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生态环境科技英语论文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一、科技英语教学现状的生态学分析
1.科技英语教学现状中生态主体的分析。随着我国高等院校不断扩招,科技英语生态系统中作为生态主体的学生的数量不断增加。而且学生英语水平参差不齐,生态系统中的“种”各有差异。为了减弱限制因子的影响,增强教学效果,达到科技英语教学的生态平衡,大多数高等院校打破学院和专业的限制,以学生的英语基础水平为标准对学生重新进行分级,组成跨院系并适合学生发展的新班级。从表格中可以看出,某高校在研究生科技英语教学中也采用分级教学方法,以大学六级考试成绩为标准,将各学院学生分为A、B两级,大学英语六级考试成绩高于425分的学生编入A级,其余的编入B级。首先,从生态系统中“种”的层面来看,该校根据学生这一生态主体的多样性,采取分级办法增强教学效果。其次,从“种群”的层面来看,学校根据其物质资源和师资力量,招收了1471位研究生(除英语专业外)。但分级的各班并未控制班额。据调查,在6个A级班中,只有一个班少于30人,其他分别为58人、59人、77人、48人和56人。科技英语本身是一门实用性比较强的课程,需要学生参与实践,而这种大班教学模式大大降低了每位学生的参与机会。从“群落”的层面来看,教师种群和学生种群是互利共生的。因而,师生各自的变化都会影响对方。在某高校,代课的13位教师并非都是专攻科技英语教学方向,部分教师同时兼任其他英语方向的任课教师,专业水平各不相同。有些教师观念陈旧,教学方法传统,不能将科技英语教学与学生实际需求相结合,造成学生学习兴趣不升反降。师生种群之间本应和谐共生的关系存在裂缝,不利于整个教学生态系统的平衡。
2.科技英语教学现状中生态环境的分析。许多研究表明,教学生态环境的变化会影响教学效果。通过对某高校科技英语教学生态环境进行分析,笔者发现了一些不和谐因素。
(1)科技英语教学生态环境中物质教学环境的分析教学物质环境中教学时间、教室等的变化均对科技英语教学有影响。从教学时间来看,科技英语课程每次课为两个学时,一周两次课,平均一周就要完成一个单元的教学任务。词汇量大、专业性强,使得科技英语教学变得更为复杂,教学任务的完成效果大打折扣。从教学空间来看,教室的大小对科技英语教学有制约作用。在某高校研究生英语的25个班中,23个班的人数多于45人。这种庞大的班级基本以教师为中心安排课堂活动。因为人数众多,这23个班的科技英语课程都被安排在了多媒体教室。多达87人的班级被安排在了可以容纳100人的多媒体教室是合理的,但是B级15班49位学生被安排在了可以容纳150人的多媒体教室。教室的空旷感增加了学生的心理压力,学生因此沉默不语,参与积极性大大降低,不利于科技英语这门实践性强的课程顺利展开。各多媒体教室配备计算机、投影仪等教学设备,教师可利用先进的教学设备,展开丰富多彩的课堂活动。只是教师基本都是提前做好课件,整个教学过程跟随课件展开。教师充当放映者和解说者的角色,而学生变成观看者和聆听者,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受到限制。
(2)科技英语教学生态环境中精神环境的分析精神环境既包括科技英语教学信息、内容、方法等,又包括师生情感。某高校开设科技英语课程的目标是发展学生英语综合运用能力,重点培养学生英语读、写、译能力,促进学生专业学习、科研和国际交流。然而作为高级专业型人才的研究生在面对国际间丰富多彩的交流时,听、说能力亦是必不可少的。其次,《科技翻译与写作》和《科技英语阅读》两套教材单纯从内容来看是比较丰富和全面的,但25个针对院系和专业而分的所有班级都使用这两套教材,就显得过于宽泛了。如让计算机专业研究生学习转基因食品类文本,这与学生的需求极不符合,学生的兴趣自然会降低。此外,科技英语教学采用集体授课模式,还是以教师为中心。如在《科技英语阅读》课堂上,A部分的教学就像基础英语,以教师的精讲为主,课堂活动方式单一。对于教学的评价,学校统一命题,A、B级同卷的考核内容,对A级学生来说有可能偏简单,考察不出学生的真实水平。对B级学生来说可能偏难,同样考察不出学习效果。如此,分级也就局限在了形式上,长此以往,科技英语教学效果难以保证,促进学生专业学习、科研能力和国际交流能力提高的教学目标难以实现。汪霞指出:“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需要的态度体验,积极丰富的情感能促进认识过程、意志过程,使个性品质得到全面发展。所以,成功的课堂更依赖于课堂上师生的内在状况及彼此的互动与交往。”因此,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有利于科技英语教学活动的展开,反之亦然。多媒体授课方式,教师容易忽视师生间的互动,大班授课使每位学生参与课堂的机会减少,师生关系疏远,造成学生归属感降低,情感缺失。
二、基于生态学原理的科技英语教学的相关思考针
对某高校科技英语教学现状,笔者借助生态学的观点提出相关思考,旨在最大程度上提高教学质量。
1.遵循阿里氏原则,控制生态主体人数。阿里指出生物的群居程度影响群体动态。班级作为正式的群体,有自己最适当的群聚度,不适当的密度会对班级教学活动和效能的发挥产生影响。尤其对科技英语这样实践性特别强的课程,会因为实践机会过少,影响更甚。因而,学校应加大对教学资源及师资的投入,尽可能将班级规模控制在30人以内。当然如果条件不允许,教师可采取适当方法进行调整,如提供不同话题让学生以小组形式讨论并发表看法或组织辩论、演讲、情景对话等为学生创造参与机会。
2.遵循耐度定律和最适度原则,优化教学内容和方法。教育生态学认为量力而行、尽力而为就是遵循了耐度定律。而且在教学这个生态系统范围内,各生态因子如教学内容等都有最适应的度。各专业学生局限于学校的指定教材,涉及领域不具有针对性,超出了最适的度。教师在科技英语教学中,可以根据学生需要,从所带班的专业入手,多关注本专业最新的研究成果,选择本专业各种体裁的科技英语资料,使学生在熟悉科技英语语言特点的同时,增强趣味性和实用性。在教学方法方面,教师可采取“听、说、读、写、译”多元一体的方法,避免单一的灌输式方法。在教学考核方面,考核方式应与教学模式相匹配。尤其在闭卷考试部分,试题难易度要与不同等级学生的能力相匹配,切勿过难或过易。总之,各生态因子在教学活动中达到最适度,有助于教学效率最大化。
3.降低花盆效应,提升学生实践能力。生态学中花盆效应也叫局部生境效应,即生态个体和群体在人为创造的适宜的环境下生存和发展,一旦脱离这个小环境就失去生存能力。科技英语教学正是在教师精心创造的小花盆里进行的。如在《科技翻译与写作》课上,学生从词语、句子、语篇三个方面学习科技英语的特点和翻译方法。而课文、注释、词汇、练习和文体特征是《科技英语阅读》课教师精讲的主要内容,涉及各领域话题的阅读供学生课后自主进行。但是当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给予一篇文章需要阅读翻译或在学术交流会上需要发表自己见解时,又会有些无从下手。因此,教师改革教学策略,适当拓展课堂,面向社会需求也就成了必需。利用学校的有利资源,与本专业其他教师相互借鉴,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校举办的国际交流会、讲座等课外活动,尽力创造真实的实践环境,都可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4.明确生态位,促进师生发展。在生态系统中,每一个生态主体都有自己独特的生态位,并在一定时间和空间内发挥着相应的功能,借以维持整个系统的平衡。为了实现科技英语教学这个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每一个生态主体都应尽力找到适合自己的生态位。教师作为课堂活动的引导者,首先要定位自己在课堂教学中的生态位。教师应该起主导作用,以学生为中心和主体,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指导学生合理利用资源,为学生多提供实践和学习的机会。其次要拓展教师的生态位,一方面,教师除具备已有的能力外,应多进行科研学习,树立自己在科技英语专业领域的权威。另一方面,教师需优化自己的思想,汲取新的特色专业知识,开阔视野,并将新的知识融入科技英语教学中。而学生作为另一生态主体,应找到自己的生态位,即主体地位。加强自身修养,增强参与课堂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充分发挥主观能动作用,优化自身的生态位。
5.促进生态主体协同进化,优化师生关系。协同进化指两个相互作用的生态主体相互适应并共同发展。作为生态主体之一,首先“教师应该成为‘平等中的首席’,扮演好三种角色,即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参与者。”其次,教师应适当降低自己的权威感,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同学生平等地交流。而学生也应该把教师当做良师益友,有问题与教师及时沟通,建立师生间和睦友好的关系,促进整个生态系统的协同进化。总之,运用生态学的观点分析科技英语教学现状,有助于解决高校科技英语在教学实践中的生态失衡问题,建立师生之间平等、和谐的生态关系,为学生提供较为理想的生态环境,促进学生全面可持续发展,从而使科技英语教学走向更好的明天。
作者:党星单位:西安理工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