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创新法学习古代文学论文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创新法学习古代文学论文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创新法学习古代文学论文

一、古代文学之“一”

各个学科都有其学科探讨的基本方法,这个方法我们统称之为“一”,古代文学的“一”在先秦文学里有很好的揭示。《道德经》讲“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四十二章)这里的“一”,泛指自然而言,指混沌一团的初始状态,这种状态喻示天地之初不无确切,形容人类社会原始形态也可,降落至婴孩的天真之貌亦行的通。因《老子》一书原本综合天地人三格,故各家看法各行其道,“一”也就被赋予了丰富的内涵。又第三十九章云:“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正。”这里的“一”似乎更为明确些,似乎是抛却了一切外在的干扰,复归于最初的虚静,是一切规律之上的总规律,是心灵的纯粹统摄者,换而言之,此“一”即为“道”。但“一”并不是肤浅不变固定之“道”,它因时弗错,体物察流,得“一”者即得事物运动本然之“道”。因此,天得此“一”惠风和畅,天朗气清;地得此“一”各得其所,品类咸宁;神得此“一”善识巧慧,驱之若灵;谷得此“一”虚怀以待,故呈丰盈;万物得“一”芸芸变幻,动之徐生;侯王得“一”天下不治自正。进而,若能把握住学习古代文学之“一”,即学习古代文学的根本方法规律,因顺文学之道,创作之道,则可在此学科中如鱼得水,自由畅达,然而,如今真正能够体道者又有几人?沈从文应算是得“一”者之一,于现代都市文明的浮华里,秉持着湘西故土的那片灵性,将自然原始之情感倾注于文字之间,带着滴滴晶莹的珠光净化钢筋水泥的浑浊。他以特有的文学天分打败了无数熟知文法的莘莘青年,在文学的史册上留下了传奇的一笔。萧红应算是得“一”者之一,其文采斐然,回忆家乡亲友之作动人心弦,深得鲁迅赏识,然而造化弄人,命运坎坷,如花的年月却如名字般开得萧索而红烈,孤独而悲壮……能得文学之“一”是勤学苦练所不一定达到的,文学之“一”需要的是明净纯澈的心境,是如婴孩般透亮的双眸,直击内心最柔软的地方,给人以震撼,这种把持本身便是如“一”般看似最容易却又最难做到,最简单却又及其复杂的,然而从中化生万物的力量却让人嗟叹,甚至老子也不能得其真传,只能感叹“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二、文学问题“四位”探讨法

文学再难把握,也有路径可循,基于文学原典阅读之上的研究方法便一直是研究文学者探究文学殿堂的捷径之一。因循此路,将很容易品到文学研究的乐趣。文学问题“四位”探究法,便是这样一种起着框架、脉络作用的提示线。所谓文学问题研究之“四位”,是指文学创作的社会背景,文化思潮环境,文人心态以及这些映射入作品之中的体现。任何一部作品的产生都有它存在的必然性,从大的方面讲,其作者生活的社会环境便是其作品的底蕴所在,一切情感的产生无不与最基本的衣食住行及国家兴亡息息相关。因此,治国之世如盛唐,诗人们便意气风发,志向高昂,承袭建安风骨,以挺拔的身姿屹立于文坛。乱世之音哀且靡,便有了“彼黍离离,彼稷之苗”的黍离之悲,有了“犹唱后庭遗曲”的家国之痛。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是文化孕育的温床,不论达者之歌还是穷者之不平,都是时代的最强音。从这背后再往深掘,文化思潮对文学作品产生的指导作用便得以凸显。俗话说一代有一代之文学,亦可谓有一代之文学理论,也许并不直接体现于作品创作之中,却在文字的背后支撑起整个经典的深刻内涵。往上追溯,中国自汉代独尊儒术以来,统治者所在的社会高层便一直以儒家思想作为治国主线,但各代儒释道之间的兼容拉锯暗流却从没有停息,换句话说,也正是有了这三教之间的互搏,才得以使中国的文人士子有了多重心灵慰藉的选择,使得儒释道可以在人生的不同阶段扶持着蹒跚的身影,使中国古代文学得以如此异彩纷呈:陶渊明的自然天成是道家思想的观照,柳永词调的革新是处世矛盾的体现,苏轼的旷达通脱是三教互补的乐章,辛弃疾壮怀激烈是儒家悲天悯人情怀的放射……文化思潮对作家的影响可谓是深入骨髓的。当然,文学师学、家学及文学自身发展对作品最终形成的作用亦不可小觑。这种深植于中国传统之中的学习文化,使得文学精华得以不断延续、丰富和发展,使得心传的不仅仅是文字本身,更是精神内涵。由此,文采因人而异,文字因时因地不同,然而这种变幻之后是不变的社会、文化、信仰对文人心灵的敲击,付之于形态,便是几千年来呈百花争艳之态的文学繁荣。而这种繁荣,又为文学研究方法提供了无数反观检验的力证。

三、原典精读法

中国有很多国学大师,亦可以说习染“四书五经”长大的中国古代知识分子大都可称之为国学大师。何以有此现象的根本原因就在于他们对国学经典的熟悉,尤其是先秦文献知识的积淀,已达到了今人望尘莫及的程度。俗话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在当今这种“孰能浊以静之徐清”的年代里,能守住内心的虚静,重返智慧的原本,窥探经典的原貌,才能披荆斩棘找到自我灵魂的真正体验,才能有机会踏进学术研究的大门。因此,对于原典的阅读,在结合训诂学的前提下抛开他人的见解而形成自我内心体认,成了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研究方法。原典精读法首先需要扎实的古代汉语能力。诘屈聱牙的文字密码并不是游戏,而是正确理解先人思想意识的敲门砖。如若望文生义,只能说你读到的是自我再创作后的二手资料。例如《老子》第八章中,“夫唯不争,故无尤。”“尤”字很容易让我们联想到“忧”,以为是内心的一种情感,实则此字经考证应通“訧”,罪也,怨咎之意,是外在对主体的责难,一字谬千里,不得不谨之又谨。其次,它需要耐得住寂寞的精神。古代文献尤其是先秦文献大多不似现代各种主义的小说那样引人入胜,往往只在文字上就破灭了你一切的兴趣,让人不愿卒读。战胜这种困难最好的方法就是逐句抄写,在抽丝剥茧的过程中一点点扫清障碍。再次,原典精读要学会形成自我见解。大师的解读固然完美,但那只是一家之言,不同的经历造就的人生会有不同的体悟,用这点再去关照文本便会形成自我独特的心灵感触。古代文学终究是人学,不求会治国平天下,至少能做到修身齐家已足矣。因此,在原典阅读的过程中,要抛开他人的注译,以心灵的修行为目的,仔细体悟先哲的智慧,陶冶自我情操。这样往往就会找到意想不到的创新点。再以《道德经》为例,第四章曰:“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传统意义上对这章的评价是打破了“神造说”原始崇拜,此点固然重要,但结合当今社会,我们不难想到,相对于那些束缚了人们生活的宗教教条,传统儒道思想中强调当下生命体验的思想,不得不说是具有很强的“人性本位”思想的,而这便是创新的火花擦生的本基,是原典阅读最大的价值与意义所在。

四、总结

总之,文学探究之路可以是四平八稳,样样兼顾的,也可以是独树一帜,推陈出新的。它没有恒常不变的法则应对变化莫测的文法,也没有固定的模式套出一身的成就与繁华。如若脱离原典的阅读、心灵的秉持、社会的底蕴,那探究出来的只会是肤浅的皮囊,无根的表象,其在文学研究的道路上也终究不会走得更远。

作者:雷雅静单位:北方民族大学文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