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古代文学研究评论探析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古代文学研究评论探析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古代文学研究评论探析

1.中国古代文学研究

1.1中国古代文学文体研究

涉及中国古代文学文体的研究数不胜数,并且研究的视角很集中。罗宗强着重研究中国古代文学的文体,指出文体大致包括体貌和体裁两层含义。从体貌这一方面来说,文体的体貌不确定性因素太多,而体貌在古代文学研究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可以是指文学作品的具象某一方面体貌体征,也可以是指作品的全貌,有时泛指某种体貌类型,有时也指宏观上某个时期创作的总体风格;而体裁的定名与其生成并无统一的关系,有的生成与定名源自于其功用,有的却与功用的关系不大。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还涉及体貌和体裁的关系,对某种文学文体的定名要遵循两条原则,一是对不同的体裁需要提出不同的体貌特征;二是不同体裁之间要相互融合而体貌之间存在交叉现象。曾枣庄从文学性、非文学性、尊体和破体的角度对中国古代文学的问题进行探讨,认为中国古代文学的文体总体上可以分为文学性、非文学性和两可性。从文学性、非文学性角度划分不是错误的,但是不能是绝对性的。一些非文学文体也有很多文学名篇,而文学文体的文章也不是篇篇都是文学文章。所以判断作品是否属于文学范畴,看的是内容而不是文体。研究中国古典文学要从客观实际出发而不能照搬西方文学或现代文学的方式方法,如果简单的只把文学作品归属于诗歌、散文和小说,或是将文学定义为纯艺术性、虚构性而非纪实性,那么中国古代文学作品将所剩无几。

1.2中国古代文学古今演变的研究

古今演变研究是对中国古代文学历史的新的历时把握方式。目前,文学研究者对中国古代文学古今演变问题的思考较之前更为深入,对该问题进行了不同时间矢向的思考、异域空间的比照以及他学科交叉等多视野的探寻。梅新林等将中国文学的古今演变以文化视角进行了划分,将中国文化的古今演变大体上分为三个时期:华夏文化时期、东方文化融合时期和世界文化融合时期,而中国文学相对应的也经历了三个历史阶段的变化。由此可知,从文化角度出发的中国古代文学演变是一个历时性、共时性的过程,需要作出文学本位立场的辨析,对中国古典文学的演变研究做一个本位立场的思考。黄仁生认为,越来越多的人把古今演变当做一种方法运用于个体案例的分析中,在对中国文学的古今演变的思考中,要结合学科建设的需要和学理思考,包含古今内涵的界定、文学史的分期、开展研究的现实意义以及具体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等。对中国古代文学进行古今演变的研究,既不是效仿古代的通变研究,也不同于“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为新文化追根溯源,我们要遵循突破学科区隔的宗旨,同时打破古今文学的鸿沟,结合现实需要,创新研究思想和研究方法,对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做贯通性的研究。黄曼君认为,研究和转换中国古代文学资源是文学现代化进程中很有必要的一部分,应该为了现代文学的繁荣而回到过去,用开放的姿态,向古代文学开放,也向西方开放,传统的生命的激活是为了更好地抚育当下的生命。也提出过,对待中国古代文化和外国文化要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批判性的继承,创造性的改革。

2.中国古代文学研究的必备条件

文学研究中的感悟能力指的是文学评论家和文学史家对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表达的思想、情感、语言艺术的感应、领悟和判断能力以及对古代文学现象的洞察和直觉感受能力,感悟力是研究中国古代文学作品做基本也是最重要的能力。与其它社会科学的研究不同,文学作品的所有思想情感都包蕴于文字形象中,叙事作品通过人物、动作、故事发展,抒情作品通过意境、音韵、语言等方式表达作品的思想。文学评论家和文学史家要想透彻作品所要表达的人、事、物、情,就要先进入作品,获得感同身受的亲身体验才能领会作品的表达意图。中国古代文学是以诗文为主要文体,在表现与再现的两种类型中偏重于表现,所以中国古代文学是一种注重艺术性和意境营造的文学,创作者往往用瞬间的感受和灵感的突显来创作蕴含深刻思想或人生哲理的作品,所以研究者要有强大的感悟力,这直接关系到对作品的接受和理解。研究者的感悟力有先天的因素,但更重要的是后天的培养。首先要进行阅读。古代文学研究者是要有良好的文学修养,而文学修养的基础就是熟悉文学作品本身,熟读作品是增强古代文学研究中感悟力的必然途径。人们常常谈论阅读对文学创作的重要性,就如司马迁曾说过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还有“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些都论证了阅读对写作的作用。而写作与研究又是相通的,研究文学作品更需要熟读,更需要大量的知识信息,才能增强研究者自身的悟入能力。结语文学研究对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对古代文学的历史真相、发展脉络、文化蕴涵等方面皆有所推进。中国古代文学是一座丰厚的宝藏资源,需要文学评论家和史学家们对其进行深入挖掘,将我国的文学造诣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作者:韩开绯单位:黑龙江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