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民族文学与社会发展的关联性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民族文学与社会发展的关联性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民族文学与社会发展的关联性

本文作者:马明忠单位:中共西宁市委党校民族学讲师

青海地区的社会发展,它与青海各民族的文化密不可分。九十年代中国经济重心西移,体现了国家帮助和扶持中西部加快发展,逐步缩小东西部发展差距的战略意义。伴随着经济建设起步的同时,探讨青海的民族文化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对促进青海地区现代化进程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青海是个多民族居住的地区,也是个多民族文化交融的地区,世居青海的民族有汉、藏、回、土、撒拉、蒙古族,每个民族即是一种文化的象征。研究和了解各民族文化所特有的特色以及它发展的趋向,使它适应新环境、新时代的发展,在多元社会中确立自己的位置,共同发展。文化的变迁与社会的发展相适应的,社会发展实际上是一种整体性文化变迁。每个民族的文化都有自己的源和流。从根本上说,青海的民族文化是整个中华民族文化的一部分,任何文化形态,都不能离开它赖以存在的社会基础,无论是从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需要,还是从历史、现实、未来的角度去观察;思考,中华各民族谁也离不开谁,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一、古文化遗址—社会发展的活化石

青海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古代文化遗址,从历史学、美学、民族学或人类学的观点看,古文化遗址具有突出的历史意义,很高的艺术成就和科学价值,它所代表的文化是社会发展的历史见证。据青海考古资料,在柴达木小柴旦地区发现了旧石器时代晚期人类活动的遗迹;在海南州贵南县发现了中石器时代的拉乙亥文化遗址;在东部的徨水流域和黄河沿岸发现了属新石器时代的马家窑、齐家文化遗址;在以徨水中上游和黄河上游为中心地区发现了青铜时代的卡约、辛店一、诺木洪文化遗址,从各个文化时期考古出土的实物资料分析可知,距今两万三千年前,青海地区就有人类活动的踪迹。青海的古文化遗址,是青海古文化的集中反映,与青海社会发展相一致的,是社会发展的活化石。如对小柴旦遗址遗物测定距今已有两万三千年之久,从出土的刮剥石器为主的石器的组合和制作技术看,具有旧石器时代晚期华北文化两大系统中“周口店第一地点(北京人遗址)—峙峪系”的特色,说明西北与华北古人类文化技术上有密切的联系¹,属于中国远古文化“新人”阶段,原始人群逐渐向母系氏族社会发展过渡。拉乙亥文化遗址距今约日6000—7000千年,出土的各种文化遗物则表明采集农业已经出现,当时的社会形态大约处在母系社会早期。青海境内已发现的新石器时代的文化主要是马家窑文化,又称甘肃仰韶文化,距今约4000—5000年,这一时期居民过着定居生活,经济生活以农业为主,畜牧业也占一定的比重。从出土墓葬来看,男性墓中多见石刀、石斧,女性墓中常出现纺轮,可知当时已进人男耕女织的社会分工时期,制陶业也相当发达,尤以精美的彩陶著称于世。如同德县宗日遗址,新近出土了“双人抬物”彩陶盆,这个遗址以其丰富的文物群体和独特的文化内涵已被命名为马家窑文化的一个新的类型—宗日类型,引起了国内外学术界的关注。º齐家文化是马家窑文化的发展和延续,当时的人们主要从事农业生产活动,有较发达的畜牧业,还出现了冶铜业,是新石器时代向青铜时代过渡时期,母系氏族社会逐渐被父系氏族社会代替,墓葬中还出现了奴隶殉葬,表明阶级对立逐步产生。青铜时代的卡约、辛店、诺木洪文化处于原始社会末期,人们农牧兼营,过着相对固定的定居生活,西部地区以游牧生活为主,狩猎、采集为辅。诺木洪文化则是卡约文化的发展和延续。从以上古文化遗址和考古资料所知,青海的古文化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社会从原始社会逐渐过渡到奴隶制社会,生产从采集农业发展为农业、畜牧业为主的经济形态。这些古文化遗址是古代先民因不同的自然和地理环境的影响及制约,形成了与区域地理、经济生产、民族活动和文化特征相一致的社会文化体系,是当时生产生活方式和社会发展的反映。但是,青海的古文化遗址,不仅仅是史前时期文化,还应包括古代羌人文化、中原文化、鲜卑文化和西域文化,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青海历史也是汉羌、汉藏、汉蒙和西域各民族文化的交融史。如大通上孙家寨出土的“汉匈奴归义亲汉长”铜印、民和中川的“陇西中部督邮印”、乐都的东汉“三老赵椽碑”、海晏的“新莽西海郡石虎”等,证明了青海地区自汉朝时就已隶属中原,中原文化浸人到青海地区;海西州都兰县吐蕃墓群分布着从青铜时期到唐宋时期的古遗址、古城址和古墓群近40处,都兰县自古以来就是氏羌、鲜卑、吐蕃等民族居住地,从出土的文物可以看出藏汉民族在唐时已形成的经济、文化关系和氏羌、鲜卑及藏汉多民族相互交融的历史,特别是大量唐代丝织物的出土,显示了青海“丝绸之路”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唐蕃古道”的兴起,藏传佛教东传,宋元时期“茶马互市”、伊斯兰教的传人,大批西域民族的迁人,明清时期的“东关清真大寺”、“瞿坛寺”、“塔尔寺”等建筑,都是民族间文化影响的例证。我们从以上典型的文化遗址看出,这些具有丰富内涵的青海古代文化,不仅反映了浓厚的地方和民族特色,而且也证明了青海地区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

二、文化差异—社会发展的多元性

文化的发展首先植根于自己民族的发展,每个民族的发展历史及文化传统有相当大的差异性。世居青海的六个民族,由于居住环境、经济生产、民族活动以及语言、习俗、信仰、伦理道德、价值观念的不同。保持着自己独特的文化风貌,构成百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的人文景观,这种不同,实质上就是文化差异造成的。文化差异是指一个民族独特的心理感情、民族意识和文化氛围,表现在语言、习俗、信仰、伦理道德和价值观念等方面,并且贯穿于民族存在和发展的全过程。可以说,文化差异使现代社会发展呈现多元性。我们从青海各民族居住环境来看,文化差异的区域性特征比较明显。汉族主要居住在东部地区,以西宁和河徨谷地为中心,农业、工业较发达,是农业文化和工业文明的交织地带,向四周呈辐射状,文化素质高,观念开放;西部以格尔木和柴达木盆地为中心,农业、工业、牧业条块结合,是移民文化和游牧文化的混合地段,文化层次分明,观念差别明显。藏族分布青海各地,环青海湖逐水草而居的游牧藏族,保留着浓厚的藏传佛教文化传统;青海地区由于复杂的地理因素,环境封闭,受西藏文化影响较大,区域文化色彩浓,外来文化难以浸人;农区以黄教圣地塔尔寺为中心,但仍是汉族文化辐射之地,汉藏文化关系密切。回族是大杂居、小聚居的居住特点,擅于经商,文化上呈现汉儒文化影响下中国化的伊斯兰文化特色,这种文化最基本的特征就是使用汉语言文字和信仰伊斯兰教,以伊斯兰文化为主体、汉文化为用的回回文化特色,是伊斯兰文化和汉文化兼融并蓄、融为一体的文化,无论是从青海回族的经济、文化、教育,还是宗教信仰、习俗、伦理道德、价值观都体现了这种文化特色。蒙古族主要居住在海西地区,除了原始的萨满信仰,还信仰藏传佛教,因而在文化上有藏族文化的烙印,这在河南蒙古族自治县尤为明显。土族生活在河徨流域,典型的农耕文化,虽然在历史上有过游牧生活,加上藏传佛教的信仰,文化上更接近于农区藏族文化。撒拉族主要居住在循化地区,擅于经商,农业和园艺术也较发达,观念开放,文化上虽有中亚民族文化印迹,受周围汉、回、藏族的影响,语言中大量的借词就是最好的例证,由于信仰伊斯兰教,接近于回族文化而又不同于回族文化。青海各民族文化这种自成一体的特色,使各民族形成相互独立的社会发展系统,这种独立的历史和文化传统,是社会发展多元性的基础。’文化的主要特征是民族性、传统性,这也是构成文化差异的基本因素,集中体现在各民族的习俗、信仰和价值观上。青海各民族文化的民族性、传统性特征较为突出,对社会发展的影响较大,我们可从以下三个因素来研究。

第一,从习俗因素来看。各民族的习俗与其行为表现出巨大的多样性。如藏族的部落习惯法。习俗的多样性也正是表明了不同民族对某一事物的理解、价值观和所输出的行为是不一样的。青海各民族在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文化形态,不同的文化形态决定青海各民族所拥有的不同习俗。一个民族自身的习俗制度,是在长期的共同的社会生活中自发积累起来,并为多数人遵循的行为方式,同明也就成为自身文明是至高无上的意识,虽然带有“唯我为尊”的意义,但不能否认,一个民族对自身文明的崇拜,是这个民族在长期的社会实践活动中,无意识地自发形成的行为准则,一旦固定下来,具有很大的稳定性,并代代传承,这也反映了一个民族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越低,民族文化的文明程度相对来说比较落后,而民族的自尊意识表现非常强烈,形成“我自己的”封闭式心理状态,表现出一个民族的封闭性和排异性。由此说明了一个民族拥有的习俗制度或社会价值取向,在另一个民族中就不能生效,人们更多地是从对立的观念去看待各种习俗制度,因而产生民族间的差异和矛盾问题,影响民族发展。

第二,从信仰因素来看,主要是指宗教信仰。社会主义时期,我们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其实质就是使宗教信仰成为公民个人的私事。但是,宗教不仅是信仰问题,而且是传统的历史文化,含有极高的文化价值,集中反映了一个民族的文化,我们称之为宗教文化。文化和宗教其含义就是指同一事物的不同方面,在适当的场合我们把某种宗教看成某一个民族的整体生活方式,这种生活方式在这个民族的成员的一生中,在每天的生活中,甚至在睡梦中都存在着,而这种生活方式就是该民族的文化。过去我们用行政手段或群众运动来消灭宗教,是非常错误和有害的,宗教在社会主义社会长期存在,就是因为宗教的民族性、群众性、国际性、长期性、复杂性特征的存在,这也是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基础。宗教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固然有其积极的或消极的作用,但在不同民族中有着相同的作用,都支配着一个民族的行为,这种现象使社会意识变成人们复杂的社会行为,即行为和信仰上的差异。人们通过崇拜神或物来履行宗教教义上所规定的社会义务,其实质就是把神或物作为一种自己承担义务的社会道德规范。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宗教徒更重视现实生活,更强调与国家法律、社会伦理规范相协调。因而,协调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的关系,有利于国家稳定、民族团结和社会的发展。

第三,从价值观因素来看,任何民族都有自己相对独立的历史和文化传统,都在其社会活动中形成了一套符合本民族的价值取向标准和行为规范要求。一个民族的文化核心就是本民族认同的文化价值观,它是构成一个民族“文化精神”的基因。如青海各民族的价值观,深刻体现在各民族的文化上,各民族从生产、生活到思想、观念上表现出来的不同特点,都取决于这些民族所特有的社会价值取向。每个民族价值观的差异,就是文化差异的集中表现,这种差异时刻体现在各民族社会的各方面。如回族、撒拉族的伊斯兰教信仰,藏族、蒙古族、土族的藏传佛教信仰。可以说,这种传统的价值观渗透在每个民族的生活方式和每个成员的行为之中,价值观它是受一个民族社会经济形态发展的制约,青海各民族由于居住环境影响,差异性也较为明显,随着社会经济、政治的变革,价值观滞后,即人们的心理状态和行为方式没有发生相应转变,封闭性和排异性突出地表现出来,这种群体心理的单一社会结构现象在青海各民族中很是普遍。

一个民族要彻底摆脱贫困落后状态,必须具备符合社会变革时代要求的心理状态和行为方式,建立群体心理的多元社会结构,而改变群体心理的单一社会结构的惟一方法是提高人的素质,即发展教育,这是推动青海各民族社会发展的根本要素。因此,多元社会结构的形成,有两种形式和结果,一种是来自外部环境的冲击波,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将不同区域民族间的关系密切起来,随着经济联系的进一步加强,民族间的交往日益密切,各民族自愿地接受发达地区的价值观念、生产生活方式和先进的科学技术、管理方法,推动本地区民族的发展;一种是来自各民族内部的冲击波,民族自我发展意识增强,民族自卑心理转变为自尊、自重、自信、自强的心理,迫切要求发展和繁荣本地区民族的经济、文化,缩小与发达地区的差距。

三、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化—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中华民族,是中国古今各民族的总称,是由众多民族在形成为统一国家的长期历史发展中逐渐形成的民族集合体。”¼正如费孝通先生把汉族和少数民族共同组成中华民族这种局面称为“多元一体格局”,五十六个民族单位是多元,中华民族是一体。中国各民族经过长期的接触和融合、分裂和消亡,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而又独具个性的多元统一体。中华民族是经过历史上多次的民族大融合而形成的,中华民族文化是我国各民族文化聚集与融合的结果。中华民族是一个整体,她所包含的民族不是单一的,而是多种多样多层次的,中国五十五个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的特性,有着本民族独特的文化,从而使中华民族文化呈现多样性。由于中国各民族大小不一,历史上社会发展水平极不平衡,这是形成中国少数民族文化多样性的重要原因,在各种不同的社会形态和政治结构基础上生长起来的各民族文化,表现出极大差异性,再加上中华民族分布上大杂居、小聚居的特点,这也决定了少数民族文化多样性的一个重要因素。可以说,一体多元性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基本格局,多元性是中国少数民族文化的基本特征。

中华民族文化是我国各民族文化聚集与融合的结果,黄河流域两大文化体系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最典型,也是最能代表中华民族远古文化特征,与仰韶、龙山文化相一致的马家窑、卡约等文化类型,则可以证明西北地区本是炎黄文化的发源地之一。青海在历史上是汉羌、汉藏、汉蒙和西域文化交融地带,接纳了中原文化系统、羌藏文化系统、伊斯兰文化系统、鲜卑蒙古文化系统交叉影响,著名的“丝绸之路”和“唐蕃古道”就是这种文化交叉影响的最好例证。由于青海地区汉、藏、回、土、撤拉、蒙古等民族的长期生息与交融,因而在文化上呈现多元化,形成不同的社会文化模式,这种文化模式表现出青海民族文化的民族性、区域性和多元性特征。正如费孝通先生所说:文化自觉只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过程,所具有的特色和它发展的趋向,不带任何“文化回归”的意思,不是要‘“复旧”,同时也不主张“全盘西化”或“全盘它化”。自知之明,是为了加强对文化转型的自主能力,取得决定适应新环境、新时代的文化选择的自主地位。文化自觉是一个艰巨过程,首先要认识自己的文化,理解所接触到的多种文化,才有条件在这个已经在形成中的多元文化的世界里确认自己的位置,经过自主的适应,和其它文化一起,取长补短,共同建立一个有共同认可的基本秩序和一套各种文化能和平共处,各舒所长、联手发展的共处守则。

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必然将不同区域民族间的关系密切起来,尤其是随着西部经济的开发和发展,民族间的交往日益密切,各民族自愿地接受发达地区的价值观念、生产生活方式和先进的科学技术、管理方法,推动本地区民族的发展。经济的联系,加速了文化的交流,不同区域的民族文化汇聚成为一种共同文化,文化的同一性,就是由于各民族文化发展共同性因素增多所形成的,我国各民族在中华民族的文化模式上留下了自己的烙印,随着时间的推移,使多元一体化趋势向着中华民族文化方向发展,特别是中国的对外开放和经济改革,加速了一体化进程。从历史上看,中华各民族采取多种方式,加强相互间经济文化交流,正是这种中华民族文化上的认同感和巨大的凝聚力,这种绵延数千年的观念,成为不同时间、来源于不同地域的人们所共同具有的民族意识,中华民族文化成为一种反映共同民族感情的纽带,体现和包融了中华民族形成统一体的自我意识,即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化,这是社会发展必然趋势。

青海的民族文化作为一种多元的形态,它是青海地区社会政治和经济的反映,但是每个民族的文化都有自己的源和流。从根本上说,任何一种文化形态都不可能离开它赖以存在的社会经济基础,即使是反映新的政治和新的经济、新的文化,也有其历史的连续性和继承性。青海的民族文化和社会发展离不开中华民族文化和社会发展这个基础,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化格局下,任何文化都是时代的,又是民族的,善于学习和吸收外来文化的民族,才能更好地发展自己的文化,青海的民族文化只有在中华民族广泛的范围内交流与融合中,才能保存和发展,并促进中华民族文化的繁荣兴盛和社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