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社会发展原理与经济的联系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本文作者:王思斌单位:北京大学
一、社会发展思想的历史考察
本世纪中叶以来,社会发展作为一种运动在全球范围内普遍展开,但是作为一种思想、理想和意识形态却有悠久的历史,人类始终不渝地追求着这种理想,但是不时以自己的现实行动对之予以冲击,并在各种偏离之中寻求现实的理想目标。
(一)社会发展是人类的理想
尽管社会发展是当代人的行动纲领和旗帜,但是人类很早就有追求这种进步状态的思想,并针对这种理想所遭受的挑战和裹读做出批判性反应。在东方文化中,儒家的“大同思想”是对人类理想状态的精致描述,可以视为古代关于社会发展的理想,其实现手段是人的道德行为。在西方传统文化之中,人类社会的理想状态,是由“博爱”来粘接的,而资本主义的兴起则无情地摧毁了这座道德大厦。社会有机论者斯宾塞(H.SPenser)则用“进化”说明了社会发展的必然性。马克思(K.Marx)在分析资本主义社会运行的基础上,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几十年来,我国几代人大多是在马克思所揭示的意义上来认识社会发展的涵义的。
(二)社会发展是现实的世界性运动
如果说上个世纪的社会发展理念大多是以社会哲学的讨论展开的话,那么,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社会发展则成为一个世界性的运动。这个运动的兴起至少有两个背景:第一,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新独立的国家极力摆脱落后的状态而主要致力于发展经济;第二,发达国家在对经济增长的追求中遇到了许多问题。在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片面追求经济增长带来了对西方发达国家的新的依附,也带来了贫富两极分化并积攒了社会冲突,而这些是它们始料不及和不愿意看到的。对发达国家而言,经济增长带来了人民物质生活水准的提高,但贫富悬殊日益扩大,环境污染等社会公害日益严重{从而使西方社会认识到“富裕并不等于幸福”,正是这些未预期后果的出现,才使人们反思以往的发展策略,于是对于发展中国家有从“传统发展战略”(经济增长第一战略)向“基本需要战略”的转变,发达国家则兴起以提高生活质量为核心的社会指标运动。于是新发展观取代了传统的增长观,社会发展既作为一种意识形势,又作为一种现实的运动在整个世界蔚然成风。实际上,用一种新观念设计的社会发展的兴起还早一些。20世纪50年代初,联合国为发展中国家和地区设计的社区发展运动就是地道的社会发展运动,社区发展不但揭示了社会发展的实质,而且指出了实现发展的途径。遗憾的是,社区发展运动并未得到世人广泛而充分的关注,而只是作为一种试验在发展中国家和地区进行。
二、社会发展的涵义
(一)社会发展的多层涵义
在不同历史时期和不同社会背景下,人们对社会发展的理解是不同的。本世纪以前的社会发展或社会进步基本上是对人类理想状态的憧憬及描述,由于行为层次的缺失,社会发展基本上是在道德和社会哲学的层次上进行的,也是在人类社会形态的层次上讨论的。现代的社会发展与传统的讨论已有明显不同,它基本上指的是某一国家或地区的现实发展,是指的与经济增长、经济发展有区别又有联系的社会性发展,然而它又有复杂的结构。对于社会发展涵义的广狭理解,韩明漠归纳出它的三个层次:第一种社会发展涵义主要指人们的健康、卫生特别是社会福利的增长。第二种涵义是指经济以外的其他社会生活的发展,如教育、科学、文化的发展。第三种见解是从社会整体进行考虑的,它指的是包括经济发展在内的整个社会的发展。不难发现,上述界定是从社会生活的组成部分,即从社会变迁的结构安排上来描述的,它是指一个国家、地区要谋求社会发展需要在哪些方面做出努力。这种对社会发展的考虑可见诸于本世纪以来,特别是二战以来各国、各地区的经济与社会发展计划之中。其中尤以前苏联及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国家计划最为明显,而法国的经济与社会发展计划也有典型意义。由此,我们可以知道上述社会发展实际上更多地具有计划、战略等方面的涵义。
(二)社会发展的微观涵义
整体性具有计划意义的社会发展概念对于指导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意义是毋庸置疑的,它对于社会运行方面的纯粹自由主义观点、对关注物质增长的经济主义观点都是一种进步。因为它考虑了一个最基本的命题—人类的一切活动是为了自己,为了自己的幸福。毫无疑问,当一个国家、社会和地区的经济、科学、教育、文化、卫生等事业发展时,我们会认为它在进步、在发展。因为这里展现的是一种整体性进步。然而,我们还应该指出,这种宏观的、整体性的社会发展概念缺乏对社会发展的目的或结果的关注气或者说它没有顾及到社会发展如何落实于每一个社会成员,社会成员如何享受到社会发展的成果。如上所述,宏观的整体性社会发展是很有意义的,因为它毕竟反映了一个地区及人口可以享用的成果。但是,当这种可利用的成果还没有被实际利用时,社会发展就仍然是潜在的、被悬空的。这就是说,只有社会发展的成果被人们所享用时,社会发展才是实际的。于是,社会发展就有一个微观化、具体化的过程,即使每一个应该享受社会发展成果的人真正享受到这种成果。这样,社会发展就有一个分配性问题,即社会、社区中的哪些人可以享受到社会发展的成果,享受了多少,这种享受对于他的现实生活和发展意味着什么。在这些方面的改善我们可视为发展,即以人的发展表征的社会发展。本世纪70年代以来在世界各地广泛开展的社会指标运动、生活质量运动实际上是这种理解的表现。人们不再陶醉于国家、地区的一般发展指标,而是注视人们在这种“发展”之下实际得到了什么,及他们对获得物的满意程度。这样,用人的发展与享受,用人对发展效果的占有及感受衡量社会发展就成为必然。基于以上考虑,笔者尝试地提出如一I;’社会发展的概念:它是以人的潜能的发挥为基础,以人的发展和幸福为标志的社会状态。这一概念包含着这样一些预设:第一,社会是为人而存在的,.社会发展应该落实为人的发展和人的幸福;第二,人的发展和幸福既是客观的表现又是内在的体验,它是他的价值观同获得物的综合;第三,社会是由个人组成的,人是社会的主体,社会发展是由人的努力实现的,人对自我发展和社会发展负有责任和权利。同时,对社会发展我们还需有更宽阔的认识:第一,社会发展是人们的合乎人类理想的努力的结果。没有人的努力或能力的发挥,谈不上真正的发展。即使是他人宽宏的赐一子,如果舍弃了自己的努力.也谈不上发展。第二,人是社会的组成部分,人只有在同他人的关系之中才能发展自己。因此,社会发展同人的发展是一致的。这样,我们把社会发展同人们的合乎情理的目的和社会利益的努力及对努力结果的分享联系在一起,尽管其中的关系和联系十分复杂。
三、社会发展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一)近代以来人类对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关系的处理通过_L述追溯,我们可以发现人类关于经济与社会发展关系的原始的统一性和后来产生的对立。特别是近、现代以来,由于世俗主义价值观的增长和建立在经济实力基础_L的国力、强权政治的昭示作用,使经济增长对于国家、地区显得越来越重要。这反映在无论计划经济国家还是市场经济国家,都毫无例外地把发展经济置于优势地位,而在相当程度上忽视社会发展。本世纪60年代以后,一些国家的发展计划单列出“社会发展”部分,表现出对社会发展的重视。随着新的发展观的确立和以效果衡量社会发展思路的出现,人们越来越把经济发展同社会发展结合起来,把经济发展当作社会发展的基础和手段,把社会发展作为经济发展的目标和实现经济发展的保障因素。人们在追逐经济增长目标,但也日益重视经济增长的后果。发展中国家早就提出不再依附的发展理论,非洲国家的“阿鲁沙宣言”则把“以人为中心的发展”置于价值的中心,而后关于“效率与公平”、“增长与发展”及发展社会学的讨论都在理论上推进着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整合。人类已经认识到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相协调的必要性。但是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毕竟是有区别的。简单地说,经济发展以“物”为中心,社会发展则以“人’,为中心。传统的经济学讨论资源的合理配置,关注如何提高生产效率、产品流通及消费问题,它的视点一直是随着物的流动(原料,加上一,制成品~分配)而转移的。而社会发展一直关注于人,关注于各种现象对人的生存和发展的影响。可以说,除了宏观的整体性社会发展观之外,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不论在关注的中心问题方面,还是在手段与目标的关系方面都有某种矛盾存在。只有在整体性社会发展中,二者关系才整合起来。但这里带有明显的理想色彩。
(二)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统一可以发现,随着新的发展观的出现和日盛,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统一是已见端倪的。金德尔伯格在阐述其“经济发展”的概念时指出,它包括:物质福利的改善,尤其是那些收入最低的人,根除民众的贫困,以及与此相关联的文盲、疾病和过早死亡;改变投入与生产的构成,包括把生产的基础结构从农业转向工业活动;以生产性就业普及于劳动适龄人口而不是只及于物少数具有特权的人的方式来组织经济活动;以及相应地使有着广大基础的集团更多地参与经济方面和其他方面的决定,从而增进自己的福利。厉以宁指出了社会主义条件下经济发展目标与社会发展目标的统一问题,指出衡量社会主义社会经济发展目标实现程度的标志是人的社会地位的提高,生活质量的提高,精神文明程度的提高和人的发展。由此我们看到经济学家已将社会发展置于自己的视野之中,他们不单关注经济过程本身,而且关注经济过程、经济效果的社会影响。另外在许多经济项目或称发展项目中,将经济状况的改善和项目区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自我发展能力的增强结合起来,已成为基本的项目设计原则和评价标准。至今,似乎可以比较乐观地承认,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统一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基本解决了。
(三)社会发展与经济发展的整合与面临的挑战在现实生活中(而不是指在理论层次上),社会发展同经济发展(确切地说是经济增长)的关系还没有解决。这不仅大量地表现于不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不顾后果地谋求经济增长的努力,也表现于发达国家和地区为了获取更大经济利益而进行的种种投资。可以认为,在相互联系又有明显分化的利益格局中,在经济实力仍然处于支配地位的情况下,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的分离仍会继续。由此可能引起不同利益群体在经济上或政治上的冲突,经济发达者可以将经济增长的消极后果转嫁于落后者,而经济不发达者则无奈地或无意识地用追逐经济增长的消极后一果来影响与之竟争的经济发达者,起码是为其创造了一个不好的生存环境。以此而论,在国际御间、国家内甚至地区内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不协调现象还会存在下去。我们追求的是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协调。但现实却对这种理想提出了严重的挑战。如何从这种令人不满的现实走向理想,也就是使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的对立走向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整合。依我之见,自由主义的发展观是不可取的,因为它只会造成不同利益集团的日益激烈的竞争。相反,适度的政府调节、公共规则的建立是必要的,这首先要借助于共同体意识的形成,发现并强化人们的共同利益意识,通过一定的规则或制度建设去协调不同利益集团间的行为,在此基础上可以逐步实现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一致性安排,实现经济发展与社会发1展的协调或整合。在这方面,超利益群体的协调(在一个国家内表现为政府的政策调节)是完全必要的。伏类是从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原始统一开始的,后来出现的是以利益对立为基础的经济增长对社会发展的偏离,即被社会哲学家批评的“异化”状态。到今天,在危机面前人类认识到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相协调或整合的重要性,这是一个“正一反一合”的运动,但这是从原始协调走向现代整合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