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智力投资助推社会发展效应探究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智力投资助推社会发展效应探究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智力投资助推社会发展效应探究

本文作者:朱学义作者单位:中国矿业大学管理学院

一、(略)。

二、智力投资促进社会发展的机理及测定其推动效应的思路

所谓智力投资,是指家庭及社会在培养具有智慧和能力的创新人才的过程中所花费的代价,不包括人才培养过程中的生活消费支出。对整个社会而言,智力投资就是一种教育投资[1]。智力投资促进社会发展的机理,即智力投资能提高人的综合素质,改变其思想观念,使人们认识到,任何一种社会的存在和发展,不仅依赖于物质条件,还依赖于反映精神生活的社会意识,包括政治、法律、道德、哲学、艺术、宗教、科学等。社会精神产品的生产乃至社会发展的其他众多方面同样要依靠智力的支持。智力投资能够产生社会效应,即能促进社会事业的发展,社会事业的发展又为人类的精神文明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则智力投资不仅成为物质文明的支撑,而且成为精神文明的支撑[2-4]。其中,智力投资带来的物质文明支撑力就是智力投资推动社会发展的经济效应[5]。测定智力投资社会推动效应的思路和方法,主要是以考察社会事业的发展为基点,研究推动社会事业发展的诸多因素,从智力投资的角度计算人力投入、物力投入、社会其他公共投入带来的社会经济效益。智力投资社会推动效应的计算方法可以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模型法”。这是研究分类观察结果(y)与一些影响因素(x)之间的一种多变量分析方法。用这种方法构建的模型是一种概率型非线性回归的模型。鉴于社会发展的诸多因素的取值需要做大量的调查研究,笔者仍采用“多元回归分析法”来测定智力投资社会经济推动效应。

三、智力投资社会推动效应的多元回归模型的建立与应用

衡量社会事业的发展,有很多指标,但从经济角度看,社会事业单位创造的国内生产总值最具典型性。影响这些总产值的因素可分为两大类:一是生产因素类;二是社会进步因素类。

(一)智力投资社会推动效应的多元回归模型的建立

1.从生产因素看,美国经济学家柯布和道格拉斯在20世纪30年代建立了“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模型,得到世界公认并被大量应用。这个生产函数的公式左边是产量,右边是影响因素,包括劳动投入量、固定资本投入量和常数项。借鉴这一函数公式,我们可以用社会事业单位创造的国内生产总值作为公式左边产出的被解释变量,用社会事业单位从业人员工资收入、社会事业单位由国家预算资金拨款形成的新增固定资产价值作为解释变量,分别代表劳动投入量和固定资本投入量。常数项可考虑智力投资的程度。

2.从社会进步因素看,教育程度和科技水平的提高,是社会进步的根本因素,全社会私家车的发展、社会保险事业、社会公共服务事业等的发展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6]。根据以上分析,笔者建立的智力投资社会推动效应的多元回归模型如下:(略)。

(二)智力投资社会推动效应的多元回归模型的应用

1.社会事业单位的概念、范围和取值。1998年9月25日,国务院第八次常务会议通过的《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252号文)规定:“事业单位,是指国家为了社会公益目的,由国家机关举办或者其他组织利用国有资产举办的,从事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活动的社会服务组织。”“公益目的”和“公共财政”是事业组织的两大突出特征。社会事业单位是突出社会管理和服务职能的事业单位。在《中国统计年鉴》中,笔者将创造国内生产总值的第三产业中的下列行业作为社会事业的范围:(1)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2)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3)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4)文化、体育和娱乐业;(5)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7]。根据各有关年度《中国统计年鉴》数据,我们收集整理了2005—2009年社会事业单位创造的国内生产总值,如表1所示。

2.社会事业单位就业人员工资总额数据的收集。该数据取值限定在“城镇单位”,因为履行社会管理和服务的职能单位主要集中在城镇,虽然农村也有,但国家统计局未提供有关数据。根据各有关年度《中国统计年鉴》数据,我们收集整理了2005—2009年社会事业单位(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工资总额,如表2所示。

3.社会事业单位由国家预算拨款形成的新增固定资产数据的收集。从社会事业单位新增固定资产资金来源看,由国家预算内资金、国内贷款、利用外资、自筹资金和其他来源五个渠道形成。就全国城镇单位而言,国家预算拨款形成的新增固定资产占当年资金来源合计的5.25%(据《中国统计年鉴———2010》第176页数据计算)。国家预算拨款形成的新增固定资产是国家资金的投入,能产生一定的效益。根据《中国统计年鉴》相关年度的统计数据,我们收集整理了2005—2009年社会事业单位由国家预算拨款形成的新增固定资产价值,如表3所示。

4.全国私家车价值数据的收集。改革开放后,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不断提高,私家车的拥有是一个标志。私家车是居民家庭或个人拥有的汽车,包括载客汽车、载货汽车和其他汽车三大类。1985年,全社会私家车拥有量为28.49万辆,2009年为4574.91万辆,平均每年递增23.4%。根据《中国统计年鉴》统计的数据,我们收集整理了2005—2009年全国私家车的拥有量,如表4所示。

5.全国社会保险基金收入数据的收集。建立社会保险基金制度是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内容。社会保险基金包括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失业保险基金、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工伤保险基金和生育保险基金五大内容。1989年,我国社会保险基金收入为153.6亿元,2009年上升到16115.6亿元,平均每年递增26.2%。根据《中国统计年鉴》数据,我们收集整理了2005—2009年全国社会保险基金收入,如表5所示。

6.多元回归数据的综合与应用。据上述表1、表2、表3、表4、表5所示,我们汇总编制了智力投资社会推动效应多元回归模型应用数据表,如表6所示。根据表6数据,运用Excel工作表采用“回归分析法”的计算结果,如表7所示。根据表7最下面五行第二列数据,建立的多元回归分析的方程式如下:(略)。在上述方程式中,I=4747.2949;W=0.0171;F=-0.3848;V=-0.2835;R=2.3762。其经济含义是:2005—2009年,社会事业单位创造的GDP总额平均为22004.6亿元,智力投资提高了人的综合素质,它对GDP的固定影响额为747.29亿元,占21.57%(4747.29÷22004.6),社会事业单位从业人员工资收入每提高1%,推动社会事业单位GDP提高0.02%,社会保险基金收入每提高1%,推动社会事业单位GDP提高2.38%。实证研究表明,上述方程式中有两个项目的系数是负数,说明它与总产值增长负相关,也就是社会事业单位由国家预算资金拨款形成的新增固定资产价值(F)和全社会私人拥有的汽车价值(V)不是推动社会事业单位GDP提高的因素,即社会事业单位新增固定资产是一种福利性、消耗性资产,不创造国内生产总值,全社会私家车的增加也不直接推动社会事业单位GDP增长,从智力投资角度看,这二者并不会随着教育程度的提高从而给社会事业的发展带来推动或促进作用。

综合上述研究结果,随着全民族教育程度的提高,智力投资推动社会事业发展带来的经济效益为23.97%(21.57%+0.02%+2.3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