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变译理论视野下科技英语翻译分析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变译理论视野下科技英语翻译分析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变译理论视野下科技英语翻译分析

一、变译理论视野下的科技英语翻译研究回顾

(一)变译理论的阐释

1.翻译中的变译现象

在翻译实践中存在大量的变译现象。梁蔚菁,卢珊通过摘取一段2006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阐述,指出在与农业相关的文本中有大量的变译现象。原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重大历史任务,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建设全局。要贯彻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加大对“三农”的支持力度,推进农村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尽快使广大农村面貌有比较明显的变化。”译文:Buildinganewsocialistcountrysideisama-jorhistoricaltasksetattheFifthPlenarySessionoftheSixteenthCentralCommitteeoftheParty,whichwillhaveanoverallimpactonbuildingamoderatelypros-peroussocietyinallrespectsandmodernizingthecoun-try.Weneedtoimplementapolicyofgettingindustrytosupportagricultureandcitiestosupportthecountryside,strengthensupportforagriculture,ruralareasandfarm-ers,andcontinuemakingreformsinruralsystemsandinnovationsinruralinstitutionstobringaboutarapidandsignificantchangeintheoverallappearanceofthecountryside.在所列举的这段话中“,农”字共出现六次“,农村”出现了四次,这些重复出现的字词在译文中并不是千篇一律的译为agriculture和countryside,而是有所变通。如原文的农村分别被译为“countryside”,“rural”。任何理论的产生都源自于实践。变译理论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翻译实践中的大量变译现象为变译理论的发展提供了事实依据。透过变译现象,我们有必要深入研究到底什么是变译。

2.变译与全译

黄忠廉提出一种划分翻译的新标准,依据对原作内容与形式的保留程度,翻译可分为全译和变译。根据对原作内容和形式完整性的保留程度,翻译有全译和变译之分。张永中认为变译和全译是翻译的一体两翼,表面对立,实则统一于翻译实践中,这种观点与刘建的观点不谋而合“:全译和变译二元对立,在不同的翻译过程和翻译领域中发挥着各自独特的优势,共同构成了翻译的全貌。”全译追求原文内容和形式的完整性,变译提倡对原文内容和形式上作适当的变通,而非全盘接受原文的信息和形式。王建华指出与变译相比,全译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等,且译者的创造性受到限制,造成译文的译作之比(译者在一个译本中全译的内容与译者创造性翻译的内容的比例)偏高。在变译中译者以译文读者的需求为导向,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以最少时间投入、财力物力支出,有目的有选择摄取原文信息和形式。全译和变译对立并统一,相辅相成,二者共同涵盖翻译活动的全貌。全译是变译的起点,全译中有微变,变译包括句层微变也包括句群、段、篇、书等宏观层面的变通。

3.变译的本质

李胜、梁蔚菁、胡蓉、王皓、徐晓晔等人引用黄忠廉的观点,认为变译指译者根据特定条件下特定读者的特殊需求,采用增、减、编、述、缩、并、改等变通手段摄取原作有关内容的翻译活动。2012年,黄忠廉对变译作出了更加细致的定义“:变译是人或机器用乙语转化甲语文化信息以求信息量极似的智能活动和符际活动。”最新的概念明确指出了变译的三要素、变译的规律和变译的本质。变译是变译主体(译者和读者)与变译客体(原作与变译作品)通过变译中介(变通和翻译)产生的互动。读者的需求决定着译者对变译手段的选择,而七种变通手段又组成十一不同的变译方法,最终译者结合译入语言的文化背景,选取适合的变译方法来迎合译文读者特殊的文化需求,以此凸显原文价值。变译的规律在于寻求译文与原文的相似。在变译活动进行的过程中,译者以译文读者需求为导向,运用创新思维对原作进行信息重组,通过变译方法对原作内容选择性的摄取,实现了不同文化信息在不同语言符号间的传递。

4.科技英语翻译中变译的理据

首先,由于原作(及其全译)与译文读者需求多样性之间的矛盾,促使了变译的产生。译语读者的不同属性(如文化水平、年龄、职业等)和不同的摄取心态形成了不同的读者需求,从而决定了译者最终的变译方法。其次,科技作品重信息内容轻承载形式的特点决定了科技变译的广泛性。在研究中医药商标名的英译时提出,译名要最大化地传递药品的信息是译者首当其冲的任务,最后才是追求译名音、形、义的统一。此外,从文化视角来看,中西物质文化的差异也促使了变译的产生。科学技术是物质文化的重要支撑及核心动力。在文化传播过程中,科技翻译作为为跨文化交流的平台,在借鉴和吸收外国先进技术,传播本国先进科技成果方面,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面对浩如烟海的科技信息、科技文献,译者有必要采取变通手段翻译原文,实现科技信息的跨文化传播。最后,变译的特效———多、快、好、省,有的放矢。王皓指出当今时代的特征要求使得变译理论适合作为科技英语翻译的理论知道。在信息化的时代,新科技层出不穷,这迫使科技工作者不断更新知识储备,与时俱进,尽可能多地获取相关领域最新的科技信息。因此,面对不断递增的科技文献,胡蓉认为译者必须独具慧眼,发挥译者的主体性,在有限的时间内实现信息的有效传播。而用传统的全译方法来翻译浩如烟海的科技文献,耗时耗力,并且不能实现科技信息的广泛、迅速、及时地传播,于是,在科技英语原作的翻译中大量、频繁地使用变译手段和变译方法成为必然。

(二)变译理论在科技英语翻译中的应用

变通是对全译的犯规,这种犯规主要体现在对原文信息内容的犯规,即译者没有将全文的所有信息一字不落的译出来。黄忠廉指出七种变通手段是根据原句信息量a与变译信息量b之间大小的不同而确立的:增(a>b)、减(a<b)、编(a≤b)、述(a≈b)、缩(a《b)、并(a∈b)、改(a∽b)。七种变通手段又衍生出了十一种变译方法:摘译、编译、译述、缩译、综述、述评、译评、译写、改译、阐译、参译。以往的研究者在变通手段应用于科技英语翻译方面做了较多的研究。李胜通过实例探析变通手段在各类科技英语中的应用;李雅晶将变通手段应用于具体的科技领域———石油科技,阐明了变通手段在石油科技英语中的可操作性。李娜①指出目前许多中医药商标名的英文译文并不理想,这也影响了相关中医药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李娜根据中医药商标英译的原则与变译理论重信息内容轻信息形式的特点,倡导将“改”的手段应用于中医药商标英译中,并衍生出四种具体的翻译策略:谐音取意法、复合法、拼缀法和词缀法。以上几位学者主要践行于变通手段的应用研究,变译方法也可应用于具体的翻译实践。梁蔚菁认为政治、中文一词多解、中国国情特色、科技发展是农业英语翻译中存在变译的主要原因,在此基础上结合具体实例,提出将摘译、改译、编译策略应用于在农业英语翻译之中。李秀云①认为当阐译、摘译、编译用于通俗科技英语的翻译时,可快速、有效、准确地传递原文科技信息,最大限度地凸显原文在译文中的使用价值,同时对优化译文质量、节省翻译成本、提高译文读者的阅读效率具有重要意义。此外,也有学者探讨变译译者论在翻译实践中的作用。胡蓉认为在企业科技翻译中,译者在具备扎实的科技素养的同时,要主动了解读者需求,充分发挥创造性和主观能动性,对原作施变,同时要追求翻译的效率。由前人的研究可以看出,大量的变译现象存在于科技英语翻译实践之中,变译理论在实践应用方面具有广泛性,变通手段、变译策略、变译主体论等都可以与实用性文体———科技英语翻译相结合。

二、变译理论视野下的科技英语翻译研究反思

(一)加大研究力度

根据《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统计,有关变译理论的各类期刊文章和博硕论文超过200多篇,研究内容分为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两大类,变译理论应用研究主要涉及旅游(24篇)、口译(8篇)、新闻(15篇)、文学(18篇)、科技(9篇)等方面,而研究变译理论与科技相关的文章少之又少,这说明今后应大力加强变译理论在科技英语翻译中的应用性研究。

(二)扩充研究内容

目前有关变译理论在科技英语翻译的应用大多局限于变译手段和变译方法的研究,存在重复研究的现象。对此今后的学者们应拓宽研究思路,丰富研究内容,如探讨科技英语变译规律、科技英语变译标准,分析在科技英语中最具代表性的变译策略,拓展有关科技英语变译教学、科技英语变译人才培养的研究。

(三)细化研究对象

科学技术包括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两大类,若进一步细化,科技包含诸多门类:生物、医学、石油、化工、电子、电力、能源等。既然科技的门类如此之多,今后在做有关变译理论应用性的研究时,可将研究对象拓展到具体的科技门类,如生物科技英语、医学科技英语、石油科技英语、农业科技英语、电力科技英语、环境科技英语等,达到细化研究对象的目的。

(四)丰富研究方法

细察现有的研究,其研究方法呈现单一性,大多以实证性研究为主。为了更加深入、全面的展开相关研究,在今后的研究中要注重研究方法的多样性。丰富的研究方法(如语料库方法、历时研究法、共时研究法、个案研究法、文献研究法等)将为未来的研究提供新的支撑点。

三、结语

变译理论的出现为科技英语的翻译提供了全新的研究视角,变译手段和变译策略的应用促进科技英语翻译实现多、快、好、省、有的放矢,大大提高了科技英语翻译的翻译效率。在今后的研究中,应加大变译理论在科技英语翻译中的研究力度、扩充研究内容、细化研究对象、丰富研究方法,促进变译理论在科技英语翻译实践中不断发展,不断完善。

作者:李秀云 苏曼 单位:西安理工大学

文档上传者

相关期刊

理论参考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

理论探讨

CSSCI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中共黑龙江省委党校

理论视野

CSSCI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中共中央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