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小议美术教育与学生的未来小议美术教育与学生的未来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小议美术教育与学生的未来小议美术教育与学生的未来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小议美术教育与学生的未来小议美术教育与学生的未来

摘要:本文力图从高校美术教育的角度来诠释“创新精神”与“鲜明个性”,主张把上述两点具体渗入到实际的教学之中。文章由大及小锁定至“创作思维”进行论述,意在突出美术学科的特点,使形象思维视觉化、个性化、灵活化,并由此发展,摸索出一条高校美术教改之路。

关键词:个性发展、创作思维、创新精神。

一、高校美术教育的基础及教改理念

“规划”明确指出,“所有普通高等学校均在2005年前普遍开设艺术类选修和限定性选修课程,并逐步纳入教学计划,计入学分。”但就目前来看,由于先前的基础与所处的环境的制约,高校美术教育很难使学生美术素质立体化、多维化,甚至只能是启蒙教育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高等教育。即便如此,我们也难以弥补错失了启蒙教育的最佳时期而带来的遗憾。如果真按“规划”所说“至2010年前,建立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大、中、小学相衔接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学校艺术教育体系。”相信届时这个遗憾能得到根本解决。

长期以来,我国高校的美术素质教育基本上是通过美术公共课来完成的,即便如此,至今尚有不少高校、不少系部连美术公共课都未曾开设过。也许按照专业类别的设置来要求,似乎没有开设的依据;按照市场经济的理念来解释,似乎没有开设的必要;按照加快发展的要求来筹划,似乎没有现行的紧迫。从中我们不难感到,“金字塔”式的学习模式至今根深蒂固,然而令人困惑的是,“底面积”的质量缘何既往不咎?是否是我们的“人的发展”与经济的发展一样,都受到了急功近利的影响?现在我们正在提倡以人为本,但似乎局限在物质关怀的范畴之内,高瞻远瞩,人的可持续发展是否显得更重要呢?

不少高校内书画社团的活动,多少能让我们感受到一些艺术氛围,但却很难弥补美术教育自身的不足,离“规划”中“课外、校外艺术活动是学校艺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定位尚有一定距离。其不仅表现为“人气”不旺,与此同时还应看到关键问题并不是“量”而是“质”。仅从大学生的书画作品中,就明显可以感到模仿文人雅兴津津有味,表现真情实感寥寥无几。或许我们不该对学生的“业余爱好”要求过高,但言中之旨并不是“水平”,而是要改变墨守成规、封闭保守的形象思维方式,或者说是想丰富学生的“内心视象”。

此外无可讳言的是,高校的美术活动很难给人带来艺术热情,但各种音乐活动却热情似火,极富感召力。固然这与音乐本身的感染力有关,可最主要的也是最值得美术活动借鉴的却是音乐活动那种贴近生活的真情。由此看来,我们也有理由相信,当高校美术活动触及或融入服饰、美容、旅游、摄影、家装等“生活美术”,并寻求与其它艺术门类进行综合实践时,同样也会使人兴致盎然。

艺术教育的特点是感性大于理性,是“感到”而不仅仅是“知道”,是“感染”而不仅仅是“传授”。可长期以来,人们却习惯于把美术当做是一种“知识”来认识。相关文论、传媒甚至教材不厌其烦的重复着一些“假、大、空”的不实之词,许多所谓的“内行”,也在利用人们的无知大吹大擂、获取虚名与私利。从而导致了我们大多数国人对美术缺乏真情实感,只能说是略知皮毛。不少人耳闻目睹也会知道些名家名作,但知道了过后除了那种漠不关心、无关痛痒的表情,便是那种莫名其妙的敬佩。前者只能说明我们缺少美术文化的环境熏陶,而后者与其说是对艺术的崇拜,不如说是对名誉的渴望来的更为贴切。中国的美术事业与音乐事业相比,“感性”明显不足,事实上也还没有真正的走入大众,尤其是“主流美术”,基本上还属于圈内行为。

中国高校的美术教育也是“感性”明显不足。尽管我们可能在教学中会去竭力增强这一点,但“感性”的获得需要具备比较纯正的艺术心理,它包括人文性、情感性、自然性等诸多要素。如何使学生在感受过程中心有灵犀、触景生情,不是仅靠“论理”就能解决的。教师本身必须具备较高的人文修养,较好的道德情操,较宽的生活知识面。教学的内容是显性与隐性的相辅相成,教学的过程是知识与感受的潜移默化。而现今众多的美术教学及美术教材,说理论理不遗余力,语言文风一本正经,思想内容味同嚼蜡,实在是有违“规划”中提出的“根据艺术教育的规律和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的特点”来进行教学的要求。

艺术素质教育体现在日常生活中,其实是自己教育自己,或者说是充分“自作聪明”的。所以高校美术教育可以无所不在,无时不有,甚至无中生有。我们学生的每一双眼睛都在随时观察,有专业的、人际的、物质的、社会的、政治的,肯定也会有审美的,问题是许多审美眼光往往是附庸风雅的、随波逐流的,较少是独具只眼的、自我陶醉的。从中不难看出,我们大多数学生的思维方式都比较“现实”,或者美其名曰这叫摆脱幼稚、走向成熟。岂不知我们失去了童贞乃艺术之大忌,岂不知人的艺术素质中最主要的形象思维的方式已被淡忘。“现实”固然无法改变,但对现实的看法完全可以因人而异。如果我们的鉴貌辩色少些功利,我们的触景生情多些形象;如果我们的行为举止少些浮躁,我们的智商情商多些融合;也许我们就会悠然自得的享受自我教育,也许我们自身的艺术潜能便会由此勃发。

培养具有鲜明个性及创新精神的人才是现今时代的迫切需要,是教改的基本理念,是高素质教育的一种具体体现。因此在高校美术教学中如何渗入“个性”与“创新”,是非常值得重视的。况且,美术自身的特点也决定了学习者必须具备这两个基本的要素。

“创新”作为一种精神与“个性”是紧密相连的,并且它们应该是相辅相成、齐头并进的,这里面包含的学问精深广博,非一朝一夕可以说的清楚。然而,我们在具体的美术教学进程中,怎样才能脚踏实地,积好每一跬步而至千里,则是一个非常实际、不容含糊的问题。

“形象化”的重要性历来受到肯定,教改理念更是对此倍加推崇。与以前不同的是,现在的“形象化”己不仅仅是停留在相关专业或技术的层面上,更重要的是它应作为一种基本的素质植根于人的内心深处,融化于人的言行举止之中,并能够由此而丰富人的创新意识,激励人的创新精神。而美术作为最主要的艺术学科之一,其担负的形象化教学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

美术学习有个提醒曰:只想不画,有点遗憾;只画不想,可谓悲剧。所谓“画”主要是对美术专业的学生而言,这还要看在什么样的环境中才能发挥作用,而非美术专业的学生,会“想”则会在一个更大的时空里对自己对别人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所以说,尽管我们尚没有足够的时间与条件去保证每一位高校学生都“会画”、“会创作”,但这并不妨碍我们可先培养学生的美术创作思维,并由此拓展教学理念,从而使我们能够真正的发挥美术自身的优势,体现教改的精神。由此想来,培养美术创作思维能力其实就是为创新精神或个性发展做铺垫。

二、高校美术教育贵在启迪丰富的创作思维

所谓创作思维,可以理解为在形象思维的过程中,不断涌现出具有独特意味的新形象的一种思维方式。这对于专业美术人员来说,是从事美术创作的基础,而对于非专业人员来说,是一种重要的艺术素质。一般而言,学生时期是这种思维培养的最佳阶段。但其“成熟期”正是处在大学生这个年龄段。因此,高校美术教育理应充分发挥美术的作用,以丰富学生的综合素质:

1、视觉形象思维是美术创作思维的基本特征。

美术即是视觉艺术,可知道这个道理不等于能养成这种思维习惯。学生的形象思维兴许是很富激情的,可“透视”这些形象,就会发现其视觉性不够明确,或者说其中的文学成分和音乐成分可能占了较大的比重。而我们需要研究的,则是如何使其中的美术成分占主导地位。

只要用心体验一下就会感觉到,任何一种情感都可以被某种视觉形象所表现,而任何一种视觉形象,也都蕴含着某种情感。关键是我们应如何品味并把握两者的正确关系。由此推论,学生“视觉性”的不足是因为“视觉词汇”积累太少。所以,一味苛求学生凭空臆想,实际上是强人所难。可见我们首要任务应该是引导学生收集形象、丰富记忆表象。

除了赏析大量的优秀美术作品之外,对学生来说,丰富形象不必要(也没条件)历经艰辛、跋山涉水的去体验生活,因为“生活中处处都有美”。也许是学生对周围的一切习以为常,没了新鲜感的缘故;也许是他们埋头苦读,无暇赏玩的缘故;不少学生似乎不谙“处处留心皆学问”。看来,引导学生将寻常的事物看得别有新意,是非常有必要的。

看的学问关键在于“艺术之心”。要善于把自己的情感融入到所见的物象中去,并全然不顾它们通常的实用性。我们不妨由细微处见精神,先观察、比较两个人、两棵树、两束草、两朵云等常见形象,去感受一下它们造型的高下;进一步再扩大范围,去体味事物形象之间的“构成”,感悟它们的变化统一之美。而对学生喜欢追究的“到底什么样的事物看起来才是美的”这类问题,过多的解释反而会越弄越玄乎。艺术事理的精髓应让学生自己去领悟。

2、个性化的形象思维是美术创作思维的关键。

没有个性,谈何创作?这个问题不难理解。可未必“与众不同”就是个性。在艺术中真正的个性是寓有共性要素的,是要被大多数人所接受的,这实际上反映出个性的价值。

那么,到底应该怎样理解个性呢?简要的说,就是当你找到了一种人们都想表达但又不易用语言或其它方式表达出来的东西,而这种东西恰恰能被你用视觉形象反映或表现出来,这就是找到了个性。从根本上讲,每个人与众不同的东西都是人类本质的某种反映,可是由于受各种因素影响,每个人本质的藏露变化不尽相同。然而有趣的是,你的藏或许是别人的露,别人的藏或许正好是你的露,如果你能够很好的把握、运用你自己的露,并挖掘出别人的藏,这应该说是个性的最好体现。

所以说,在视觉形象的个性思维上,对学生干涉过多,千方百计使其思想套入某种“正路”,这样的教学用心可谓良苦,但结果常常适得其反。

学生的个性思维主要受生活经验、性格特点、知识层次三个因素的影响。我们需通过各种途径了解学生这些方面的情况,并配合如下要点进行引导:

一是充实观察对象:想象的习惯性局限源于对生活观察的局限。正象大多数常人一样,学生总偏爱去观察那些表面看上去比较新奇的,或与各类艺术表现相吻合的事物(因为这样容易发现美),以致无形中缩小了观察的范围。尽管他们有时也竭力想看出不引人注意的事物的美,但终因无所发现而作罢。如果我们在观察时不过份拘泥于美的客观性,而以美的主观性为主导去积极搜寻,情形可能会大有改观。

二是转换视点,取人之所不取:这就是说,即便是对那些人所共求的事物的观察,也不一定非要选取相同的角度不可。同样的客观对象在主观的作用下,会有丰富多样的变化。山水树木,可以是写实的,也可以是印象的、抽象的;星空月夜,给人感觉是静的,但在凡高看来却是动的;诸如此类例子举不胜举。

上述两点均包含一个重要因素,即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作用。人的艺术活动的规律证明,当我们的主观具有鲜明个性时,通过“移情”,在客观中也能呈现出“个性”,这就是物我两融。当我们继而在客观中把握住和自己主观相融的形式因素,形象思维的个性特点便随之呈现了。

3、各种形象的有机联系、灵活转化,可使美术创作思维丰富多采。

人在身心进入艺术活动的时候,往往是以一种形象为思维主导,而其它与之有内在联系的多种形象也会随之协同作用。人们听到高亢的乐曲,心中可能会激浪滔天而很难冒出小桥流水,这就喻示着形象是能够相互转化的。抓住这一环节对教学十分有利:比如说伴随着一个音乐形象,如果同时出现了几个视觉形象,那么哪一个最好呢?它为什么最能体现这个音乐形象呢?如果认真解答类似问题,无疑可以提高学生思维中的创作意识。

一种视觉形象也能转化为另一种视觉形象。是否会转化其实就是区别临摹与借鉴的一种标准——如果我们面对近乎完美的艺术形象,前者的依样葫芦较之后者的“再创造”,很明显少了些创作意识。通过对各类美术作品的认真赏析,我们即会发现,许多形象之间都具有某种共同规律。既如此,我们就完全可以掌握某种规律,“打造”出新的形象,以丰富和提高创作思维的形式与档次。

顺应学生对其它艺术门类的偏爱,并适时将其转化为相应的视觉艺术形象,也能开启学生的创作思维之门。比如说,由只注意文学、电影作品中的文字、语言转化到同时注意其中的插图与画面;由欣赏“美人照”转化到欣赏优秀的肖像画等等。此外,学生的各种“表现欲望”也可以通过富有个性的视觉形象得到满足,只要我们抓住机遇,适时引导,选择好正确的“表现形式”,是能够起到很好教学效果的。

创作思维说白了就是你的“内心视象”是否具有创造性、艺术性,是否能反映你的个性;果如此,你的心灵就是丰富的、充实的,同时也是被“净化”的;由此可见,你的所有的“创新”一定也是挺“精神”的,你的人生也一定是精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