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社会意识形态关系研究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编者按:本论文主要从文化的意识形态属性;文化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作用等进行讲述,包括了文化与意识形态是一种同心圆的关系、文化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整合功能、文化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渗透性、文化的各种功能都会对意识形态的渗透产生作用、文化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整合与渗透所起的作用并不是截然分开的等,具体资料请见:
[关键词]文化;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功能
[摘要]意识形态是文化的本质特征之一,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与文化是对立统一的关系。文化包含意识形态,同时受意识形态的制约,是具有相对独立性的领域。文化的核心价值借助意识形态得以传承;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通过文化形式表现,意识形态的整合、渗透等功能借助于文化才得以更好的实现。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与文化能够形成这种良性的互补、互动关系,是因为文化本身就具有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重叠的内容。在文化与意识形态关系问题上,晚期马克思主义者的探索给我们提供了很多的思考和借鉴。
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对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寄予厚望,指出要建设和谐文化,弘扬中华文化,推进文化创新,增强文化发展的活力,兴起文化建设的新高潮,自觉主动地推动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使社会主义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人民精神风貌更加昂扬向上,以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这里实际上已经涉及文化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作用,那么,文化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功能中发挥了什么样的作用呢?我们这里的文化指的是精神文化,在探讨文化对意识形态的作用时,我们首先要澄清的是文化是否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问题。
一、文化的意识形态属性
文化与意识形态是一种同心圆的关系,意识形态作为较高层次的社会意识,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带有强烈阶级意识的特殊文化,是文化的核心和灵魂,制约、引导、规范着文化的表现形式。虽然一定社会的政治、法律、哲学、宗教、道德、艺术等都具有意识形态的性质,但文化的外延要比意识形态宽阔。意识形态与文化之间有很多重叠部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强烈的时代性等特征。意识形态的合理性最重要的体现是价值合理,而文化的主体部分即精神文化的核心和本质同样是价值观念,[1]在价值取向方面,它们也存在着重叠。
文化属于上层建筑的观念领域,是由经济基础所决定的。因此,文化的内容是受特定的经济关系决定的,而经济关系的核心是利益关系、阶级关系,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作为文化主体的人总是处于特定的意识形态氛围中,人们的创作和想象不能脱离开特定的社会生活背景,人们的思维方式受到意识形态潜移默化的影响。所以,意识形态是文化的本质属性之一,文化生产不是自由的创造,它在客观上总是受到一定阶级或集团利益的制约,从根本上与阶级或集团的利益相关,作为文化组成部分的哲学、道德、法律、政治学说,只能是具有意识形态性的文化生产。法兰克福学派的“科学技术即意识形态”的思想早已为人们所熟知,而看似最具有审美特性的文学艺术同样具有意识形态的属性。
当代著名文学理论家大都强调文艺的意识形态属性。在西方学术界被称为是马克思文学理论批评家中的“珍品”的伊格尔顿明确指出:文化不仅仅是学术问题,而且是现实政治的问题。[2](P43)他把文学与生产范畴结合起来,认为文学生产的不只是技巧、形式、内容或消遣对象,从本质上看,它就是意识形态的生产;当代西方最负盛名的文艺理论家詹姆逊指出:“意识形态并不是传达意义或用来进行象征性生产的东西;相反,审美行为本身就是意识形态的,而审美或叙事形式的生产将被看作是自身独立的意识形态行为,其功能就是为不可解决的社会矛盾发明想象的或形式的‘解决办法’。”[3](P67-68)同时,从概念的归属来看,由于意识形态并不是实体性概念,而是以经济政治关系为核心内容并对整个社会系统产生强烈辐射与解释效应的观念系统,因此,我们无法撇开意识形态来看待文化。撇开意识形态的纯粹的“美”或“文化”现象是不存在的,因为“美”不可能完全脱离“真”和“善”而独立存在,所以审美评价和审美选择从根本意义上来说,无疑是一种价值选择和价值评价。
语言学看似远离意识形态,但语言的构成、句法也会受意识形态的影响,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很早就注意到这个问题,在考察西方近百年来句法的变化时,弗罗姆发现人们越来越多地使用名词,越来越少地使用动词,几十年前的西方人说“我忧虑”,而现在他们说“我有一个难题”,究其原因就是私有制使重占有的资产阶级意识形态渗入到人们的日常语法当中。[4](P25-28)晚期马克思主义者也强调这一点,在伊格尔顿看来,语言绝非中立的符号地带,而是“布满了政治历史的灾变留下的疤痕和裂隙,到处散落着帝国主义、民族主义、地方主义以及阶级斗争的废墟。语言学问题总是政治语言学的问题,在这个领域,进行着宗主国征服者与臣服者、民族国家与民族国家、地区与全国、阶级与阶级之间的争斗。”[5](P54)可见,语言从一开始就是政治性和意识形态性的东西,文学可以被视为是这种语言斗争的动因和结果。
在多数文学理论家看来,文学批评也难逃意识形态的性质,伊格尔顿就持这样的观点,他的论证也合情合理:既然文学理论的对象——文学已被论证为不是一个具有稳定文学本体的对象,而是一种意识形态,那么文学理论则是对文学这种意识形态的反思,其本身也必然具有意识形态性。他认为文学与文学理论无非都是社会意识形态的一支,文学批评明显带有现实功利性和目的性,因此也必然是一种政治行为,所以伊格尔顿自信地说:“一切批评在某种意义上都有政治性”,“‘纯’文学理论是一种学术神话”。[5](P87)所以他倡导一种“革命批评”,要求“批评”充分利用自身的固有属性,积极发挥应用的政治功能,真正成为改造社会以及人类自身的话语实践活动,也就是要求激进批评家自觉站在社会主义立场,使“批评”成为社会主义政治实践的一部分。
在我国曾经有过这样一个时期,将文化仅仅看作是一种意识形态,是政治斗争的工具、政治的附属物,把文化的意识形态属性看成是文化的唯一性质。而现时一些学者所强调的文化研究的中立立场就源于中国知识分子对既往的、而且在今天仍然以各种形式在场的过分政治化的意识形态的深深的、几乎是集体性的厌恶与拒斥,这种心理促使人文学者反过来不能正视意识形态,从而使自己所强调的中立立场反倒并不中立了。所以,在文化与意识形态两者的关系上,要防止两种倾向,即:将文化等同于意识形态或认为文化与意识形态毫不相干。社会的主要文化都与意识形态相关,意识形态是文化创造的决定性力量,人类文化正是通过意识形态得到发展。意识形态制约着文化创造的方向、方式、内容。意识形态生产和文化的生产是一个同体的过程,不仅意识形态的生产即是文化的生产,同样,文化的生产也是意识形态的生产,否认文化所代表的特殊利益和意愿,否认文化实际具有的意识形态性质,实际上是一种片面的观点。
意识形态的作用,通过文化途径可以得到实现。因为意识形态是“人们在各个时代借以体验他们的社会的观念、价值和感情。而某些观念、价值和感情,我们只能从文学中获得。”[6](P2-3)那么,文化对意识形态有什么作用?又通过什么途径影响意识形态?这是更值得我们去关注的问题。
二、文化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作用
文化因素虽属精神范畴,但却蕴含着无限的物质力量,它不仅是国家实力的源泉和动力,同时也是唯一能够渗透到任何领域、联结国家实力各要素的关键。20世纪中下半叶以来,西方国家越来越重视以文化为核心的软实力对全球的无形影响和渗透。前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更增强了西方国家对文化传播的重视,并且其目标和重点开始转向中国,而全球化浪潮更是给西方势力对我国进行文化和价值观渗透提供了可乘之机。文化全球化已经使我们强烈地感受到主流意识形态受到的冲击,如詹姆逊所指出的,现在第一世界掌握着文化输出的主动权,可以通过传媒把自身的价值观和意识形态强制性地灌输给第三世界,他们运用高科技传媒手段,以各种商业文化、影视文学或互联网为载体,通过各种渠道,全面宣扬西方的价值观、社会政治思想、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这就更迫切地需要我们去探索文化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功能的发挥所起的作用。
1文化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整合功能。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整合功能,就是对社会关系和思想文化的聚合作用和统领作用,使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处于主导地位、发挥主导作用,不是将越来越多的非主流意识形态排斥在外,而是将它们凝聚在自己周围,选择并吸纳非主流意识形态有益部分,引导并规范非主流意识形态,形成一主多样和谐不悖的意识形态格局,从而促进主流意识形态的发展。主要表现为从文化、观念等方面对不同的社会主体进行整合,以达成一种行动上的协调优化,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意识形态整合与军事征服和政权控制不同,不能主要依靠强力排斥和权力强制,而是通过思想交流和价值认同;而其整合功能是否发展或发展的程度如何,并不完全体现在对社会组织或社会成员观念的控制上,而是体现在社会成员的自觉认同和对社会发展的促进上。如果依靠政权的强力去排斥、反对非主流意识形态,不仅会造成思想观念上的“大一统”局面,而且会带来人们心理上的逆反,造成形式上的虚假认同,这样更加不利于发挥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整合功能。
从文化、观念方面的整合有多种方法可以利用,按照伊格尔顿的说法,至少有6种战略:宣传一种价值和信仰;对于这种价值和信仰作出自我理解;把它普遍化与中立化;批判反对它的、并与之相竞争的信仰;排斥反对它的、并与之相竞争的思想原则;掩饰社会现实(神秘化)。[7]我们认为宣传、解释、批判、排斥都是常见的手法,而我们这里强调的是发挥文化的普遍性特性使人们认识、了解、接纳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文化的普遍性是体现在文化内涵中对自然、社会规律性认识的观念或思想,是一种真理性认识,这种真理包含符合人类需要和目的的价值理性。在这里我们需要去探询文化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中相重叠的价值合理性,将意识形态所体现的阶级内涵与价值诉求转化为全社会普遍认同的观念和意识,因为较政治而言,文化属于公共领域,以知识形态出现的文化具有相对的普遍性,一种赤裸裸地用政治权力来为自己辩护的意识形态是没有“公共性”的,也无法表现自己的普遍性,“为了展示思想上的普遍性,各个阶级必须在公共领域中,必须在文化交流和传播中,必须在思想的斗争中展示自己思想的普遍性。”[8]只有这样,才能拓展自己的统合力和影响力,既为政权提供合法性基础,也为提高政党的政治动员能力提供可靠的保证。
文化作为人类精神生产的积极成果,是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不仅科学理论具有普遍性,哲学、道德、法律思想具有普遍性,文学艺术作品通过艺术形象再现实际生活中的一般的、典型的东西,所以也具有普遍性。说:“文艺作品中反映出来的生活却可以而且应该比普通的实际生活更高,更强烈,更有集中性、更典型,更理想,因此就更带有普遍性”。[9](P861)文艺作品既要立足现实,体现时代精神、反映时代要求,又要具有提升现实生活的理想价值,提供一种超越现实且具有鼓舞人心力量的理想,这才是它的现实意义。只有这样才能将千差万别的价值取向加以协调与整合,形成共同的价值导向。比如,文艺复兴时期优秀作品的反封建、反教会、反神权、反蒙昧主义的精神和理想,既具有阶级性、时代性、民族性,又具有超越阶级性、超越时代性、超越民族性的全人类性,这是古往今来一切优秀作品的共同特色。
中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从其形成到确定为国家意识形态,其整合功能经历了一个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的发展过程。这一过程是伴随着中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指导中国革命实践的成功以及各种文化手段对社会成员施加的影响从而使其达到普遍认同而实现的。只有达到社会成员的普遍认同,才能发挥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影响力与统合力。当代中国的文学艺术工作者更加强烈地认识到文艺作品的现实意义与主流意识形态的关系,他们认为在新世纪,文学艺术的发展在以下几个方面应有所作为:以地球生态主义为出发点,直面人类和整个地球的生态危机,从全球视野和人类关怀的视角建构起宏大的生态叙事空间;深入生活的底层,密切关注民生疾苦,重振现实主义文学的雄风;整合多元而杂乱的文学局面,继续抒写大众情怀。[10]这几个方面极大地彰显出“以人为本”、“公正”、“平等”、“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等社会主义理想价值,当这些价值通过文艺作品的传播成为整个社会的共识后,就会尽最大可能实现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整合作用。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功能的实现就这样通过建构一种“普遍性”的观念而获得。以“普遍性”的形式出现符合意识形态的性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由于把美好的生活方式看做是人们生活水平普遍提高和生活质量的普遍改善,从而也把美好生活方式看成是自然的和普遍的,生活于其中的人们不仅感到满意、认同,而且其他社会也因此效仿。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由于带有了这种“普遍性”的面目获得了支撑动力,开辟了极大的发展空间。
2文化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渗透性。
在任何一个社会中,意识形态都具有强烈的渗透性,它不仅观念地存在着,还表现在人们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社会心理当中。正如阿尔都塞所说,意识形态是一种普遍的无意识结构,在人类社会普遍存在,在人们的任何一种社会实践中,都存在着意识形态,这就是意识形态的渗透性。在当代社会,这种渗透性可谓无孔不入,不仅社会心理、日常生活,包括科学技术都被渗入了意识形态。为了使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渗透广泛而深入,我们就必须从文化入手,这里不仅涉及文化的各个组成部分,也包括文化的功能,如教育、信息、评价、凝聚等,同时还有文化的传播方式,我们从文化的这几个方面各选其一探讨此问题。
从文化的各个组成部分来说,从语言着手是一个很好的途径。认识到意识形态对语言学的影响,人们开始注重研究语言表达方式如何有助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渗透性功能的实现。语言表达的简洁明快、朴素流畅、深入浅出、贴近生活,会使其中所蕴含的思想观念更容易被人们认识、理解从而更加深入更加持久地渗入到人们的思想中,在这方面,的语言艺术是宣传渗透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典范。活用成语、典故、警句,运用人民群众的语言,高度概括、巧用比喻、寓庄于谐,富有幽默感、亲和力,增加了马克思主义的吸引力与说服力,使马克思主义变得通俗易懂、生动活泼,深入人心,具有言简意赅的中国形式和民族形式。以自己独特的通俗易懂、形象生动、新鲜有力的语言,以中国老百姓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使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大众化、通俗化,并因而深入人心,整合了当时各种社会力量,成为改造社会、引导革命成功的宝贵经验。
文化的各种功能都会对意识形态的渗透产生作用,这从文化的评判功能就可以明显看到。文化的评判功能是指文化主体或文化生产者总是根据自己特定的利益需求来认识并评价社会的,在阶级利益的支配下,每一种文化形态总是对与自己性质相对立的经济和政治现实采取批判态度,对与自己同质的经济和政治现实采取维护的态度。当然,文化的批判功能并不仅仅局限于对不同性质的经济、政治形态及其所造成的社会现实的否定,而且也包括对同一性质的经济、政治形态造成的社会现实的批判,“这是同一性质的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内部的自我批判,是推动社会形态自身矛盾解决的精神的、思想的力量,它以一种迂回的方式起到从根本上维护一定的经济和政治形态的作用”,[11]这种文化评判不可能不对人们的思想、观念、立场产生一定的影响,在这种文化评判氛围的长期熏陶下,整个社会的思维习惯、情感表达、行为动机和价值追求会逐渐趋同,从而导致社会共同心理素质的形成,这样意识形态的外在强制性规范、思想指导就会逐渐内化为人们心理行为上的自觉自律,使人们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和行为动机在不知不觉中带上了意识形态的痕迹。在当代社会,有助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功能渗透的一个重要途径还有文化的多元传播方式。
人们的感受、感知以及价值观是通过传媒获得的,现代传媒成为人们理解认知世界以及价值观念形成的重要源泉。由于现代传媒及传播工具的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我们应当使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所倡导的价值观依托信息而广泛传播,形成舆论攻势和广泛影响,从而为意识形态由理论转变为实践提供最好的途径。
西方传媒对中国社会的意识形态渗透,使我们看到了现代传媒在意识形态传播中所起的巨大作用。在当今社会,现代传媒的网络化、影视化、感性化的转变,使传媒具备了便捷性、多元性、层次感、多角度特征,[12]不仅充满了一切时间和空间,而且压缩了时空距离,负载着各种各样的文化价值信息,通过电视、报纸、网络等各种形式对大众进行思想渗透和价值引导。现代传媒不仅是信息传递、文化传播的过程,也是社会价值观不断被建构、传送、强化和人们接受教化的过程,因为传媒对现实的报道和反映,是从现实中选取自己认为重要的部分,该报道什么,不该报道什么,详与略的取材完全是根据自己的价值观和报道方式,通过为公众设置舆论议题,形成评价规范,从而引导社会舆论。现代传媒拓展了传播的空间,不仅能控制人的思想,改变人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而且渗透到人的心理结构,从而使人自觉自愿地接受这种控制。所以,现代传媒深刻地影响了人们的价值判断和选择,不断使意识形态贴近大众,在意识形态渗透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如果我们的文化工作者能够充分地利用这些传播工具,将抽象的理论和价值观转化为大众能接受的浅显易懂的道理,就能够通过各种形式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渗透到大众中去,转化为实践行动。正如党的十七大报告所指出的:要积极发展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学艺术事业,坚持正确导向,弘扬社会正气。在进行价值观的引导和宣传时,传媒要注重话语系统的建设和发展,丰富话语系统,注重文风。传媒要重视受众的感受,认真地考察和研究:舆论的对象目标人群是哪些,这些目标人群有些什么样的需要,应怎样满足这些需要。这样才能对话语方式和语言做出改进,才能使受众接受正确的价值引导。当然还要注重改善文风,研究和探索既符合传媒规律又符合市场规律的新时代宣传工作,使宣传更具亲和力、感染力,从群众的切身利益出发,从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出发,倾听群众的呼声,反映群众的意见,体现人文关怀,彰显文化意蕴。
文化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整合与渗透所起的作用并不是截然分开的,文化的普遍性也可以对意识形态起到渗透的作用,语言、文化理论、传媒也可以起到整合的作用,我们这里只是为了问题的探讨才作了这样的划分。文化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作用无论从理论还是从实践上来说都是巨大的,其中所蕴含的各种方法和途径还有待于我们继续深入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