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古代文学教学的认识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古代文学教学的认识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古代文学教学的认识

以经典作品分析贯穿基本文学史的教学构思可以帮助我们解决如何让学生愿意学、并学得进去的难题,而文学作品的吸引力我们必须充分发挥之。但是以作品带文学史的现成教材缺乏,如此的教学构思是否合理或科学,尚待实践中检验。作品与文学史融合的教法,给老师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因为如此融会贯通,需要有深厚的专业学力,方能横向联系,纵向贯穿。其次是常规定论与创新感悟的矛盾统一。在作品解析教学中,特别是古诗词教学,教师要注重将古诗注入自我的情感体验,让古诗在师生互动中复活。同时关注古代文学与现代社会的联系,以此潜移默化于学生的人格。虽然常规定论与自我独特感悟难免会有矛盾,但这不失为两种思想对撞产生的火花。当然,如果是学术研究,研究者有基本的专业素养,其独特感悟自有道理,也有价值,了解各种创新观点,定然有评判取舍能力。而我们面对的是进入专业领域不久的大学生,让他们掌握经典作品的常规定论,尚有困难,给他们介绍各种创新看法,是否合适,会不会无所适从?在我看来,能激发他们对作品的自我感悟,这一点务必要坚持,不予褒贬或不分是非总是不妥,但依据什么判断、如何点评,恰恰体现着一名古代文学教师的专业素养。是归向于常规定论,还是鼓励学生的幼稚讲解?创新能力当然需提倡,但创新品质也不能不考虑。权威定论能否无视,创新感悟如何认可或引导,如何拿捏才能恰如其分,这是我们教师在今后工作中值得思考的问题。

对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的几点建议

(一)端正认识。目前很多学生认为,中国古代文学距离当下遥远,除了一定程度上提高一下文化修养,不能够在未来工作中获得实用性的收益。笔者认为,由人文修养向实用功能的转化,并不是一个能够直接可以通过统计考量得到的结论,但就现实状况,它对学生从事文化教育、文秘生活、个人生活情调和生活质量的提升都有着潜在而重大的影响,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古代文学的潜在作用,并向学生讲清楚这一作用的重要性。

(二)提升学生学习兴趣。至于如何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程存在的客观困难之外,可以采用更灵活的教学方式,倡导研究性学习、讲求互动质量、拓展师生交流空间,改变课堂作为唯一教学方式、教室作为唯一场所的局面也是十分重要的教改内容。当然,也并不仅仅是方式的变化就能带来最佳效果的,根本的问题还是要在对中国文学史的建构、批判精神的贯通和审美文化的建构方面取得更好的进展。要注重吸纳当代人类学、文化学、民俗学以及社会学的各种成果,充实生发文学史的讲授,增强现场感和日常性因素,或许也能够生动课堂,丰富文学史的功能。

(三)提高教学效率。目前的课程设置除了作为基础课的文学史外,通常还有专业选修课,一般而言,开设的选修课基本上是授课者研究或熟悉的专题。但是,教学毕竟与研究不同,知识的系统性要求往往高于创新性要求。因此,许多老师在讲授选修课时,为了保持教学内容的相对完整性,时时会出现与基础课重复的知识传授,这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教学时间的浪费。为了改变这种现状,有学者提出,在基础课、选修课的基础上增设专题课,将以往面面俱到、平均用力,转化为关键处点拨,推行网状教学体系。打破基础课与选修课各自为政的局面,对其统筹安排,划清各自的领域与界限,形成有机配合的课程体系,让专题课在基础课与选修课之间形成润滑作用。(四)加强专业修养。专业修养是一个没有止境的东西,好与坏只是相对而言。但具体到某些问题,它还是有一个基本要求。对于古代文学教学而言,只具备基本的专业修养,是无法成为优秀教师的。面对浩如烟海的文学典籍与浩渺无边的相关背景,需要教师有一个高深的爬梳剔抉功夫,把爬梳剔抉出来的知识以合适的量、适中的度教授给学生,又需要有一番拿捏的本事。只有练好了拿捏的本领,才能处理好文学常识与作品解析、常规定论与创新感悟之间的矛盾统一。

(五)主次分明、提纲挈领。“概述+要点+作品”基本可以看作目前古代文学教学的通用模式。但对具体作品和文本来说,这三个组成部分要如何合理地分配,如何利用这三个部分的搭配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这还需要我们在教学过程中继续摸索。在这三个部分中,尤其要强调“概要”的重要性。“概要”可以说是起到了提纲挈领的作用。“概要”可以让学生在接触具体作品和文本之前,对某一时期文学的概貌有所了解,做到“胸有成竹”。这部分“概要”如果讲得生动有趣,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其它两个部分的讲授奠定了一定基础。一直以来,多数教师在讲授中国古代文学史这门课时,一头扎进去,不分轻重,不分疏密,从前往后,一板一眼讲下去,到头来却形成了虎头蛇尾的结局。教学效果不明显,学生得到的是零散的知识,而对文学史的发展没有整体的感知。其实,我们应当先领学生俯瞰森林全景,然后再带学生细观每棵树木所呈现出来的不同景观。也就是先从整体上框架式地感知文学发展史的概貌,然后再在框架里填充具体内容。

(六)注意拓展。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多媒体已经在教学中的广泛应用。目前,高校学生的学习、生活可以说和网络密不可分,教师正好可以利用学生喜欢的这种形式来和学生进行交流。很多内容在课堂上不能充分展开的时候,或者因为课时的限制,在课外利用网络是一个不错的方式。当我们抱怨课时压缩了,在课堂上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的时候,不妨就利用网络把课堂延伸出去,使学生都能参与进来,增强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和文本的鉴赏能力,从而让学生真正接触到中国古代文学,让学生充分感受文学的魅力,让学生从文学中得到启示,充分认识到古代文学在现实生活、工作中的作用。

作者:杨向奎单位:石河子大学文学艺术学院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