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大学生就业政策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一、研究背景
就业力是指个人在经过学习过程后,能够具备获得工作、保有工作以及做好工作的能力。就业力不仅是在狭义上理解的找到工作的能力,还包含持续完成工作、实现良好职业生涯发展的能力。就业力也不等同于职业技能,而是把工作向更高层次提升,为组织和社会创造更高附加价值,进而为个人创造有尊严的和富足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能力,是在更高层面上引领社会进步和实现个人成长发展所需要的生产力、学习力与创新力。总的来说,就业力是通过学习与实践使高质量大学教育向高价值人力资本转化的结果。要具备充足的就业力,个人不仅需要充实专业知识与技能,培养有利于就业的态度和特质,并且需要积极尝试实际工作,从工作经验中学习与成长。
产业人才需求变化迅速而高等教育调整相对缓慢,二者之间存在一定落差,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就业力不充分,这是一个世界性就业难题。当前发达国家大学生就业政策最显著的发展趋势是政策目标逐步从提高“就业率”转变为提升“就业力”。就业率是数量概念,以就业率为目标的大学生就业政策注重通过引导就业意向和拓宽求职渠道等政策措施,在短期内(大学毕业后6个月之内)有效提高大学生就业数量。但是对表面数量指标的过度关注容易掩盖人才供求内在矛盾,致使大学生就业力不能充分满足产业和社会发展需求这一实质性问题长期蓄积,最终导致就业愈加困难且愈加难以解决。
与此相对应,“就业力”则是质量概念,关注大学生在某一专业领域的长期职业生涯发展,包括可在不同专业领域内转换的核心工作能力的养成。以就业力为目标的大学生就业政策并非只注重短期就业数量,而是重视大学生的竞争力。从劳动市场的角度看,高等教育培养出具备核心就业技能、适应产业发展需要、能够为组织创造高附加价值的高素质毕业生,其本身就是将来为社会创造新就业机会的源泉。因此,就业力是长期保持高就业率的前提和保证,是使就业率表现出来的数字信息具有真正意义的本质。
从“就业率”到“就业力”的转变,是大学生就业政策理念的深刻变革,反映了在知识经济和全球化深化发展以及劳动力市场急剧变化背景下,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与产业人才需求的联系日益紧密,世界各国各地区的高等教育都面临要更直接贡献于国家和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压力,如何在大学中有效帮助学生发展就业力,成为高等教育面临的重大问题。
(二)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
近年来,大学生就业已经成为政府和社会普遍关注的一个热点、难点和焦点问题。自2008年以来,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大学生就业面临更加严峻的形势。2008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达到559万,2009年高校毕业生达610万,加上往年毕业后未及时就业的大学生,2009年要求就业的高校毕业生达710万人以上。从山东省的情况来看,2009年山东省内有高校毕业生43.6万人,加上省外高校山东生源毕业生回鲁及往年未就业毕业生,求职毕业生首次突破60万人,大学生就业形势之严峻、困难之大前所未有。
目前社会各界对高校扩招导致大学生数量激增的议论较多,并将其归结为大学生就业难的直接原因。从高等教育自身发展规律来看,培养更多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是高等教育义不容辞的责任。自1999年高校首次扩招以来,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发展阶段,目前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增长到23.3%,但是与世界主要经济发达国家和新兴市场经济体相比,仍然处于极低的水平。以2005年数据为例,欧洲国家的毛入学率一般在60%以上,美国为83%,韩国为90%,泰国为43%,我国台湾地区也达到82%。中国目前已成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同时正处在推进自主创新、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关键阶段,无论是新兴产业发展,还是传统产业改造,都需要大批高素质人才源源不断地涌入并注入新的活力。从这个意义上说,当前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根源并不在于大学生数量过多,而在于没有形成高等教育质量提升与产业优化升级的良性互动发展机制,一方面,以低端制造为主的产业结构严重制约了大学生就业岗位的创造;另一方面,高等教育的培养质量也无法满足产业优化升级发展对高素质人才的要求。
种种因素表明,大学生就业已经不是某一领域、某一行业、某一区域、某一层面的问题,而是关系到在经济全球化和高等教育国际化背景下,如何提高国家核心竞争力的发展战略问题。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提升大学生的就业力,这是促进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与社会人才需求对接的突破口,也是为大力推进自主创新、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提供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的重中之重。
(三)研究目的与视角
基于上述背景,《山东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力调查研究》旨在通过样本调查获取可靠的研究数据,并以规范的实证性研究方法,围绕大学生就业力能否满足社会实际需求这一核心问题,深入系统地分析山东省大学生就业力现状、分布差异及其影响因素;并在实证研究基础上,提出从就业力视角出发重新审视大学生就业政策,理顺大学生就业政策与高等教育政策的关系,明确政府、高校和用人单位的职责定位的相关政策建议,为在新形势下推动大学生就业政策创新、从根本上破解大学生就业难题提供理论指导和有效路径。
二、研究方法
(一)调研过程
课题研究经过了以下3个阶段:
访谈调查阶段———有针对性地选择9家用人单位和15名毕业时间为2-4年的大学生进行了访谈。通过访谈,结合对国内外大学生就业力相关研究资料的分析,形成有关大学生就业力内涵、现状和重要性的感性认识,为随后阶段调查问卷的科学设计奠定基础。
问卷调查阶段———设计《山东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力调查问卷》,以2005-2007年毕业于山东省高校并拥有2-4年工作经历的大学生为抽样调查对象,共发放问卷1000份,回收问卷793份,回收率为79.3%,其中有效问卷数679份,有效回收率67.9%。调查时间为2009年3月至2009年8月。
系统研究阶段———根据调查的情况和资料,结合课题组搜集掌握的大学生就业力相关研究资料,开展系统研究,完成报告。
(二)就业力的测量
本课题小组编制的《山东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力调查问卷》以就业力的测量为重点,相关内容涉及个人基本信息、学习经历、就业状况、高等教育与就业力的关系等。就业力的测量是在综合分析了访谈研究资料和相关研究文献的基础上,筛选出23个就业力构成项目,并对每一个项目的内涵进行了界定,具体项目及其定义如表2.1所示。
三、具体分析
(一)最重要的10项核心就业力
本次调查要求毕业生评定各项就业力对目前工作的重要程度(1分为最低,5分为最高)。结果如表3.1所示。分析23项就业力的排序,可以发现,重要性排名居前的就业力基本属于人际技能和个人素质范畴,如责任心、团队协作、倾听、谈判、口头表达、忠诚度等,而重要性排名靠后的就业力则多数与学历教育直接相关,如计算机应用能力、专业知识、外语等。
当然,这一结果并不意味着与学历教育和学习成就相关的知识和能力对实际工作不重要,而是显现出高校毕业生在迈过了最初的就业门槛之后,随着职业生涯逐步展开,与人际沟通和个人素质相关的核心就业力对职业成功的重要性不断增强。
同时还可以看出,不同规模用人单位的就业力总平均分基本相等,这说明不同规模用人单位对就业力的要求处于同一水平。
此外,不同规模用人单位排名前10项的就业力也基本相同,但相对重要程度略有差异。员工人数在1000人以下的中小规模单位更加重视倾听能力、谈判能力和忠诚度,而员工人数在1000人以上的较大规模单位更加重视团队协作能力、压力承受能力和时间管理能力。
根据调查结果,列出在实际工作中要求最高的10项核心就业力,分别为:责任心、团队协作能力、倾听能力、谈判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忠诚度、问题解决能力、学习能力、处理人际冲突能力、压力承受能力。
(二)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力水平
本次调查要求毕业生评价自己在大学毕业时达到的就业力水平(1分为最低,5分为最高),结果如表3.2所示。总体来看,毕业时水平较高的前5项就业力分别为:责任心、忠诚度、倾听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学习能力;而水平较低的后5项能力分别为:判断决策能力、谈判能力、外语应用能力、捕捉机遇能力、计算机专业应用能力。
还可以看出,不同学历层次毕业生的就业力总平均分存在一定差异,按照由高到低的顺序分别为:高职专科(3.55)、硕士(3.46)、本科(3.28)、普通专科(3.27)。这个结果显示出就业力不足是当前普通本专科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相对于高职毕业生和硕士研究生下降的一个重要原因。此外,不同学历层次毕业生对各项就业力的排序略有差异,本科生和硕士生在外语应用能力、专业理论知识方面具有一定优势,而高职专科生在团队协作能力、谈判能力、计算机基本应用方面稍强。
表3.2大学毕业时具备的就业力水平
本项调查要求毕业生分别评价其在大学毕业时具备的就业力和目前实际工作所要求的就业力,通过对比分析两组数据,可以反映高等教育中的就业力培养能否满足用人单位的实际需求。
1.总体比较
如图3.1所示,毕业生具备的就业力总体水平低于用人单位实际工作的要求。这一结果说明高等教育必须大力提升毕业生的就业力,才能满足用人单位的实际需求。
2.分学科比较
如图3.2所示,不同学科毕业生就业力满足用人单位实际工作要求的程度存在差异。毕业生就业力与用人单位实际要求差距最大的为经济学,其后依次为医学、工学、管理学、理学、法学和文史哲类专业。这一结果说明,经济学、医学类专业需要更加重视就业力培养,进一步强化与社会人才需求的直接联系。
3.分学历层次比较
如图3.3所示,不同学历层次毕业生就业力满足用人单位实际工作要求的程度存在差异。普通专科毕业生的就业力与用人单位的实际要求差距最大,其后依次为普通本科、硕士和高职专科。这一结果说明,普通本专科教育在就业力培养上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而高职教育由于其面向市场、贴近实战的定位,在满足用人单位需求方面已经逐渐形成了自身的特色和优势。
4.就业力分项比较
图3.4列出毕业生与用人单位要求有显著差异的18项就业力,其中实际工作要求较高而毕业生水平相对较低的前10项就业力分别是:谈判能力、捕捉机遇能力、压力承受能力、口头表达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协调组织能力、主动性、时间管理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处理人际冲突能力。可以看出,上述10项就业力基本属于承担较高层次工作所需要的人际沟通和实际操作能力,而这正是高等教育与劳动力市场需求脱节的主要方面,也是当前提升高等教育质量的关键环节。
5.不同学科毕业生就业力分项比较
如表3.3所示,各学科在毕业生与用人单位要求差距最大的能力上,排名为前3名(含并列)的项目如下:经济学———谈判能力、口头表达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医学———压力承受能力、谈判能力、专业应用知识及捕捉机遇能力;工学———口头表达能力、捕捉机遇能力、压力承受能力;管理学———谈判能力、捕捉机遇能力、口头表达能力;理学———专业应用知识、时间管理能力、主动性;法学———谈判能力、问题解决能力、捕捉机遇能力;文史哲———捕捉机遇能力、谈判能力、压力承受能力。
由上述不同学科的比较可以发现,除理学学科外,其他学科在谈判能力和捕捉机遇能力上普遍存在着毕业生实际水平与用人单位要求差距较大的情况。
表3.3不同学科毕业生就业力与用人单位要求的差距
(四)毕业生兼职与就业力
1.兼职工作经历
本次问卷调查毕业生在校期间的兼职工作经历,结果如表3.4所示。约65%的大学生有兼职工作的经历,但兼职工作经历与所学专业相关性较高的仅占19%,与所学专业相关性一般的占16%,与所学专业相关性较低的占30%。
2.兼职工作经历对就业力总体影响
如图3.5所示,在校期间有兼职工作经历的毕业生就业力平均得分为3.34,没有兼职工作经历的毕业生就业力平均得分为3.27。这一结果说明,大学期间是否从事过兼职工作对毕业生就业力没有显著影响,这一发现完全不同于常规看法,也不同于本研究的预期。
经过进一步深入分析发现(如图3.6所示),兼职工作与所学专业的相关性较高的毕业生就业力平均得分为3.47,相关性一般的毕业生就业力平均得分为3.31,相关性较低的毕业生平均得分为3.19。这意味着,只有在兼职工作与所学专业具有一定程度相关性的条件下,兼职工作经历才能对提升毕业生的就业力产生积极影响。
上述发现一方面指出了兼职工作经历对毕业生就业力培养的重要性,同时也揭示了二者关系的复杂性。兼职工作和社会实践是提升大学生就业力不可或缺的有效手段,但是一般性兼职不仅起不到提升大学生就业力的作用,甚至还可能因为挤占正常教学安排等不足,而对大学生就业力的培养产生不利影响,因此,必须要强化对大学生实习实践的统筹规划和制度安排,加强实习实践与所学专业的关联性,实现常规教学活动与实习实践活动的整体对接,促使这项工作向更具有实质意义的层面发展。
3.兼职工作经历对就业力分项影响
如图3.7所示,拥有与所学专业相关性较高的兼职工作经历的大学生在自我反思能力、主动性、判断决策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和协调组织能力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五)高等教育与就业力
本项调查要求毕业生根据其大学经历和工作经历,分别评价所在高校及教师对不同教育教学内容、模式的重视程度,以及不同教育教学内容、模式对于大学生就业力培养和职业成功的重要性。两组数据的对比分析如图3.8所示,对大学生就业力培养较重要而高等学校重视程度明显不足的缺失性项目,按差距由高到低排序分别为:培育良好心态、学生参与科研项目、实践应用性知识、兼职工作机会、以学生操作为主的课堂教学、师生课外交流、就业指导与培训、有竞争性和压力的学习气氛、学生选择专业和课程的自主权;高校重视程度超过对大学生就业力培养的实际需要的冗余性项目包括概念理论性知识、以教师讲授为主的课堂教学、期终课程考试等项目。上述分析揭示了高等学校通过改革教育教学模式来提升大学生就业力的着力方向和重点,即一方面要控制和缩减冗余性教育教学模式,另一方面要弥补和强化缺失性教育教学模式。
四、结论
本研究通过调查分析,得出以下主要结论:第一,大学生就业力整体水平偏低,不能充分满足于产业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二者之间存在显著差异;第二,大学生就业力与高等教育教学模式及实习实践经历显著相关,当前在高等教育领域普遍存在的教学方式单一、固化以及缺乏覆盖全体学生的高水准实习实践教育等问题,是导致大学生就业力水平偏低的主要原因;第三,就业力不足是社会人才供给与需求之间最深层次的内在矛盾,是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症结所在,提升大学生就业力是一项紧迫而又长期的任务。
大学生就业政策是指政府实施的以促进大学生就业为取向的人才供需干预措施,主要包括发展高等教育、提供职业培训和劳动中介服务、保障就业公平、引导就业意向、优化人才供需结构等。只有以提升大学生就业力为核心,理顺大学生就业政策、高等教育政策与产业政策的关系,促进高等教育质量提升与产业优化升级实现良性互动发展,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题。要实现大学生就业政策目标从“就业率”向“就业力”的转变,政府必须相应大幅度调整政策框架,其中关键是要把过去毕业后的就业指导与供需见面政策,向前推进到高等教育过程中,以培养大学生就业力为核心,建立政府、高校、用人单位紧密配合、整体推动的就业政策体系。
五、建议
(一)政府:制订面向高等教育的就业政策
目前政府促进大学生就业的政策大多是在正式教育过程之外的额外补充。要有效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根本出路仍在于提升正式教育中的就业力培养。应该紧紧围绕这一理念,构建面向高等教育过程的就业政策体系。
1.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为高等教育和产业人才需求的互动发展提供空间。维护高等学校法人资格,支持高校特色办学和多元化发展,真正赋予高校自主核定办学规模、制定招生方案、调节系科招生比例、设置和调整学科专业,自主制定教学计划、选编教材、组织实施教学活动的权利,使高校的系科所、师资、招生名额、课程学程、学制学位能够弹性调整,鼓励高校适当降低毕业率,提高毕业生质量,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及产业升级的人才需求。
2.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建立大学就业力教育基金,鼓励和引导高校改革教育教学模式。就业力教育不等同于提供就业培训的专门课程,而是要把就业力相关内容整合进整个高等教育体系。推行就业力教育是一项涉及广泛、影响深远的大工程,需要政府加大投入,一是资助高校、院系、教师提出提升就业力的教学改革方案;二是对推行就业力教育成绩显著的高校进行奖励,并推广其在机制、措施、课程规划、教学方法等方面的成功经验;三是对有关就业力的学术和政策研究提供支持;四是为企业与高校合作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提供资助,引导校企双方建立大学生实习的双赢机制。
3.完善高等教育评估体系,促进大学提升就业力教育水平。高等教育评估是世界各国普遍采用的高等教育质量保证措施。进入21世纪以来,西方发达国家的高等教育评价模式发生了很大变化,逐渐由原先针对院校认定和课程认定转移到关注以就业力体现的学生学习成果评定。学习成果一般定义为:作为接受特定高等教育的结果,学生所掌握的知识、技能和能力,还包括获得良好的职业、高额的收入、对社会的贡献、享受良好的生活方式、获得终身学习的能力等多种成果。英美等国经验表明,将高等教育评估体系与大学生就业政策紧密结合,变过程评估为结果评估,在自主办学前提下可以有效激励高校提升就业力教育水平。
4.建立就业力信息平台,为人才供需对接提供信息支持。一是结合官产学力量,建立就业力基础测评工具,如“大学生就业力技能标准与测评方法”、“大学生职业性向标准量表与参照常模”,以明确大学生毕业时应达到的基本能力素质要求;二是建立国家级“大学生就业及职业发展数据库”,并强化对产业发展所需就业力的预测与调查,跟踪评估大学毕业生基本能力和专业技能的需求变化。只有以这些信息为依据,高校才能够及时有效地调整学科设置、课程内容和教学方式,大学生也能够合理规划自身职业发展方向。
(二)高校:建立以就业力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
高校实施就业力教育的首要原则是应该以所有学生为对象,广泛而系统地落实于整个大学教育内容之中,让所有学生都有充分机会利用大学教育发展其就业力。实施重点包括:推行通识教育与弹性学制,延缓专业分流,扩大学生职业发展选择空间及对产业人才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强化课程设置与产业发展及学生就业需求的联系,在课程规划与改革中引入用人单位意见,适度引入产业界师资协助教学,鼓励有序的教师校外兼职,提升教师对于产业界实务的了解,推动教师队伍向教学科研、实验实践指导、社会服务等不同方向多元化发展;鼓励教师在教学方法和课程内容中融入表达沟通、团队合作、问题解决等核心就业力的培养,尽量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帮助学生理解理论如何运用于产业实务;建立促使教学单位及教师重视就业力培养的激励机制,把毕业生就业表现纳入教学单位绩效评价;强化就业辅导工作,提升就业指导中心功能,开展信息交流、个性化职业辅导、职场体验、人格及职业性向测评、毕业生就业调查等全方位就业指导服务;促进大学生实习的制度化与规范化,加强学校与用人单位的合作,为学生提供更多更深入的实习工作机会,以就业体验提升就业力;建立学生就业力评估制度,明确订立学生毕业时应具备的基本能力要求,使学生能够了解自身能力发展状况,帮助学生改善学习及职业生涯管理,鼓励学生积极的终身学习。
(三)企业:应积极参与人才培养过程
大学毕业生就业力提升,亦即对企业人才供给在质量方面的提升,因此,除了大学毕业生从就业力提升中受益外,企业将是最大受益者。保证供需双方信息畅通是做好就业工作的前提。高校要提升学生就业力,在许多方面都离不开企业的协助。企业更加积极地参与人才培养过程、更加主动地融入就业政策体系,也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水平提升的重要标志。为此,企业应该从用人单位的角度加强与政府、高校的合作,并着重做好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全程参与学校课程体系制定,协助学校评价其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是否符合产业发展与毕业生就业需求;二是为学生提供实践实习工作机会,帮助其产生真正有意义的实践工作经验,并把实习学生作为重要的人力资源储备,纳入企业整体人力资源战略规划;三是企业应该主动走进高校,充分利用高校教学资源,合作建立实习实训项目,推行仿真化的职场体验课程,把毕业生从“原材料”变成“备用件”;四是配合政府和高校开展大学生就业相关调查,为人才供需预测和政府制定就业政策提供基础信息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