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中学历史有效教学措施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教师要熟悉教学内容,要对于鸦片战争的历史发展、历史内容以及影响做到熟记于心。找出课文的重难点,如在《鸦片战争》这节课中,教学的重点就是中国是如何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这就要求教师一定要对此历史发展的脉络进行细致的教学。
一、用跌宕起伏的语言点缀课堂
教师的备课是十分充分的,可是学生还是不喜欢听讲,这种现象发生的原因就是教师上课时的语言不够精彩。比如,一些教师总会说来说去,讲不清楚知识点,这时候学生肯定会有不想听的心理。所以教师对于上课的语言一定要创设独特的出彩点。那么如何让自己的语言出彩呢?在初中历史阶段,历史的记忆点很少,多数是以理解为主的,那么教师完全可以抛弃那种死记硬背的方式,用讲故事的方式将学习内容穿插进去。就比如《收复新疆》这一课,主要是要学生理解阿古柏侵占新疆的罪行以及左宗棠收复新疆的重要性,那么教师就可以把本课的内容串讲成一个完整的故事,并在讲故事的时候引用一些小典故,比如左宗棠在收复新疆的时候作的诗《恭诵左公西行甘棠》,全诗为“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这首诗作充分表明了左宗棠收复新疆的心情。这样配合着全课的内容,不仅让学生学习到了历史知识,也学习到了文化知识。
二、多样多元的教法,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那么,我们上历史课就只能用教师讲述,学生听课的教学方式吗?答案是否定的。我们的教学方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那么对于历史课我们如何做到标新立异呢?一些教师会结合新的教学设备,比如播放幻灯片、让学生看电影等方式,我认为这些方式都是不错的。就比如人教版八年级第五单元讲的是《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对于这一单元的教学,教师完全可以采用电影教学法,在课堂上播放电影《建国大业》,之后在学生看完电影再展开教学。教师在教学的时候要结合电影中的场景进行讲授,让学生在震动心灵的同时,学习到知识,也更加明白革命先烈的牺牲是多么伟大。这样要比教师只讲课的效果好得多。再者,教师可以把课堂变成一场辩论赛,就以《洋务运动》一课为例,让学生分正方、反方对洋务运动的积极和落后进行辨析,从而加深学生对于洋务运动的理解。这样的教学可以完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师放手让学生自己进行策划,这样无疑也锻炼了学生的能力。
三、规范有序的板书,梳理课堂知识结构
教师的板书在课堂上的作用是十分巨大的,我不赞成教师不写板书。我认为,板书是与教师的口头表达相互配合的,会使得比较复杂的知识有一个明晰的体现,会使知识更加容易理解。对于板书应该做到以下几点:条理清晰,突出重点,书写端正,编排规范。如在《战略大决战》这一课中,教师可以采用重点式的板书设计,以三大战役、渡江战役和解放南京三件历史大事作为重点,然后再细致展开教学,比如讲三大战役的时候要标清三大战役的先后顺序,并标清时间地点等重要内容,一定要注意板书的书写不要丢三落四,也不可以过于详细,还有一定要注意板书的书写要端正。
四、精心设置课堂问题,促进精彩生成
精心设置问题情境,以“置疑”开路,在平常处设问,于无疑处生疑,养成学生多思善问的好习惯,从而培养他们的求异思维,强化他们的“问题意识”,并最终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能力。特别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经常设计一些具有启发性的练习,可以改变学生总停留在“文本知识”上的局面,培养他们超越文本,超越作者,提出新见解,作出新答案的“创造性思考”能力。教师应采用多种多样、多角度的办法,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刺激他们的求知欲,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产生愉快情绪,并随着这种情绪体验的深化,产生进一步学习的内在要求。以《新文化运动》一课为例。在课堂的开始教师就可以让学生讨论,回答问题。这些问题基本上可以联系之前所学的内容,比如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过程中,已经进行了哪些尝试?结果如何?这个问题就是要结合之前的《洋务运动》一课来回答的,这是在教学前进行发问。在课堂中教师也可以让学生试着解决课本上的内容,如课本第38页的“动脑筋”一题:新文化运动“是几个青年凭空捏造出来的”吗?组织学生对此进行讨论,要求和课堂内容紧密联合起来,所以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就要考虑好。
作者:钱会兴单位: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横泾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