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经济转型期区域性人才培养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摘要:高等教育中区域性人才培养模式仍存在着不少弊端,在经济转型时期应以培养具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区域内应用性人才为目标,打造科学、高效、灵活的专业教学模式,实施创业教育,实现教育理念的全面升级。
关键词:人才培养目标;教学模式;教学理念
随着经济的长足发展,经济深层化改革的不断深入,经济中产业结构调整的不断进行,中国的经济将进入转型期。在这样的宏观经济环境下,各省市、各地区纷纷采取措施,争取在转型经济中获得更大发展。德州地处环渤海经济圈和“大京九”经济开发带交汇区内,虽然经济形式多样,但是经济总体实力不强,能源和人才利用率不高,经济特色不突出。利用地缘优势和转型期带来的各种机遇加快发展,不容延误。目前,高校利用人才优势、科研优势、科技成果优势和信息优势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的强有力支持凸显出高等教育对经济发展的巨大作用。因此,充分发挥高等教育的优势,建立高效、合理的区域性人才培养模式,培养适合转型期经济发展的人才显得尤为重要。
一、高等教育中区域性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弊端
由于现实社会环境、经济发展阶段、思想认识因素等错综复杂的原因,目前高等教育中区域性人才培养模式仍存在着不少弊端,经过广泛调研和初步统计,把这些弊端大致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培养目标滞后,缺乏针对性
当下很多的高等教育仍用过时的目标培养将来的人才。尽管随着教育的改革,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越来越贴近现实,但由于教育体制的制约,人才培养目标总免不了滞后,并且在向国外和国内知名高校学习的思想影响下,各地方、各区域的高校在制定人才培养目标时缺乏针对性,千篇一律,不符合区域发展的需要。
(二)专业设置不够科学
专业建设是学校教学工作主动、灵活地适应社会需求的关键环节。把服务区域经济作为主要职能之一的高等教育,在专业设置方面,特点不够突出,现有的专业设置及培养方案未能顾及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和行业的特点,其专业方向定向性和针对性不强,不利于区域性人才的培养。
(三)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不合理
经济转型的巨大变化使得区域内产业对人才的要求更高,只有那些知识丰富、技能熟练、具有一定经验并具备一定职业素养的人才才能适应发展的要求,而原有的课程体系强调的是“专业对口”,强调的是做事教育,追求课程的完整性,忽视教学内容的整合和重组,学生学到的只是一门门具体课程知识的堆砌,当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工作实践中碰到的具体问题时,又显得力不从心。实践技能、实训环节不足,再加上新技术、新课程不能及时充实到现有课程体系中,影响了人才培养质量。
(四)师资来源单一且力量薄弱,教学组织形式落后
高等教育教学工作目前仍是由教师完成,这些人多数是由学校培养出来的,尽管目前他们的职称、学历都较高,但纯“理论型”的教师居多,往往缺乏丰富实践实战经验,遇到实际的问题自身都不能很好的解决,更不用说去指导学生。学生接受的仍是理论教育,对本专业的发展、社会企业需要的实际工作技能、软硬件、最新的工具缺乏认识和掌握。造成培养出来的学生知识结构不够完善、能力经验不足,不能很好地满足企业要求,胜任企业的实际工作。
(五)教学条件、实训环境相对落后
从实践教学环境和实训条件来看,高校与企业比较是相当落后的,高校不太可能花巨资为每个专业或每个实训环节建设完整的、先进的实验室和实训基地。同时即使有实验室,条件也跟不上技术更新的要求,仅靠学校现有的师资条件、实验实训条件不能达到人才培养的目标。
(六)教育理念陈旧、落后
西方高等教育,类似于“生物有机体”以进化的方式适应环境,是一个自主选择和从容应对的渐变过程,而中国的高等教育是在政府的主导下快速推进的。因此中国的高等教育演变得的历史路径深深地留下了“齐步走”和行政指令的痕迹,内涵建设不足,教育理念陈旧,认识滞后。
以上存在的种种弊端严重制约了高等教育培养人才的能力和效果,造成物质财富和人员的浪费,因此对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方式需要及时地改革和调整。鉴于此,笔者进行了构建区域性人才培养新模式的探索,希望能够为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作一点有益的尝试。
二、区域性人才培养新模式
所谓人才培养模式,一般认为,是为实现培养目标而采取的培养过程的构造样式和运行方式。它回答教育“培养什么样人才”和“怎样培养人才”这两个根本性的问题。经过研究,我们提出经济转型期区域性人才培养的新模式应该是以培养具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区域内应用性人才为目标,打造科学、高效、灵活的专业教学模式,实施创业教育,实现教育理念的全面升级。现分别从人才培养目标、专业教学模式和教育理念三个方面予与分析。
(一)人才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应用性人才”主要是指人才培养目标的确定要在遵循大政方针的前提下符合区域经济的特点,要随着经济发展而发展,随着经济的改变而改变,当前中国的经济将处于转型时期,培养的人才要能很好的了解当地经济的特点,适应经济的转变,体现出较强的竞争力。而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是对当今人才的普遍要求,在转型时期,只有富有创新精神才能在复杂的环境中找到发展的机遇和空间,才能应对困境,获得成功。
(二)专业教学模式
打造科学、高效、灵活的专业教学模式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能力培养。高校教学设计必须紧紧围绕区域内社会和经济的发展需要,抓住转型经济的特点,从人才的社会需求调查分析和职业岗位(群)分析入手,分解出哪些是工作所需的综合能力与相关的专项能力,然后从理论教学到技能教学,从内部条件到外部环境,从教学软件到教学硬件,对专业教学进行全面系统的规划。这是编制一般教学计划行为的一种拓展、外延和深化。在了解区域经济的基本情况下根据“有效需求”的原则,进一步分析不同经济类型和行业的实际需求,把专业培养目标分解细化,然后确定能力培养目标。
2、专业设置。在专业设置上要处理好三个关系。一是要树立市场意识,主动适应地区产业结构的调整。如结合德州创建优秀旅游城市的发展目标,着重设置和发展相关专业,为旅游专业的发展提供理论指导和人才支持。二是要解决好专业口径的宽与窄的问题。针对一些新兴行业,应当适当扩大专业口径,设置复合型专业,适应行业要求。如新兴的物流行业,目前德州已建起了专门的物流中心,发展前景良好,需要高水平的物流管理人才,我们可以在专业设置上有所倾斜。三是要处理好专业调整和相对稳定性的关系。一个专业的成长需要时间、人力、物力的保证。专业建设不仅要满足现在的需要,也要考虑到未来的需要。要特别加强专业内涵建设,既要注意专业前景,也要考虑专业发展的基本条件。要通过整合、交叉渗透等形式,实现对传统专业的提升和改造,使之更加符合社会的需要。
3、课程与教学体系设置。区域性人才培养目标要求建立“动”性课程与教学体系,即增加实习、实训、实践环节,将教学目标与教学过程寓于活动课程中。传统的课程教学体系强调知识的授受,以“静”为主,导致学生“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严重不符合转型经济的发展,不适应区域内产业的人才要求。“动”性的课程教学体系则在保证学生获得扎实的专业知识基础的条件下,加大实习、实训课程比重,并引导大学生参与第二课堂尤其是社会实践,并将实习、实训和实践成绩纳入学生评价,形成制度化。在大量的实习、实训和实践中,学生的专业知识也在实践中得到应用和检验,专长得以发展,创造力得以挖掘,从而有助于学生培养适应能力、冒险精神、合作意识,提高实践、创新能力,养成较强的职业素养。
4、改善师资、教学条件和实训环境。通过有计划地安排现有教师到企业、科研单位挂职锻炼或在校内实训基地参加实践;引进学术带头人、引进科研能力、管理能力较强的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鼓励中青年教师积极申报科研项目或参与企业的项目开发等措施,充实教师队伍,提高教师能力。通过学校和企业共建生产型实训基地、技术性研发机构、技术和职业培训机构等方法,打破部门、行业的界限,依托企业集团的先进技术、完善设备,把教学活动与技术开发、推广、应用紧密结合起来,完善教学条件和实训环境。最终实现资源共享,形成“双赢”局面。
(三)教育理念
要改变原来陈旧、落后的教育理念就要实施创业教育。按照传统观点“创业”是指创造新的行业、职业、基业,是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但是在此,创业的概念突破了传统的理解限制,它还包含了在已有的就业岗位上发挥主观能动性,使工作效益有所提高的意思,如改造了原有的工作程序,提高了劳动效率等。无疑,要创业,需要具备基本的创业素质,如适应环境的能力、一定的冒险精神和创新能力,甚至更高要求层次的素质维度,如市场调查能力、风险意识、管理才能、工商法学知识等。具备这些创业素质,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才能在繁杂的经济形势中抓住机遇,规避风险,才能利用地区优势,推动产业进步。高等教育中引入创业教育理念可以将创业教育融入课程体系,围绕创业主题,开设相关课程。另外,可以充分开发和利用潜性课程,如加强校内外创业基地建设,充分发挥社会实践、创业实习、创业实验及创业计划大赛、职业规划竞赛等在增强创业意识与创业能力方面的作用。在利用社会资源方面,学校可以广泛聘请创业成功人士为学生开设讲座、做报告。在制度、政策方面,学校可以为学生创设有利的环境,如休学创业制度、创建创业基金等。需要强调的是,学校开设创业教育的目的并非培养成功的创业者,而是培养学生基本的从业和创业素质,为学生步入社会成功就业和创业做最基本的准备性工作。
总之,高等教育与区域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是共存共荣共兴的,只有良性的互动并不断加以改进和完善,才可能使彼此获得更好的发展,这也与我们完善自己,服务社会所追求的目标相一致。因此我们对区域性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初步的改革、探索与实践,对于如何培养适合区域经济发展的人才进行有益的尝试,希望可以积累宝贵经验。
参考文献:
1、王晓勇,熊和平.创新机制模式走出地方高教特色发展新路[J].中国高等教育,2006(10).
2、张荣.高水平大学如何以“立地”服务引领区域发展[J].中国高等教育,2007(5).
3、周平,陈俊生.地方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思考[J].改革与战略,2007(10).
4、叶小明.在工学结合中实现校企深度融合[J].中国高等教育,2007(10).
*本文为德州市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课题名称:高等教育在转型时期对德州经济发展的影响与对策研究,项目批准号:07YD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