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古代文学与大学生人文素养教育实践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一、关于人文素养及其教育
充分重视大学生的人文素养教育,使其在各方面综合发展,既有健全的人格,又有丰富的知识与高尚的品德,才是一个有文化教养的人。“大学之道,在明明德”。作为一个大学生,如果不注重道德修养,不提高自己的人文素质,最容易被愚智闭塞心灵,毫无科学创造性而庸碌无为一生。人文素养教育可使人明明德,心明慧强智正地主宰身心,用大智慧指导生命历程,打造亮丽人生。有位教育家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到了大学,更多的时间属于学生支配,如果不能发现自己的兴趣点,或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很容易浪费时间而无所事事。其实,现在学生对学习缺乏兴趣,只是一种表面现象。深层原因在于他们根本就没有走进去,不能深入,对所学的专业只是泛泛了解,浅尝辄止,不知道其更深广的内涵、开设的理由及系统性,自然就没有兴趣,更谈不上如何应用。因为,文科有文科的特点及学习方法。尤其文学,除了基础知识的长期点滴积累外,还需要用心去切身体会,光看文字表面、快餐式学习,根本来不及仔细品尝,只能是匆匆而过,连门都没进去。而且,许多文学作品,从名作佳篇到经典著作,都是作者心灵的自然流露,是灵感思维的产物或大智大慧的结晶,如果只浮光掠影式地用意识思维去智能解读,而忽略了慧心的感格体悟,或历史场景的展现,则往往只抓住了一面,不尽完全,甚至南辕北辙。如果进行正确引导,这种现状也可以改变。光有知识没有文化,光有技术没有素养,都不是完整意义上的成材,也不能很好适应社会需要与任何环境下的生存。现代教育多注重对智能知识的培养,忽视对灵感慧性的开发,使学生重技能知识,而不能深入领悟;重片断现象,缺思想探索;有浅表性经验积累,乏本质性科学创新;只有对道德概念的理性接受,没有对心身健康的真切体会,自然言行不能完全一致,部分还有身心亚健康状况。这也是教育功能受质疑、人文素养教育实施不到位、效果不理想的因素之一。脑科学研究表明,大多数人一生对脑的使用量不超过10%,有很大的内在潜力。而且,人的大脑中天然具备慧和智两套思维系统,慧性思维主理大脑质层与核心层的生理功能,智能思维主理大脑皮层的生理功能,同步开发慧与智是造就大智慧人才的根本途径。因此,以德为本,密切结合人体生理、心理特点,进行德慧智全面教育,培养具有道德心灵、富含科学创造力、智慧与品德兼备的新世纪人才,这是当下高校人文教育面临的现实。人文素养教育,不是由外而内、从浅表进行简单的品格教育,而是由内而外、从心灵深处进行的生命再造;不是书面的理论说教,而是自然的行为养成,教书育人塑灵魂的深刻含义正在于此。
从古至今,文学的基本价值之一就是启迪思想、陶冶情操。许多文学作品、文学家本身,都是非常生动形象的教育资源。可以说,文学是人文素养教育实施得最好的一块阵地。在当代,依然是与社会密切联系、经世致用的重要途径。文学要更好地生存发展,还有一点是让人们认识到自身的实用性。有人认为文学是精神领域的事,没有多少实用性。如果深入思考,不难发现,文学的实用性就渗透在平时的点点滴滴中,从日常的口头表达、写文章、搞创作,到书面的语言文字、及文学作品本身所负载的思想意蕴和文化信息,几千年积淀下来的精神营养,对人的身心时刻都产生影响。古人认为文以载道,读书人是上知天文、下通地理、中知人事的圣人,有经天纬地之才,如《左传•昭公二十八年》:“经天纬地曰文,照临四方曰明”,《典论•论文》:“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文心雕龙•原道》:“故知道沿圣以垂文,圣因文而明道,旁通而无滞,日用而不匮。……辞之所以能鼓天下者,乃道之文也”。这就是文学的大用。古人从整体观上研究天地人的大学问,其中都有很丰富的人文内涵。不管是文学的经世致用,还是学生的学以致用,都要让文学去用,在应用的过程中,为当代社会服务,彰显其存在价值。在古代文学课中进行人文素养教育,形式有多种多样。就个人的教学实践,有几点尝试比较受益。
(一)灵活地应用经典教育
这种形式虽简单,但效果最理想。中国古代文化中,有很丰富的人文资源。其中,经典教育是一个亮点。在长期的流传过程中,形成了系统理论与方法,培育了许多通才式的杰出人物,至今,依然闪烁着智慧的光芒与人性的光辉。其培养人才的科学性和难以估量的人文功用,正被广大民众所认知和接受。如德慧智教育理念,就是国学名家熊春锦先生在长期深入研究民族文化和教育实践的基础上,通过对东西方科技文化的纵向与横向比较分析,运用最新科学成果,从医学人体生理学角度,提出的一套具有完整体系的教育理论和方法,是高度重视中华传统道德文化、全面深刻培养慧智同运型人才的普适性极强的教育理念。经典是智慧的源泉,其中不仅积淀了先民的深层文化心理,而且蕴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信息,更是文明传承的重要载体。朱自清先生在20世纪40年代就特别指出:“做一个有相当教育的国民,至少对于本国的经典,也有接触的义务”。他将通晓经典提到国民义务的高度。当下,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和文化格局的多元化,更使每一个中国人有责任了解本国的文化元典,弘扬民族根文化。什么样的文化滋养什么样的人,经过本民族经典文化熏陶的人,气质中透发的也是民族的思想灵魂与内在素养。具体教学中,讲先秦文学时,要涉及到大量的经典著作,课堂讲授之外,可以运用德慧智教育理念中的经典学习方法,如安排老师和学生定期集体学习经典(课前20-30分钟一起诵读经典);或组织兴趣小组,让学生集体学习;或布置作业,让学生课后抄写经典(篆体或繁体)。这些环节都可与课堂讲授配合进行。抄写经典,使学生在抄写的同时,既熟悉经典内容,又了解汉字的不同形体。中国的语言文字,并不只是单纯的语言交流工具,每一个汉字都是一个小博物馆,是民族发展的历史见证。有人盛赞中国文字是一种理智信息,是慧智型文字。其中负载着古代科学知识和文化观念的全息标志,是固化了的信息模块。文学是一门语言的艺术,自然亦是信息的载体。通过观察、比较这些字形及其负载的信息,从汉字的变迁中了解民族文化的思想嬗变。而且,集中精力抄写经典,与全神贯注进行书画创作,对人的身心具有异曲同工的效用。现代科学的进步,不可辩驳地证明了古代经典教育的科学性。脑科学研究发现,人体大脑的语言功能区,有位于前脑的布鲁卡区与后脑的威尔尼克区。使用中文的人,平时主导语言功能的是布鲁卡区,这一语言区与运动中枢区紧相毗邻。接近运动区,就与运动有关,显然,学习中文要多动口读、动眼看、动手写。据BBC科技报导,英国研究人员也发现,说汉语的人可能比说英语的人更多地使用大脑,因为说汉语的人讲话时同时使用大脑两边,说英语者只使用大脑一侧。人体大脑中,左脑的功能主逻辑、意识思维,右脑的功能主艺文、慧性思维,当学习使用篆体等文字形体时,无意中在开发人的右脑,有助于培养右脑的图像思维能力。若左右脑并用,就是在开慧益智,慧智双运。美国一些专家也感悟到,汉字有书法的节奏感、线条美,方块汉字的“形”能传递丰富的理性信息,既有猜读的可能性,又有联想余地,更能充分均匀地使用大脑两半球,有助于思维能力的发展。已有人提出以学习汉语来提高西方儿童的智能和老年人的康乐水平。诵读经典时,可以应用古代经典教育的优秀方法——观诵法,边读边想经典的篆体或繁体字形,把自己的心、脑、口、手、眼、耳各个器官都动用起来,尤其要动脑用心,把经典中的每一个字真正读进脑海里,内化于心中,心脑合一学习经典,让经典充分发挥开启灵感思维和深层智慧的功用,而不是有口无心,只停留在口头耳边,效果不明显。这种学习,每次量小时间短,但贵在坚持,养成习惯,学习的过程本身就在培养学生做事持之以恒的毅力。“书读百遍,其义自现”。经过经典的潜移默化和长期熏陶实践,最明显的变化是,学生的写作能力都有普遍提高,基本有自己独立思考的能力,个别学生在行为举止和礼貌方面,一学期中,学习前后有明显的变化。在测验中,大部分学生都很真诚地写了自己的学习感言,有的说学了经典之后,心胸开阔了,由原来不喜欢中文开始变得喜欢学习;有的说对民族文化有了认识,有的说自己有了责任感……总之,虽然个人深浅不同,但或多或少都有收获。这些效果,都是读写经典的过程中自然产生的,与原来在课堂上理论性地强调、却收效甚微相比,的确是截然不同。可见,观念和方法的改变,会产生迥然有别的结果。
(二)让学生参与教学活动
古代文学的教学中,还可以适当地布置一些内容,让学生自己当老师来讲,既提高他们的积极性,也锻炼他们的各种能力(如查阅资料、总结概括、逻辑思辨、语言表达等),同时让他们也切身体会到老师讲课的不容易,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增进师生间的理解和交流。从学习态度方面,通过自己认真准备,真正走进作品,走进作家的世界,走进古代文化浓郁的人文氛围中,从容地理解、实践“与古人居、与古人谋”的学习方法,深入体会文学的内化作用,改变文学无所用的认识误区。学生讲完后,让其他同学进行点评,看到别人长处的同时,也发现自身的不足,有助于相互促进,共同提高,从而避免自己不参与又不愿听别人讲的现象。其实,在这些过程中,可以更深入地了解每个学生的长处和优势。从锻炼能力方面,根据课堂实践的情况,有些同学的确很有演讲天赋、或表达才能,以及其他方面的能力,只是自己没有意识到,或不知道如何去发挥自己的优势来弥补自己的不足。这对老师的因材施教、以及今后的教学,都是很有益的提示和促进。从掌握知识方面,学生平时的听讲、看书、自己学习,基本上都是在接受信息,是积累输入的过程;而讲课实践、讨论发言,则是表达思想、信息输出的过程。积累与表达,正好是一入一出,可以相互补充促进。有了一定知识储备与积累,经过思想的加工提炼,再把它表达出来。而表达的过程,既可检查知识的掌握情况,又可巩固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还能锻炼口头语言能力。所谓“言为心声”,即是此意。
(三)将做人与为学相结合
美国圣母大学校长赫斯柏认为,完整的教育应包括“学习做事”与“学习做人”两个方面,“学习做事”必须接受科学教育,“学习做人”必须接受人文教育,只有这样,才能使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优势互补,使一个人在体力、智力、情绪、伦理各方面的因素有机结合起来,成为一个完善的“人”。做人又是做事的前提。中国文学园地中,许多人在历史上留下名迹,除了文学上的高深造诣、对文学做出重大贡献之外,高尚的品德修养也增强了他们的人格魅力,为他们写下了关键的一笔。他们追求言与行的一致,人品与文品的一致,而且人品更重于文品。例如,宋代词人晏殊,既是宋朝的一代名相,又被推为“北宋倚声家初祖”,其诚实可嘉的人格品质在《宋史》中都有记载。又如大文学家苏轼,不仅是著名词人、诗人、散文家,也是著名书画家,在农田水利、教育、音乐、医药、数学、金石、美学、烹饪等方面都取得了重要成就。地方任职期间,他关心民众疾苦,积极有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做了许多利民的好事,深受民众拥戴,等等。古人成功地将学问与人品、做人与做事、道德与事业完美结合起来,对今人的修身立业、素质教育依然有很大启示。薛瑄《读书录》卷二曾言:“作诗作文写字,皆非本领功夫,惟于身心上用力最要。身心之功有余力,游焉可也”。今天要进行通识教育、培养全面发展人才,从中可以找到很多可取经验。他们博学多才、取得多方面成就,除了自身先天禀赋(早慧)与后天努力(勤学)之外,不可忽视的一个因素,就是他们从小接受良好的启蒙教育。翻开历史,这些人大多都从小熟读经史子集,而且注重励志做人方面的品德教育。中国文化有个特点,一些源头性的典籍,尤其民族文化元典,这些著作一出现,就在各自领域内达到最高水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后来著作只是对它们的阐发和印证,很难超越它们。所以,在文化知识学习与人文素质培养上,一开始就接受经典教育,其实是站在源头上汲取营养,是与历代贤圣和有智慧者同行,以他们的思想与行为作为楷模,起点本来就高,有了这样的积淀和底蕴,随着年龄增长,再学其他知识,自然非常轻松,很容易圆融贯通,获得丰富学识。如苏轼的家庭,本来富有文学传统,其祖父苏序好读书,善作诗;父亲苏洵是古文名家,能对他进行悉心指导;更难得的是,他的母亲,有知识且深明大义,曾为幼年的苏轼讲述《后汉书•范滂传》,以古代志士的事迹勉励儿子砥砺名节。所以,当苏轼21岁出蜀进京时,他的学识修养已经相当成熟了。历代文学家中,这样的例子很多,资料非常丰富,都是对学生进行人文素养教育的生动教材。让学生在学习其作品汲取思想营养的同时,也阅读他们的传记,了解其做人的品格汲取其人生智慧,从中受到启发和教育,用以指导自己的人生。这样,把学习和生活、做人和做事联系起来,就是很自然的接受知识与行为养成教育。这种教育虽是无形的,一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会终身受益无穷。人的全面发展不只是口头理论,它是人文化素养、精神风貌、心理素质、健康体魄的整体集约性体现。人体生命包括精神与形体两部分,精神健康与形体健康都拥有,才是完整的生命健康。而古代经典教育对人身心具有内化作用——内在的潜移默化作用,使人从中受到精神鼓舞,汲取丰富道德营养,产生自我调节能力,无意识中建立起自我调节机制,时时自我调节心理的平衡,使心中的压抑、愤懑有个适当的承受限度和合理转化。因此,掌握其中原理,正确进行人文素养教育,使学生所学的知识首先对自己有用,内用于塑造自己,再把学到的知识条理清晰地表达出来,学以致用,做到文质彬彬,德才兼备,才能比较自如地适应社会的现实需要。通过加强精神修养,使其身心亚健康状态有比较理想的改善,使生命获得真正的健康与和谐,达到身心俱健,全面发展,做当代大学生的形象代言人。
作者:郭树芹单位:兰州大学文学院古代文学与文献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