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人本德育下的社会文化管窥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一、如何看待社会主义市场
上层建筑中意识形态范畴的道德,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并随着生产力进步、社会经济关系变革而不断前进。但是马克思也承认社会发展过程中存在着历史的与道德的或科学与价值的冲突,也就是说适应新的社会变革的道德观念,不是自然而然与生产力的发展同步产生的,也不是被人们自觉或不自觉地接受的唯一道德选择,更不是自始至终处于主导地位的,甚至在新旧道德观的斗争中,还会发生滞后、错位、反复,当然最后都会被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所纠正。正如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所描述的:“今天向我们宣扬的是什么样的道德呢?首先是由过去的宗教时代传下来的基督教的封建主义的道德……和这些道德并列的,有现代资产阶级的道德,和资产阶级道德并列的,又有无产阶级的未来的道德,所以仅仅在欧洲最先进国家中,过去、现在和将来就提供了三大类同时并存的各自起着作用的道德论。哪一种是有真理性的呢?如果就绝对的终极性来说,哪一种也不是;但是,现在代表着现状的变革、代表着未来的那种道德,即无产阶级的道德,肯定拥有最多的能够长久保持的因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是历史的进步,也是伦理道德的进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完善是历史的进步。按照马克思主义历史尺度的观点,对于历史上出现的一切新事物的评价,归根到底是看它是否能够并在多大程度上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改革开放30多年来,综合国力得到大幅提升,经济保持平稳快速发展,进出口总额跃居世界第二位,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显著提高,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正在朝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迈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构建引发了社会的深刻变革,在“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的理念主导下,社会道德建设取得的成绩是主流。对人的正当利益的肯定、对人的价值的肯定、对人的个性的肯定、对人权的肯定;改革开放意识、进取竞争意识、自由民主意识、公平公正意识、和谐包容意识、生态环保意识等的增长,无不是社会主流道德舆论和主流道德观念积极、进步、向善的表现。不可否认,受市场经济利润至上、等价交换等原则的影响,受私有经济成分发展的影响,利己主义、拜金主义的道德观念和行为确实有了更加顽强的表现,出现了所谓历史的与道德的冲突问题。但我们认为这是社会发展进程中的暂时问题,也必将通过新的道德观念的成长、道德教育模式的构建而解决。
人本德育是以人为主体、中心和目的的道德教育范式,它强调德育是人生成的重要人文器具,在世界观上突出了人在宇宙中的主体地位,历史观上张扬人的创造性和自我生成性,价值观上凸显“天地之间人为贵”的理念,思维方式上侧重于平等对话基础上的互交式创造,是一种新的历史条件下,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底蕴、以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为指导的新的德育理念。
(一)中国传统文化是人本德育生成的文化基础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蕴含着丰富的人本思想。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荀子认为,天与人之间应该“明于天人之分”,国家治乱祸福,在人而不在天,人应该“制天命而用之”(《天论》),荀子认为人靠敬己实现完美人格,“志意修、德行厚、知虑明,生于今而志乎古,则是其在我者也”(同上),他认为个人能否有完美人格,不依赖天赋,全靠自我的主观努力。他还批判了孟子和庄子推崇天、赞颂天、放弃人、忽略人的价值观念,“大天而思之,孰与物畜而制之!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故错人而思天,则失万物之情”(同上),从而真正确立了人的主体地位。从个人与群体的关系上,儒家重视群体价值,但又肯定个人的自我价值。在孔子看来,“仁为己任”和“克己复礼”是群己关系的基本原则。孔子十分重视个体的价值,他说:“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我欲仁,斯仁至矣”(《述而》),指出仁的实现要靠每个人努力,强调了个人的能动性。他推崇个体人格的尊严,尊重个体的价值观念,形成了“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孟子讲“古之人,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尽心上》),主张“为群”和“贵己”统一,“兼善”与“独善”并举。宋明理学家张载“立必俱立,知必周知,爱必兼爱,成不独成”,意思是不能只追求个人的自我实现,应在群体价值实现的前提下实现个人价值。以陆九渊、王阳明代表的心学派,十分强调“自作主宰”“自立并重”的个体主观精神,强调个人的道德自觉意识和探求内心解决问题的修养方法。
(二)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是人本德育生成的理论基础
“马克思哲学所实现的伟大变革,就是终结了无视现实的、从事感性活动的人,并具有抽象思辨色彩的传统本体论哲学,把从事感性活动的现实的人确定为新哲学的前提和出发点,把现实人的生存境遇和发展命运作为新哲学的主题,把人的能力的充分发挥、无产阶级的解放和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作为新哲学的价值目标。这意味着马克思哲学是一种‘关于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的科学’。”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以“现实的人”为逻辑思维前提,以关注“现实的人”的生存境遇为中心内容,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终极价值追求,包含关于人的价值思想、人的需要理论、主体性思想和交往理论。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价值思想为人本德育的价值澄清奠定了基础。马克思关于人的价值思想认为,人的价值包括两个方面:社会价值、个人价值。只有在社会共同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个人价值才能得以实现。从另一方面,马克思说:“首先应当避免重新把‘社会’当作抽象的东西同个体对立起来。个体是社会存在物。”社会必然是由个体构成的群体,没有个体就没有社会,因而社会也依赖于个体存在和发展,社会不尊重、实现个人价值,社会难以实现科学良性发展。这两种价值形式是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相互依存、辩证统一的。诠释马克思关于社会主义的价值理念,也并没有把个人同集体对立起来,反而把“个性解放”和“大同团结”结合起来,“个人自由”和“社会秩序”统一起来。也主张“党性与个性的统一”。社会本位的价值观由于重视德育的工具价值倾向,轻视人的发展这一本体价值倾向,实践中会导致“人学空场”,无视人的需要、利益实现,极端情况下甚至侵害和践踏人权。马克思关于人的需要理论为人本德育的目标转换廓清了视野。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认为,人的需要是人类一切历史活动的动力。“因为消费创造出新的生产的需要,因而创造出生产观念上的内在动机。”人的需要“是推动人去生产、形成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初始动因;人的需要又是人的行动、交往发生的初始动因,更是关系到社会稳定、社会和谐、社会变化发展的深层次动因。”同时,马克思人学思想认为,人的需要差异性和广泛性的统一,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人本德育应坚持把先进性要求与广泛性要求结合起来,要从实际出发,区分层次,着眼多数,鼓励先进,循序渐进,引导人们在遵守基本道德规范的基础上,不断追求更高层次的道德目标。马克思关于人的主体性思想和交往理论为人本德育模式的构建提供了依据。马克思主张“人始终是主体”,人不是机械地接受道德原则与道德规范的被动客体,而是作为道德活动的创造者和体现者的积极主体。同时,从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与人的关系角度,马克思的主体性理论区别与西方其他主体性思想,是对人的本质的真正把握,他批判了单一主体中心性,反对以“唯我性”和“占有性”为特征的绝对的以自我为中心的主体性,强调的是在人与人普遍交往的关系基础上,通过主体对主体的交互式活动,通过主体的自主建构,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把以往片面、狭隘的人的主体性形态导向一种更为全面、开放和充分发展的交互主体性。而正是这种导向,极大地促进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矛盾的解决,实现了人与自然、人与他人的和谐发展。
三、人本德育是社会主义市场
经济的现实诉求人本德育由于从道德目标设定、价值衡量和社会化途径上,契合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内生诉求,因此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生诉求。
(一)德育目标设定上向公民道德转向
道德教育的目标,在于使道德个体接受一定社会的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趋向或达到一定社会或阶级的理想人格。按照马克思的观点,道德教育的目标总是建立在一定社会的经济基础之上,并受到社会文化历史条件的制约。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但引发了经济领域的根本变革,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而且引发了中国社会正由单位社会向公民社会的转型,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随着社会民主的扩大和社会管理的创新,人们的平等、自由、民主、竞争的观念和法制、权利、参政议政的意识日益增强,社会正走向公民社会。1995年2月,《中学德育大纲》颁布,明确提出“把全体学生培养成为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具有社会公德、文明习惯的遵纪守法的公民”。1996年中国共产党第十四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中提出,要“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1998年3月《中小学德育工作规程》强调,“培养学生成为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具有社会公德、文明行为习惯、遵纪守法的公民”。2001年中共中央印发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指出,“通过公民道德建设的不断深化和拓展,逐步形成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社会主义道德体系”。这些文件的实施都标志着中国社会正在进入和迈进公民社会。此外,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了概括,“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24个字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公民社会的构建提供了价值内核和道义基础,也是公民个人的日常行为准则和价值评判尺度。道德教育的目标向公民道德转向,首先强调独立个体的平等性,消除传统的崇尚特权的身份性特质,增强社会性特质。这就为扫荡前现代的各种人身依附关系,把“子民”“私民”还原为公民创造了前提条件。其次,强调公共精神的自觉。诸如,国民对民族国家的爱国情怀,公民对社会的责任义务,个人对自身的信诺责求,把传统的人情道德转变为人性道德。再此并不排斥个人利益实现。相反,它把追求合理合法的功利目的作为德育的重要目标,同时,也指向个性的自由发展。社会转型的道德目标转向,为当代人本德育的培育提供了良好的社会土壤。
(二)德育价值重构上向多元一体的集体主义转换
中国封建社会的道德文化,是一种依存于家庭和宗族,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整体本位的道德文化。在这种文化氛围中,化育出一代又一代谦卑温顺的依附性“子民”“私民”人格,不允许自我价值意识的存在和发展,不允许个人寻求自我实现。中国封建社会长期停滞不前,是和这种整体本位的文化价值取向分不开的。计划经济时代受传统文化因素和客观环境的影响,主流价值取向以国家利益、人民利益至上,只要求个人无条件认同并实现整体利益,而忽视了个人的现实诉求,曲解了集体主义,表现出一种整体主义的道德价值观。改革开放后,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完善,必然发展出自由竞争、自我实现的文化价值意识。自我价值意识的复苏既无情摧毁着排斥个人的整体主义的价值堡垒,又有别于极端的个人主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德育的整合和创新,就是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坐标体系中,实现对整体主义和个人主义的双重扬弃,形成一种建立在公有制基础上,能正确体现个人和集体辩证关系的新型的价值观。集体主义既强调在尊重个人利益的基础上实现集体利益,又强调通过实现集体利益来体现个人价值,维护个人利益,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正确处理了自我实现与社会实现、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辩证关系,其建立的条件只有在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国家才能实现。正如当代著名伦理学家罗国杰所言:“所谓集体主义不是一般的整体主义,而是一种新型的、在公有制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能代表集体成员真实利益的那种真正的集体所奉行的价值原则。从价值观来说,集体主义正确地理解个人和集体的辩证关系,既强调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又强调集体要尽量去发挥个人的才能,实现个人价值,保障个人的正常利益的实现。”集体主义克服了群体支配性和个体占有性两种缺陷,将个体价值和社会价值兼顾起来,超越二元对立,实现二元融通,使二者保持必要的平衡和统一,使生命在个体与群体两个层面间达到共生共融。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实基础上,集体主义克服了群体支配性和个体占有性两种缺陷,将个体价值和社会价值兼顾起来,强调应坚持尊重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的统一,尊重个人权利与他人权利的统一,尊重个人合法权益与承担社会责任、义务的统一,把国家、人民和集体利益放在首位和充分尊重公民个人合法利益的统一,这就超越了个体和整体的二元对立,实现了二元融通,使二者保持必要的平衡和统一,使生命在个体与群体两个层面间达到共生共融,为当代人本德育的生成提供了文化价值观方面的依据。
(三)德育模式上向交互隐性转轨
人不是机械地接受道德原则与道德规范的被动客体,而是作为道德活动的创造者和体现者的积极主体。工具型德育观把德育与经济、政治、生态等社会问题挂钩,将德育视为解决社会问题的工具,把德育某一方面的功能夸大,过分注重德育的工具职能和外在目的,而忽视了德育的育人价值,以及德育对人性和谐完美,培养完整的人的渴求,使德育育人的本质发生了异化,导致德育理论和德育过程中出现了“人学空场”。从道德生成和发展的规律分析,个体道德价值生成是个体的内部心理结构与外部社会文化环境相互作用,并对后者加以选择和适应的过程。在工具型德育观指导下的功利化德育模式中,强调德育的外砾,而忽视个体品德的内化,注重道德知识传授,注重建立道德权威,轻视个体的自主性、能动性。教育者通过课堂、书本、榜样典型向受教育者灌输既定的道德规范或价值立场。这种“单向灌输”的方法要培养的是循规蹈矩的、顺从型的道德人,强调道德主体对道德知识的记忆,而忽视个体的道德主体性,在实践中造成了学生的道德认知和道德行为脱节。市场经济需要一种以人为主体、中心和目地的人本思维,而不是把人视为自然物的对象性思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和民主政治建设的推进,要求超越传统德育模式,改变把受教育者单纯地视为工具和客体的理念,通过整合、创新和优化德育方法,推崇理性、突出个性,尊重受教育者在道德教育活动中的主体性地位,发展受教育者的道德主体意识、主体精神。人本德育模式以马克思主体性理论为基础,汲取了西方主体性德育教育模式、体谅模式、文化渗透模式等理论的合理内核。人本德育模式重视发挥个体的主体性,把个体作为道德教育的主体,尊重其主体地位,尊重、发展个体的自我净化、自我革新、自我完善、自我提高的能力,使人在道德教育过程中体现出目的性、自觉性、能动性、选择性和超越性等特征。个体主体性的生成,不是一个自然而然的过程,需要个体有强烈的自觉能动意识,也需要教育者运用科学和人文知识启发和促进,特别是要通过文化的熏陶和浸染,发挥文化在德育过程中的化人作用。“每一个人都降生于先于他而存在的文化环境中。当他一来到世界,文化就统治了他,随着他的成长,文化赋予他语言、习俗、信仰、工具等。总之,是文化向他提供作为人类一员的行为方式和内容。”人本德育模式重视个体通过体验来感悟生命意义,“个体的经验是教育、接受教育、学习和理解的基础,没有个体的人生经验,任何教育、任何知识、任何方法都找不到与人的联结点”,而个体的经验需要道德个体走到波澜壮阔的社会大背景中,通过积极主动的社会实践去积累,因此德育的过程也就是生活化的过程,应通过生活化的德育给道德主体以独立感知、主动体验、自觉思考、积极探索的空间,来接受、判断和决定自己的道德选择,从而实现道德主体的德行的完满发展。人本德育模式重视道德主体之间的平等对话,更多地运用交互式、咨询式的教育方法,雅斯贝尔斯认为,真正的教育应该是“人与人的主体间的灵与肉的交流活动”,而不是“理智知识和认识的堆集”。通过道德主体之间的交互式活动,达到主体之间道德认识的共识、道德情感的共鸣、道德意志的共振和道德修养的精进。综上所述,人本德育蕴含着个体对他人、对集体、对自然关系的恰当理解,其目标、价值和方法的生成具有深厚的社会历史文化基础,更表现在建设“五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成千上万的公民来参与,需要通过他们对公共利益的普遍追求和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觉践行,需要通过社会管理创新,吸纳和组织他们参与公共事务、改善公共生活、建构公共秩序、应对公共危机,共同投身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个近代以来中国人最伟大的梦想中。因此人本德育是一种合乎当代中国社会生活需要的道德教育。
作者:赵全宇单位:陕西师范大学政治经济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