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个人主义发展哲学分析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个人主义发展哲学分析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个人主义发展哲学分析

摘要:个人主义是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推动力。本文通过对个人主义的源起探析,深入分析个人主义基本内涵的规定,立足于中国实际现状,反思个人主义在当代中国的现实意义,认为中国和谐社会的建设更需要具有宽容精神的个人主义。

关键词:个人主义集体主义发展哲学

梁漱溟老先生曾说:“在今天百分之九十九的中国人,亦还把个人主义当作自私自利之代名词,而不知其理。”时至今日,中国还是在很大的范围内,反对和批判个人主义,把个人主义与社会主义的集体主义完全对立起来。本文即对个人主义作简要的梳理,阐述个人主义在当代中国的现状反思。

一西方个人主义的源起

罗素认为个人主义源于犬儒学派和斯多葛派。希腊被罗马征服后,希腊人被迫退出公共生活,进入个人生活的小天地。他们开始研究在一个异己的社会中“独善其身”的可能性。后来,斯多葛派发展了他们的哲学,并创立了自然权利、自然法和自然平等的学说。伊壁鸠鲁派也可能作出了自己的贡献,他们关于自由意志的学说旨在把人从命运的束缚中解放出来。

个人主义的直接来源当然还是近代的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人权向神权的挑战是文艺复兴人本主义的焦点。文艺复兴的人是一个从黑暗时代强加于他的一切镣铐下刚获解放的人,现代意义上的个人就是这样诞生的。文艺复兴使社会世俗化了,教会的作用随之下降,普通人才有可能突出自己的个性。

宗教改革对个人主义所作的主要贡献在于它肯定了个人的良心和判断。它为个人从罗马教会下解放出来奠定了神学和组织上的基础,为确认个人进一步扫清了道路。马丁·路德的革命使得教会的绝对正确被否定了,路德决定听从自己内心的光明而不是整个宗教机构,这是个人对现存秩序的一次大无畏的反叛,个人良心和个人判断的权利就这样开始了。随着教会的权力衰退,对个人起作用的外部权威减弱了,取而代之的是将上帝的力量置于个人心中,作为他内在的权威。个人和上帝通过《圣经》建立的直接联系给予个人关于自己权利和责任的强烈意识,由此演变为灵魂的自决权和个人的神圣性。

“个人主义”一词最早出现在法国革命中,它是由圣西门派发明出来“表达19世纪社会中人的处境特点他们的失落无根,他们的缺乏理想和共同信仰,他们的社会断裂,以及他们无情的竞争和剥削态度,这种态度源于合法的无政府状态”。

通过对西方个人主义源起的简单梳理,不难发现个人主义是对集团生活的一种反抗,是对封建等级制社会及其要求的不平等的群体主义的一种解放。

二个人主义基本内涵的规定

个人主义在各国甚至其各不相同的时期都具有不尽相同的意义。

在爱默生看来个人主义主要是个人的主观精神,它将个人从经验的层次上升到超验的层次。一个人衡量自己的尺度不再是其它的个人,而是抽象的个人,这个大写的人潜在于他自身之中。爱默生强调个人的四个方面:第一,个人的神圣性。作为超灵的一部分,每个人都可以声称自己的神圣。神圣的个人是不允许受到任何人的侵犯的,哪怕是他的家庭成员。第二,个人的特殊性即个性。爱默生把人的个性定为“现代社会的特点”。个性便是一个人的价值所在。第三,个人的无限潜力。爱默生的宇宙乐观主义是建立在人的可完善性上的,他号召人在各方面充分实现自己的潜能,尤其是智力的潜能。第四,个人的自足和个人的自治权。爱默生的自足是对这两者的确认,并同时提供了如何实现自我和如何与外在世界相处的方法。

个人主义首先强调的是个体自主性。主张依靠自己、自足自立,反对怨天尤人、依从他人,主张个人具有足以成就事业的理性能力。成就事业的理性能力和爱默生的个人的无限潜力很相似,但从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来说,理性能力更具有实践性。

其次,个人主义也强调宽容。个人主义呼吁一种能够与持有不同道德价值的人进行合作以建立一种双方都能遵循各自信念的政治秩序的原则。作为文明之基本基础的“自生自发的秩序”之所以可能,就是每个具有不同爱好、兴趣甚至不同观点的人借助一种秩序能够和睦相处。所以,现代社会所要追求的世界新秩序,必然需要这种宽容,中国的和谐社会更需要这种宽容精神。因此,现代社会的发展不能离开具有宽容精神的个人主义。

三对当代中国个人主义现状的反思

真正的个人主义的个人一定会对现代社会发挥重要作用。个体在当代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中是不会消亡的,因为,人之所以为人的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能把自己与别人区分开,认识到自己是独立的存在。

当然,个人主义的极端性发展,使得个人主义在现代社会产生了负面作用。因此,在现实生活中也不能回避个人主义在还不完善的情况下存在的弊端:过度的个人主义与个性的过度张扬,对合理的道德观念产生了破坏作用,造成人们信仰缺乏、不顾廉耻、追求享乐。

当启蒙学者刚刚开始倡导人的自由权利这一现代社会的价值观时,个人权利的滥用已经让人们看到不讲理想、不顾道德、不讲人格和廉耻的行为泛滥成灾;当社会尚在宣传夫妻平等、婚姻自由之时,离婚率的攀升、对传统家庭观念的不尊重,已经引起越来越多人的忧虑;当社会尚没有着力宣传性平等、性开放观念,但人们在这些方面的实践早已令人目瞪口呆;当成名成家的个人创新精神的提倡远没有成为风气之时,为创新而创新,为出新出奇而不顾一切,为出名成家而不顾道德法律约束的不正之风却先刮了起来;我们并没有倡导消费主义、享乐主义,但我们社会浪费资源、奢侈消费、极端追求享乐的风气,却已经在一些人群中流行。在现代中国社会可能会把这一切归咎于个人主义价值观,从而大肆批判个人主义,反对个人主义。

从西方个人主义的源起和本质规定来看,显然不能这样归结。因为拥有追求经济价值的自由,并不必然导致人们眼中只有金钱,没有父母、国家,没有道德和政治追求,也不必然带来卖身求学、卖子救命、出卖良心赚钱这样的行为与这样的创新;享有自主选择生活方式的权利,并不意味着人们必然选择不道德的婚姻、不孝顺的作风、靡烂奢侈的生活方式;享有生产和交易的自主权,并不意味着人们拥有生产假货、出售有毒商品、做伤天害理买卖的自由。因此,我们不简单的以“拔一毛而不利天下者,我不为也”这样的简单方式来反驳个人主义。另一方面,我们在研究西方理论的时候,更重要的是把握当时当地的情况与理论之间的融合程度,同时要研究本国的情况,要生成新的理论。对于个人主义也是这样,个人主义不是简单的为己之学。理论建设的任务是很繁重的,并不是简单的把西方的东西搬过来了事,要于国于家有望。要想个人主义在现代中国发挥积极的作用,或许需要某种制度的约束和文化的支持。

个人主义价值观念固然重要,而与之相应的制度规则更为重要。体制与农村大食堂的普遍建立,以及由此造成的灾难,不是人们集体主义价值观念过度追求的结果,也不是大同理想信念过度追求的结果,而是人们将这种追求与信念同特定的生产关系模式、特定的生活方式划等号,不许稍有变动、稍有怀疑,更不允许与这种价值追求不同的价值观念、价值信仰(如个人主义价值观、个人权利价值观、自由主义价值观)存在和倡导的结果。正是这一左的僵化的社会管理体制与行为准则,使得特定的政策选择绝对化,使得某一倾向的价值追求与价值理解绝对化。

美国是最张显个人主义的国家,但美国社会的发展并不仅仅需要个人主义;单一的集体主义也不利于现代化的发展,这样容易产生虚构的集体主义或狭隘的集体主义。因此,我们更需要一种制度能把理论与实践联系起来,把个人主义、集体主义与社会发展融合起来。

今天,人们需要失业救济政策、养老保险政策来保障普通人在特定情况下的个人生存权、个人生活自主权;需要严格具体的法律法规,保障个人政治上的选举权与被选举权;需要每个人在批评、决定公共事物公共政策时的发言权、表决权;需要受到严格尊重,而不是动不动就以集体利益、民族利益、国家利益的名义侵犯削弱的个人产权。而这一切的实现,都需要在政治经济文化活动中倡导以维护个人利益、尊重个人权利为中心的个人主义文化观念,需要以每个人现实具体的利益与要求为出发点的个人主义价值观。真正的民主与自由产生在个人主义时代。

我们再也不能把个人主义与自私自利、利己主义等同起来,再也不能把个人主义与社会主义的集体主义完全对立起来。如果这个社会能允许一个很负责的、很宽容的具有至高无上的自由空间,通过理性能力来实现个人价值和目的的人来施展才华,愉快地实现他自己,那么他又何必要去冒险消失在一个群体之中呢?

参考文献:

[1]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学林出版社,1987年。

[2]韦伯:《学术与政治》,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

[3]爱默生:《历史哲学》,北京三联书店,199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