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社会学专业研究生招生的问题及策略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社会学专业研究生招生的问题及策略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社会学专业研究生招生的问题及策略

学校则是单纯从学术的视角考虑认为招生的主导权应该归宿于自身甚至是导师的手里,因为只有导师才清楚地知道自己需要什么样的人才,什么样的人才才能够继承自家衣钵并加以发扬开拓。根据教育部2013年公布招生计划,2013年,我国社会学专业研究生(包括硕士生和博士生)的计划招生规模达到0.98万人,比2012年增加约0.3万人。其中,博士生招生总规模为6900人,比去年增加1784人。博士生中,学术学位24195人,专业学位1805人。硕士生招生总规模为2000人,其中学术学位1650人,专业学位1350人。硕士生招生人数比2012年增加约0.38万人。笔者通过研究并认真解读相关资料和文件之后,发现官方主导的社会学专业研究生招生占据几乎99%。

那些过于庞大的组织机构,权力的过分集中反而不利于组织内部的沟通和外部作业效率的提高。根据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法论依据,并非一切权利都应该或必要集中起来。所谓术业有专攻,相对于细化的招生工作,政府部门更应该作宏观上的规划和引导,而不必亲力亲为。陈述至此,现行的社会学专业研究生招生工作机制框架已经呈现:政府指引,高校规划,导师具体操作。这无疑将颠倒主次。也就是说,导师的地位从原来的执行者变成了动议者。为了给这一模式的合理和有效性寻求作证,在写这篇文章之前,笔者曾就此问题向不少硕博社会学专业研究生导师进行采访。在访谈的20名导师中,几乎所有导师都一致赞同这一模式。孙立平(北京大学)认为,如果社会学专业研究生的招生流程真的能够作此变革,那么中国的学术水平将取得重大进步;而王明黔(贵州大学)认为:导师的积极性将得到难以想象的促进,而真正的研究性人才势必得到发现和拔擢。但杨立青(云南大学)认为此种模式实行的可能性几乎为零,他表示中国的问题很“特殊”。显然,政府放权是关键。政治理论和政治实践是差距很大的,政治家的政治(权力)结构构想,并不一定会得到政治实践家们的认可。因为有人的因素,很多事物发展的轨迹便有了更多的不确定因子。从较为长远的政治发展历程来看,权力均衡、还权于民并非假说,但这仍旧得需要时间和众多具备平等自由之思想和真正为着人类进步的精英们的努力。就现实的情况来说,可以采取这样的应对之策:各学术领域把本领域所欠缺的人才类型和大致的数量加以统计,汇总之后,提交给主管部门,然后政府部门经过讨论,确定出相应的招生计划,然后向全社会所有具备导师资格的教授发包,由这些人自发进行相应的包揽工作;执行之后的情况以学校为单位,回馈给政府主管部门。这样一个循环,既照顾到了是社会的需求,也考虑了政治权威,并且给予了教师相应的招生自主权利,从而使得招生主导权得以合理回归的同时,也使得普适的价值理念得到推及。

1招生工作绩效评估机制问题及对策

实事求是地说,我们的社会学专业研究生招生工作并未建立起卓有成效的效益评估机制。主要弊端有:对考生动机考察不够;制度设计中未考虑选择性问题;统考和复试选拔有效性问题;招生资源配置有效性缺乏评估;招考相关的信息不够公开;学校和导师参与招生制度改革积极性不强;公平意识受到应试文化的局限;对创新潜力和综合素质的考察缺乏有效手段。这一方面源于上文所陈述的公权力的非理性干预,致使许多有利于这一工作开展的人性化制度不能建立或是健全;另一方面,受市场经济浪潮的冲击,招生工作千丝万缕的利益纠葛也成为重要阻滞因子。但归根结底,其根本原因还是在于我们观念的落后。革新之难多数情况下并非是提出解决现实中存在问题的对策和方案的艰难,而是有过多的因素阻碍此种变迁。再深入一点来说,一次变革成功之后,后续变革阻力立即产生。我们的文化当中缺乏天下为公的因素。长期以来,政务部门及其最前沿的政策执行者都已经形成了一种思维定势:听命行事。根本原因在于,我们的官僚文化当中存在一种叫做“舍车保帅”的达尔文主义。通常,下级听命行事都不一定能够保全自我的切身利益,逾越雷池的事情当然就更不敢做了。通过对相关文件的对比研究,笔者得出了一个粗略的结论:由于当前我国社会学专业研究生招生主导权基本控制在行政部门,故此社会学专业研究生的招生绩效评估机制严重滞后于这一事业的发展形势。基本是一个政令的执行流程,却缺乏一个监督和评估机制。根源还是在于,我们的具有真正约束力的监督机构实际并不存在或是作用微弱。因此,工作的好坏和效益的优劣仅仅是官僚层级之间的一个程序问题,无须过多地向社会各界交代。长期以来民众在政治活动当中的失语,使他们已经习惯于或是没有意愿对此进项诘责或是质疑。因此在西方国家被视为战略性质的社会学专业研究生人才的培养和选取的招生工作,在我国并未得到像高考那样的关注度。

具体对策:第一步,实行上文所提出的招生工作机制,还权于高校和教授;第二步,把招生计划的解读版向全社会公布,然后努力践行,并建立跟踪机制,同时允许社会各界参与到监督工作当中;第三步,建立社会学专业研究生人才终身事迹档案资料数据库,然后构建一个长期的社会学专业研究生工作评价体系。即是说,社会学专业研究生从指定招生计划,到招生工作实际开展,再到社会学专业研究生的培养乃至就业和终身成就,据此建立起相应的一套评价体系。这项工作可以是一个长期不断完善和更新的工作,我们可以用它来引导和映射我们招生工作的得失成败。

2招生名额存在区域层次限制问题及对策

据悉,2003年我国硕士社会学专业研究生招生人数为26万余人,10年间招生人数持续增加,数量已翻倍。而教育部在通知中指出,社会学专业研究生招生计划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宏观调控的重要指标之一,招生单位录取的博士生、硕士生人数不得超过国家下达给本单位的博士生、硕士生招生规模数。根据文献资料以及现状分析,得出一个较为接近当前我国社会学专业研究生招生情况的结论:首先,有名额限制;再次,有区域限制;最后,有层次限制。限制名额不外乎两个原因,一是教育资源稀缺;二是杜绝贪腐等学术腐败问题的出现;区域限制,则是出于执政根基稳固的考虑,根子是政治权利区域性不均衡分布,不合理的户籍制度是主要的障碍性的因子;层次限制则是对社会学专业研究生的报考资格有所规制,比如贵州等西部低层级高校的学生可能并不允许报考中东部顶尖高校的社会学专业研究生。笔者认为,这些限制都是不公平、不合理的。可以考虑按照以下思路进行革新:不限名额,只需要规定准入标准,即要具备什么样的能力才可以进一步升学深造,而一旦达到相应的要求,则绝不拒绝;破除层级差别,打破区域限制,“985”高校先拟定一个准入标准,其他地区尤其是落后地区的考生只要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够达到其标准,它就应该欢迎,而不是冷漠拒绝。应改革落后的招生观念,让那些具备向更高层次跃进的人才有机会接受更高层次的教育。

3结语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社会学专业研究生招生的主导权应该向高校教授合理回归;同时要在现有评估机制的基础之上,推陈出新,建构起卓有成效的社会学专业研究生招生工作效益评估机制;应该有条件地打破社会学专业研究生招生种种不合理的限制,促进教育公平,发掘和培育更多的人才,为促进社会进步做出卓越的贡献。

作者:曲东风单位:吉林省招生委员会办公室