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工笔花鸟画的构图艺术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工笔花鸟画的构图艺术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工笔花鸟画的构图艺术

一、形式美规律

构图的过程是把构成整体的各个部分统一起来,而不是简单重复叠加。从而使主题更生动、更完美、更有艺术感染力。绘画艺术的创造,一是表现内容,二是形式特征。前者通过具体物象的塑造,揭示了生活的本质,后者利用构成方法,营造了精神内涵。任何美的事物,都体现了内容和形式的统一,以及目的性和规律性的统一。艺术来源于生活,但高于生活,因此我们可以说绘画艺术的形式美来源于生活,艺术创造的实践活动是创造形式美的本源。在一幅优秀的工笔花鸟画作品中,与表现内容相对应的精神内涵和意境创造是作品的灵魂,而体现表现意图的外在形式则是作品的生命。工笔花鸟画的形式美的创造,是一个将意象思维转化为形式图像的营造过程,点、线、面的绘画形式要素,是绘画形式美最基本的构成单位。面对或简约概括、或繁复多变的构成图式,都可以通过点、线、面的归纳,将具体的物象转换成抽象的符号。

在这里,我想介绍的是最常见的构图S型律动。S型律动既是中国画构图艺术动态的呈现,又包含着朴素的辩证观念,对其最典型的体现则是中国道家的太极图。太极图亦称之为“太极阴阳图”。S型给人一种流动的感觉,它可以在画面的艺术构成中自由上下伸缩和左右调节,可以互变,可以延伸,也可以互相制约。S型律动不仅在视觉心理上给观众一种柔和迂回、婉转起伏、柔中有刚、刚柔并济、流畅优雅的节奏感和韵律感,而且可以通过宏观的序列分布,使其在构成能虚善藏,虚中见实,实中有虚,贯通得势,浑然一体。如现代画家陈之佛的《喜鹊玉兰》就是典型的S型构图,在构成中利用S型的形式美规律,将客观物象有序地贯穿在一起,画面融洽自然,充分体现了中国画构成中造物在我的主动性。再如宋代崔白的《寒雀图》也是S型构图,画面当中麻雀的动态与视线巧妙地串联着,使画面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趣味性。

二、计白当黑

在画面构成中利用空白,是中国画的一大特点。对于工笔花鸟画来说亦是如此。它是中国传统艺术千锤百炼的结晶,也是历代画家创作经验成功的总结。基于中国哲学阴阳辩证的原理,白是黑的对立,是黑的凭借形式,因此离开了白,黑就无法依存。在画面中,空白时形象的组合部分,也是形象的延续和衍生。中国画构图的空间感,是凭借一阴一阳(一虚一实)的流动来表达的,是中国画特有的空间境界表现法。空白来自于取舍,而“计白当黑”则更重于布置,所以“计白当黑”就是布白,也是对物象的精心概括。

黄宾虹先生曾对布白的运用就说过“:一烛之光,通室皆灵”,空白的作用,确实像暗室中的烛光,可以起到点醒画面的妙用。清代笪重光在他的《画荃》中对“计白当黑”作了精辟的诠释“:空本难图,实景清而空景现。神无可绘,真景逼而神境生。位置相戾,有画处多属赘疣。虚实相生,无画处皆成妙境。”在工笔花鸟画中,一般表现天空、水面、雾气等都是用留白表现的。如当代画家莫高翔的《天地——蜻蜓》中,画面当中就运用了大量的留白,水面和远处的天空都是利用留白来表现的,给人无限的想象。这样处理使寂静的画面增添了几分灵动感,使画面简练而不简单。清代石涛《淮阳洁秋》,画面的最上边的空白就是天空,中间的空白就是湖水,最下边的空白则是雾气,同样是留白,却能使画面变化丰富,生动有趣。

三、以小见大

唐代施肩吾《观叶生画花》云:“心窍玲珑貌亦奇,荣枯只在手中移。今朝故向霜天里,点破繁花四五枝。”,诗中赞美叶生画技高超,花的枯荣信手挥来,随意点染,只描绘四五枝也可将浓浓的秋韵表达得淋漓尽致。这里道出的就是以少省多、以小见大的折枝构图法。宋学的发展使绘画的视觉从“以大观小”转向“以小观大”,工笔花鸟画经历了由全景式构图到折枝构图的转变过程。所以在今天我们看到的宋代花鸟画多是以折枝为主,折枝构图运用灵活,结构组合变化丰富,内涵深远且法度严谨,画面简练含蓄,宁静优美,意境深远,给观画者很强的可观可感性。折枝构图往往以花卉一枝,以一枝联想全株,再配以禽鸟、草虫蛱蝶,精心捕捉近景中所蕴含的美。细致生动地表现物象,画幅虽小,但精微别致,增一分则太长,减一分则太短。折枝构图一般都是以表现近景为主,不能有太大的动势变化,所以就更注重在小小的构图中巧妙地布置画面的均衡得势,以平稳为主,稳中求势。树干之势一般有三种:上插、下垂、横倚。

宋代的折枝花鸟画在此基础上又有了新意,如一波三折式、三线相辅式、“V”字型式、对角线式、对角式、四周凌空式等图式。如宋代林椿的《梅竹寒禽图》,画面中描绘的是红梅翠竹,一枝花从画面的左上侧入画,以一波三折之势向下横倚出枝,欲上行先下垂,末梢处又自然地分出上下两小枝,一枝寒禽梳羽伫立在上行的枝头,几多梅花含雪点缀着下行枝头,画面左上侧伸出几片竹叶,与寒禽、梅花遥相呼应。此构图最主要的是在得势,有物象富有生机的生长之势,又有画面的均衡之势,取势传情,生动自然,以及其简练的形式语言精心捕捉近景中蕴含的美,是宋代折枝画中的经典图式。折枝构图更多的是对于物象的合理取舍,正如黄宾虹先生所说:“对景作画,要懂得“舍”字;迫写状物,要懂得“取”字。取舍不由人,取舍可由人,懂得此理,方可染翰挥墨。”。

当代画家受西方绘画和设计理念的影响,更多地去追求画面的形式美感和构成味道,如姚舜熙和陈运权的作品就具有鲜明的时代性。“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我们可以在借鉴和学习前人优秀的构图经验基础上,提高自身能力,创作出更多的优秀作品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