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信息技术与初中历史学探讨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信息技术与初中历史学探讨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信息技术与初中历史学探讨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已经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初中历史课程作为一门基础性、人文性很强的社会学科,如何实现与信息技术的有效整合是初中历史教学改革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信息技术的探究式教学对初中历史教学来说是一种新的尝试,并对于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如何更快地将信息技术与初中历史课堂结合起来,提高课堂的高效性,则成为了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

【关键词】信息技术;历史教学;理论与实践

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给我们教师带来了新的教学理念,也给我们的“教”与“学”带来了新的挑战。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我们教师的教学方式在改变,学生的学习方法也在改变。多媒体教学也越来越成为课堂教学的主要辅佐工具之一。我的感受是:如果在课堂教学中能恰当地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会很好的提高课堂的教学成就。

一、教学内容与社会生活紧密联系,激发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

历史是人类以往社会生活的记载,反映了过往人们的社会生活实际状况。教师只有把历史教材上的知识与学生现实社会生活中相关的知识密切地结合起来,这样的教学才活力,才能体现历史教学的价值意义。

(一)发掘教材内容与生活实际的联系,增长学生的生活智慧

如学习《灿烂的宋元文化》讲述指南针的发明与运用这一小节时,我用多媒体显示户外生存的必备物品,提出问题:假设你去户外,迷路了,你会选择哪几种随身携带的物品?问题一提出就引起了同学们的兴趣,进而导出指南针的发明与运用。并使用gif动态图展示简易指南针的做法,并现场准备素材,让学生亲手制作简易指南针并在野外活动中实际运用。学生既掌握了指南针发明的过程,同时对我国古人科技成就的发明表示敬佩之情,自己动手拉近了古代科技与学生们实际生活的联系,同时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作为中国人的自豪感。

(二)充分利用好教材本身包含的“生活”知识内容,丰富学生的生活知识与经验

如七年级历史下册《宋代社会生活》,介绍了宋朝时期人们衣食住行乐等五大方面的内容,表面上看起来与我们的日常生活相距甚远,没啥联系,但我利用多媒体出示有关宋朝风俗人情的资料:如王安石的诗“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高俅的蹴鞠图、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等等,学生很快就能与现代社会生活联系起来。他们就会联想到贴春联、足球、城镇日常的商业贸易状况等。并能够将现实生活中的活动追溯其历史渊源。从而增加历史知识信息的储存。

二、历史教学过程突出趣味化特点,牢牢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与爱好

《历史课标(人教版)》(初中)规定“教科书中的学习内容要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能力,呈现方式要尽量多样化”。新课程改革也强调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没有兴趣就没有真正的学习。所以我们教师都应朝着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一方向努力,使历史教育教学呈现趣味化的特点。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喜欢学习,主动学习,从而提高历史教学的效率。

(一)趣味化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探索历史知识的积极性

如学习《元朝的统一》这一课,我设计用一首歌曲《成吉思汗》来导入。当广阔的草原上万马奔腾的景象映入眼帘,当气势磅礴的歌曲在教室回响的时候,所有的学生都激情高涨,豪情万丈,我设计这样的问题:听着这首歌,你脑海中会浮现什么样的情景?你的理由是什么?成吉思汗究竟是个什么人物?用启发式引导法,从学生的心理特点入手,激发他们的兴趣、好奇,自然而然地导入了新课历史知识的学习。在教学实践中,有我们可以通过讲故事、猜谜语,播放图片资料,等多种方式引起学生学习新课的兴趣。

(二)设置有趣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积极思维

学习明清时期我国的“海禁政策”时,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出示教材里的一张图片--一把大锁锁住了中国的大门,设计了系列相关问题:图片告诉了我们中国当时什么样的对外政策?统治者这么做的意图是什么?为什么人们会接受这种政策呢?统治者实行这种政策后得到了想要的结果么?那么又造成了什么样的后果呢?等等。调动学生的积极思维,增加历史教学的有效性。

(三)设立深入思考型的问题,诱发学生无限想象,增强历史教学的发展性功能

《辛亥革命》学习结束时,我们用多媒体这样设置相关问题:为什么说辛亥革命既有成功的一面又有失败的一面?在今后的历史学习过程中,我们如何分析历史事件的双重性作用?如何一分为二的探索历史?总之,历史教学只有与信息技术完美地结合起来,历史课堂教学才能是有效且高效的,这样才能更快更好地促进学生历史知识的增长,提高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相信乘着信息化的春风,历史课堂的天空将更加明媚!

参考文献:

[1]课程教材研究所编著.中国历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作者:黄平 单位:湖南省汉寿县教学研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