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国际劳务市场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国际劳务市场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国际劳务市场

一、趋势与特点

21世纪,在经济全球化加速的背景下,国际劳务市场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

首先,经济全球化促进国际劳务市场需求扩大,流动方向呈现多元化。

经济全球化的加快,导致国际劳务市场出现了两方面的变化:

一方面,在跨国公司扩大投资和全球服务贸易快速增长的带动下,全球范围内的人员跨国流动更为频繁,对外籍劳务的需求不断增加,国际劳务市场规模将稳步扩大。

另一方面,人员流动的方向日趋多元化,由过去劳务输出国向输入国的单向流动,发展到双向流动,许多国家既有劳务流出也有流入。

其次,人口增长放慢和老龄化导致发达国家劳动力短缺。

发达国家受经济增长放缓、人口增长放慢甚至负增长,以及人口老龄化的影响,劳动力供给逐步减少,加之本国劳动力成本不断攀升,导致对国外劳务需求逐步增加。

第三,全球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劳务需求行业的变化。

随着科技进步和全球产业结构的调整,劳务需求行业也不断发生变化,信息产业、生物工程、环保工程、计算机软件和硬件、电信、金融、保险、商业流通、旅游业等朝阳产业对劳动力的需求日益增加,并逐步取代了传统的建筑、纺织、土木工程等产业,成为新世纪的主流。另外,医护人员、律师、教师、农技人员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多。

第四,劳务需求出现“两高一低”新特点。

一是,高技术劳务需求普遍提高,人才短缺。现代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对劳动力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全球范围内各类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普遍短缺,尤其是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短缺现象更为严重。

二是,发达国家的脏、累、险工作由于无人问津,而呈现供给不足的现象。

三是,普通劳务需求呈现下降趋势,劳务价格趋低。

第五,一些国家为吸引人才开始放宽移民管制。

在技术人才严重短缺的压力下,一些国家不得不放宽移民管制,以吸引高技术人才和专业人才。

二、需求现状

1、总体需求

据国际劳工组织估计,目前全球每年的流动劳务约3000-3500万人,比20世纪80年代初的2000万人增长了50%以上。

全球流动人口主要分布在三大板块,即亚洲、欧洲和美洲。

其中亚洲的流动人口约1500万,主要从南亚、东南亚和北非地区向东亚和西亚产油国流动。

欧洲为700-800万,主要从西亚、北非和东欧向西北欧流动。

美洲约1000万,主要从南美向美国和加拿大流动。

全球经济和人口发展的不平衡性决定了劳动力的流向呈不平衡发展的态势。

首先,美国、欧洲、日本等发达国家经济规模巨大,对劳务的需求强劲。

其次,由于这些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缓慢、老龄化严重,使得劳动力供不应求的状况日益严重。

第三,发达国家劳动力成本的不断提高使得一些产业不得不雇佣外籍廉价劳动力,以维护企业的竞争力。

相反,广大的发展中国家,由于经济落后、人口增长较快和劳动力价格便宜而严重过剩,许多国家将对外输出劳务作为一项国策大力推行,这既解决了国内的就业问题,又为国家赚取了大量的外汇收入。

2、各服务部门的需求情况

工业部门在发达国家,由于人口出生率降低和人口老龄化的原因,一些工业部门的劳动力出现了供不应求,同时由于工资待遇问题,发达国家本国公民不愿再从事这些体力劳动,从而加剧了劳动力短缺,导致发达国家将制造业不断转移至发展中国家。一些新兴工业化国家也由于经济快速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而产生了劳动力短缺。因此工业部门仍是国际劳务市场的最重要部门,但地位趋于下降。

建筑业过去十年,在美国经济和建筑业繁荣的带动下,全球建筑业投资呈现出良好态势。工程规划与设计人员、项目管理人员、工程师、监理工程师和具有良好素质的项目经理供不应求。而普通建筑工人则由于供给过剩而导致工资待遇不断降低。尽管“9·11”事件以来全球经济遭受很大打击,建筑业投资下降,但发达国家、中东产油国及新兴工业化国家对建筑工人的需求总量依然很大。

医疗服务由于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医疗和保健的需求不断提高,因此,各类医护人员的严重短缺已成为全球性的问题。

社区服务随着人民生活的改善和人口年龄结构的改变,发达国家的社区服务需求不断增多。

交通运输业该行业劳务以海员为主,全球每年海员劳务的需求量约为100万人,其中高级海员的供应缺口有扩大的趋势。未来特种船舶(如液化石油气船、液化天然气船等)上的高级海员将尤为缺乏,但同时普通海员的过剩比例也在加大。此外该行业的劳务还包括部汽车司售人员和高级航空服务人员,例如,在中东产油国司机大部分来自非产油国的阿拉伯和印度、巴基斯坦。

计算机服务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计算机日益普及的今天,计算机服务人员严重短缺已成为一些国家今后经济发展的一个制约因素,这种服务人员的需求是全球性的,包括硬件安装和维修人员,及软件服务人员。

农牧渔业如美国在农忙时节需要大量的季节性农业工人,其中多数来自邻国墨西哥。日本、韩国、中国台湾等渔业发达国家和地区的近海及远洋渔工的需求量也非常大。

家庭服务人员(即家佣)发达国家的需求量很大,中东和中国香港、中国台湾市场也有较大的需求。

其他专业服务人员包括法律服务、会计、审计服务、广告、管理咨询服务、包装、会议、翻译、维修服务等,需求量也在日益增多。

3、国际劳务的主要市场情况

东亚和东南亚:

这里是我国对外劳务合作的最重要的市场,目前占外派劳务总量的四分之三。其中最大的市场分别是新加坡、韩国、日本、港澳台地区及东盟等。

新加坡:

我国对外劳务合作人数最多的市场。新加坡每年输入外籍劳务超过60万人,其中建筑业约25万人。由于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近两年对外籍劳务的需求有所缩减,尤其是制造业,但掌握专业技能的高素质人才仍很短缺。由于新加坡政府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加大,服务业和建筑业的职位空缺仍较多。一般来说,新加坡政府将服务业的职位空缺主要留给本国国民,而建筑业则主要依赖外国劳工。建筑业在新加坡经济发展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约占其国内生产总值的10%.中国工人因为技术好、理解能力强、劳动效率高而受到新加坡雇主的欢迎。截至去年年底,在新加坡的中国工人近10万人,其中多数从事建筑工作。

韩国:

90年代以后,韩国经济高速发展,国内劳动力普遍短缺,首当其冲的是以劳动密集型为主的中小企业,人员不足现象十分普遍。1992年韩国中小企业的平均缺员率为25%,劳动力短缺和劳动成本上升导致大量中小企业破产,国际竞争力下降。因此韩国政府从1993年10月起实施了外国人产业技术研修制度,引进国外研修生,在指定的企业研修工作,为企业解决了相当一部分劳动力。但是由于研修生工资过低、脱岗率较高、合同关系不平等以及管理体制等方面的问题,使得管理公司与派遣机构的矛盾日益突出,导致韩国企业界发起了以雇佣许可制取代研修制的运动。正在酝酿的《关于外籍劳工雇佣及管理法案》规定,凡获得赴韩工作许可的外籍劳工,将与韩国劳动者一样受到韩国所有与劳动相关的法律的保护。外籍劳工的雇佣期限为1年,可延长2年,因此外籍劳工最长可在韩国合法就业3年。韩国拟按国内就业总数的1-15%引进外籍劳工,每年计划引进20-30万名。企业在取得政府许可后,须在规定的人数范围内雇佣外籍劳工,并支付与韩国人相同的正常工资和各项法定补贴。实施雇佣许可制后,外籍劳工将通过韩国劳动部和派遣国政府共同认可的机构在韩国正式就业。在实行雇佣许可制的同时,现行的产业研修制度仍将继续保留。据韩国产业研究院调查,目前韩国国内中小制造企业人力缺口为20.5万名,平均人力不足比率达9.36%.日本:

根据日本政府预测,为了保持经济长期稳定发展,日本每年需要补充60万劳动力。由于人口老龄化严重,目前日本劳动力增长几乎为零,70%的企业感到劳动力短缺,一些脏、苦、累、险的行业无人问津。由于日本禁止企业合法使用外籍劳工,于是各用工部门、企业纷纷通过扩大来日研修生的途径,引进更多的外籍劳工以满足需求。

香港:

经过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初期的经济高速发展,香港经济逐步转型,劳动密集型项目被技术和资本密集型项目所取代,对普通劳务需求大量减少,而对各种智力型和专业型技术劳务的需求不断增加。1996年香港停止了输入普通劳工的计划,只批准输入具有高技术的人才。香港特区政府目前正在实施一项输入优秀人才计划,该计划放宽了来港工作的内地居民来港工作的入境条件,但要求他们必须有过人的才能或专业知识,并能协助香港形成以知识为本及高附加值的经济体系。这项计划没有名额和行业限制,由需要人才的公司自行决定。香港本地公司可在直接聘用优才后,代其提出来港申请,人才入港后必须受雇于与学历或才能有关的职位。在薪酬方面,该计划没有规定下限,但雇主必须提供一套合理的薪资条件。优秀人才在入港一年后方可改行,但必须是与其才能或专业知识有关的行业。

目前香港可能需要输入优秀人才的行业包括:资讯和通讯科技、电子、产品设计、包装设计和供应链管理、健康食品和中成药、中文软件、多媒体科技、材料科技、土木工程、电讯和环境科技等,另外电讯、个人数字助理、无线通讯、显示器、互联网软件及电子商业等领域的人才也是未来10年香港所需要的。

西亚非洲(中东):

中东是我国对外劳务合作起步的地区,一度是我国最重要的劳务市场,但由于多种原因,90年代以后地位逐步下降。目前派出劳务较多的国家是以色列、阿联酋、苏丹、阿尔及利亚等,其中苏丹等北非地区主要是工程项下带动的劳务较多,纯劳务市场较小。由于西亚主要劳务输入国政府都在推行人员本地化的政策,因而其劳务市场规模有逐步缩减的趋势。

以色列:

是目前我国在西亚北非地区最大的劳务合作市场。但是自去年以来,由于巴以冲突,以色列经济受到严重影响,加上非法劳务的增多,以色列开始大量驱逐外籍劳务。最近以色列总理沙龙决定,立即停止引进所有外籍劳务,直到2003年底。而对那些已经获得引进外籍劳务配额,但尚未抵达的劳务人员,也将不许入境,以色列的雇主只能转而雇佣目前已经在以色列的非法外籍劳务。这项政策将严重影响我国对以色列的劳务合作业务。目前这项决定已遭到以色列人力中介公司和建筑部门的强烈反对。

沙特:

现有人口约2200万,其中外籍劳工近700万,是中东地区最大的劳务市场。外籍人员主要来自印度、巴基斯坦和其他阿拉伯国家,高级技术和管理人员以西方国家人员为主。但近年来沙特逐步加快了劳务沙特化的步伐,从2001年9月起,政府强制要求各公司沙特籍人员必须达到30%,规定各公司的人事、接待、处罚、保卫、财务和管理方面的工作不得由外国人担任,这一措施将为沙特青年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使各企业的就业人员逐步实现沙特化。这项政策对外国劳务的进入设置了更多的障碍。

科威特:

据科威特计划部统计,2001年科威特外藉人口为138.7万人,其中外藉劳工127.41万人,占劳动力总数的84.2%,而本国劳动力23.8万人,其中93%在政府和国营部门就业。外藉劳工中非阿拉伯人76.7万人,其中印度人29.5万,孟加拉国人15.7万,巴基斯坦人10.1万,斯里兰卡人10万,欧美人不足2万,阿拉伯人50.7万人,其中埃及有27.4万。在政府和国营机构以及公私合营企业中打工的外藉劳务21.8万,在私营部门打工的外藉劳工69.7万。科威特的劳务市场仍以中低档劳务为主,工资较低。外籍劳务主要从事的行业是商业、餐馆和旅店,占行业分布的56.32%,社会服务业占14.55%,加工工业占9%,建筑业占8.69%;金融保险服务占4.26%.亚洲国家向科威特出口劳务43.1万人,占私营进口劳务市场的61.81%,主要集中在社会服务业、建筑承包业、商业餐饮旅馆业、加工工业和农牧业,有工资低廉的优势。阿拉伯国家向科威特出口劳务占36.66%,主要集中在运输交通仓储业、金融保险业,工资水平相对较高。

欧洲:

在与美国的经济竞赛中,欧洲已经在新经济和新技术方面慢了一步,其中人才优势不明显是一项关键制约因素,一些欧洲人纷纷到美国工作。对此,欧洲各国普遍感到应放松移民管制,接纳更多的高技术人才。

德国:

现在已经有大约730万外国人居住在德国,其中最多的是土耳其人,约有200万。据预测,由于人口不断老化且生育率降低,人口负增长,50年后德国人口将会比目前的8200万人缩减四分之一,德国每年至少要接纳5万名移民才能满足劳工方面的需要。面对劳动力不足的压力,德国政府逐步改变了不开放移民的政策,把吸引外籍人的重点放在高技术人才方面,这些外籍人最多可以逗留五年,以弥补某些特定经济部门的劳工不足。

英国:

英国工业联合会的统计显示,英国目前的失业率较低,近年来公共服务行业都饱受人才短缺之苦。在伦敦,三分之二的公司称它们不能找到足够的技术人才,而十年前这些公司仅有15%.人手短缺最严重的六大行业是医护、电子及通讯技术、教育、建筑、飞行工程和临床心理。

北美:

美国:世界上最大的移民国家。根据美国新移民法规定,针对劳工的移民分为五类,其中四类是以雇佣关系为基础。第一类是优先劳工。第二类是具有特殊才能和持有高等教育文凭人士。第三类是专业人员、技术人员和非技术性工人。这三类移民每年分配的优先劳工签证名额各有4万人。第四类是宗教领袖和其他宗教人士。以劳工关系为基础的移民还包括护士,但它作为特例项目处理。第五类是以投资、创造就业机会为基础。外国劳工进入美国可能加剧劳工竞争,因此,在办理移民的申请程序上,劳工移民不仅受到移民局的控制,在很大程度上也要遵循美国劳工部制定的管理条例,相当部分的劳工移民在得到移民局批准前,先要向劳工部提出劳工申请,即外国劳工认可证明书。

加拿大:

同样也是一个移民国家。它对技术移民采取的是打分制,加拿大移民局于2002年6月11日正式公布了技术移民新法的最终评分标准。满分为100分,75分为及格。近年来,加移民政策出现以下变化:

第一,移民政策以实现社会和经济发展的整体目标为根本出发点,移民选择标准将重点考察移民对加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贡献能力,及融入加社会的能力。

第二,独立移民选择标准将注重移民融入加社会的潜力,强调移民的语言能力、年龄、教育程度和应聘能力等。

第三,独立技术移民选择和审核方法加强了对申请者的教育程度和语言能力的要求,移民部每年将确定加劳务市场短缺的职业,重点输入此类移民。

第四,商业移民的选择注重其商业背景和融入加拿大商业社会的能力,投资移民项目将以加强中小型商业企业的风险投资来源来设计,以更好的支持经济发展,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第五,家庭类移民方面,配偶和子女的移民仍然被列为家庭团聚类移民的首位,减少需担保人经济支持的父母、祖父母类老人移民,增加担保人的成年子女、兄弟姐妹移民。

目前加拿大每年能够接纳移民20万至22.5万人,实际移民数大约为18-20万人。近几年来,中国大陆人士前往加拿大移民的人数不断上升,从1998年起,中国已成为移民加拿大人数最多的国家。

三、供给状况

1、总体供给

总体上看,国际劳务市场的供给远远大于需求,主要是普通劳务严重过剩,而高级劳务则呈现供不应求的局面。目前,国际上劳务输出较多的发展中国家主要有:菲律宾、墨西哥、印度、印度尼西亚、巴基斯坦、孟加拉、埃及等,中国是一个潜在的劳动力供应大国。

2、服务部门的供给情况

计算机服务:

印度是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软件出口国,印度政府从儿童抓起,加大教育投入,使印度人从小就接受信息技术教育,培养了一大批高素质的专业技术人员,使得印度的软件人才供应在世界上首屈一指。另外巴西、中国也是较大的供应国。

海员:

目前世界上海员劳务的主要供给国及最具潜力的国家是菲律宾、印度、波兰、克罗地亚、俄罗斯、乌克兰和中国。

其中,菲律宾是世界海员劳务输出最多的国家,国内拥有100多所海事院校,每年培养数千名海员,而本国远洋船队规模很小,绝大多数海员都被派往国外。菲律宾海员在语言上具有很强优势。但近年来菲律宾的海员外派受到来自印度、中国、波兰、克罗地亚等国的挑战。

印度海事院校以培养高素质的高级海员著称,印度政府和私人部门均非常注意对海事教育的投资,1998-2000年,印度政府共投资6000万美元,而私人企业和机构共投资4000万美元。尽管本国远洋和内河船队规模较大,但受高收入和低税收的驱使,印度高级海员纷纷投奔国外,本国船队反而出现人手短缺现象,只有5700名高级海员和2.3万名普通海员服务于本国船队。相反,其外派高级海员约为1.2万名,普通海员为2万名。

波兰的传统海事教育力量很强,每年海事院校的毕业生数以千计,东欧巨变和前苏联解体,导致大批海员失业和就业困难。因此,波兰的海员积极到国外谋求工作。与亚洲国家相比,波兰海员进入欧洲市场具有地理和交通方面的便利。近年来波兰的海员日益受到西北欧海运国的青睐,挪威、德国等航运大国的船东协会陆续与波兰海员工会签订集体外派协议,波兰海员进入欧洲市场的机会将越来越多。

克罗地亚也具有悠久的航海教育传统,其六所海事院校每年可培养500名高级海员,大部分外派至西欧、北欧。随着近年来东欧经济的不景气和南斯拉夫战火的破坏,海员职业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可外派海员人数达五万人,比十年前翻了一番。由于未来液化石油气船、液化天然气船等特种船舶上的高级海员严重短缺,而克海员在特种船舶上有着丰富经验和专业知识,因此在该领域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

中国在海员输出方面的明显优势是产量高。中国目前共有船员40多万,全国的五所海事学院和80所中专每年可以培养出5000名高级海员和1万名普通海员。中国贯彻国际海事组织STCW95公约的态度和效果已获认可,并顺利登上“白名单”,为中国海员外派铺平了道路。应该说,中国海员的外派前景比较乐观。但由于语言问题,中国海员的传统市场在香港、新加坡等亚洲地区,但经过国内劳务合作公司及驻外机构的共同努力,中国海员已经突破了挪威、英国、德国这些公认的最顽强的“防线”,中国海员进军欧美劳务市场的步伐加快。

家庭服务:

主要供给国是菲律宾、印度、巴基斯坦和印尼,其特点是服务意识强,能够吃苦耐劳,而且菲律宾和印度公民的英语水平较高。在家庭服务方面,中国劳务的供应潜力巨大,但目前的主要问题是中国政府不允许中国女性在外国家庭服务,另外语言也是进入该市场的一个障碍。

医疗服务:

印度是世界医护人员的主要供应国,菲律宾的医护输出也很多,其特点是英语好,而且教育程度达到了发达国家所要求的大学本科四年。中国的医护人员众多,供应潜力很大,但目前存在几方面的障碍:

一是,语言障碍;

二是,学历要求达不到发达国家需要的大学本科四年的需要,尽管中国护士在技术上并不比菲律宾和印度同行差,但通常均是三年专科的学历;

三是,难以通过发达国家的资格认证,如“美国海外护士资格认证考试”(CGFNS)。

3、我国对外劳务合作的主要竞争对手

目前,我国对外劳务合作的主要市场在亚洲,特别是东亚和东南亚。在这些市场上,我国的竞争对手主要是印度、菲律宾、印度尼西亚、泰国和越南等劳务输出大国。在中东地区,我国的竞争对手主要是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菲律宾、土耳其、埃及、苏丹、叙利亚等国家。在欧美国家,我国的竞争对手则主要是印度、菲律宾、埃及、墨西哥、巴西、土耳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