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生命教育视野下的古代文学论文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一、作者、教师、学生三者的关系:生命与生命之照面
骆玉明先生在谈及“文学史核心价值观”时强调“文学本质上是基于感性的,它的可贵之处就在于它和生命本真密切关联”,笔者十分认同这个观点。因为文学作品若是缺少发自内心的真实情感,它是打动不了任何人的,也就算不上好的文学作品。而作为文学教师,在分析作品时只是空谈大道理,一味说教,不从生命的真实感受出发,也是打动不了学生的,更不要说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学生进行人格培养。因此,作为文学教师面对学生的态度首先应该是真诚的,要让学生感到你是在同他们推心置腹地探讨与人、人性、人的生命状态相关的学问,而探讨的过程,也正是丰富自己生命的过程。因为古今人性是相通的,所以学生会感到亲切,感到学习的东西并不遥远,而是对现代有某种启示意义的。在探讨的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应是建立在平等基础上的生命与生命之照面。很多古代文学作品诞生的年代久远,有的甚至隔了上千载的光阴,但是仍然不会被岁月的洪流所淹没,就是因为文字底下有一种生生不息生命力。透过文字,我们常常会发现文字之下蕴藏着饱满的生命力。
如:白居易的“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李白的“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柳宗元的“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等等,这些诗句让人感到一种生命的韧劲,它体现了人的一种不屈不挠、自信洒脱和坚守立场的人生境界。因此,教师引导学生去读古人、读古人的作品,也并非只是读已死去的人和生硬的文字,而是要读出文字之下那个鲜活的生命,就好像是把血液重新输回古人的血管,让他鲜活起来。甚至觉得那个古人好像就是自己,把自己想说的话都说了,这也是一种生命与生命的共鸣吧。但是,当下的诗歌教学在课堂的实际操作中常常等同于诗歌赏析,教师往往从语言修辞、意象意境、风格等方面去分析一首诗歌,偏重于让学生体会诗歌的语言美、意境美。诚然,这是诗歌教学的一部分,而且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但是,一首优秀的诗歌尤其是古诗,除了让学生体会诗歌的语言美、意境美之外,笔者认为最重要的是让学生感悟文字底下依然鲜活的生命,与作者进行心灵的照面,从而拓展、丰富学生的人生体验。一篇古代文学作品摆在面前,如果读到、看到的只是文字表面的东西,对人生没有多少启示,那么不读也罢。因为一切教育的目的最终还是为了人更好地发展,还是要回到生命教育。语言文字不过是物质外壳,如果没有深入到作家的灵魂和思想,没有听到作家生命的歌吟,那么这篇文学作品也不过是一具没有生命的躯壳罢了。而任何无生命的东西,都是干煸和乏味的。
二、融入作品,体验生命
一篇优秀的文学作品必然饱含作者的思想情感,如果不引导学生去深入体验生命、体验思想情感,而只是停留在文字的表层,那么教师的教学也是不成功的。“诗词课要求阅读主体的融入,讲求氛围的浸润,没有阅读的引导,那情味就出不来”。下面是笔者的一些教学实践。如陈子昂的《感遇诗三十八首•其二》:兰若生春夏,芊蔚何青青!幽独空林色,朱蕤冒紫茎。迟迟白日晚,袅袅秋风生。岁华尽摇落,芳意竟何成?在给学生讲解这首诗歌时,笔者并不急于去分析其比兴寄托的手法。而是在学生了解作者生平、时代背景和扫清文字障碍的情况下,先请学生反复吟诵诗歌,想象时空流转,自己就是陈子昂,在寂静的山林里,发现一片茂盛的兰草开着美丽的花朵。可是,时间一天天过去,秋风乍起,花朵日渐调零。再联想到诗人才华满腹却无法施展,最后功业未成的一生。岁月催人老,但抱负未能施展、理想不能实现,诗人内心感到无比的焦灼和痛苦,却也无可奈何。然后,再请学生回到现实生活中,回想自己是否有类似的经历:自己渴望成功,却总是一事无成。“迟迟白日晚,袅袅秋风生”,时间一天天过去,岁月之流仿佛把整个人都淹没了,连浮到水面上透气的机会都没有。让学生联系自身的经历,设身处地来想诗人的处境,从而更深入地体会诗人的焦灼、痛苦和无奈。接着再请学生当即反复吟诵诗歌,在深刻理解诗人生存状态和内心世界的基础上熟读成诵。甚至让学生感到这些语言就是从自己心底流出来的,诗人的焦灼痛苦也正是自己的焦灼痛苦(效果:课上即有学生能当场背诵此诗)。最后,点出诗歌是用了传统的香草美人的比兴寄托手法,其实也是在借他人之酒杯(兰草)浇自己心中之块垒。诗人的苦闷随着兰草的花开花落,从某种程度上得到了宣泄。又如杜甫的《月夜》: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依虚幌,双照泪痕干。
从学生以前读过杜甫的诗歌作品看,诗人留给他们最深的印象是一位心怀天下、忧国忧民的儒者形象,但这首诗歌却展现了诗人儿女情长的一面。因此,这首诗的关键是要把背景讲清楚,然后再引导学生融入作品。该诗写于安史之乱中,当时诗人被俘到叛军占据的长安。由于战乱,已和家人失去联系,还不知道家人的情况。在某个月夜,忧心如焚的诗人在长安思念起自己远在鄜州的妻儿。虽然此时正值战乱,诗人被俘又不得自由,但他没有因此失望,相反在诗中还寄予了对天下升平的企盼。在引导学生融入作品时,先请学生思考明明是诗人思念妻儿,为什么不说自己是如何的思念妻儿,反说妻儿是如何的思念自己?经过思考,学生得出:诗人更担心的不是自己的处境,而是妻子对自己的处境如何忧虑、担心。所以诗歌从对面着笔,“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诗人想象妻子思念自己的情形。接着让学生想象这么一个特写镜头:一位妻子因思念和担忧自己生死未卜的丈夫而睡不着觉,到外面来看月亮。因长时间在屋外徘徊,露水把头发都打湿了。夜深人静,月亮的清辉洒向人间。妻子衣衫单薄,洁白如玉的双臂在这如水的月光中不胜寒意。然后再联系到诗人这一边,诗人连这样动人的场面都想到了,由此可见他的细腻温柔,而这又何尝不是他内心中最柔软一面的展现。可以设问究竟是什么力量使诗人在人生中最艰难的时刻不失信心、超越困苦的?经过学生的讨论,教师再总结:的确是亲情的力量,而这样的亲情在人生最艰难的时刻足以温暖人心,这其实也是人类的生命力永不枯竭的动力所在。再如骆宾王的《在狱咏蝉》、杜甫的《石壕吏》,为了让学生能融入作品,体会到生命的委屈、无奈和痛苦,笔者课前先布置学生以《骆宾王在狱中》《杜甫在石壕村》为题,把诗歌改写成剧本,并到课上表演。这样下来,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提高,而且很容易融入诗境,有了真切的生命体验,背诵诗歌也不再困难。一个人的阅历和生命是有限的,而融入作品、体验生命的过程,从某种程度上说也是丰富、充实和拓展自己的生命的过程。
三、联系现实,启发生命
许多脍炙人口的诗歌作品会给人一种常读常新的感觉,这说明作品本身就有着很强的生命力。如孟浩然的《春晓》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这首诗妇孺皆知,基本上不存在文字障碍,甚至都让人忘了他的创作年代,仿佛就像是现代人随口说出来似的。但是学生们往往仅从诗中风雨和落花的表面意象得出诗歌惜春的感伤基调。这就需要引导学生切身去体会文字底下所传达的情感:在一个春天的早晨,诗人被叽喳的鸟声叫醒,躺在被子里伸了一个懒腰。此时阳光洒满了窗棂,虽然昨天夜里的风雨打落了不少花儿,但又是一个春光明媚的早晨,诗人的心情应该是不错的。进而启发学生:一个人的人生乃至整个人类社会又何尝不是在风风雨雨中成长和前进的?然而风雨总会过去,任何东西都阻挡不了生命成长的步伐,花儿在风雨中倔强地绽放,生命在历练中坚强地成长!作为上文提及陈子昂《感遇诗三十八首•其二》的拓展延伸,笔者会从兰草虽然凋零,但是它还有美丽绽放的时候,而有的人生命之花还来不及绽放,就已枯萎凋零的事实来启发学生:人生其实也是一个不断努力,使生命之花绽放的过程。人生就像赴一场盛宴,如果总是畏畏缩缩,不敢有所为,那么当要离开这个世上的时候,就会留下很多的遗憾。相反,如果积极地去参与,尽兴而归。那么要离开这个世上时,就像累了要回家休息一样。因此,人在有生之年,就要尽才、尽气,不要留下什么遗憾。用泰戈尔的话说即是:“使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
再如讲到唐宋诗的区别时,笔者常常会举李白的《望庐山瀑布》和苏轼的《题西林壁》。通过这两首庐山诗来引导学生理解唐诗的情韵美和宋诗的理趣美。先让学生把李白、苏轼想象成自己的两个好朋友,他们一同去游庐山回来,向大家谈此次旅行的感受。李白像一个天真烂漫的少年,率先向大家说他到庐山的所见所闻:“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在李白眼中满是多姿多彩的形象:红日、香炉、紫烟、飞流、银河,所以他告诉你的是一座色彩鲜明、形象生动的庐山,还不忘用极尽夸张的语气形容庐山瀑布气势壮观得就像天上的银河落下来。相对李白而言,苏轼则更像一个老成的少年,经过一番深思熟虑后,他告诉大家:“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除了讲述庐山变化多姿的面貌,更多的则是透过现象去思考背后的原因,借景说理。因此,这首诗不像李白的诗那样以形象或感情见长,而是以理趣取胜。进而启发学生:唐诗和宋诗是两种不同类型的诗,而唐人和宋人也是两种不同类型的人;就像日常生活中不同性格的人,只是性格气质的不同,并不见得孰高孰低、孰优孰劣。总之,任何优秀的文学作品,尤其是能够流传至今的古代文学作品,它们必然有着强大的生命力量。所以,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古代文学作品时,除了让学生体会诸如语言文字之类的形式美外,最重要的还是让学生感悟文字底下鲜活的思想与情感,从而回归生命。为此,教师应该带领学生融入作品、体验生命,联系现实、启发生命;努力使文学课堂成为师生生命共同成长的课堂。
作者:宋丹单位:凯里学院人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