的道路,如海南的旅游卫视,浙江主打文化台,湖北主打公益台,不一而足。但问题在于,专业化并不是神丹妙药,如果没有自身的原创内容,竞争力也是无从谈起的。

在市场营销中,在销售产品前得确定一个USP(UniqueSalesPromotion),即卖点。同样,对电视节目来说,也得要有一个独一无二的卖点,才能把节目卖给受众,再将受众卖给广告主,形成节目发展的良性循环。套用一句俗语来说,就是越是地域的,越是全国的(世界的),也是最有竞争力的。

北师大影视系主任于丹曾与新闻集团的一个副总交谈,对方说如果国内的节目是大、小土豆的话,那么他们带来的将是香蕉、苹果。①从这个意义上说,国内受众的很多需求尚在潜意识中,等待有人去开掘。所以地方电视台完全可以“靠山吃山”,以先进的节目创制理念打造出独我的节目。

从我国现行政策来说,节目创制的活动范围是很大(方言化节目做新闻节目,也可做综艺节目,谈话节目),只要主持人在语言的使用把握好一个度,必然会给“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一个好的注角。

我们知道,中华文化博大精深,语言的奇葩也是举不胜举,它们组成了中国话语的大花园。虽然全国都在推行普通话,但非主流语言也不能人为地扼杀掉。正如对广东人来说,没有哪一种语言会比粤语更亲切。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央视、广东卫视在当地的收视窘境。

对于各省市电视台(特别是地面台)的受众来说,他们不希望它们办得像央视的堂弟似的,他们需要的是接近性,这种地域性的欣赏趣味里,对语言的需求也是不言而喻的。

地域性节目的产生与促进不可避免,而操持地方言语的地域化主持人正好成了特定区域文化的传播者,也是在主持人模式化现实中冲出的一条生机之路,也才有最大可能达到喻国明教授所说的不可替代性,导引出必看性。我自己存在的、现实的意识。……语言是思想的直接现实。观念不能离开语言而存在。②

二、地域化节目主持人的可行性

语言和意识具有同样长久的历史;语言是一种实践的,既为别人存在并仅仅因此也为

从这个意义上说,语言是操持者所在地文化的重要载体,而作为流传时间最长、使用频率最高的口头语言更是独树一帜的,具有独一的标识性。

这就要求我们的电视工作者不能无视这一文化载体的存在,并为对她的传承做出力所能及的贡献,而不是机械地理解《通用语言文字法》中第十二条:“广播电台、电视台普通话为基本的播音用语”,将普通话奉为唯一用语。正如媒体近年来大力呼吁拯救湖南“女书”一样,有意识地存留和运用地方语言,就是对传统文化的尊重。

在另一方面,我国一些地域的常住居民一生中没离开过自己所在省、市,即便偶尔有国内游或出境游,他们最关注、感到最亲切的还是自己生活的物质、文化环境(即文化认同感)。因此,原汁原味的新闻、综艺节目会给人以“自己人”效应,以喜闻乐见的形式实现软性题材的强效传播。

地域化节目主持人正是充当了地域文化传播的使者,成为节目品牌的缔造者和名片。

我们看到,作为中国北方方言中独特一支的四川话在四川盆地具有的蓬勃的生命力。前几年风靡全国的渝剧《傻儿师长》系列、《山城棒棒军》等充分彰显了四川、重庆一带语言的异质性与活性。重庆电视台现在定期制作、播出的方言专题节目《雾都夜话》在当地收视率极高,这档节目用重庆话道家长里短,并张扬新风尚,用朴实的外壳展现原汁原味的新生活。

同样我们在北京电视台1998年3月5日开播的“元元说话”节目及后来的《第七日》节目中,我们可以看出主持人的平民化视角,讲实话,说直话,说一针见血的话,说老百姓的心里话。③

三、地域化节目主持人的素质要求

地域化节目既然要成为省市电视台独一无二的名片,必然要办出档次、办出特色,而节目主持人就不仅仅是一个镜头前照本宣科的符号,而应是活生生的,具有良好综合能力的人。

1、首要的是社会阅历丰富的人。

美国传播学者们对美国三大商业电视网(CBS、NBC、ABC)历任晚间新闻节目主持人年龄考察得出结论:43岁被称为是主持人的“黄金年龄”——成熟、稳重、权威和男性魅力,容易赢得人们的好感和信任。④这个判断是对新闻节目主持人的,同时,富有新闻工作经验的主持人有助于体现电台、电视台新闻的品格和特质。其实这都是在强调主持人的社会阅历。落实到地域化节目主持人,那就是:要有在当地较长时间的居留,深谙民众的普遍心理(如好恶、价值取向、生活习惯等)。——这是得到认可的第一前提。

2、人文化

针对当前节目主持人的一式化,平板化,倡导用人文精神支撑的主持人显现荧屏实在是大势所趋,再加之地域化节目在很大程度上是打“文化牌”,因而这一点也成为21世纪主持人的“新标高”之一(吴郁语)。

另一方面,地方电视台理应成为当地的主流媒体,既然是主流,不应是“沙漠中的布道者”,它期求的是相当的社会接触规模和人群覆盖密度。不能设想,一个不被市场所接受的、发行量和收视率极度萎缩的媒体可以称得上所谓的主流媒体。⑤

现实处境与前景展望在召唤人文化节目及其主持人。而有人文意识的主持人“一如既往地关注人的命运,关注人的生存情态,关注人与环境的关系。”⑥正如喻国明在谈及做学问时所说的,“最重要的是一种俯仰天地的境界,一种悲天悯人的情怀,一种大彻大悟的智慧。”⑦

试想想,以作学问的姿态去做节目,会做不好吗?

3、良好的职业素养

如果把地域化节目作为一个产品的话,那么其主持人就是生产线上的工人和监工,也就是不只负责节目的生产过程,还要参与产品的质量监督。而要做到这一点,主持人必需要有良好的职业素养,也是专业化程度高。

现在粗制滥造的节目不是太少,而是太多,因此主持人必须要有“精益求精”的勇气与志向,从选题的策划、实施,播出控制及反馈,都应有主持人的关照。只好这样,地域化节目的质量才有保障,其可持续发展才有希望。

四、地域化节目主持人的主持类型

从实践中来说,地域化节目的类型可以多样化,如新闻节目、文艺节目和谈话节目等。

1、新闻类节目

以方言来主持新闻节目自有其特有的风味在里边,但并不是所有的新闻节目都适于这种方式。相对而言,地方新闻联播或政治新闻都不宜用方言,因为它有碍于其严肃性。

社会新闻节目(专题)、娱乐新闻节目及对农村广播节目比较适于用方言来主持。现在,凤凰卫视《媒体大拼盘》节目主打即为社会、娱乐新闻,其中,有一节为“我来说新闻”,每天由不同省份的人以当地方言来播新闻标题,这既是增强受众主动性所在,又可通过语言这种方式来了解中华之博大文化。但基于凤凰卫视的广播全球性,在语言上不可能走得更远,不同的方言成了节目的装饰。对于如湖南卫视《乡村发现》,如果李兵用湖南话广播的话,这个节目的对象性显然会更强,老百姓也会觉得更亲切。

2、文艺类节目

以方言来表现地域文化是最贴切不过,正如用安徽话来做黄梅戏的专题,用苏州话来串讲苏州评弹,用四川话来讲三峡风情。但这对文艺节目的内容有一定要求,即主题为所在地的文化活动、动态及人物、成绩等。其实对于流传于民间的一些文艺样式,我们开掘得不够,如陕西的秦腔,湖北的梆子戏等等,电视媒体理应给予它们以传播的舞台,让更多的人来关注它,爱护它,并发扬它。

3、TALKSHOW

对电视主持人来说,声音是他(她)的思想的载体,其重要性超过了他的外型。白岩松认为:中国的主持人分为两个阵营:一曰司仪型,一曰思想型。后者在实现着对社会个性化的观察,大致经历了从记者到主持人再到评论员(思想型主持人)的过程。⑧地域化节目主持人是思想者,他的核心竞争力在于他对问题或事件深遂的思考。就像那威在凤凰卫视作的个性化节目《说吧》一样,地域化节目主持人在脱口秀里可以找到充分发挥的舞台,他(她)凭借语言的利器独自说话,或者和嘉宾们说话,不断地把思想的火花通过口表述出来。在这样的谈话节目中,可以谈世间真情,可以谈国家大事,也可以谈社会热点。节目的内核在于能发他人不能发之言,发观众想发之言。

五、地域化节目需注意的问题

1、关于两个版本的制作

地域化节目虽然只在当地广播,但也不排除在卫视上播出,所以对制作版本有一定的要求,地方台可以在一月里选择一期制作成普通话版本,上星播出,主持人的解说配上普通话,对参与者的方言部分配上字幕。

2、语言的精炼

节目主持人在使用方言时要时刻提醒自己要以审美的姿态来使用口头语言,严防语言的粗鄙化,要着力发掘老百姓生活中常用的、鲜活的语言,力求在使用上“与时俱进”,在反映群众现实生活上做到切近时代脉搏。

3、节目数量及播出时间

地域化节目不宜过多,对除社会新闻可作日播外,其他的如脱口秀和综艺节目可作周播或月播计。

在时间安排上,晚间七点十分左右播出为宜,因为其时正是换台高峰期,地域化节目的接近性优势可以夺取观众的注意力。

4、自产与他产

要制作质量上乘的地域化节目,电视台没有一个好的团体是不太可能的,以主持人为主导的制作队伍应挑起大梁,至少生产一年总播出节目的八成左右,其余二成可由社会制作机构(公司)操作。另外,地方电视台可与市、区(县)文化局(馆)等文化部门密切联系,让其报送选题,联合制作具有浓郁地方风情的综艺节目。

前面提到的北京电视台《第七日》节目主持人元元“从小在北京四合院里长大,她特别喜欢北京,虽然空气脏了些。她没有去更大的电视台让更多观众知道她的想法。她享受跟老百姓的交流,愿意作个跟他们说说每周发生了些什么事的女孩子”⑨。其实对于大多数节目主持人来说,他们的大半生都是在一个城市里为老百姓服务,优秀的他们一不留神就成了某地的一张名片。从这个角度来看,如果地域化节目的勃兴能够铸就金牌主持人,这无论对于主持人自己,还是对于地方电视台,这都该是多大的荣誉。

注释:

①于丹于2002年10月23日下午应北京广播学院播音主持艺术学院邀请所作讲座:《新闻类节目的采访与主持》)

②《马克思恩格斯论文学与艺术》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P69---72

③白谦诚、原默:《中国主持人20年》,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0.12,P53

④任玉清:《从克郎凯特、拉瑟看中国节目主持人的发展方向》,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0.12,P55

⑤喻国明:《中国媒介产业的现实发展与未来趋势》,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2.1,P9

⑥吴郁:《21世纪主持人的新标高》,《现代传播》2001年第1期P77

⑦喻国明:《关于传播研究的若干断想》,《现代传播》2002.1,P10

⑧《现代传播》1996年第1期

⑨《元元说话》Ⅱ,第10页,现代文明画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