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美学视阈下传统茶典籍的翻译方法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美学视阈下传统茶典籍的翻译方法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美学视阈下传统茶典籍的翻译方法

摘要:现代美学与我国传统翻译思想存在某些共同之处,比如“信达雅”的翻译要点就是现代美学思想的体现。本文首先对美学概念以及美学与翻译的关系进行简要的说明,并对当前我国传统茶典籍存在的翻译问题进行分析,最后在此基础上对美学视阈下我国传统典籍翻译方法提出几点看法。传统茶典籍翻译存在的问题主要在于两点:译文对“美”的重视程度不够;忽视茶文化的比重,使外国受众不明就里。美学视阈下我国传统茶典籍的翻译方法不妨从音律美、形式美和意境美三方面进行尝试。

关键词:美学理念;传统茶典籍;翻译方法;茶文化

我国是“茶”的国度,茶文化发展至今,有了几千年的历史。随着茶文化的发展演变,古代出现了很多传统茶典籍。事实上,茶典籍是古人对茶文化的记载和总结,同时也是茶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作为世界上第一本茶书,《茶经》记载了唐代及唐代之前的制茶工艺和饮茶风俗等内容,使我国茶文化正式以文字的形式得以流传。我国传统茶典籍是对华夏大地茶文化的再现,因而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美学是有关“美”的学科,美学与翻译有着较大的渊源,要想真正使译文被国外读者接受,译者在翻译茶典籍的过程中也应该将美学思想考虑在内,确保文字表述符合目的语的表达习惯。英文是世界上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本文仅从我国传统茶典籍的英译文本出发对其翻译策略加以分析。

1美学与翻译

1.1美学概念

西方哲学家鲍姆加登于18世纪30年代初提出了美学的概念,在其看来,美学的研究面向为“人类情感规律及感觉”。从字面上来看,我们不难理解,美学是围绕“美”所展开的学科,由于美学是对人情感规律的研究,因而其在某种意义上发端于哲学领域。美学思想一经提出,就在当时的哲学界引起了激烈讨论,随后包括伊曼努尔•康德在内的哲学家对美学概念及其内涵进行了丰富和完善,并使美学逐渐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事实上,美学有着多种形态,比如语言论美学就是其中一种具体美学形态。学术界普遍认为,西方美学思想在20世纪初随着“西学东渐”运动传入国内,并对当时人们的认知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比如我国近代思想家梁启超就曾在文章中多次提及西方美学以及自身对于美学的态度和看法。

1.2美学与翻译的联系

古人曾就翻译发表过诸多观点,比如学者严复曾将翻译要点概述为“信”(客观明确、忠于原文)、“达”(自然流畅、通顺明了)、“雅”(文字优雅)三点。事实上,“信达雅”这三字真经既体现了古人对于翻译的看法,同时也透露出自身对于“美”的一种追求,这其中事实上就蕴含着翻译与美学的关系。国际知名学者刘宓庆在《当代翻译理论》一书中就提到了“翻译与美学联姻是中国翻译理论的重要特色”的观点。翻译时两种文字的合理转换,是译者的脑力劳动过程,因而翻译也可以说是另一种形式的创作。翻译不仅应该遵循原文(源语)的内容,而且还应该按照目的语的表达习惯对文字进行处理,从而使译文更能够被受众所认可。除此之外,人们需要注意不同的文体,比如文学类文章(小说、诗歌、散文、杂文)、科技说明类文章(科技著述)等就存在明显的差异,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应该注意把握译文风格,确保译文能够使读者产生阅读欲望。基于现代美学视角,译者在翻译文章时应该针对不同的审美要求和审美主体,从而使之符合美学理念,更好地深入到每一个受众的心中。

2传统茶典籍翻译存在的问题

据相关统计显示,我国传统茶典籍(隋唐到清代)不下100本,比如《茶经》([唐]陆羽)、《煎茶水记》([唐]张又新)、《采茶录》([唐]温庭筠)、《大观茶论》([宋]宋徽宗赵佶)、《茶录》([宋]蔡襄)、《茶疏》([明]许次纾)、《续茶经》([清]陆廷灿)等著述就颇具代表性。这些传统茶典籍是对我国茶文化的反映,透过茶典籍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文化发展的脉络,并自觉树立文化传承意识。根据近年来国内茶典籍的对应译文来看,其主要存在以下两种问题:

2.1译文对“美”的重视程度不够

茶典籍是我国茶文化产物,是古人智慧的结晶。古人在撰写茶典籍的过程中十分注重语言的美感,这主要体现在“用词考究”、“句式工整”、“韵律和谐”、“修辞准确生动”等方面。比如,在茶圣陆羽所著的《茶经》中,“始其蒸也,入乎箪;既其熟也,出乎箪”这句话对比鲜明,句式对仗工整,隔行交互押韵,给人一种形式和音律的美感;“如胡人靴者蹙缩然,犎牛臆者廉檐然,浮云出山者轮菌然,轻飚拂水者涵澹然”这句则注重排比和押韵,朗朗上口。我国茶典籍乃古代文人雅士撰写而成,茶典籍的语言几乎到达了古代文学语言用词的程度,所以这就要求译者对原文充分理解,并在最大程度上保留句式、修辞和用词等方面的特点。但是纵观时下一些译者的译文,我们不难发现其对“美”的重视程度不够。比如说,译者在翻译茶典籍时并未对原文的语言美、句式美、音律美等加以考虑,他们只是运用最为通俗的语言将其译出,导致原文的美感大打折扣。

2.2忽视茶文化的比重,使外国受众不明就里

中外文化有着较大的差别,每一种语言背后都对应着特定的文化。因而对于母语非汉语的外国受众来讲,理解我国茶文化存在一定的困难之处。正是由于茶文化的存在,茶典籍才洋溢着美的气息,浸润着美的氛围。可是需要指出的是,我国很多茶典籍译本都未对茶文化加以考虑,译者只是简单将原文译出,对于一些传统文化特征比较明显的词汇则只是停留在表面上。比如说,很多译者将茶典籍中的“五行”译为“fivephases”或者“fiveelements”,事实上这种译法会让外国受众一头雾水。五行是我国古人对于世界的看法,五行包括“金木水火土”,用以指代世间万物之间的关系。要是简单按照字面含义进行翻译,那么外国受众就无法深入了解我国的茶文化。再比如说,对于诸如“水方”、“漉水囊”、“鹾簋”、“熟盂”等在内的茶名、茶具名的翻译,译者要么采用音译(汉语拼音),要么用外国物品对应的某一词汇进行直接替换,这种生搬硬套的翻译方式使原文中的文化美感大大流失。

3美学视阈下我国传统茶典籍的翻译方法

每一种语言都有着自身的美感,当然英语也不例外。英语作为世界上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其在发音、字形和含义等方面有着一定的美感。译者在对我国传统茶典籍进行翻译时应该将这些因素考虑在内,确保译文能够符合英文的表达习惯,并最终上升到艺术范畴。本文仅从以下三方面对美学视阈下我国传统茶典籍的翻译方法进行分析:

3.1把握译文“音律美”

音律美是文字的“声韵规律”,通过文字发音的改变使句子读起来朗朗上口。我国古体诗就十分讲究音律美,诗人在诗句末尾运用相同的声韵母,给人一种美的享受。当然,传统茶典籍也不例外。大部分古代茶典籍都由文人雅士撰写而成,他们有着较高的文字功底,在行文过程中也十分重视音律美的把握。比如说,“江东以一斤为上穿,半斤为中穿,四两五两为小穿”(《茶经》)押尾韵“uan”;“金乃水母,锡备柔刚,味不咸涩,作铫最良”(《茶疏》)押尾韵“ang”;“阴阳相济,则茶之滋长得其宜”(《大观茶论》)押尾韵“i”。在翻译此类具有音律美的句子时,译者同样应该对译文的音律加以考虑,灵活运用英文中的头韵和尾韵进行翻译,确保译文更加流畅自然、和谐通达。3.2注重译文“形式美”

就传统茶典籍来看,其中很多句子对仗十分工整,比如运用四言短句进行列举和说明;还有一些通过长短句式的变换,使原文读来更加明快有力。举例来讲,“邢州瓷白,茶色红;寿州瓷黄,茶色紫;洪州瓷褐,茶色黑”(《茶经》)就按照前四后三的形式进行排列,使读者一目了然地明白不同地区的茶叶在色泽上的区别。“未曾汲水,先备茶具;必洁必燥,开口以待”(《茶疏》)按照四字小短句进行排列说明,给人一种明快的感觉。当然,译者也可以按照原文句式的特点进行翻译,将句式的对比、对仗和变化展现在外国读者眼前,使他们同样感受到我国古人的智慧。但需要注意的是,译者切不可一味地追求“形式美”,而应该在不破坏原文含义的基础上对译文句式特点进行处理。

3.3表现译文“意境美”

古人在饮茶过程中十分讲究饮茶环境,他们试图通过饮茶达到“天人合一”的状态。饮茶环境事实上与饮茶意境是相挂钩的,自然的饮茶环境会使人沐浴在一片宁静和谐的氛围中,给人的内心带来美的享受。我国古代茶典籍除了记录制茶工艺和茶具茶名发展历史之外,还对饮茶活动和饮茶意境等进行了描写。事实上,饮茶意境不仅与饮茶环境(茶室布置)相关,同时还与茶自身的色香味等因素相关。古人通过观茶色、嗅茶香、品茶味来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并由衷地感谢大自然的馈赠。要想将茶典籍中的意境美展现在外国受众面前,事实上是比较困难的。因为,茶意境源自我国饮茶文化,而外国受众处于其他文化背景中,这就给他们理解茶文化和感受茶意境带来了一定的难处。在这种情况下,译者需要对其进行引导,为了确保外国受众真正感受到我国茶文化的魅力,译者在必要时应该加入注释说明。

参考文献

[1]赵素娟,董国栋.略论茶典籍的对外翻译与文化传播[J].福建茶叶,2016(8):313-314.

[2]姜欣,刘晓雪,王冰.茶典籍翻译障碍点的互文性解析[J].农业考古,2009(5):291-296.

[3]王君.接受美学视角下的中国文化典籍英译对外传播研究[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41-43.

[4]郑欣.美学视角下的翻译研究简述[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s2):189-190.

[5]张媛.对于语用翻译和美学翻译的整合性研究[D].天津大学,2008.

作者:顾秀梅 单位: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