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社会浅层文化影响探讨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编者按:本论文主要从价值观念的混乱导致一些中学生追求目标的偏离;受外来非主流浅层文化的影响,形成超前消费的生活习尚;影视非主流(或反主流)浅层文化的消极导向;非主流乃至反主流浅层文化的书刊,对中学生的消极影响等进行讲述,包括了近几年影片运作实行自负盈亏,票房价值制约了影片生产等,具体资料请见:
文化,从它和所属社会制度是否一致上分,有主流文化、非主流文化、反主流文化;从层次上分,有深层文化、浅层文化。在我国,中学生在学校受的主要是主流的深层文化教育,诸如社会主义思想政治教育及各学科的知识教育。而在社会上则主要受非主流的浅层文化的熏染,诸如价值观、习尚、影视书刊、歌曲、服饰、发型、语汇、饮食等等。值得特别注意的是:随着开放而来的西方资产阶级文化的揉杂及社会不正之风的存在,使得一些浅层文化带上反主流性质,对中学生的德育产生了消极影响,表现在:
l、价值观念的混乱导致一些中学生追求目标的偏离。
今天的中学生是在“”后期出生的。他们得益于改革开放所带来的繁荣和发展,也朦胧地接触了许多尚不尽人意的社会现实。最使一些中学生困惑的是:有的青年不是凭品学兼优,而是凭种种“关系”谋到令人羡慕的好职业。反观“分配不公”、“脑体倒挂”、“知识贬值”,许多苦学几十年,一心扑在事业上的专家、学者生活却仍然清贫。这使一部分中学生认定学文化没用,混文凭,早赚钱来得实惠,从而丧失理想。调查表明,有远大理想的中学生,多是家庭要求严格,学校教学水平很高且校风好,学习成绩好的学生。以一个省城的两所中学为例。一所是商业区的非重点中学,一个高一班共52人,其中表示“混张文凭,去找活干”的45人,占总数的86.54%;表示“不想读完”的5人,占总数9.61%;表示“准备升大学,在建设祖国中做一番事业”的仅2人,占总数的3.85%。另一所是文化区的省重点中学,一个高一班54人;表示“准备升大学,在建设祖国中做一番事业”的32人,占总数的59.26%;表示“考中专热门专业,在本地工作”的14人,占总数的25.93%;表示“看看吧,考不上只好找活干”的8人,占总数的14.81%。这大体代表了今日城市中学生的价值取向。它表明当追求实惠成为一些中学生的价值取向时,他们必然偏离正确的目标。
2、受外来非主流浅层文化的影响,形成超前消费的生活习尚。
这类习尚时下十分时髦的有:(l)节日互致贺卡。说实在这活动本身并不坏,它的确有助于联络感情、加强友谊。问题在于它花费十分可观。现在被认为不寒掺的贺卡,1张价值都在l元以上,高档的张好几元。在城市,一个中学生,每个节日向几位教师或好同学送贺卡(有的在过年时送挂历),一次要花十几元或几十元。(2)过生日。以前过生日仅是年逾“耳顺”的老人的事。自从西方的生日吃蛋糕,点燃与年岁同数蜡烛,唱《祝你生日快乐》作为一种文明传来之后,现在中学生(乃至小学生)为自己过生日或相互祝贺生日已是寻常事。较普遍的做法是要好的同学送小礼物祝贺,生日的主人邀同学到家,吃蛋糕,喝饮料,听音乐。那些花花绿绿的小玩物,加上这些吃喝,一次生日花费在百元左右。“新潮”的或“富裕”的,还会邀同学上咖啡厅,其花费则在百元以上。不是说过生日就不好,而是说几经宣传和“加温”的中学生生日,已大大超过多数靠工资收入的家长的经济承受能力,若不加以适当引导,这生日习尚将越来越令人不堪负担。(3)假日聚会。过去在假日拚命补课、补作业的现象,在城市的一些中学里已被轻松的聚会所取代。他们结伴议论教师、家长的种种“守l日”思想,谈论他们的见闻和兴趣,或听音乐,打扑克,郊游,逛商店。过多的无节制的相聚,显然不利于中学生学习。(4)男抽烟,女妆扮。在一些男生中,抽烟被认为是“有风度”的标志,是“阳刚之气”的体现。
上述那个非重点中学的高一班,24名男生中,有19名承认抽过烟,有3名被叫做“烟筒”,这3名时常在下课时要躲到僻静处过瘾,手上已有烟熏痕迹,靠近了已能闻到烟味;那个重点中学的高一班,29名男生,承认偶尔私下拿家长烟抽过几次的有11名。常抽烟的中学生,其烟多是从家里拿的,偶尔也买。家长对此睁一眼闭一眼;教师多是眼不见就不存在,抓不胜抓,只好不了了之。而抽烟的学生却愤愤然:家长、校长、教师可以抽,大学生只比我们大两岁就可以抽,为什么我们抽烟就跟犯了罪似的,想不通。至于女生,则十分注意修饰、打扮。一位家长这样数落女儿:“真没治了,早上把她从床上拖起,站在镜前,脱了这件穿那件,足足得折腾半个多小时。我们做学生时哪有这样?”(5)玩电子游戏机。今天,有电视机的家庭,再花毛、四百元配个电子附件,就可以在家玩电子游戏机了。在开放城市的不少家庭,以此作为“智力投资”,或是作为对子女学习的奖励。所以有些中学生已玩到废寝忘食的地步。家庭没有游艺机的中学生,有的就上街头游艺机店去玩。有所非重点中学校门外,就因此应运而出现好几家游艺机店。这学校有的学生玩到把学杂费都交了进去,玩到连上课都忘的地步。当然有的还醉心于街头桌球。桌球本是高投入的室内体育活动。在福州“伊法达”餐厅玩一局收费30元,一些高级宾馆收费则高得惊人,至于流落街头简陋桌球,则往往与赌博缠在一起,虽赌金不高,却已泥足深陷。
3、影视非主流(或反主流)浅层文化的消极导向。
近几年影片运作实行自负盈亏,票房价值制约了影片生产。影片的观众对象主要是青年,所以青年人的欣赏趣味成为影片编导不得不认真考虑的要素。此外,随着开蔽,涌进一批海外影片。所以非主流影片,即所谓“娱乐片”,超过影片总数的3/4。其中的功夫片、警匪片、生活片、常有暴力和床上镜头,即使是象征着“正义”的武侠,也多被描写成“豪放”地狂饮,态意地打杀,一路杀去,潇洒地一走了之。这对正处青春期、涉世不深且法制观念淡薄的中学生,无疑起到消极的诱导作用。
至于电视已普及千家万户。尤其是城市里的中学生,从懂事起就浸泡在电视里。今天,省会城市,每天大都可收看中央、省、市的五套节日,若加上区级或单位的有线电视及中央电视的教育节目,每天可供收看的电视至少可达六套。除新闻或专题讲座外,对中学生影响最深的当数黄金时间播出的电视剧、海外影视及歌舞、相声、小品。这些影、视、歌多为非主流的浅层文化。特别是港台的电视剧,由于格调低下、粗制滥造,其浅层的反主流倾向更明显,或莫名混杀,或缠绵徘恻,连传说中的道教“八仙”,也少不了“三角热恋”的纠葛。一些国产电视片也刻意仿效,连《聊斋》这样的反映神鬼的古装戏,也照“脱”不误,中学生怎不受到栽害?有的中学生仅为邻座同学的手肘越过桌面事先划定的界线,就敢拔出铅笔刀朝同学的手肘刺去,“理由”是要出这口“恶气”。有的女中学生,仅因为男学生说她“嘴宽”,她就会为这点长相的缺陷居然从二楼跳下去。
还令人担心的是电视广告。越是黄金时间广告的密度越高。有的广告以抽奖煽起消费者的博彩欲望。诸如:买“巴黎士”加酶洗衣粉两包,就可能抽到29寸进口彩电,或多制式录像机,或金戒指,或精美纪念品;买“天美”化妆品,可抽得金项链;上“伊法达”餐厅,一天内消费达200元者有望抽到价俏一万元的“香港十日游”幸运票。直接吸引中小学生博彩消费的有:深圳出的“家家乐”多口味袋装食品,内中装着彩券,一旦中奖可免费游历香港;福建永泰出的“多拿虾饼”和“叮哨朱古力饼”,每袋均装有精美的“风转陀螺”,由一群小孩高喊“有的吃,有的玩”,“小朋友,赶快买一包试试”。于是勾引多许小学生“一试手气”,大解嘴馋。中学生的消费欲就这样被煽起来。
反观课堂,正课、自修,陀螺转个不停。十分明显,当消费欲求与消费能力的反差越来越强烈时,中学生就会为满足欲求而逐步走上歧途。一种希冀着毋须艰苦学习或劳作,仅凭“幸运”就能满足欲求的心理就这样逐步养成。众所周知,赌博正是凭“手气”企求不劳而获的集中表现,购物抽彩正是赌博的泛化。如今电视广告正以如此迅猛的态势向中小学生展开博彩诱惑。据笔者调查,城市中学生平均每天看电视近一小时,且多在黄金时间,由此不难理解电视广告给中学生造成的消极影响已多么严重。今天中学生相信命运已在“星座”(进口的洋迷信)和“手相”(国产的土迷信)中载明的,远比被其斥为思想“僵化”的中年人严重得多。中学生课间相互看手相、解梦境的绝不是罕见的现象。
最令人担忧的是,某些电视台所主办的“选美”活动,尽管它充分利用汉语言的丰富语汇,将名称改为“xx杯广告新星大赛”。可谁都清楚,这不过是“拿筷遮鼻”的技巧。大赛的项目昭然若揭:
“星”们着新款牛仔装、运动鞋,随迪斯科乐曲展示仪容和节奏感;
“星”们着时装便服,表演一节“广告小品”,展示广告意念和“才智”;
“星”们着“新潮”泳装,充分展露其胭体美
“星”们着西装或珠绣的真丝高开叉旗袍,展示潇洒风度与绰约风姿;
“星”们着燕尾服或婚纱,展示其风流调镜与青春魅力。
这项历时三个月的“选美”吸引了7,000名青年男女报名。其中荣幸获得面试的达3,000名,更荣幸获得候选的有50名。这50位小姐、男士被尊贵地送进五星级的“花园酒家”生活一个月。由组织者请专业人员对其进行仪态和舞姿训练,并巧妙地安排他们与离休老干部座谈,与海军战士联欢,硬是给“选美”系上“红色丝带”。在进入“准决赛”的20名小姐和10名男士中,计有尚在学的大学生J名(3小姐、l男士);中学生(小姐)l名;职业高中生(小姐)1名;在职教师(男士)l名。由此不难推算,在7,000名报名者中大、中学生所占的比例。这些大、中学生是停课应选的。它所起到的消极导向作用是十分明显的。那华贵的服饰,那闪烁的金冠,那含泪的喜悦,那震耳的掌声,通过电视传到数以千万计的中学生眼里,它已给涉世不深的这一代以多么直观的负面诱惑。
请不要低估影视浅层非主流及反主流文化对中学生产生的消极影响。香港在七十年代末曾上映一部题为《油脂》的影片,在中学生里造成极大轰动,有的中学生竟连看}减遍。于是影片内容就“冲出”银幕,产生了“参与”中学生生活的效应,造就了一代“油脂仔”。他们一式的鸡翼袖黑衫,一式的褪色牛仔裤,一式的后裤袋插着一把梳子,一式的运动鞋,一式的“油脂头”,一式的结伙招摇过市,终于逐渐发展成“黑衣党”、“毒蝎帮”.危害社会。一部电影栽害了一代中学生,前车之覆难道不值得我们警醒?前几年的“功夫片”热,曾使有的初中生奋然从楼上“飞”下,以至摔成终身残废,也是明证。
4、非主流乃至反主流浅层文化的书刊,对中学生的消极影响。
阅读书刊是中学生课余的主要消遣方式。中学生求知欲旺盛,极想获得新知识。近十几年,起始是填补书荒出了一些集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于一炉的书籍和帮助青年人复习文化的读物,使青年人受益非浅,自从出版部门自负盈亏之后,经济效益在出版业就起了主导作用。于是无节制地滥印“复习提纲”、“反思小说”、’‘性小说”、“武侠小说”、“言情小说”,这给尚难区别良芳的中学生以极大的毒害。他们不惜高价从遍布街头的书摊购买,悄悄地私下交换,如饥似渴地阅读,似懂非懂地议论。显然这无益于中学生身心健康,由阅读不健康书刊而误了学业的为数不少。而导致性罪错的,在少年犯中竟占80%多。
从上述反映的情况看,社会非主流浅层文化对中学生德育形成的消极影响确实不容忽视,因为它关系到我们将造就怎样一代人的间题。当人们一旦意识到这点,那么怎样来净化和优化中学生成长的社会环境,就是一项迫在眉睫的社会工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