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社会文化下永新盾牌舞活态传承探究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摘要】永新盾牌舞在当代的发展经历了传承主体的变迁,面临着保护传承受阻的局面,在当前旅游文化蓬勃发展的新机遇前,应通过培育大众的文化自觉、创作艺术精品、培育特色文旅项目等方式,实现永新盾牌舞的活态传承与发展。
【关键词】永新盾牌舞;活态;传承;发展
一、永新盾牌舞概述
永新盾牌舞,是流传于江西省永新县的一种传统民俗舞蹈。据永新县志和南塘村吴氏族谱记载,盾牌在明朝就可“供习武防身用”,盾牌舞作为一种武舞,兼具军事功能和娱乐功能,它与社会文化环境有密切的联系。永新盾牌舞的表演源于古代盾牌战术,通常在每年正月初一到正月十五表演,有时用作庆贺子女婚嫁或升学等事宜。龙源口的南塘村流传着一种“不练盾牌舞,不是男子汉”的说法。其表演内容为两军对垒的战斗场面,表演开始前要进行祭祀仪式,祈祷祖先神灵保佑,阵式布局巧妙严谨,造型神采各异。整个表演动作幅度小,速度较快,其动作特点为功架不倒、刚柔相济、疾而不乱,场面壮观。盾牌舞的道具主要有铁叉、三头叉、短马刀、长马刀、盾牌,盾牌由竹藤编扎,正面有兽头雕饰或画像,由黄黑红白四色构成。传统盾牌舞表演的场所一般为当地村民聚集的地方——祠堂。盾牌舞的音乐主要来源于当地的山歌、小调和采茶音乐,以打击乐为主,伴奏为锣、鼓、唢呐、钹等。当前永新盾牌舞已舍弃了其中封建迷信和危险的成分,吸取了近代杂技和舞蹈的养分,结合锣鼓大镲等民俗乐器作为伴奏。矫健豪迈的永新盾牌舞让观众有一种热血沸腾、心惊胆战的观战感,具有较高的艺术欣赏价值。
二、永新盾牌舞的传承现状
(一)永新盾牌舞的当代传播
永新盾牌舞作为当地传统民俗舞蹈,深受当地民众的喜爱,在节日庆典和重要场合中都要表演。作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永新盾牌舞,回望其过去,在建国初期就曾选送北京中南海怀仁堂为、等中央领导演出,获得了中央领导的一致好评,此后多次作为优秀节目出国演出。进入新世纪以来,永新盾牌舞更是向世人展示了中国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永新盾牌舞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价值,记载着永新人民的勤劳勇猛。同时它也体现了一种原始的宗族凝聚力,以及团队精神和战斗精神。在永新盾牌舞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从早期的战争武舞到民俗表演,其表演形式与功能也产生了较大的变化,也具有各个历史时期的烙印。它经历了辉煌时期,特别是新中国成立后,永新县重新挖掘整理,剔除了以往节目中的一些封建迷信色彩,融入了不少现代气息浓厚的表演形式,使之发扬光大。1953年,盾牌舞被邀请至北京中南海怀仁堂为中央领导演出,、等国家领导人观看了演出。1957年,南塘村的吴王生等十几名民间艺人在江西第一届民间艺术汇演中表演了盾牌舞;同年又赴北京参加了全国民间音乐舞蹈汇演,获优秀节目奖。1984年,盾牌舞被江西电视台选为民族民间舞蹈集锦节目之一录像,上了银屏。1987年,上海科技电影制片厂两次将盾牌舞搬上银幕。进入21世纪后,盾牌舞的发展迎来了新的历史时期,2005年8月,永新盾牌舞表演队参加了在南昌举行的国际傩文化艺术节,与亚非一些国家以及国内的众多傩文化艺术表演团体共同献艺,备受关注;9月,永新盾牌舞又参加了由江西省文化厅、南昌市政府主办的全省民间艺术节调演,在著名的绳金塔下一展风采;9月底,永新盾牌舞还作为江西省唯一选送的民间艺术节目,赴广东汕尾市参加了首届泛珠三角“9+2”民间艺术表演大赛,并获银奖,成为一朵耀眼的民间艺术奇葩。2006年,永新盾牌舞经国务院批准入选了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同年永新盾牌舞应邀参加湖南卫视品牌栏目《谁是英雄》。2008年6月,永新盾牌舞参加了由中共江西省委宣传部、江西省文化厅等部门主办的“江西非物质文化遗产成果巡礼展”。2010年,永新盾牌舞参加了上海世博会踩街巡游项目的表演,并获得一致好评。2011年,永新盾牌舞被邀请参加西安世园会。2013年9月,永新盾牌舞作为江西传统文化艺术瑰宝的代表,参加了“BMW中国文化之旅”的展演。2014年3月,应邀参加了河南省周口市淮阳县举办的《中原古韵——中国淮阳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活动。在2016年的江西旅游产业博览会旅游演艺节目评选中,永新盾牌舞名列十佳旅游演艺节目名单。[1]2019年5月,永新盾牌舞表演队赴南昌参加了江西省文旅厅主办的江西省传统表演艺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优秀节目展演;9月,赴井冈山参加了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景区宣传活动月启动仪式的表演。
(二)传承主体的变迁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根植于民族土壤的活态文化,它的发展不能脱离生产者和享用者,它存在于特定群体的生活之中,无法被凝固地保护,它永远处在活体传承和活态保护之中。因此,传承主体就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核心。永新盾牌舞当前的传承主体主要分为三个方面:一方面是家族传承,主要由永新县南塘村的吴姓家族构成。其中以国家级传承人吴三桂为主要代表,吴三桂已经有74岁,带领吴家盾牌舞表演队进行表演和传承活动,主要为培养下一代传承人,平时组织代表队进行训练和表演,也去各地参加比赛,教授本地村民,在节日庆典活动中参加表演。该表演队的盾牌舞传承了传统盾牌舞的表演特点,兼具表演性与实用性。另一方面是政府组织的盾牌舞表演队,其人员构成以各个单位的盾牌舞爱好者为主,平时参加训练和表演,该表演队的表演更加注重队形和表演动作的舞台效果,更具观赏性。还有一方面是井冈山大学体育学院的学生代表队,该表演队成立于2010年,属于非遗进校园项目,学校组织学生学习和训练,该表演队的表演更加注重武舞性,加入了武术动作相关的技术技巧。尽管永新盾牌舞的传承已经通过家族传承、社会传承、教育传承三个不同的层面和渠道进行,但是依然难以改变传承受阻、后继乏人的困境。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类的生产方式与娱乐方式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全球化、多元化的文化发展观念不断地冲击着人们的文化价值观念,人们对于传统文化的认知与认同逐渐减少,传统文化在当前的社会环境中难以适应。2006年永新盾牌舞入选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但进入后非遗时代的永新盾牌舞在传承发展过程中依然处于式微的状态。其中传承主体的减少与缺失是至关重要的原因,从当前南塘村盾牌舞表演队来看,演员趋于老龄化,大部分演员集中于60至70岁,且主要靠种地为生,缺乏固定的生活保障,难以调动传承的积极性。单位代表队年龄集中在40至50岁,这些人员部分来自于乡村,对乡土文化还留存有记忆与认同,且有保护与传承乡土文化的意愿。盾牌舞是具有武舞性的舞蹈,对表演者的身体力量和技巧性要求较高,因此,只有培养年轻的表演者,才能让盾牌舞更好地传承下去。
(三)后非遗时代的保护
自2006年永新盾牌舞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以来,在保护的级别和力度上有显著的提升,在确定非遗传承人、成立以单位人员为传承主体的表演队、进行不定期的传承保护活动和表演等方面做出了成效。随着旅游业的蓬勃发展,全国各地纷纷挖掘以非遗文化为主要代表的文化旅游资源,将非遗文化融入旅游发展之中,试图通过文旅融合的形式以文促旅、以旅彰文。永新县文化部门对于后非遗时代永新盾牌舞的发展也高度重视,致力于打造一张文化名片。一方面,组织盾牌舞表演队定期训练,同时使盾牌舞的表演形式更加舞台化,增强视觉效果和舞台感染力,积极组织表演队参加各地区各部门组织的文化展演类活动,提升永新盾牌舞的知名度。另一方面,结合当地的红色旅游资源,打造红色旅游与非遗文化旅游相结合的特色旅游。永新县毗邻井冈山,不仅是红色革命圣地,而且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文化以及丰富的旅游资源。因此,在2019年,永新盾牌舞走进了井冈山,参加了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景区的活动,同时,永新当地也打造了文旅融合的旅游产业。
三、永新盾牌舞的活态传承与发展路径
(一)培育大众的文化自觉,扩大传承主体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作为一种记录、收集和延续、发展活态文化的活动,最为依赖的就是一定的文化圈内民众的文化自觉,即从意识上对文化价值的肯定,有了这种文化自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就会成为民众的自觉行动。[2]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过程中,民众文化自觉的培育显得尤为重要。而最为有效的就是政府层面的引导,通过有效的宣传和教育,传播和普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宣扬传统民俗民间文艺,从而增强民众的民族意识,实现文化自觉。因此,政府文化部门在进行永新盾牌舞的保护与传承时,要积极利用大众传媒和舆论手段,宣传盾牌舞的历史文化与艺术特色,让人们认识到永新盾牌舞的文化价值,以及所面临的传承困境,实现全方位的传承发展。如可利用当前火爆的短视频平台推送永新盾牌舞的实地表演、传承人的传承活动、专家学者的文化解读等内容,让更多的年轻人了解永新盾牌舞。同时也可以结合通过校园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途径,将永新盾牌舞引入校园,在中小学校园中创编盾牌舞文体节目,让更多的孩子认识盾牌舞,并参与其中;以及让永新盾牌舞进入大学校园,让更加专业的学生学习盾牌舞,从而进行传承发展。
(二)打造文化艺术精品,建立文化品牌
与时俱进、兼容并包是任何一种艺术能够长期存在且不断发展的主要原因。任何一种艺术形式都不会是一成不变的,它必然要依托赖以生存的文化生态环境,且要迎合时代的艺术审美。因此,永新盾牌舞在当代的社会文化语境中,要打造符合当前文化审美的艺术精品,在舞台动作和舞美设计等方面要与时俱进,且要贴近地方文化和特色,引入时代文化的精髓。在艺术创作的过程中,既要遵循传统和地方特色,又要丰富自身的表现力,既要注重对艺术精品的创作,又要重视对市场的培育,从而开创文化艺术精品和文化品牌共同打造的新局面。永新盾牌舞具有极强的观赏性和艺术感染力,通过打造艺术精品,可以有效地促进永新盾牌舞的传播与发展,特别是文化品牌的建立,可以实现创新传承。
参考文献:
[1]崔亚峰.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永新盾牌舞的传承与保护研究[D].华东交大,2017.
[2]王文章.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
[3]张芳霖,郑克强,王德保,文师华,宋三平.赣文化通典·民俗卷[M].江西人民出版社,2013.
作者:罗悦 刘文晶 王龙生 单位:吉安职业技术学院 井冈山大学艺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